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后查才能浏览下载更多咨询,有问题联系QQ:3283999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住遨海湾
×
首先,野外宿营地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 y4 l0 R! o' o; O( S7 d 近水 营地要选择离水源近的地方,这样既能保证做饭饮用的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但在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会遇到野生动物,要格外小心注意。
1 a$ u& o" q0 r9 z9 s: F$ { 背风 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风处,林间或林边空地、山洞、山脊的侧面和岩石下面等等。 $ m4 `0 P7 f5 g6 d
避险 营地上方不要有滚石、滚木,不要在泥石流多发地建营,雷雨天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以免遭到雷击。 6 c1 W1 M( w) J7 P! y
防兽 建营地时要仔细观察营地周围是否有野兽的足迹、粪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带,以防伤人或损坏装备设施。要有驱蚊、虫、蝎药品和防护措施。在营地周围遍撒些草木灰,会非常有效地防止蛇、蝎、毒虫的侵扰。
5 o1 z/ V( R4 q7 M7 d 日照 营地要尽可能选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地方,这样会使营地比较温暖、干燥、清洁。便于晾晒衣服、物品和装备。
9 I7 m% |: I# i' u8 g 平整 营地的地面要平整,不要存有树根草根和尖石碎物,也不要有凹凸或斜坡,这样会损坏装备或刺伤人员,同时也会影响人员的休息质量。
~: d0 Q$ R: ~, p; C 最后清大家注意:在野外要保护自然环境,撤营时必须将燃火彻底熄灭。垃圾废物要尽可能带出,丢放在指定的地方,特殊情况无法带走时可将垃圾挖坑掩埋。
$ a6 b. B7 u" L1 O/ H; b; S
% K# F2 y0 @! R' A$ K. L: H( z 火的引燃及实际应用
- W- x6 M1 Y) p; n* Q: r2 P; ?' N * h8 {( q. v0 |$ D
首先是要寻找到易燃的引人物:如枯草、干例叶、桦树皮、松针、松脂、细树枝、纸、棉花等。 : R$ e' M& Y- j" ~* b- s- ?, p9 P
$ e0 T8 K8 ]& A3 i$ Q( D
其次是捡抬于柴:干柴要选择干燥、未腐朽的树干或枝条。要尽可能选择松树、栎树、柞树、桦树、槐树、山樱桃、山杏之类的硬木,燃烧时间长,火势大,木炭多。不要捡拾贴近地面的木柴,贴近地面的木柴湿度大,不易燃烧,已烟多熏人。
6 f% V3 a A( r# E ! _7 f" G/ }1 p% I, Z1 i. _
接下来是要清理出一块避风、平坦、远离枯草和于柴的空地。将引人物放置中间,上面轻轻放上细松枝、细干柴等,再架起较大较长的木柴,然后点燃引人物。火堆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可设计成锥形、星形、“并”宁形、并排形、屋顶形、牧场形等等。也可利用石块支起干柴或在宕石壁下面,把干柴斜靠在岩壁上,在下面放置引人物后点燃即可。一般情况下,在避风处挖一个直径1米左右,深约30厘米的坑。如果地面坚硬无法挖坑也可找些石块垒成一个圆圈,圆圈的大小根据火堆的大小而定。然后将引人物放在圆圈中间,上面架些干柴后,点燃引人物引燃干柴即成篝火。如果引火物将要燃尽时干柴还未燃起,则应从干柴的缝隙中继续添人引火物,直到把干柴燃烧起来为止,而不要重新架柴点火。
2 q/ [$ w; E# Z+ Y' L& v* Q ' u; O& Q2 @! Y
点篝火最好选在近水处,或在篝火旁预备些泥上、沙石、青苔等用于及时灭火。
7 y1 i* D3 I: A9 ]. ~8 V- p, u- D
