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3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股坛杀手招数(转)
相信许多投资人跟我以往一样,一听到有关财务方面的字眼,便头痛万分,认为是一种非常深奥的学问,难搞!事实上,只要把握要领,基本分析一点也不困难,每天轻轻松松花个二十分钟做点《功课》便能摇身一变成为专家,我能你也能,不防一试。 8 V7 o E V+ ^0 `7 k2 {6 A
+ H' y& V: k @" o w9 w
, U8 A. [ R: [ _3 A最后,在参考财务比率之前,我要特别申明所有的比率并无好坏的标准答案,尤其是不同的工、商业界有不同之标准。以本益比为例,在美国,一般科技股的本益比较高,而金融股的平均比益又比普通偏低。但在台湾,金融基股与资座股的比益却又特别高,股价究竟是贵还是便宜,自需分类加以比较,投资人在计算比率时,需将所算出结果与个别业界中的其他股票相比较才能分个高下,一味的运用死板的数目字来判断公司良好是不公平的。
/ \, x5 E6 T3 Z% x+ x( m) M U9 v5 Y# k# J
; C6 N' `6 N! o; i财务比率分析 + ?9 v( Z6 d. j" P) k5 Q L
5 B* F" Y1 o9 u0 R, m* `
, |2 C# f2 w5 p& l) a* o; m, u所有的股票上市公司一年至少要印发给投资人一本年报,这本年报除了将公司一年来的业务与公司未来发展方向针对股东说明之外,并详细公开所有财务报表,当投资大亨对该公司之实际财务及业绩有深入了解。
& l* q* e. R* j; G6 F
9 n( P) J+ A% q: W! ]( B
% D( U- q1 M) J# w0 `7 G; p0 y许多投资人对这些密密麻麻的数字有强烈反应,视为这只是会计、财税方面的资料,让专家去评估好了,于是便往废纸蒌一丢了事。其实这些资料非常简明,一个认真投资的人应该学习去看,任何人只要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将这些数字代入死板的公式中,算出几种比率,边可洞悉公司财务状况。
4 P; m. m u0 [1 ]' _9 Q9 H$ y1 a/ t8 z8 ?4 _( X
4 \1 j$ m7 _5 I# c. | G* R3 L7 V
分析财务比率可以帮助股票投资人发掘上市公司在处理财务或是营运上的优缺,进而供投资人做为买卖股票的依据。所谓比率便是两个数目字想比较后所得之比例。厚厚一本公司年报中,资产负责表和损益表的公开是最重要的,也是有经验的投资人最关切的部分。简单的选出几个有关数字做个分析比较,往往可以令投资人对有兴趣的公司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y& [% s" ^! a. a9 i/ V4 ^
( x; }: g/ z: R5 \% |1 {/ [9 w. N8 u7 ]
1、本益比=股价/每股税后纯益
; f2 h6 \( A0 m4 p1 j! o3 N+ e4 l& e
6 o) `( [' @0 w4 e8 G! A; T# \( E( n1 L+ @: x
计算本益比可得知投资大亨对某家公司当时的喜好与未来的信心程度。比率很高的公司往往代表是热门股票,很明显的,股价已经偏高,一味的盲目追卖、投资人极可能断羽而归。相反的,比率较低之公司有很多是所谓的冷门股,但常常也代表股价偏低,也许是捡便宜的时候。 / M. { _- }" q, P3 k, N' B1 T
0 m2 i2 g, A; l! [: e; w% K
8 q2 X8 w0 D3 i以往在美国,一般以15为标准,高与15则表示股价并不便宜,低与15则表示股价便宜,还没有充分反映公司的利润。但是有些新上市而压史较短的公司,由于利润仍在不断迅速成长,投资人对起前途非常看好,即使本益比高至五十、一百,投资人仍然超之若惊,股价便宜与否在这种情况下,便只有见仁见智了。
8 q, o# {8 ]0 A; t# U1 W1 P7 g) g: v& l3 R H8 Y
/ y* O& `" U% |, ^. E# I$ V( e
2、价销比=股价/每股消货额
5 y- I3 G9 m- F+ I+ j
- h( m3 G& F! O* ]! Y/ z3 A2 x
4 e" N" |$ `/ d2 S) e& V% E7 o在华尔街,些投资家认为仅靠本益比来决定股价是否便宜有可能造成误导,因为许多新兴中、小企业,起销货额《营业额》成长极为快速,但受限与固定成本较高,出现暂时性比较不赚钱的情况,为避免造成沧海还珠之撼,可同时参考价销比似乎更为合理。
8 M4 n6 m4 ~1 g; _# t/ }: T( T" \! }2 y8 G) h8 C
