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查才能浏览下载更多咨询,有问题联系QQ:3283999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住遨海湾
×
毒蜂包括蜜蜂、黄蜂(有些资料又叫马蜂或胡蜂,不一而足,大概只有研究昆虫分类学的才能够说清楚)、大胡蜂和竹蜂等多种有毒刺的蜂类,其毒力以蜜蜂最小,黄蜂和大胡蜂较大,竹蜂最强。 & f! D) O: u; H' @" [
毒蜂尾端都有螫针与毒腺相通,螫人后将毒液注入体内,引起中毒。蜜蜂螫针有逆钩,螫人后螫针常残留体内,而胡蜂的雄蜂无螫针,雌蜂螫针无逆钩。 2 y1 S8 n5 E1 U8 i
蜜蜂蜂毒为微黄色透明酸性液体,主要含蚁酸和蛋白质;其他毒蜂的毒液却大都呈弱碱性,主要含组织胺、五羟色胺、缓激肽等成分复杂的毒质,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中毒反应较蜜蜂快而严重。蜂毒性质的这种显著差别,决定了必须对症下药。
8 X9 t: d. d8 w; l 一般身体健康的人,同时受到5只蜜蜂螫刺,仅发生局部红肿和剧痛,数日可以恢复正常;如同时受100只以上蜜蜂螫刺,会使机体中毒,引起中枢神经损害、心血管功能紊乱等症状;同时受200只以上蜜蜂螫刺,会死于呼吸中枢麻痹。 : o% I* W/ ~& O0 c4 k) S
外出野游时被蜂螫伤,不要以为没有什么,应引起重视,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完全有理由相信,有些毒蜂的毒性决不亚于任何毒蛇,而之所以较少有人死于毒蜂螫,根本原因仅仅在于进入人体毒液的数量相差悬殊。然而即使只被一两只大胡蜂或竹蜂等毒性猛烈的毒蜂螫伤,也常常会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对蜂毒过敏者,还可能迅速出现荨麻疹、哮喘或过敏性休克,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6 L2 n i: I1 M- t, k9 Z- c 蜂毒还有一点完全不同于蛇毒:不少人被它螫伤后产生的抗体在以后再次遭遇叮咬时常常会起过激的反作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经介绍了一个第一次被大量蜂螫伤后康复,而第二次却死于同样的少量蜂螫的案例,并分析了人体中的该复杂生化过程。 z: w$ |1 {0 ` m* L& i
【被蜂螫伤急救法】 ( ]0 l; m! r, R- P* [4 l% r
被蜜蜂(其毒液是酸性的)螫后,应立即小心拔出毒刺,如有断刺必须用消毒针将其剔出,然后用肥皂水、3%氨水等弱碱性溶液清洗及外敷,如果没有碱性液则用干净的清水冲洗伤口;如被其他蜂螫刺,最好用食用醋洗涤及外敷,然后用力掐住被螫伤的部分,用嘴反复吸吮,以吸出毒素;若被大胡蜂或竹蜂等毒性猛烈的毒蜂螫伤,最好用季德胜或南通蛇药涂抹或外敷,同时口服蛇药片(驴子们如果有这些药就应每次都随身携带),亦可以采撷鲜蒲公英、紫花地丁、景天三七、七叶一枝花和半边莲等解毒草药捣烂外敷,然后尽快送医院治疗(尤其在被成群蜂螫伤后必须即刻送大医院)。
8 r' ^) ~ }/ v% a& d: A! s 症状要点: . y! Z9 o5 l4 [* ?+ L# V7 j
1.螫伤处有红、肿、热、痛,重者局部变黑、瘀点,并可扩散,甚至发生组织坏死。若为蜜蜂螫伤,则一般有螫针残留; / I8 T9 {& l! D+ k r# g
2.全身中毒反应可有头晕、头痛,不安等表现,轻者一般可在数小时内消失,若为群蜂多处螫伤,则可发生严重中毒反应,出现呼吸困难,乃至呼吸麻痹而死亡;
3 k9 `. l3 P: L. g3.胡蜂螫伤中毒还可引起溶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肝脏损害等(应实验室检查是否有肝肾功能异常)。 ' B U; m6 B0 k7 Y& T4 |
临时急救措施:
: `) o" s8 ]3 Z2 r! ^1.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药物,甚至没有食用醋,可在患处用力涂抹柠檬、橙子等水果,酸性越强的效果越好,酸性不强的也有一定效果; ) d# J9 W6 o* t, w/ O
2.如果没有水果,又不认识解毒草药,就地采摘一些酸性的草本植物涂抹; * K/ X5 Q$ S& d5 e) N
3.民间有用人奶治疗蜂螫的验方,颇有效果,在野外可以用携带的纯牛奶擦洗,想必可以吸收并中和一些毒素;
2 F( i& T i! h9 T5 C4.有全身症状者,在采用上述措施后应多饮水,以加快毒素排泄; - n- R4 [8 `& |0 q @$ \6 b1 l* e
5.万一发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急救处理。
1 C2 W& O1 N, x2 @ 注意事项: 5 i7 j- y+ Q" X5 W! i, @
