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住遨海湾
搜索
网站解决方案专享优惠-3折上云
查看: 777|回复: 0

[心理视点]中学生发生性关系者半数是好学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15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后查才能浏览下载更多咨询,有问题联系QQ:3283999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住遨海湾

×
  发生性关系的学生中,半数以上是公认的好学生,1/3来自重点中学甚至是名声显赫的学校 2 j5 l8 H. F8 p) O; L- C 0 }. S# o M: }0 p* U  他们初次发生性行为时100%不用安全套,有过性行为的事实,父母与教师100%不知道 I7 J) u7 G9 d9 K/ n3 | 9 @- F, M4 P. }0 T1 N  他们对学校与家庭的性教育100%不满意 ( i8 p% t) X3 u$ ~7 D7 \) C" K( @ 5 p' j: d: C4 K S7 `9 h% l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一本对13个中学生性行为的调查报告最近在北京的书摊上摆到了显眼位置。接受调查的13个孩子如今都已长大,多数人进入了大学或职高。 $ U9 h& v5 b; {3 ^# l& i7 t( l0 z! r& A* o   提起当初在中学时发生的第一次性关系,被访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如果那件事放在今天,自己的选择可能完全不同。多数被访的女同学承认,因为太早地发生了性行为,自己的生活轨迹发生了重大改变。有些人至今仍有心理崩溃之感。 4 f9 V7 Q) [2 _( h: H4 `& g' \$ z* P3 Y: F$ m6 f   女作家毕淑敏用了4个字评价这些中学生的亲历:“滴血之感。” - S1 X1 ^2 h. t! }6 y5 R9 h. y/ Y* z/ j   中学生性行为伤害最深的是人格 6 k1 ~5 D! M( P- T/ j- _2 Z/ H 0 y( z# l& c1 ^( o3 g8 | L   几年以来,各种媒体所报道过的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发生性行为,甚至怀孕、流产的新闻不在少数。成人社会呼吁对青少年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呼声也不绝于耳。但是,进行这次调查,继而写成这本书,两位作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和北京出版社编辑张引默感到自己“是在与生命对话”。 $ g- t2 G& ?& ?2 _ y, J+ S( |7 ^% ^   这13位被访者在与他们签订了保密协议之后,把自己憋在心里很长时间的感受倾泻而出。 4 }# F3 c7 o9 ?' p% g ' D% k4 z" {' X6 a  他们无一例外地是为自己纯真的、青春萌动的爱情自愿付出这人生的第一次;他们几乎所有人当时都紧张无措;他们没有人从这第一次中体味到快乐,多数女孩子感到自己像是放在爱情祭坛上的祭品;一旦导致女方怀孕,他们都万分惊慌、不敢负责;他们没有人至今仍旧和自己的“第一个”保持着爱情关系。 4 J9 T" b& Z% ]% b( I/ x % G6 F6 p/ O5 s, V  历历在上高一时,与另一个男同学一起到澳大利亚参加自费交流项目,她举目无亲时与这个男孩日渐亲密,最后发生了性关系。当采访者问她:发生性行为对你的最大影响是什么?这位今天的大学生回答说:“这件事对我的爱情观、婚姻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止这件事,包括这段所谓的感情,也使我对爱情产生了很大的怀疑,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爱情。高三时,大家看我很正常,表面上一直在笑,学习也很好,但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我内心的挣扎、想法以及自暴自弃的情绪。高考后,空闲时我会想:假如你为钱去做‘鸡’什么的,在我看来也无所谓,我认为反正都已经发生过了,再做什么都无所谓,随便交几个男朋友都无所谓。直到碰到现在的男朋友。” : O3 Z0 E6 [6 a+ S7 k 8 o7 W! X- X* |' G9 _: `" `! x% l  另一位偷吃过“禁果”的男生,曾建议把这本书定名为《这是一个事实》。 4 F0 g* l& q) I% c7 e- X3 ` 5 p1 t. ~# r# q) \  孙云晓说,这的确是一个事实。