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0-20 22: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注:任何人工加入颜色的翡翠.遇到较高的温度就会脱色,这个是物理客观规律。 8 G4 {5 |1 Y& G6 d
' ~3 I% k$ ]3 n g& f' M9 h6 S% u另外,还有一种B+C货翡翠(见图3、4),它是指天然翡翠经双重人工处理而成的翡翠。也称为漂白注胶染色玉,是将一些色种差的天然翡翠,将其浸酸,使结构变得松散,然后在表面涂上所需的颜色,如绿色、红色、紫色。甚至将三种颜色同时涂在一块翡翠上,再灌入环氧树脂,使它固结后显得非常晶莹。 " X0 A' b' K2 S. l. i! O' U
$ E6 J9 x' K! R' ^" k" f8 I7 u无论C货还是B+C货在对翡翠的原始结构的破坏及危害性上都比B货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鉴别上相对容易些,以显微镜观察其被破坏的原有结构及表面特征而进行同样简便行之有效。
- t2 Y9 Y% C9 C6 o, e, }2 p2 E7 r
- [" K! P* d* y7 q) S& U# C除具有B货的显微特征外,更为显著的是: + Y4 v$ g: g* X+ i; Y- L2 K6 D" s$ w8 H
染色翡翠的颜色分布在斑晶周围的纤维状细小颗粒之间,颜色呈细线状,或浓集于裂隙处形成网状分布,不是原色的矿物斑点或稍粗的原色矿物纤维、条带。翡翠裂隙处的颜色较其它地方浓或淡,浓是因为裂隙,较其它地方空隙大,沉淀的颜料多,淡是伪造者怕人发现破绽又进行了褪色处理。为此,要注意观察裂隙两边颜色的延续情况,如发现裂隙两旁颜色均匀的变深或变淡,均应引起注意。见图5、6。
1 W& ~4 ~1 q) u: L6 N$ X3 e' P7 \
小结: & D$ O1 y4 R, g' M% E( [3 g
$ a2 F# C8 {" X+ a6 p
1. A货:天然翡翠,对原石料不作任何化学处理,只是进行雕刻和抛光处理。这种翡翠的好处是自然生成,不会随时间而变化,保持了多种对身体有益的元素。
! Q U/ G n, L
/ r2 E9 d3 X, p- F2. B货:对天然翡翠进行硫酸浸泡,增加翡翠的透度,这种处理过的B货翡翠随着时间推移,颜色会慢慢褪去,同时变得黯淡,一般两三年就会变得面目全非。 7 ?5 h: ~& ~- E8 ^
, j" w! H' S* h& c$ E/ r3. AB货:介于两者之间,对原石料的部分进行造假处理,更难于识别。
! F: j/ T7 c0 j4 b% [7 i4 {) O
, z* m( t; L6 T) L( z0 j4. C货:采用玻璃或者有机材料制作的假货。 0 @1 E' p& |5 B f/ p$ _8 f* X/ ]
6 M5 V: B) u2 M" d对于后3种非天然翡翠,可以分别采用如下的鉴定方法: # u/ F8 n0 s7 P# ?' V( c9 l) Y& E
% j0 M, l) J# N
1. C货:
1 h5 d4 Y! P& q' o. z- `* ?: `" e4 C) K/ k# m8 [
① 硬度区分:天然翡翠的硬度为6.5-7,在自然界中或者是廉价合成的材料中,很少有这么高的硬度的。所以可以用硬度来区分C货。方法为:用翡翠在玻璃上用力划,如果是真的翡翠,玻璃上会出现划痕,而翡翠没有问题,如果翡翠也出现掉渣现象,肯定是C货。 ) f+ `0 b. u& A+ D3 p1 X" z
% z/ r: Z- P2 H) z
② 气泡:某些合成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免不了出现小的气泡,如果在肉眼或者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很明显的气泡,肯定有假。
# m& p5 n v# H( b* C- l6 v& i' X, O& `9 ~2 F, h
2. B货,AB货:
1 d6 |" Q: j3 g+ M, m* B3 p+ b O- ^
4 j! Z6 h( R2 Q7 g& I一般来说,B货有如下一些特点: 3 N, d6 [: C) H1 d$ m0 k: ^6 i
2 T; I j" C. V! g& j- d* }. ?9 r: A① 绿色的定向性被破坏,有些发黄,有漂浮感,不自然; ' Z3 D# N8 H; K- ^" t* h
/ X6 p1 c& D7 j( H: h9 U
② 表面产生沟渠状纵横交错的沟渠。 % ?. ~) I3 [& j/ c* Q& x, X _; @
# X* c) t3 [" Y* `& |' `. W
③ 自然产生的东西,必然有一些杂质和不完美的东西,如果没有任何明显的缺点,要当心。
* x$ P5 m; u' D! u3 h8 y- G5 Z8 Y; N8 T+ O9 i1 X
④ 最简单的鉴定办法是用开水泡几分钟,如果有强烈退色现象则肯定说明是染色处理过的,是B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