: C& ^0 p/ X: |, | Y2 ?) T 迷向与迷路 # p! t9 p8 Q9 [6 ~4 E; |
" @1 N' x' @, l4 p 迷失方向和迷失路径是两口事 - C, i% n" t6 O% @( D4 Q6 d
7 X6 a9 V; x$ ~# s: h* S2 N" M
迷失方向(迷向):不知该怎样确定行进方向或辨认不清地磁方位(即分不看东南西北)。
1 ~, ?5 B1 w" I a% U9 n x1 K 迷失道路(迷路调不知该走哪条路或找不到原来的路径。 - S+ R) k" h- \
迷路会导致迷向,而迷向不一定就会迷路。
, n7 B) _' |% ?" h+ b6 g- p 如何正确地辨认方向,基本方法如下:
1 m! F5 A* ~$ u# w! v3 k 罗盘(指北针)一个优质的罗盘是野外旅游的必备品。但要记住:罗盘指针指向“北”或“N”,这个方向是磁北方向,与真北方向有一个偏差角度,应计算出磁偏角的数差,以取得准确的罗盒方向。 : v F6 E' ]6 J4 c, O0 X% O( A
带指针的手表 用于将手表托平,表盘向上,转动手表,将表盒上的时针指向太阳。这时,表的时针与表盘上的12点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长线方向就是南方。 : y# j- ~; W! S/ N- r. \
北极星 北极星是最好的指北针,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向。
' s% _9 {9 l S 北斗七星 也就是大熊星座,像一个巨大的勺子,在晴朗的夜空是很容易找到的,从勺边的两颗星的延长线方向看去,约间隔其5倍处,有一颗较亮的星星就是北极星,即正北方。 4 _/ y3 r, d$ U9 D% a6 R
立竿见影 在晴朗的白天,用一根直扦,使其与地面垂直,插在地上,在太阳的照射下形成一个阴影。把一块石子放在影子的顶点处,约15分钟后,直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另一处时,再放一块石子,然后将两个石子连成一条直线,向太阳的一面是南方,相反的方向是北方,直扦越高、越细、越垂直于地面,影子移动的距离越长,测出的方向就越准。
/ j9 o3 h; e0 Q$ N; } 树木、苔藓 树冠茂密的一面应是南方,稀疏的一面是北方。苔藓的道理与之相间。另外,通过观察树木的年轮也可判明方向。年轮纹路疏的一面朝南方,纹路密的一面朝北方。
5 J* q% K: \. A* j2 d9 a 积雪的融化 积雪融化的地方定是朝南方的。 ` b; Q) N+ b0 |
迷途知返 在深山密林中,不仅会迷失方向,同时也会迷失路径。更多的时候,走在毫无人烟的林间密径,又没留下任伺路标,自己还不断地欣赏着“无限风光在险峰”和“山到绝处我为峰”的豪情,当自己开始意识到不对时,己是身处险境,不知原有的路径在伺处。心急之下,挥刀而上,砍出一条“血路”,却发现眼前山连山、峰挨峰,看不到尽头,来时的路己辨认不清,又生怕再次迷路,是走是留犹豫不定。
; y1 Z' e& P; S* ? B 其实,在发现迷路的时候,自己高原有的路径一般不超过20分钟。这时不要着急,更不能乱喊乱跑,应冷静下来,仔细口忆一下刚才走过的泉水、已石、大树、水流、洞穴、山峰、岔路口等参照物,然后凭着自己的记忆寻找自己的足迹,退回到原来的路线上。
% F8 k6 N1 m$ \- E) _; o! G9 `9 O' a 有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立刻分析山势走向和地理地貌的环境,然后判断出是否有野生动物并寻找到其走过的痕迹,沿着“兽道”走出险境,但必须非常警觉,以免遭到野兽的袭击或狩猎者设下的套、夹的伤害。一般来说山鞍或山脊会有兽道。
- @6 r( @3 e$ U- N5 Z 不论是在林木遮蔽的山林中,还是在丛草盖地的山坡上,低头近看,根本找不出路迹采,只有远看,看到几十米以外,才能隐约地看出一条草枝微斜、草叶微倾、叶背微翻的痕迹,然后再由远而近、由近再远、远近比较之后,就能分辨出路来了。
' _& Z2 u7 `: h9 O4 w
- R+ r- }: q$ E% Q" h 如何在野外寻找水源 7 c& o' d0 z' Y9 W" [" l
0 ^" R. t! r6 u: r