首先,有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在发生性关系,同学之间、网友之间、与成人之间,甚至一个人有四五个性伴侣,这是一个人们不愿面对却又不能不承认的事实;其次,中学生盲目发生性关系,可能会造成怀孕甚至感染性病、艾滋病,而他们对这些知识所知甚少,这也是一个事实;再次,目前的性生理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中学生的切实需要。有些女孩子在稀里糊涂发生性关系之后,后悔莫及。直到考入大学,还万分自卑。这,更是一个事实。 6 W8 ?5 d5 s& A( I& E! v. h4 w& z8 C5 K4 M   孙云晓慨叹,中学生一旦发生性行为,不仅仅伤害了他们的生理,伤害了他们的心理,更伤害了他们的人格。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就是选择了什么样的人格。 - T" P8 A7 l- h: W2 w6 h' o3 h f% Y+ ?   性知识教到什么程度就充分和够用了 # J9 T f3 U, O 3 W% V1 b; z! g" S9 n% O" K   在北京借读的高三男生孙杉告诉张引默,之所以与女友发生了性关系,“其实是一个生理问题,你虽然不想,但生理需要要求你这样。在青春期,就像饿了要吃饭一样,生理需要占很大比例”。 , H* t4 A' \! v' ~7 V3 J/ q' }1 p$ T9 ?1 _: A" s1 u   像这种“饿了要吃饭”的状况,孙杉的老师和家长有没有给他进行过相关教育呢?“他们没有教我什么,从来就没有过。我上初一的时候,家里装了电话,我有自己的一个电话本。我妈曾经看过,看到几个女生的电话,就和我说,不许想别的,好好学习。从那么早的时候就开始阻止你,从你稍微有些想法时就阻止你,你已经就不能向前走了。但是生理变化明摆着呢,又必然会发展下去。正常的路被堵死了,就有可能会往歪了走。有的人歪了后能绕回来,有的人就绕不回来了,越走越歪。”孙杉坦言,从初一到高一,他直接获取性知识的渠道只有黄盘。 3 R5 S. j D3 u8 p/ L, M/ s& Z" ]0 y: @5 h   孙云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调查虽然只是些个案,并不能代表中学生的全部。但是,却能从中看出我们国家的青少年普遍缺乏性健康教育或者教育得不适当。这些中学生当初与恋爱对象发生性关系时,几乎所有人都出于好奇,都看过相关的网站、书籍或者黄盘,自以为完全懂得性知识。而实际上他们对于什么是性交,以及这种性行为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可能引起什么样的反映,如何避孕、假如怀孕怎么办等问题知之甚少抑或毫无准备。一个男生在初二时交了女友,裤兜里就总要放一个避孕套。问他用过吗?他摇头,说就是觉得放一个在身上感觉很帅。 . G9 W, g$ h, { " ?8 h" k2 |8 B1 X$ B  张引默讲述了一个没有写进书里的案例。一位女生在瞒着父母做完人工流产的第二天就去上课,第五天就参加体育考试,测1000米跑,结果还没跑完就昏倒在赛场上。为此,她留下了很严重的妇科病,在以后的体检中,她的腹部永远有一块阴影。这位女生后来考进了一所医科大专,在学过了妇科有关的生理、心理知识以后,她放声大哭。她后悔不已,她开始怀疑自己未来还能否做母亲。 8 k! {- u) q# ?5 w, D: m( d* j6 Y0 i8 B# ^5 a0 O0 i% M3 `   一段时期以来,教育部门、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心理学界甚至一些民间团体和志愿者们都在关注和介入中学生青春期教育。许多地方也的确出版了一些具有现代观念的相关教材、书籍和杂志,举办了一些相关展览、讲座,像北京等一些城市的中学还为性健康教育课列有固定课时。 ) X, Q* T$ I* [" O8 u6 k , N3 f0 }. X! F: I  在这些轰轰烈烈的举措背后,人们是否想过:给中学生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性安全还是为了性纯洁?是为了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还是单纯为了防止传染病和社会问题的发生?青春期性教育什么时候开始最好?现在的教育内容对他们够用吗? 1 Z4 P# z0 p k; ~ / y: Q1 j6 T, ?2 a6 r   13位接受访谈的中学生都表示,他们当时所接受的青春期教育实在太没意思,太不适用了。 / n/ D: V) G: j( `8 S/ W 8 r5 o: u% K" z# l2 Q& \  被访者海砾初二正式交男朋友,高三发生性行为。在职高毕业时,她对自己的人生之路重新做出选择,开始全力以赴,准备考大学,现在北京一所著名大学就读。当张引默问她对中国的性教育怎么评价时,她脱口而出:“太糟糕了!快到极致了。我觉得即使有人在教育,但它完全是理性的。实际上这和感情和情绪是息息相关的。性和爱不是一对孪生姐妹嘛,没有谁都不行。只讲生理知识不讲心理知识,那怎么行?!” 1 a$ \2 b( }: T5 l: e: V3 d9 |9 W! [- O: ~. ]   北京的一个14岁初二男生对记者说,我们不爱听现在的青春期教育课,因为他们动不动就说早恋。