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4-9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文纬武」
1 ]1 ?2 T8 ~, D/ T& }% o4 g
5 ^1 D$ X$ g i/ }: W5 r & c$ T- Q/ G- J. \; N$ R
蒋介石对两个儿子的栽培,有「经文纬武」的期许。他培育蒋经国在政治上发挥,蒋纬国则完全受军事历练;一文一武,期待能成左右手。蒋纬国虽然不是蒋介石的亲生儿子,但是幼年时调皮有趣,蒋介石十分疼爱他,曾说:「经儿可教,纬儿可爱。」蒋介石将他交给偏室姚治诚养育,姚夫人对纬国视如己出,照顾得无微不至。1967年,姚夫人病逝台中,蒋纬国在墓碑上镌刻:「辛劳八十年,养育半世纪」。
; Q3 \3 |( }8 W. a$ R8 e1 `, m. P ; b3 s% i) m: |# s/ B) V; ]8 L. x& f) y9 e
蒋纬国生平) E) n& i0 r2 e0 l' p
/ j3 c# R L k3 b 作为蒋介石的二公子与蒋经国的弟弟,蒋纬国却未曾进入权力核心,也因此不像父兄二人极具争议性,所留下的只有他笑语如珠的小故事,以及他的生世之谜。
( [1 |" h$ j# F5 K / o: p& [8 `9 A7 x' v/ n
蒋纬国(1916-1997),幼名建镐,号念堂,生于日本东京,生父其实是党国元老戴传贤(季陶,浙江吴兴人,生于四川广汉),生母是日本人重松金子。戴传贤与蒋介石有金兰之谊,纬国出生后,戴将纬国送回中国由蒋介石抚养,并从蒋姓,蒋纬国于焉成为蒋家二公子。4 d) v5 s/ X9 e
. Y4 z$ h4 {) j, Y% H" c1 d5 U7 G4 r4 [' p
蒋纬国年少时立志从军,但先就读于东吴大学理工学院和文学院。1936年,蒋纬国二十岁,蒋介石将他送往德国慕尼黑军事学校。期间纳粹势力扩张,蒋纬国因此有实战经验。二十三岁时蒋纬国转往美国,接受一年的装甲兵训练,二十五岁返国参加对日抗战,于青年军历练。战后为装甲兵驻沪代表。1948年,三十二岁的蒋纬国驰援「徐蚌会战」(「淮海战役」),正想一展身手,即被召回。1949年,他的生父戴传贤因为国府颟顸腐败,痛而「殉国」自尽。1950年,蒋纬国升为装甲兵少将司令。他熟黯装甲兵理论、战术观念、建构制度,强化了装甲兵的基础,装甲兵从而被视为他的子弟兵。1953年,蒋纬国发生家变,与他结婚九年的妻子石静宜骤逝。1957年,蒋纬国与丘爱伦结婚。丘爱伦的母亲是德国人。
0 x* c* j" V* U' x {' n' T9 A ' v7 \/ e9 ?5 u! c) K
1963年,蒋纬国离开装甲部队,调任为陆军指参大学校长,但1964年的「湖口装甲兵事件」,仍无端波及蒋纬国。当时湖口的装甲兵副司令官赵志华,意图挥师北上,兵谏未果。由于蒋纬国是赵志华的老长官,蒋介石和蒋经国为此不满,蒋纬国的职务受到冻结,担任中将长达14年。蒋纬国向来幽默诙谐,私下自嘲「我是中将汤,长年都需要。」1975年8月终于晋升上将。1986年,蒋纬国转任国安会秘书长,蒋纬国自嘲是「一人之下,无人之上」,只能「管管秘书」。
4 |" X/ z e; H. I6 S
5 {& S2 J1 l, q9 a, Z- F 蒋经国过世两年后,国民党爆发「主流」、「非主流」的政争,1990年在劝进声中,蒋纬国原本有意担任林洋港的副手,搭档竞选正、副总统。后来大势已去,不敌李登辉而弃选。晚年的蒋纬国,逐渐露出反对李登辉的情绪,他与另一侄儿蒋孝勇,均对李登辉的政治主张与手段表达不满。1997年他病逝于台北。他生前表示,希望和第一任妻子石静宜同眠于六张犁极乐墓园。' r/ k4 g U3 |' Z
w( f' e' o! W& o3 U& D Z6 D : y& D% y0 S- I6 P9 g3 N
" ^4 I# B* l% f- ~0 a8 v, ] 蒋纬国年轻时的留影
0 |0 u' A* u0 c' T/ O8 v8 q' h# p % z2 p# J8 r2 y" W! ?
