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查才能浏览下载更多咨询,有问题联系QQ:3283999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住遨海湾
×
《天方夜谭》中,阿里巴巴因为知晓了"open sesame (芝麻开门诀)"而获得了整个
6 C |% O U% C& L山洞的宝藏。在新世纪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中,掌握英语,就意味着拥有了通往成功大
) v5 M2 d4 a1 z# f3 Z门的芝麻开门诀,这几乎已经成为无需证明的公理。 3 w A( u2 r1 F5 G4 a
举目望去,中国的土地上正掀起一股"全民学英语"的大潮。有人煽动"疯狂",有人
0 V; q- h/ z8 A. L许诺"轻松",更有人鼓动广大莘莘学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一时间,和英语学习有关5 U2 ~+ O1 X% M6 E
的新名词、新概念琳琅满目,一个比一个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震撼人心的爆炸效果,英. B1 B' x1 R8 A) h5 S! f
语也成了制造财富的一块肥肉,人人都想从中间分得一杯羹。
" u- B) p2 G! V; |" A 商业化炒作教人们变得浮躁而懒惰,许多人忘记了学好语言的根本因素在于自身,( S2 V3 V2 l7 Z4 q' ]8 ~
关键在于应用。在参加某世界著名投资银行最后一轮面试的时候,曾有面试官当面夸赞
& }5 S# m9 [& K- o+ `- d/ ~) L( r& G我的英语"very good",还把"你是如何学英语的"作为一个即兴问题要我回答。在这里我3 V+ G/ U7 `' c/ D7 X1 `+ S; i% o
无意自夸,我深知学海无边,天外有天,英语的提高和完善永无止境。所幸的是,大学
8 K$ b% N) K# g( |5 `1 p& b四年来,看到自己沿着"轻应试、重实用"的思路,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也同时适) S' d" V- W' ]2 f2 w# @* r5 @
用于大学环境的英语学习道路,在此,非常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学习英语的一些心得,
. |, F( x1 v! S9 k1 ^; G( X" Y期待和读者们一起探讨。
* D. l) u% Q1 z) H3 w 一、明确目标:不做"考试机器"
) X5 f1 Q+ G4 k1 x" Q& m3 k 四年来的经历告诉我,只要确实学通了英语,对任何考试稍加准备就可以游刃有余。
, _5 b/ r) _+ O相反,如果只是为了考试而准备,那充其量只能成为一台全自动考试机器,做的是自欺
/ j+ ? |; I/ `欺人的无用功。 , ^8 K9 Y C/ M* h" O
2000年的暑假,我代表家庭所在社区,接待来自美国太平洋国际交流协会的一群青" c; [" g5 D! e+ T% Y
年朋友。从十岁咿咿呀呀念叨"This is a bus. That is a car."开始,我已经在英语的2 Z8 t, _+ U* w( j/ ^- ~; |
海洋里漫游了十年,但把学了十年的英语真正拿到国际交流的平台上作为工具使用,这
6 Z; ]3 d4 ^- b" M* X却是第一次。
- r. d6 c. h4 o/ G5 a3 ? s" Y 远方来客对于中国的了解显然是太少太少了。他们充满好奇地听我讲述抗战时中国
: Y' \& C4 S% K1 c" G$ ~人民的同仇敌忾,听我解释"文化大革命"事实上并不是一场革命,听中国的人民代表大" W2 _+ y/ W6 h5 G9 z
会制度,听98年洪灾时的举国上下的齐心协力……我永远无法忘记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 w) Q+ C" n% j8 n/ }- ~$ S
大男孩在听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个词组时表现出的诧异神情,永远无法忘记自己在
! [& N# }- k& A4 [: ]试图用英语解释"仁"、"义"、"忠"、"孝"和中国古代哲学派别时的不知所措。 % c% f. v0 ^( M4 ^. O" p, K( D n
书到用时方恨少,那次交流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深切体会到"推销中国"迫切+ O8 f% G% q* {# p' t) H
性的同时,我也开始反思自己已经习以为常的英语学习--从目标到方法。当论及政治、 Q0 A& K7 ?) ?6 q* v3 ^$ ]
