找回密码
 入住遨海湾
搜索
网站解决方案专享优惠-3折上云
查看: 1267|回复: 0

预期收益20%一年下来竟为零 投资者称被银行忽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6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后查才能浏览下载更多咨询,有问题联系QQ:3283999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住遨海湾

×
  一位市民反映购买了某银行理财产品但实际收入与当初高收益承诺大相径庭4 h( ?- `9 {$ ^3 V; U' o   银行工作人员解释理财产品不同于普通存款,零收益属正常现象;银监局表示将要求银行在推销时提示风险 + N6 L, C5 f7 H' J  拿着当初签订的理财产品合约,李小姐感到气愤和无奈。 , O) s" p. g& {* d! X4 \! B% M . o! [! i9 S7 c2 `. }1 k. u0 f: {+ \
* Q5 ]3 j/ ?" d! m) h3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D. W2 m5 U5 ]' N; ] 1 J4 l( ~$ K7 X7 G) O   我们的理财产品收益高,风险小!银行工作人员推荐的应该不会错的!漫画:颜庆雄% X& Y6 v3 f; N7 L   核心提示( S$ O& q: K1 K) Z) K3 Q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句警示语人尽皆知,而对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不少市民则缺少必要的风险意识,当实际收益远远低于自己的预期时,他们就觉得自己被忽悠了。 : e1 ~2 f& Q5 k: U3 J+ R  最近,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深圳某银行去年推出一款理财产品,一年下来收益竟然为零,他们说,当初推销理财产品时,银行工作人员说得天花乱坠,有的甚至口头承诺最低收益肯定比银行活期存款利率高,结果一年下来,声称特点为"收益高"的这款理财产品收益为零。对此,深圳某银行解释是,出现零收益的理财产品属于正常现象,合同上已经对风险进行了提示。市银监局有关负责人也提示,理财产品并非保赚不赔,购买银行的各种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 R/ M6 s$ z/ Y8 w6 ?4 O( e R   客户:零收益很难接受 $ ~9 k$ H1 v( f. P: N  去年年初,深圳某银行推出理财产品"××理财0702号",产品说明书上是这样介绍产品特点的:"收益高,预期最高年收益率为人民币20%,美元28%。"由于当时股市红火,不少市民纷纷购买。 " r" t8 m4 H* C+ }% F  市民李小姐告诉记者,她有个邻居在这家银行做客户经理,两家的小孩也经常在一起玩,去年2月,邻居就向她推销"××理财0702号",并说这种理财产品比买股票好,稳赚不赔,期限为一年,年收益率至少为4.3%。听邻居这么一讲,李小姐心动了,既然最少收益也比存银行拿利息要高,何必存银行呢?于是,李小姐就买了5万元的这种理财产品。9 f' _! w3 g8 |( i9 N   今年2月19日,理财产品到期,李小姐兴冲冲地到银行去查收益,结果让她不敢相信,5万元投资竟然是零收益。这和当初推销时声称的预期收益大相径庭。李小姐感觉自己受骗了,于是就打电话质问推销产品给她的邻居,最少4.3%的收益怎么成了零?邻居解释说,他也不想看到这种结果,可是合同上已经对收益可能为零进行了提示,一切只能以合同为准。最后,和银行协商的结果是,银行除退回李小姐本金5万元外,还给了她一点安慰补偿金。3 M# n0 J; X' a0 U) E   与李小姐有同样经历的是孙小姐,因为购买的30万元理财产品收益为零的事情,她和在银行工作的好朋友差点反目。9 k$ \2 ]( X8 q; Y [: ?! t6 g   孙小姐告诉记者,同样是深圳某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理财0702号",她是通过在这家银行担任支行副行长的好朋友介绍才购买的。因为是比较好的朋友,又是副行长,孙小姐对这位朋友推荐的理财产品深信不疑,于是,一下就买了30万。孙小姐记得很清楚,她的这位好朋友在电话中催促她快买,还说这个产品收益高,卖的火,晚了就买不到了。签合同时,孙小姐连看都没仔细看,就签了自己名字。 . l0 F$ y0 q& }7 A$ p  今年2月12日,孙小姐买的理财产品到期,收益为零的结果让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立刻给那位银行副行长朋友打电话,对这位朋友毫不留情的进行了责骂。可再看看合同,银行已经提示了风险,孙小姐只是觉得,当初谁也没有想到收益为零,她的朋友也没给她提示,听起来这种理财产品只赚不赔。 