8 k7 t% A/ b B0 r6 {4 Z
蒋纬国留德留美,为台湾的装甲兵部队打下深厚的基础。按理以蒋纬国的才智与学养,蒋介石应会逐步赋予他重大权位,然而蒋纬国的个性却使蒋介石感到不放心。蒋纬国个性过于外放,逢人笑闹,打成一片,朋友交太多,使蒋介石觉得他不够稳重深沉,而兄长蒋经国更不喜欢他锋芒毕露的公子哥调调5 R0 k* t4 j3 H( ]1 t
。 3 m+ h+ O! G2 _% [8 h& L7 K" d
i( T: F( u4 M. C0 w* m6 k/ ^ + L0 j" w$ e g; Y
+ M- {5 N1 N% A3 j |% l4 h/ ]+ }$ S. N
" t: \8 Q, l+ l 「经文纬武」
- c- X. H8 O! r* u + T% k9 E4 U/ W2 R- U5 `
; l1 G; T2 n; t9 ?: E. V5 v 蒋介石对两个儿子的栽培,有「经文纬武」的期许。他培育蒋经国在政治上发挥,蒋纬国则完全受军事历练;一文一武,期待能成左右手。蒋纬国虽然不是蒋介石的亲生儿子,但是幼年时调皮有趣,蒋介石十分疼爱他,曾说:「经儿可教,纬儿可爱。」蒋介石将他交给偏室姚治诚养育,姚夫人对纬国视如己出,照顾得无微不至。1967年,姚夫人病逝台中,蒋纬国在墓碑上镌刻:「辛劳八十年,养育半世纪」。
7 Q' w. L0 ^2 x: C 9 ~" ~3 p; o7 g @9 Q4 b
蒋纬国生平. k7 q# X2 k% e2 j& [3 D
; ~7 f3 R4 _# W3 g. e! Q
作为蒋介石的二公子与蒋经国的弟弟,蒋纬国却未曾进入权力核心,也因此不像父兄二人极具争议性,所留下的只有他笑语如珠的小故事,以及他的生世之谜。4 r$ t, j& P% Y7 d
6 C+ v3 z3 C$ ?5 W4 X6 l 蒋纬国(1916-1997),幼名建镐,号念堂,生于日本东京,生父其实是党国元老戴传贤(季陶,浙江吴兴人,生于四川广汉),生母是日本人重松金子。戴传贤与蒋介石有金兰之谊,纬国出生后,戴将纬国送回中国由蒋介石抚养,并从蒋姓,蒋纬国于焉成为蒋家二公子。6 N; j" s$ b9 k6 a$ l( I. _
8 M5 K8 F2 F% `* S6 d0 t
蒋纬国年少时立志从军,但先就读于东吴大学理工学院和文学院。1936年,蒋纬国二十岁,蒋介石将他送往德国慕尼黑军事学校。期间纳粹势力扩张,蒋纬国因此有实战经验。二十三岁时蒋纬国转往美国,接受一年的装甲兵训练,二十五岁返国参加对日抗战,于青年军历练。战后为装甲兵驻沪代表。1948年,三十二岁的蒋纬国驰援「徐蚌会战」(「淮海战役」),正想一展身手,即被召回。1949年,他的生父戴传贤因为国府颟顸腐败,痛而「殉国」自尽。1950年,蒋纬国升为装甲兵少将司令。他熟黯装甲兵理论、战术观念、建构制度,强化了装甲兵的基础,装甲兵从而被视为他的子弟兵。1953年,蒋纬国发生家变,与他结婚九年的妻子石静宜骤逝。1957年,蒋纬国与丘爱伦结婚。丘爱伦的母亲是德国人。6 G, e4 d! `) W: l3 ?6 E
% T1 E0 N9 l& r6 \ N