经济、文化、外交时,外语已经退变为一门纯粹的交流工具,支撑其后的,是一个人的. B( p" L- I6 p" k8 k5 ^# D7 u
学识、见解、视野和思想。向来喜欢为英语考试的高分而孜孜以求的我,开始意识到"考3 k& F- {% q' g) F) k
试"和"应用"之间的巨大鸿沟。
6 s) b3 V( ^% _; L" T) Q: U/ G 也是在那年暑假,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里看到一位大学毕业生写的求职感悟,至今记) R6 L- S \0 K1 A/ l
忆犹新。在谈到英语的时候作者写道,"怎样才叫作英语好?GRE、托福考得高,并不代
% R$ h* B. h. y: a& s3 z; B表英语好;日常生活用语掌握熟练,那也远远不够。当你可以用英语评价江泽民访日的9 i5 v( z- k1 i
政治意义,可以用英语谈论朱镕基走马上任时的那场记者招待会,那才算真正的英语好。
; b; h: h" ~( N4 c" $ p+ D+ A. C7 c- \: f/ x
正是这段话和这次接待来访团的经历,使我开始寻求英语学习方式的改变。从小到* h3 x* |% p" j4 q6 M O2 W& c) \
大一直以英语为豪的我,发现如果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学习英语,很可能变成一台只会 e# p: R$ u9 e. _ D7 i
做选择题,只会写应试作文的考试机器。对于考试之外的实际应用,我一点都不熟悉,/ I6 V; S4 z; V7 E6 d9 y) g0 a
更谈不上熟练和自信了。 , u0 `$ k0 D2 b! t) ]8 p$ y
比起自己在四六级考试、托福考试和剑桥商务英语高级证书考试中获得的高分,我% r6 W- r# F" J" T) [% @
更看重在外企面试时,面试官对我英语的褒奖。回过头来审视这些年的英语学习,尽管, ]7 b$ v' ?8 N+ x$ R3 ] a* A& |$ p
也还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但我很庆幸自己摆脱了中学偏重语法和记忆的应试式教学,
/ d- m& b$ [/ E, R* D8 k: e同时也没有在大学放羊式的英语教学中浑浑噩噩,放任退化。四年来的经历告诉我,只) G2 T7 p" m# f% F
要确实学通了英语,对任何考试稍加准备就可以游刃有余。相反,如果只是为了考试而; j" T, a7 y6 [
准备,那充其量只能成为一台全自动考试机器,做的是自欺欺人的无用功。
z1 L7 y& N1 ^, T0 h 二、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坚定信心
6 i4 w9 Z/ l |# E' y3 b# ? 只要是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人,用他掌握的词汇量来应付常用口语是绰绰有余
; Q$ O% ?/ E/ c6 c" k4 v了。
8 d7 N, v9 O9 a2 T$ q/ i 学好英语的第一件事是下定决心,抱定信心。近来阅读王蒙先生写的《我的人生哲- x4 ?% F4 Y) O3 x' e
学》,其中有一段说到他从45岁才开始学英语,采取的是蚂蚁搬家、愚公移山的方法,4 L- j: @9 @ w
每天坚持背30个单词。成效如何呢?他出国访问时可以和同一张餐桌上的外宾谈笑风生。
) `8 m3 ?$ Y+ t# u" g过了不惑之年的人尚能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自己学不好英语? 7 ^% @8 o$ K' N, z" E# {' R! W' R0 V
学好英语其实并不难,关键就是要把信心落实到日常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去。以最令
& m3 E% h* n3 ]+ J. s人畏惧的口语为例。有人作过统计,日常用语所需要的单词数量不超过2000个,商业和
( S5 f" s6 n% A8 h3 m公务情景下所需的单词数量不超过4000个。只要是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人,用他掌7 i* Y) \" ~9 z
握的词汇量来应付常用口语是绰绰有余了。对于擅长把各种考试当作拿手好戏的中国学
5 W+ n$ d1 O2 x& r9 c/ C' m% L生而言,在语法和词汇方面的知识其实是相当扎实的,这为口语上的突破打下了很好的
1 `) S: p: K0 E& c" `5 G基础。要做的就是一件事:练习、练习、再练习。 $ x0 F: X' B4 A# u. }. m R% b- x( ^+ a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究方法 ( w. ^4 T3 f1 _; k( m