听 凭借灵敏的听觉器官,多注意山脚、山涧、断崖、盆地、谷底等是否有山溪或瀑布的流水声,有无蛙声和水鸟的叫声等。如果能听到这些声音,说明你已经离有水源的地方不远了,并可证明这几的水源是流动的活水,可以直接饮用。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风吹树叶的“哗哗”声当做流水的声音。
* B& y$ T' W! o7 Y9 d1 I 嗅 过鼻于,尽可能地嗅到潮湿气味,或因刮风带过来的泥土腥昧及水草的味道。然后沿气味的方向寻找水源。当然这要有一定经验积累。
5 ^8 F; d6 k8 R, ?: \% o* X 观察 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去观察动物、植物、气象、气候及地理环境等也可以找到水源。 + @) f. ^: m4 I f) j. k& w
根据地形地势(地理环境),判断地下水位的高低。 ! G/ G8 H S$ f* i: X$ H& k( t, K
如山脚下往往会有地下水,低洼处、雨水集中处,以及水库的下游等地下水位均高。另外,在干河床的下面。河道的转弯处外侧的最低处,往下挖掘几米左右就能有水。但泥浆较多,需净化处理后,方可饮用。 : a# |$ \9 z' ^. T" \
6 g3 P8 F# H0 @* d8 m6 d 根据气候及地面干湿情况寻找水源
0 k& }! H$ e, w! m0 z! G
1 E/ A3 g2 C8 J0 N/ p/ M: o 如在炎热的夏季地面总是非常潮湿,在相问的气候条件下,地面久晒而不干不热的地方地下水位较高;在秋季地表有水气上升,凌晨常出现像纱中似的薄雾,晚上露水较重,且地面潮湿,说明地下水位高,水量充足;在寒冷的冬季,地表面的隙缝处有白霜时,地下水位也比较高;春季解冻早的地方和冬季封冻晚的地方以及降雪后融化快的地方地下水位均高。 ; N& B: b- P* v& n1 e
0 V7 z, ?& E; F7 }. ? 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寻找水源 - u0 W3 B& D0 l0 A1 T0 T/ q
$ `! Y1 m& h9 i! c5 U
生长着香蒲、沙柳、马莲、金针(也称黄花)、木芥的地方,水位比较高,旦水质也好;生长着灰菜、蓬篙、沙里旺的地方,也有地下水,但水质不好,有苦味或涩味,或带铁锈;初春时。其它例枝还设发芽时,独有一处树枝已发芽,此处有地下水;入秋时,同一地方其它树时己经枯黄,而独有一处树叶不黄,此处有地下水;另外,还如三角叶杨、梧桐、柳树、盐香柏,这些植物只长在有水的地方,在它们下面定能挖出地下水来。 ! I T/ T. v# O; v
6 h6 C3 q9 ~4 e6 |* b$ w
根据动物、昆虫的活动情况寻找水源 1 n4 b) O7 j% \) e4 d9 F2 A B
% w: e+ [2 N1 I" v0 d- V2 \ 夏蚊虫聚集,且飞成圆柱形状的地方一定有水;有青蛙、大蚂蚁、蜗牛居住的地方也有水;另外,燕子飞过的路线和衔泥筑巢的地方,都是有水源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再有,鹌鹑傍晚时向水飞,清晨时背水飞;斑鸠群早晚飞向水源,这些也是判断水源的依据。 + O1 T) l3 s; A: ?6 c4 C% K
5 F, B1 ?; q9 Y
根据天气查化寻找水源
2 i* H- C' S1 ]- i1 | : [! ^6 l) z$ T2 x
天空出现彩虹的地方,肯定有雨水;在乌黑、带有雷电的积雨云下面,定有雨水或冰雹;在总有浓雾的山谷里定有水源;靠收集露水也可缓解些燃眉之急。 0 v, O' ^/ g. Q
: B' ]4 Y$ m- T
直接从植物中职水 : |4 \; T! P; M
( x5 E' Q {0 D' r; q5 _; g
在南方的丛林中,到处都有野芭蕉,也叫仙人蕉。这种植物的芯含水量很大,只要用刀将其从底部迅速砍断,就会有干净的液体从茎中滴出,野芭蕉的嫩芯也可食用,在断粮的情况下,可以充饥。如果能找到野葛藤、葡萄藤、猕猴桃藤、五昧子藤等藤本植物也可从中获取饮用水。另外,在春天树木要发芽之时,还可从烨例、山榆树等乔木的树干及枝条中获取饮用水。注意:千万不要饮用那些带有乳浊液的藤或灌、乔木的汁液,有毒。另外,还可以从芦苔、仙人掌及其果实中获取饮水。 5 E6 w' o6 u3 _+ E3 N" {
: w" Z3 C! t9 f5 ]9 N! B- B