1963年,蒋纬国离开装甲部队,调任为陆军指参大学校长,但1964年的「湖口装甲兵事件」,仍无端波及蒋纬国。当时湖口的装甲兵副司令官赵志华,意图挥师北上,兵谏未果。由于蒋纬国是赵志华的老长官,蒋介石和蒋经国为此不满,蒋纬国的职务受到冻结,担任中将长达14年。蒋纬国向来幽默诙谐,私下自嘲「我是中将汤,长年都需要。」1975年8月终于晋升上将。1986年,蒋纬国转任国安会秘书长,蒋纬国自嘲是「一人之下,无人之上」,只能「管管秘书」。
) S+ J2 C& b# U5 P/ w8 T
1 y7 n5 ~' v8 y! v# z! A0 P/ H 蒋经国过世两年后,国民党爆发「主流」、「非主流」的政争,1990年在劝进声中,蒋纬国原本有意担任林洋港的副手,搭档竞选正、副总统。后来大势已去,不敌李登辉而弃选。晚年的蒋纬国,逐渐露出反对李登辉的情绪,他与另一侄儿蒋孝勇,均对李登辉的政治主张与手段表达不满。1997年他病逝于台北。他生前表示,希望和第一任妻子石静宜同眠于六张犁极乐墓园。( }4 Z9 ^* J% @) c3 e( R
) A. [8 b- X7 x+ \ * w& g% H0 e) f- f. {$ y) N
* b" C8 i6 N) m% G w0 G 耿直的生父戴传贤' a$ }/ d4 R3 i
9 L$ h; _% u* `, \- p
( v6 ?; g# x7 L 戴传贤(1890-1949),浙江吴兴人,字季陶,号天仇。戴传贤早年留学日本学习法律,并加入革命。蒋介石抚养蒋纬国,但安排纬国称戴传贤为「亲伯」。蒋纬国长大后,饱受身世流言的困扰,曾亲自前去问戴传贤究竟是不是他的生父,戴未明说,只把镜子给蒋纬国,反问:「你说呢?」/ H+ w5 T0 H) n. \
6 h1 A6 z# ]4 J* P4 I# a
8 s" i6 a" ?2 T 和大嫂、侄女举杯合照: S3 d/ z/ P" P, B/ O6 c
8 Y3 v- Z @0 ^6 j* C) }# C
; M2 q0 I) `4 Z4 M( E; T K! @+ U: C 1950年代,蒋纬国和大嫂蒋方良、侄女蒋孝章合影。蒋纬国的开怀笑容,是大家最怀念的。许多场合中,总见到他笑咪咪的丰采。他一生讲过的笑话,足以出几本书。蒋纬国与世无争、幽默风趣、玩世不恭,他的某些笑话,蒋经国听在耳里,也搞不清楚他是安份示好还是语带讥讽;他曾在公开场合耍宝高唱「哥哥爸爸真伟大」;晚年时,他说:「我这五十余年的军人生涯,参加了抗日和戡乱战役无数次,身上七处刀疤,竟然全都是荣民总医院外科大夫给的,而无一处是敌人子弹伤的!」蒋纬国何曾不想勇赴沙场、直闯最前线;年轻时,蒋介石舍不得他冒险,他自无立功机会;年长后,他被长期架空,所幸他有幽默感和朋友陪伴着他。
6 P2 L1 E% }( J% X9 \- z/ c; O3 c7 ~
与亲爱的大嫂
3 L3 x+ Z. L5 i. C! B, ]- ] R : N7 T7 [" B3 t; z. V: Z5 A
3 T3 J6 U% L# F! \
1950年代,蒋方良正用粉扑补妆时,蒋纬国凑上去抢着拍照。尽管蒋纬国和蒋经国互有嫌隙,与大嫂仍十分友好。蒋纬国擅长把场面嬉闹得生动趣味,宾主尽欢。然而他结交的朋友面太广,从企业名人到影视名流,都与他熟识友好;这种过于好动的个性,使蒋经国颇为不满。其实蒋纬国深感不得志,只好转为娱乐自己、娱乐大众,于歌台舞榭中排忧解忿。% [& k4 b: a, H/ e
/ i% U, ?0 `" H4 P1 L2 ]) v/ }. p
蒋经国的私生孪生子
, q: C% S9 J3 A l( D! u* a) Q% z/ q/ u