朗读和背诵是出口成章的第一步。在背诵的过程中,耳朵可以听,眼睛需要看,口2 Z* r2 q9 i3 N% s% @
舌要发声,大脑要记忆。看似只做一件事,实际上却同时调用了听、说、读、记忆四重
3 n! U# p( F3 l2 B大功率发动机…… : ]/ g, Z) e: k0 O! [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语言不是无本之木,必须依赖"源头活水",也就是常说的"输& }2 z' X6 S! j# W& v$ @
入",才能指望得到可观的"输出"。
; ]' D. x! }7 P. d "输入"的来源有很多,英语阅读材料、视听材料都是很好的"输入"途径。在增加"输9 y; r5 h( W0 Q$ C& j: @
入"的时候,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记忆。语言这门学问具有很强的记忆性质,而记忆
& Q$ h& n1 J! T/ g0 f c+ M" X的关键在于"温故知新"。一个人记性的好坏也许和先天遗传有关,但如果掌握了记忆的
2 z4 S: y3 C6 \规律,即使是一般人也能握住通往记忆之门的钥匙。 : g- j0 A" }' N+ P/ s7 l2 F
根据心理学家绘制的"记忆曲线",人的记忆有两个遗忘高峰,一是接触信息后一分
& z/ E+ {: ]5 i9 J5 e3 b# X钟,大部分短期记忆在这个时间内将被遗忘。二是接触信息后二十四小时,是大部分长7 ^+ _* f+ j R- p
期记忆的"鬼门关"。要想保持长期记忆的秘诀就是:"在你忘记之前复习它,并记住它。
1 ?, m; E g' _"例如,在背诵生词和文章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复习一遍,次日再复习一遍。因为复习时
' ^2 y; y. }+ J: w, J& w o自己对这些内容并没有完全忘记,所以这并不需花费太多的时间。看似复习只起到了加5 B. |; b e% G0 J/ k% i
深印象的作用,事实上在重复巩固信息的同时,大脑也在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s" o/ G* G3 b7 X2 L9 D: O因此,"及时复习"对加强记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x$ Q5 |$ l# F7 b( z- k, M% w0 o 此外,增强记忆的另一个秘诀在于朗读和背诵。朗读和背诵是出口成章的第一步。( ~6 Z# Q) X2 J, M' Z
在背诵的过程中,耳朵可以听,眼睛需要看,口舌要发声,大脑要记忆。看似只做一件
% I0 F7 {1 t. n* ~' _事,实际上却同时调用了听、说、读、记忆四重大功率发动机,对大脑皮层的刺激远非
& X+ r8 E! `9 Q$ L- Y单一的阅读所能相比。读得多、背得多,不仅有利于记忆,同时语感和流利度也会在不
6 f) {2 }1 d# v8 Q0 b8 r S知不觉中上一个台阶。等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就能水到渠成,临到用时脱口而出,流# Z5 {$ K+ N, o" g, J& x$ G
利的口语自然不在话下。
+ H+ p1 \" {0 ?) ^$ Z( D; Z) g 当然,"输入"的目的在于"输出",例如写作和口语表达。关于"输出"我没有什么特
2 v, n! w2 T2 e8 c! G! f3 ~2 {别的感受和体会,"Practice makes perfect.(实践出完美)",这句话言简意赅,已经说* B% I; H+ ^. J) {/ ^/ y! d! t
出了其中的真意。
$ V1 L7 _+ |9 W+ v% b* R L 四、龙永图的三个"一"
: v$ s1 ^5 S. n4 `; m# C# s* Q- H 龙永图坦言,经过这样一年下来,他的英语突飞猛进,原本从事笔译、内参工作的+ X5 b; w: {: F
他,在一次临时口译任务中表现出色,自此逐步迈向事业发展的巅峰……
# X5 B) F3 g6 ?. O3 @8 j 转变观念,端正态度,依靠自己。语言对我们是最公平的,付出多少,收获多少,7 g% c# n* F3 J$ x, B. f+ v
基本上不受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诚然,如上文所说,掌握正确的方法必不可少,但
) B4 v% T; ]# g5 X3 c5 p6 D方法最终还是需要行动来落实,所以对于那些所谓"轻松学外语"的广告,我是从来不信
9 a0 _ y: o# @: S) Z: ]$ l的。
- M& r& r8 H F& j 我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介绍龙永图当年是如何学英语的,他的秘诀在于三个"一"。