提示:从植物中获取的饮用“水”,容易变质,最好即取即饮,不要长时间存放。 % Z0 j8 d1 y, d! {3 m# G
6 G. e ^3 q% }* w( e/ k
上述取水方法在野外缺水时是有效的。然而,单纯地依靠上述方法去寻找水源却不是长久之计,且很复杂很辛苦。只限于少数人员(3-7)和短时间(3一5天)。不适合人员众多或时间过长。就安全而言,希望朋友们最好不要远离水源一两天的路程,也不要单枪匹马独闯丛林。
1 p0 Y* z9 r- o- w; o' q
$ ^' ?0 t% h+ u2 t* w3 U- J, i/ u9 d 当你在极度疲惫干渴之际,找到了水源,最好不要立即狂饮,应该就当时的环境条件对水源进行必要的净化和消毒处理,以避免因饮水而中毒或染上疾病。
* V' [: v3 ?# S1 p- }& f& Y: E l
: L- Z K- r, V2 D* {+ y t & p, r5 v- i5 `. |& K5 i
: j& U+ r: t8 B3 T+ u
野外饮用水的净化处理
, v$ U6 e+ V6 E 2 E3 u2 r' E# b
一般说来,除泉水和井水(地下深水井)可直接饮用外,不管是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还是通过渗透、过滤、沉淀而得到的水,最好都应进行消毒处理后再饮用。那么,怎样进行消毒呢?方法如下:
( e0 [5 g* e' j y & \" j; {) S4 R- U% B7 E
1.将净水药片放入水容器中,搅拌摇晃,静置几分钟,即可饮用,可灌人壶中存储备用。一般情况下,一片净水药片可对1升的水进行消毒,如果遇到水质较混浊可用之片净水药片进行消毒。口前,军队至都采用此法在野外对水进行消毒。
7 t3 `* x4 W9 Y! \* |, {0 }* n+ J , x( N) F+ [* N! ~
2.如果没有净水药片,可以用随身携带的医用碘酒代替净水药片对水进行消毒。在己净化过的水中,每一升水滴人3一4滴碘酒,如果水质混浊,则在每升水中病人的碘酒要加倍。搅拌摇晃后,静置的时间也应长一些, 20一30分钟后,即可饮用或备用。 2 ?& F3 K' ~* p# E' p" z- \# G
# A' ?* J; P9 X5 g" W {7 t
3.利用亚氯酸盐,即漂白剂,也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在已净化的水中,每升水滴人漂白剂3、4滴,水质混浊则加倍,摇晃匀后,静置30分钟,即可饮用或备用。只是水中有些漂白剂的味几,注意不要把沉淀的浊物一同喝下去。
: t; p( X/ t: @
- e( s& { H5 x8 X, j: M; J( i7 _ 4.如果以上的消毒药物均没有,正巧随身携带有野炊时用的食醋(白醋也行),也可以对水进行消毒。在净化过的水中倒人一些醋汁,搅匀后,静置30分钟后便可饮用。只是水中有些醋的酸味。
- {( C0 _ n6 Q% g ) T( \ \. v4 n: ~% i* Q! V8 D
5.在海拔高度不太高(海拔3000米以下)且有火种的情况丁,把本意沸5分钟,也是对水进行消毒的很好的方法。
! ^) f7 v6 K# y) x : d' C$ V. n, Z! J1 J
6.如果寻找到的水是咸水时,用地椒草与水间煮,这虽不能去掉原来的音咸,却能防止发生腹痛、腹胀、腹泻。如果水中有重金属盐或有毒矿物质,应用浓茶与水间煮,最后出现的沉淀物不要喝。 ' C, \4 M2 A: `: t
2 {+ Z* T2 p" L
目前,有一种饮水净化吸管,在野外非常实用,形如一支粗钢笔,经它净化的水无茵、无毒、无味,无任何杂质,不需经过沸煮即可饮用,很轻便。 & V/ V3 F0 ?9 s0 [
- O9 O, ?8 z- I% s
另外要提醒注意的是,在水源紧缺的情况下,要合理安排饮用水,不要为一时口渴而狂饮。另外,在野外工作或探险中,喝水也要讲究科学性。如果一次喝个够,身体会将吸收后多余的水分排泄掉,这样就会白白的浪费很多的水。如果在喝水时,一次只喝一两口,然后合在口中慢慢咽下,过一会儿感觉到口渴时再喝一口,慢慢地咽下,这样重复饮水,既可使身体将喝下的水充分吸收,又可解决口舌咽喉的干燥。一标准水壶(9一11升)的水量,运用正确的饮水方法,可使一个单兵在运动中坚持6一8小时,甚至更长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