' Z1 b# Z8 M) J" K5 G; @ 小兄弟飘零出世4 }' Y- N; W3 j& B0 P. n- M+ D0 j2 m
. `- w2 b- L7 A$ J3 A% h/ O
" _3 S5 S% k1 D4 ^: \0 U 1942年,孝严、孝慈双胞胎兄弟于桂林出生。他们的母亲章亚若的死因有多种说法。/ d7 L# G, v, X; j! f7 {6 w
: g9 S- ^# o" K1 a6 w ?9 j
蒋经国的孪生子
6 U$ `! B% Q- J b% t F 9 L& g. g% V" u" ?2 ~5 k9 y& o1 ^2 S
在蒋介石的栽培下,蒋经国在抗战时期主政赣南,他的热情与才华毕露,改革成效得到百姓拥戴,给了他「蒋青天」的绰号。期间,蒋经国的一段婚外情秘辛,却被当局刻意掩盖下来,直到1988年台湾「解严」之后,相关消息方见诸重大媒体。蒋经国的情人是他的秘书章亚若,两人的这段感情,以悲剧收场,1942年章亚若竟离奇死亡。戏剧性的是,过世前她为蒋经国留下一对双胞胎,蒋介石取名为「孝严」和「孝慈」。
+ X8 n C8 p5 X8 |6 | % x* `& p& D( m
尽管名字是祖父给的,孝严、孝慈两兄弟从小就过着与蒋家隔绝的生活。在蒋家顾及名声的考量下,两兄弟仿佛成为流落于宫廷之外的「乞丐王子」。孝严和孝慈自幼在新竹成长,由二舅和外婆扶养,身分证上的父亲栏填的是大舅「章浩若」,母亲则是舅母「纪琛」。直到两兄弟念高一的时候,外婆才将生世之谜告诉他们,方知生父是「蒋经国」。; u6 l8 A1 Q& H( s% F& q1 _
, B* x- V) z1 s 台湾在1970年代以前,物质条件不佳,人民普遍生活艰辛,章家自不例外。虽然蒋经国一直委托亲信王升照顾章家,但章孝严表示童年在新竹的生活可谓「清苦」。更不能平衡的是,他们必须在外人的奇异眼光下生活,饱尝成长的苦涩。
: X6 d( Q8 Z2 h9 l+ ~
: n, T8 u! }, r5 `) r3 I& z 这对兄弟在一路苦读之下,均出人头地。章孝严曾任外交部长和国民党秘书长,章孝慈则是东吴大学校长。不幸的是,1996年章孝慈前往北京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因脑溢血过世。( M6 I2 J4 i; v" Y$ D* I D2 i& ~+ r
" h3 ~$ |6 h' j+ @' L z) n, K 对于认祖归宗一事,在蒋经国逝世后,蒋孝武和蒋孝勇曾对章氏兄弟表达善意。蒋孝武表示,认祖归宗是迟早的事,但是蒋方良对蒋经国的婚外情一直颇感痛苦,所以必须等一段时间。然而蒋孝武在1991年猝死,之后蒋孝勇与章孝严产生嫌隙,主因是蒋孝勇质疑章孝严未反对李登辉。1996年蒋孝勇离开人世后,这件事仍然延宕下来。2000年,在奉化老家的族长邀请下,章孝严回乡祭拜蒋家祠堂,受到热烈欢迎。6 Z8 f3 p: [6 e4 j+ n
0 C- @, z% b) N$ {2 Z8 a! b V" o 2002年12月,章孝严将身分证的姓名栏改为「蒋孝严」,父母栏更正为「蒋经国」和「章亚若」。他是蒋经国唯一在世的儿子。' z. m# \4 N/ e2 c. u
6 V+ W3 o- g% A( w4 c9 D7 e7 G
# p: C; l; ]5 N0 K
怀念外婆