无聊。都是正常人,喜欢异性是自然规律。其实这种事情就像大禹治水,只能疏不能堵。好多父母和老师一看到男女同学在一起就特别紧张,其实有些男女生开始就是想找个感情寄托。因为他(她)在同性朋友或家庭中间缺乏这个。如果上课只讲生理卫生知识,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哪儿还找不到这些!书本知识和情感体验是两码事,再说青春期是一个过程,即使他(她)犯点错误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你们大人为什么不能对这些小孩宽容一点儿?《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丛书》主编陈一筠教授认为,青春期性教育很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与异性交往和相处。每个人都会和异性相处一生。 5 _* r* S9 v4 H$ Q ( k: I1 y3 w3 z   应该怎样对待中学生恋爱 ) r3 J$ `( M7 G- p$ t 3 V' q9 f+ i V9 r0 e  人口学研究表明,20世纪的100年间,每过25年少男少女的性成熟提前1年,上个世纪初性成熟期发生在十六七岁,世纪末的时候已经提前到十二三岁。另一方面,青年人选择结婚的年龄则大大推迟。世纪初的时候是20岁左右,世纪末已达到26岁以上。专家们把从性成熟到结婚的这一段时间称为“性待业期”。显然,目前人们的“性待业期”已达到10年,甚至更长。 ( w! }. o0 o0 z7 E" v. p6 z5 s - E3 ?3 l0 |; ?3 u  既然性成熟期已经提前到十二三岁,作为青少年的监护人、教育者和保护者,我们这些成年人应该怎样对待中学生恋爱、发生性行为乃至怀孕、堕胎? % |9 T3 m l$ d2 Y" n ! e0 F7 G/ }1 P( C  很多批评中国现在的青春期性教育的人经常认为我们的问题出在观念禁锢上,经常推崇国外的性教育。而有资料表明,即使性开放如美国,他们对青少年的性教育,也是多元化的,没有统一标准。据“青春热线”创办人陆小娅介绍,美国目前的性教育主要有3种模式:以安全为导向的模式,既然避免不了,索性给学生发安全套;以纯洁为导向的模式,提出要把贞节保留到结婚;第三种是综合模式,既讲性道德,又主张教会孩子如何避免性伤害。 . q! o1 K/ v$ n2 @9 L* z$ A0 ~3 v ) y5 m, ?& p) }) X( B* o4 R3 ]3 {  另一位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认为,美国及一些发达国家与我们的最大区别其实不是在性教育的内容上,而是在对待发生问题的孩子的态度上。他们的社会氛围比我们更宽容。 : Z, j% o0 z, I7 p* w & \) h* {& S, d3 b1 a7 f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陈会昌在考察日本时,听到一位很有名的教育家说得很实在,他跟中学的男生说:“不要在你们的身边找伴侣,你们的伴侣正在上幼儿园或小学。”意思是让男孩们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以后找一个比你小若干岁的女孩子。陈会昌说,他们这些观点就是让性道德走在性成熟的前面。 : ^( ^. V& n* e: D/ l0 ?; i, s * M% C- ?: Z: W' ^3 ?$ N! q  中国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究竟应该采取哪种模式?陈会昌提醒大家注意一个事实:现在的校长们、家长们、老师们希望孩子在结婚前不要干这些事情,大部分学生是接受成人和社会的这种期望的。在参与《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座谈会时他谈到,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们,只有你自己对自己的青春负责任!我们只能引导,不能为你们负责。我们要告诉他前边有几条路,应该走哪条要由他自己选择。我们应该把我们那个符合社会期望的判断向他阐明,说清楚、说到位,让他明白后果、好坏,然后让他自己去找到一个跟我们相近的价值观念、价值选择,这才是种好的教育,而不是把我们的价值观强加给他们。(文中被访学生均为化名) : q' G' C6 R' W, ][em05]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遨海湾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解决方案专享优惠-3折上云

QQ|手机版|小黑屋|遨海湾超级社区

GMT+8, 2025-4-12 19: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