3 U2 O# Q) k7 w: w. _, P! X6 Y- R每天阅读国外英文报纸后,挑选其中精华文章,自己用英语撰写内容概要,编一张英文
+ [) t$ m0 x; L0 V6 \& q小报,这是第一个"一"。从当天的英文报纸中选取最关键的一篇文章,熟练背诵其中内
" n* B4 Z6 g$ Z7 P9 V容,这是第二个"一"。每旬看一部英文原版电影,练习同声翻译,对口形配音,这是第+ G- ^$ G. q2 G
三个"一"。龙永图坦言,经过这样一年下来,他的英语突飞猛进,原本从事笔译、内参
: ^# l$ }- p4 D) e2 Q$ g5 }* W工作的他,在一次临时口译任务中表现出色,深得领导赏识,自此逐步迈向事业发展的, s* |, ^6 Y& x" w2 d8 f
巅峰。 1 L, G' ~) |+ J' J+ B
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可以到达金字塔的顶端,一种是老鹰,另一种是蜗牛。学好英6 B+ a/ F4 a4 j$ ^ S5 N& I
语,我们都应该具有一点蜗牛的精神。
6 P; ?$ p j+ {8 X& q! a 五、《新概念英语》:尽情享受语言之美
: s8 U2 x) i- ]9 G, v1 x 在MS的面试官那边,《新概念英语》被我比作领我进入美妙英语世界的开路元勋,
5 `5 L; Z$ s {2 h事实正是如此。 ) j2 F! T( B; L9 y/ j9 g5 V/ v" L
从初中时首次接触《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开始,我就深深喜爱上了这套经久不衰的
" F5 j8 e" v: X F1 V) V p6 B教材。短小精悍的课文,标准地道的语言,由浅入深逐步展开的语法和结构,在活泼生
0 s r% y7 @3 H8 u! p动中不乏标准的英国式幽默。从起初将之作为英语课外参考读物,到后来深得其中真味,- D4 c% ^( V& k) n2 s- U
反复背诵第二、第三册课文,可以说,正是早年花在《新概念英语》上的功夫为我打下
# _3 z& ?( m9 _2 f7 b! n6 \# {% v7 x了扎实的英语基础,使我至今受益匪浅。
' P& V* V" F! q7 B 《新概念英语》这套教材不愧为一个英语语言的宝库,如果好好利用,可以少走不+ Q8 A2 u( w) A( _6 g+ ]0 H
少弯路,从中发掘出英语学习的捷径。我的高中老师这样指导我们学习课文:首先熟悉4 t& @+ J) w4 A1 [& y6 S3 e
生词,但不局限于记忆生词的中文意思,而是要通过查阅字典了解生词的常用释义、词" C) t- s9 L* W, k# q: [# |5 K: c
组和习惯用法,并通过典型例句来加深印象;然后合上书本,听录音带,尽量听懂课文
. u* `+ S/ C# P3 }3 x) j的大意;放两遍录音以后,开始仔细地阅读课文,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逐一标注
* }/ V5 X% W5 A) E4 t0 f' y' ]3 u) A语言点和语法现象,划出关键词组,注意一些细节的表达方法,如介词等,并做好笔记。
' w6 U, v; [7 N5 ^4 N/ Y如遇到新的语法知识点,可以参考书中的详细讲解(即key points & special
& e5 _; q; M; `" g E# pdifficulties,要点和难点)。 & N9 K+ I& J/ v! {
经过这样一个精读的过程,文章基本理顺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就是朗+ ^9 ~5 S `# Y( i7 ^9 c
读并背诵课文。背诵的过程是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当听到标准、流畅的英语从自己1 T3 w1 Z$ _4 z6 g8 R" b3 n
口中吐出时,那种喜悦和成就感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久而久之,
6 M$ h( `/ d) s6 ?0 p$ L你会发现自己的记忆速度越来越快,同样长度的课文所需要的背诵时间越来越短。而对
- g5 }: F. E f- b/ r" C. E英语的领悟力和感受度,就在这一天天的朗读和背诵中大大提高了。你已经跳出了语法
3 {% B4 z" R9 i. m0 g5 E. S和单词的枯燥束缚,高屋建瓴,站在一个全新的层面上学习英语。当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N0 Y& R3 \8 O6 m" C
兴趣当然随之而来。 ) k; w% [" B! c5 f( I