& A7 h, X$ X4 a+ }$ I1 {
+ S! [, D: v& g- C4 @ L3 K) Y
) v* [& _( @4 I, _/ v: q9 ^ 1966年,章孝严(右)、章孝慈服完兵役后,在台湾新竹外婆的灵骨塔前合影。由于成长时期父母均不在身边,外婆成了最亲的人。兄弟俩在读高一时,也就是外婆去世前一年的冬天,外婆才把生父之谜告诉他们。
0 k3 N/ {6 G' y$ r" p' K& d M) s) o. R4 S' T
忧郁中有乐观奋发
" w0 j2 L$ \2 B+ ~
2 h% S& v2 |( q6 W# o# J 7 q' r' m$ R" T+ Z4 J/ R6 v2 A! Z
1966年,章孝严(坐者)、章孝慈在台北市青田街友人家留影。童年生活虽然清苦,但也锻炼了坚强的人生意志。
0 B$ H) e0 x R8 R6 y s
& w: o- v$ R+ R' t" A, t 成长的骄傲
0 G, G; v9 L0 Y9 m& z% v, I7 s
" l: N; D) j$ l& k4 E. U' X) O
/ L6 Q8 N8 t* u/ _. ?) M 1967年,章孝严(右)、章孝慈二十五岁,穿著西装合影,眉宇间清俊自信。后来章孝严前往外交部服务,1990年代当上台湾外交部长,是著名的政坛才子;章孝慈致力学术,成为法学专家,1990年代任台湾东吴大学校长,治校作风开放,崇尚思想自由。+ O5 O. Z! g- r( }7 t
/ S! _4 d: O6 L$ H1 ^! b# z 蒋家私房照
0 k5 ~% B- i* X- C" b
' Q0 a, m0 _) m 9 ^, B8 T# f$ S0 v0 r
蒋经国当摄影师# G" t) G7 Q/ I7 c" i5 `
8 \3 h% R2 b+ x. u3 I$ v. _; r
& H" U% B1 ~* h! L 1950年代,蒋经国帮妻子蒋芳良拍照。蒋芳良神情愉悦,蒋经国在按下快门之间,既专注又充满快乐。5 Q ~3 ]& D: B- C# {
3 y7 s% L( W4 k7 M
在台湾的早期留影
" ]4 Q1 V3 B9 `. {# A
* h* q! o4 }& |5 Z
. C |* K& x+ W( P7 E% z" K 1950年代,蒋经国夫妇充满情趣的留影。蒋经国来台时是三十九岁,蒋芳良三十二岁。早期的台湾,孩童打赤脚上学,物质条件极差,民风却极为纯朴。蒋经国夫妇毫无贵族气质,与一般百姓无异。
2 r$ W. ?% I t4 G* @' }! i7 k' j2 @% t
访美时上理发店偷闲
1 Q" ~! b$ d1 P) `) F
g. Z6 @8 R# {, s0 f# I- P % K, B3 H6 Q4 D& U
1960年代,访问美国期间,蒋经国偷得闲情,上理发店剪发。蒋经国在照片上题字,送给幺儿孝勇。1970年,蒋经国第五度访美期间,遭到台独份子黄文雄和郑自才行刺未遂。当时在纽约的普莱兹大饭店(Ploge Hotel)门口,黄文雄右手伸入衣襟,警员立刻上前抱住他。他被制伏的剎那开了一枪,子弹打在门上,使他逃过一劫。
' `+ N8 n, z7 a; S6 v6 c9 c8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