1.被野外的毒蜂螫伤后,往患处涂氨水、肥皂水等基本无效,因为这类蜂毒中的组织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
- x2 `. ]0 n$ H, H" h1 j I2.被蜜蜂螫伤后,要先剔出断刺,在处置上与其他蜂不同的是,可在伤口涂些氨水、小苏打水或肥皂水等碱性液体; ( S0 l }; V& M" j$ t
3.被蜂螫伤二十分钟后无症状者,可以放心,否则切莫掉以轻心。
: |3 F' ]: b9 K! Q4 z" v5 _【与毒蜂和庸医的亲密接触】 & D: {; T6 w1 ^4 O! N" M o/ @' K
〖第一次亲密接触〗
! O. N9 W# o% q9 w. R1)经过 9 b6 b- R% J, w8 j% m$ [. q- P
从一宽大的林荫道走过,感觉头顶上落下一物,以为是树上掉下的什么东西,用手拂了一下,没有拂掉,然后突然感觉头顶刺痛; 5 v' W" J5 c9 ?& P% F
2)起因
, a) t* d/ ?9 R$ J 有民工之前捅了马蜂窝,当时有一个人望着树梢,本人迟钝,一年多后才想明白;
- E# C, _; ?: |: g% x3)庸医的错误治疗 % Q( _" b# z, p; ]' @
涂抹红药水和氨水(现在知道应该用酸性溶液),因为伤得不重,数天后痊愈。 # U4 `5 p6 v- r: R0 w
〖第二次亲密接触〗 0 ~3 L N% W# h/ a8 E- l9 p* {
1)经过
3 }% h' F, q K 骑自行车经过一路段(左边有颗大榕树),突然遭到大批马蜂袭击,剧痛之下连人带车摔倒在路上,起来后拼命扑打无效,又狼狈狂奔,被蜂群追赶至远处一保安亭方才止步;
! H& l1 o% C7 l! \* b2)起因
' G$ G2 Q5 W& r2 r3 U' w1 x 有两个工人刚用石头砸了马蜂窝,同时先后有至少三个行人受伤,本人伤势最重,头顶、脸、额、背、肩、手臂、手腕、手掌都被螫,共20余处,至今仍留有疤痕;
( L- Z. p1 b: f1 O3)庸医的危害性
9 L" M- M L ~& k& } 仍然使用红药水、氨水和肥皂水这“三水战术”,并且竟然建议回去睡觉!本人躺在床上半小时后情况加重,感觉剧烈的头晕、恶心、想呕吐又吐不出来,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以至于行走困难,后打电话给邻居,多亏他们背下楼送大医院急救。 ( Y9 m; J8 e+ A: D |7 _% b" |$ Y
4)用药记录 2 q K$ [3 u% d$ G
①两瓶氧氟沙星吊针、一瓶杜冷丁吊针、抗过敏针剂等,全部药品滴注完后方有痛觉(注意必须输液以促使蜂毒的排出); : x9 I. {( }7 a, f9 u3 M7 Z- @2 {7 `
②口服药包括抗生素、镇痛药和扑尔敏(或息斯敏)等;
6 O$ ^6 v/ q" A③外用加拿大出的一种软膏;
8 O1 d9 c* a$ S' @. O! c8 l7 ?9 n9 c④有过敏者,可应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
, Y( @8 A$ d3 h& U/ U% R& }⑤有肝、肾功能损害时,应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6 _' o6 C% D* a9 m2 H+ k
〖第三次亲密接触〗 + j. a, [0 O! f! c) |
1)经过 " O- H' g) w/ U) k# U
鲜艳颜色的衣服和背包等因素引起毒蜂的主动攻击(尤其在蜜源较少的地方和季节);
% L+ C$ f0 y' ?$ m& Y1 f2)经验
2 K P. @! L5 U 当时情况看来不太严重,回来后未作任何处理,晚上又喝了不少酒,第二天加剧肿大,显然不应该饮酒; 6 p# Z/ c) t! p" `6 d
3)对医生的又一次失望
& E7 i' m; I% e8 c) u2 Z* i+ F 居然问我上一次用的什么药,然后乱弹琴地开了破伤风针剂和一瓶昂贵的氟罗沙星吊针,输完后肿胀得更变本加厉,皮肤都仿佛要裂开,指关节就象套了环一样,非常烫兼奇痒,至今天才全好,看样子治疗蜂螫使用破伤风针是错误的、与氟罗沙星同用则是荒唐的。
$ U) A& h1 m; k2 d% |2 s! j【防蜂注意事项】 6 k, z& q5 j4 b
驴子们出游山野,一般应当不抹香水、发胶和其他芳香的化妆品,以防毒蜂闻风而至;携带的甜食和含糖饮料要密封好,以免招蜂引蝶;在山野丛林活动时,不要乱捅蜂巢,以免群蜂攻击;如不小心触动有蜂巢的树枝、灌木,引起蜂群骚动,千万不要拔腿狂奔,而应就地蹲下,屏息敛气,纹丝不动,可用随身携带的草帽遮挡颜面和头颈,耐心静候十几二十分钟,等蜂群活动恢复正常之后,再慢慢退却,以躲过“劫难”;另外,鲜艳的服装、头花等都容易诱发毒蜂的攻击行为,因此一定要注意穿着,避免红黄橙等接近花蕊的颜色,本人这次就是因为穿了一件鲜红的T恤而莫名其妙毫无征兆地遭到毒蜂的特别青睐(走到哪儿居然它们就跟到哪儿)。
5 [ o1 b' {( t4 e! E0 v) S+ t
7 Z+ I$ k, |9 ]/ m [em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