中学六年,《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和第三册的内容我总共背过两遍,通常安排在无' ^0 p! g" K' p" ^8 t
聊至极的暑假,利用每天清晨难得的凉爽和清醒背上一篇。说来也奇,每完成一轮背诵,7 O1 x: h; v+ C( n V3 u( p. q
我的英语就会有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词汇量,还是语法、结构和语感,都能在轻轻松& Z3 ~4 R% c& G l
松当中收获不小。到了大学,在准备四级、六级考试之前的一个月,我把背诵《新概念
2 k. q2 v! f& y3 C英语》课文作为考试前的综合复习方法,也同样收效显著。 0 ~4 l' `2 E! C9 ~7 K: m* c
在MS的面试官那边,《新概念英语》被我比作领我进入美妙英语世界的开路元勋,; U K! [9 j- i- `1 B" N6 J; O
事实正是如此。 " K/ j7 y5 L6 A; t7 ?+ D
六、善用英语报 % S0 D# j( l% m# n
读英文报的最大好处在于轻松学习,愉快学习。同样一张英文报,如何使用却大有
- O5 B, d1 f: u- u讲究。 % a1 V* C6 L0 x
读英文报的最大好处在于轻松学习,愉快学习。文章的背景我们大多熟悉,内容也
2 ^& z2 a4 ]$ W# ^6 o* `是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着极强的趣味性。有时候,看到许多日常生活中天天都挂在嘴
3 T0 `# A J, }$ a$ H7 Z" ?边的名词用英语原来是这么一种说法,我常常忍不住有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和欣喜。
0 O( g) j! S5 e: P- { 用读报来扩充词汇量是再轻松不过、快乐不过的方法了。为了应付英语六级考试,. F6 E" d- ?& O7 ~! }( M
我也曾经有过一段"日记单词五十个,梦醒不知身是客"的岁月,天天猫在图书馆大背单# g7 b1 Q8 f. q" b8 P+ H
词,背得昏天黑地,颇有魔鬼训练的意思。等到六级考完,再次翻开好久不曾问津的英1 V4 f6 l! ~+ p1 f( T( |+ X' e
语报,恍然大悟其实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背单词--利用报纸扩充词汇量。 ( K& d6 s) I$ e
报纸的特点是重复性强,一些大词的出现频率相对比较高,即使开始时觉得生疏,
: N0 T9 q$ {7 B u/ a4 e& e& ~( l( }经过多日多次的反复,想要忘记也困难了。同时,英文报的语言相对比较正式、标准、
3 D% Q& \3 ]; J. `: P! g9 k( Q规范,又不乏新鲜和地道,是最鲜活的语言。China Daily(中国日报)我读过,但并不推: @7 |7 r* U# I ~" s* v
荐,我个人认为它的语言比较生晦,好用长句,用作英语学习的材料不太合适。$ U J$ h/ [! f/ v. [
Shanghai Daily是我十分喜欢的一张报纸,语言活泼生动,鲜活明快,文章内容也五花
$ Q$ X$ R: K% e% U) L. }4 z八门。阅读这样的报纸,在休闲之余轻松完成学习的任务,何乐而不为?此外,21 5 A- P# s* K4 ]# r+ X' C
Century在大学生中也很受欢迎。 2 G0 h! `8 u G4 o8 Z! m
同样一张英文报,如何使用大有讲究。我总体上的感受是,泛读不能替代精读,默5 Y& M" ]& R \! m8 q1 d
读不能替代朗读,朗读不能替代背诵。最好的方法是在浏览报纸的基础上,挑选出几篇' s) }7 j* c. Z3 R
具有新闻价值或是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仔细阅读,留心其中的关键词组、句型和用法,
. c3 W# }. t( N9 v如有重要生词,不应随便跳过,应当查字典了解用法。精读完毕,要逐篇加以背诵。以
/ M- q F/ N3 F9 F- U我个人的体会,背诵英文报纸是短期内迅速突破口语最立竿见影的方法。不要小看了背
& H' y H9 i* A- m- g诵,背诵也是一种"说",也是口语操练的形式,只不过说的是经别人构造的东西,而不
: {. P. q8 Q; t是自己的东西。"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而我要说,"熟背英文三百篇,不
, f$ S0 I8 ^* C2 y9 B1 [+ d4 h会洋文也能编。"时事新闻、财经热点,坚持精读、泛读、背诵相结合,每天操练,一个2 A) j& `1 y) l$ c
月下来,效果非常明显。回想起来,在我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听力方面始终没有遇到很