6 D& k6 ]! |# i( }0 w  银行:零收益属正常现象 8 H# V. w; O6 Z6 l/ ^  昨日,记者把读者对深圳某银行的这款理财产品的投诉反映给这家银行,该银行财富管理部的负责人程先生立刻来本报进行了解释说明,他认为,"××理财0702号"属于结构性理财产品,正是由于去年股票市场出现了大的波动,与其挂钩的几种股票出现了比较大的价格偏差,才导致收益为零,这属于一种正常现象。 C' c1 n2 Q8 k   这位负责人介绍,"××理财0702号"理财产品是和大唐国际、华能国际等五种电力股票的表现挂钩,一年的收益是这样计算出来的:理财期末对挂钩的5只电力股的参考股价与基准股价进行比较,将表现最好的2只分为一组,求其股价表现的算术平均值;再将表现差的2只股票分为一组,求其股价的算术平均收益率(人民币)=20%-两组平均值之差;收益率(美元)=28%-两组平均值之差;收益率(港币)=25%-两组平均值之差。 % W7 u# G2 O b- J& A! H  可以看出,只有当同组的挂钩股票同时涨跌,并且涨跌幅度一样时,才能获得最大收益,如果出现涨跌互现,而且两组平均值之差比较大时,就可能出现收益为零的情况。. r0 b% ]7 b, O: b# _) ^% e; G/ U   程先生还告诉记者,这种理财产品实际是国际上通行的购买期权,银行只是利用客户本金一年活期存款利息的钱去买金融衍生产品,就像买房子,你付了一万元现金订了一套价值20万元的房子,一年过后,房子升值到20万元,这时投行就会行权,客户付的一万元现金就会升值,但期权未来实现的概率是多少,连国际投行都无法预测。客户购买这种理财产品尽管出现了零收益,却最基本的是本金一分不少。, n- E- C' }; p" Y   对于有客户反映当初风险提示不够,甚至个别推销人员不负责任承诺最低收益问题,程先生认为,结构性理财产品不同于普通存款,投资此类产品要承担风险,还应看清产品的收益计算方式。银行工作人员素质有差别,出现误导客户的情况可能存在,但银行不可能是故意给投资者"挖坑",不可能以牺牲投资者利益来换取自己的收益,因为这事关银行声誉和回头客。如果银行故意拿一款高风险、零收益产品"忽悠"投资者,那纯粹是拿自己的信用玩火。 - Z- T2 B/ S2 X  记者还了解到,在去年不少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中,收益为零的并非深圳某银行推出的"××理财0702号"理财产品,有的银行理财产品甚至出现本金也受到损失的情况,而根据合同和计算公式,这种情况都属于正常。 银监局: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注意风险 7 E {/ P7 L$ t( Q" }, H9 D/ U p  昨日,记者电话联系到深圳市银监局有关负责人,他向记者透露了银行理财产品有关问题,以及市民购买理财产品的注意事项。 & g" l L1 O- c6 Q+ b! {! k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结构性理财产品多数挂钩海外资本市场,目前各家银行衍生结构金融技术服务大多从国外引进,自身定价系统等方面均在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中,理财产品投资测算、销售运行环境均设置不够。 # K2 k d0 D& H, x  记者了解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存在以下风险:宣传不实、向不具备金融知识的客户推荐产品、营销人员风险提示不充分、推介书太过抽象、缺乏客户投诉受理机制、合同文本不全等。除消费者风险认知能力与金融知识有所欠缺外,其他投诉都是银行没有向客户全面披露风险,导致客户理解不全面,从而产生纠纷。1 S. a% B3 D/ M6 R! @9 Q   今后,银监局将会进一步要求各家银行完善理财产品宣传、推介、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将产品风险解释贯彻到每个关键环节中,同时完善销售人员的资质分类机制,防止不当销售。. {. s k: r' Z _3 I% v. D# a   这位负责人最后提醒,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需到银行网点详细了解产品,不要盲目签订合同。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不要抱着一夜致富的心态,其理财产品本身定位相对较稳定的特点,在投资者整体资产组合中起到平衡作用,预期收益率需正确看待。(谷少传)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遨海湾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解决方案专享优惠-3折上云

QQ|手机版|小黑屋|遨海湾超级社区

GMT+8, 2025-4-4 22: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