$ F; ^1 T8 u% w大的困难,也应该得益于自己多读多背的习惯。
: @( ~4 t% r1 R8 {* ^- d 七、结束语 2 i, f* |3 @' \* d8 b5 ^1 Z
学好英语不是一朝一夕的强化训练和纸上谈兵能够解决的。大学四年,随着英语学
6 g- |/ `: o6 y, c; ?/ x习的走走停停,时断时续,英语的状态也是时高时低,上下起伏。 : @! g$ V: o* c+ L, M: Q
坦白讲,我对大学的英语教学是失望的。用两个字描绘最妙不过:"放羊。"公共课
' J3 N, b/ n+ c2 J; Z4 o的特点,导致英语教学成了学校、英语系和本人所在系名正言顺的"三不管",课程的质1 l6 l0 S5 T9 t) c5 i! y
量让人实在不敢苟同。没有切实有力的监督和考核,从上到下,学生和教师对改善英语
8 X! G' f2 y8 x* A7 V/ z教学都没有压力和动力。说句实话,我觉得大学里有些英语课的质量甚至还比不上中学。 ; v2 k" O. Y2 b, `8 J
"放羊"的后果可能导致放任和荒废。然而对于有责任心的人来说,"放羊"意味着我" e* v2 ?& S& n0 G) X
们终于可以摆脱应试的牢笼,有权在自由的环境下,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带着崭新的4 L% @" n! }7 G1 p6 [2 Z
目标学习英语。
! N0 T" z+ m* w% {- l "跛足而不迷路,可以赶上健步如飞却误入歧途的人。"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目标明确、) s0 Q7 b+ Y, l& Q5 F
方法正确的重要性。虽然过去张口就来的语法词组,现在即使同寝室六个人一起绞尽脑
7 U1 Y* |6 |+ j6 j6 W* q+ ?) M汁也未必能够想得完全,但这并没有对我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造成多大的影响。我们( W3 d' O( W% Q6 x; Y
都说,如果现在去高考,英语恐怕都考不到120。然而回首大学这四年,谁也不会怀疑自* C6 S8 U8 B L# T, N4 A
己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取得的进步和突破。我们从语法、词组的束缚中跳出来,将时间/ b# m; K" T6 i4 U% t3 X$ k' Q
和精力投入到英语真正应当发挥作用的战场--实际生活、工作中去。关*字幕看原版电7 I! C# w- Y3 u! b8 i4 A: X0 X
影,从头到尾听国外新闻,面对老外的提问应对自如,这些曾经的梦想已经变成今天的
9 `. ?0 G) _% I6 h+ d& h8 w; t现实。 & s0 G! q3 o0 R( `
学好英语不是一朝一夕的强化训练和纸上谈兵能够解决的。大学四年,对于英语学
% `' v) R4 G2 h0 ~+ n习,我其实并没有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定好的计划难免要被一些临时插入的事情
# V/ n: _$ y) l1 W( w# `打乱。随着英语学习的走走停停,时断时续,英语的状态也是时高时低,上下起伏。令, o* `, l/ M7 I, _
我稍感欣慰的是,多年的努力终于使我找到了一条面向实用的英语学习之路,并且通过
/ a \- A4 h# P! z0 D了实践的初步检验。
7 T& z/ l9 \& D3 F; e# K 记得最早看到的一本《疯狂英语》上有这么一段话:"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中国学生
. g9 D: _/ k* U都能从英语学习的苦难中解放出来;如果有一天,走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把# e* D E3 E9 U
中文拿来当饭吃,那我们学习英语的使命才真正完成。"颇有些民族主义色彩的煽动,曾
% l0 m, A0 \9 y. [7 P6 v经令当年的我激动了好一阵。尽管我知道,中西文化交流的路还很长,"完成使命"也绝4 q' o) P6 x; e/ v# K
非易事,但我仍然愿意把这段话记下来,和各位一起分享这少年轻狂背后的豪情。案牍' g# q f* o. ]! e. \
劳形之时,让它成为我们征服英语道路上的一支强心剂。(完) 2 u: X6 a( H3 R- D3 P+ r8 X1 ~
作者:天街小雨 http://edu.sina.com.cn/l/2003-03-31/40254.html " Z7 q; ?2 ~# V* |
7 b; C3 _1 k4 l! n.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