$ R, Z5 T2 ]( }" z& p2 @) @价销比也是愈小愈好,如果比率小于1.0,通常表示公司股价便宜,对于比率大过2.0的公司,除非情况特殊,最好谨慎。 " }: V: i% h! m0 m4 V7 J0 {
& E" Z V. [' F
* {' v+ w1 ~+ m9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压史已久的大公司,其销货额应大但成长缓慢,拿他们来与发展迅速的中小型公司比较价销比似乎有失公正。只要多花一点时间,将公司之销货成长幅度列入考虑自然可以提供更确实的资料。
" |$ g6 I. p; R2 P5 l1 l
/ F) ~1 \. M& b* s7 w" z7 G# o: _% r
案例说:甲公司的价销比不太理想,是2.0,可是过去三年来的销货额以一年30%的比率快速成长,则其《预期价销比》则是2.0/30=0.06。一年10%的速度增加,其《预期价销比》应该是1.0/10=0.1 ; s2 |3 b7 X; I
9 O7 Z2 @7 Q4 ^/ e, s! ] {; M; l4 g p+ o) d3 l
一算下来甲公司比乙公司更有潜力,许多中、小型公司其实比大公司还《精彩》,运用《预期价销比》的方法,投资人可以好好在股市中《掏金挖宝》,大显身手一番。
+ G E* L- k8 y% L' w( S4 ^, N4 W
9 \% [( z! e0 a# O# ]3 ]( C) C3、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 L" g/ B+ n$ v( p0 n! n L& g5 n4 E2 ~9 F2 e2 }, R- y) H
9 {0 D, E) w1 R; M
由此比率可以预知公司在短期中如果不幸遭遇财务困难其还价的应急能力,在紧急情况下,流动资产较容易出手。这个比率通常以在2以上符合标准。比率太低固然表示应急能力薄弱,但比率高到6以上也往往未必是福。因公司的如现金、存货等多而无用,没有扩大生产,那能增加利润吗?
* y3 e3 {% ~" _0 [$ o9 ?9 r/ g) S$ j1 D6 t- S& g7 j
% C% k8 w9 `# H4 O7 ^" }- {4、速动比率=(流动资金-存货)/流动负债
& n4 Z+ U/ V, p; R! v# U- B1 B
' s8 K% ^6 _2 S& u
6 g5 p1 Q( V8 m! S很多尖端产品存货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经常贱价出手。所以价格太难预估。将其除外,便可进一步求得更标准之还债力,此比率应大于1才能使公司获得保障。 * l: b/ E8 _# Z7 W
0 x# x" u( h: Q; _6 f
, _5 m$ N& ]/ y& Z4 \1 O5、总资产周转率=净销货额/总资产 1 |: F# Z2 L# z$ O6 a$ S+ u
7 [3 s; u! n* m6 q. e& Y. z9 W& c3 F
( L% h$ A" O U o- E/ m, {/ w( Z
总资产周转率能揭示公司经营、管理其资产的效率。
; m$ l; K6 A; B6 J! v. E, N0 H9 g. I3 m/ h" T' ~* b
4 Y5 G* U6 ?- B- n @8 b
由于各类工业之结构完全不同,没有一个统一的理想比率,只要与同类工业之平均数相互比较,便可分出高低。某公司比率若是还低于平均数,则类似投资过重,报酬太少,公司的经营已亮了红灯。相反的,比率若是高出平均数太多,欲又表示投资不够支持庞大业务,公司应该积极扩张。
1 l8 C/ b+ k! ^0 L
* S! T2 l8 i" S4 O2 C( E, Z% c9 p4 V. Q
6、存货周转绿率=销货成本/存货
. q! U: S+ [: p! @8 Q
( ?+ @5 ?* l2 T/ p8 n( w
* i; e9 e* \6 Y! g% O P' b) m清除存货迅速表示公司能力坚强,产量控制的富。因此,这个比率愈高愈好,以大于9倍以上最为理想,但各业界间差距极大,应分类加以比较,才更恰当。 " a, a3 y; O7 ~/ l7 e5 }
4 Y! |) X" N; j! `
- s7 W3 [! n1 I) V2 p h: s7、税后纯益率=税后纯金/净销货额 2 L9 _0 v6 m1 L% \. a
" s. l4 j* w. E. c
. f8 n1 K6 O1 \' Q! t4 M3 G7 N- r获利比率是一个公司成功与失败的表示,一个公司的获利能力如不断成长,说明这家公司的经营已步入成功之路。 . M9 i- U; V ^! X/ f9 g, e
: X& | o' \/ p# d* i) `) U8 q9 [: I$ i* P; c1 W
理想的税后纯益率应在4-6%以上。
# d& o; A3 W8 W) c9 I4 ]- t* d) z: I. E' l
. l8 @' I1 q, t% r$ m: j
造成公司税后纯益率太底的原因不外产品价格打的太低或是成本过高。大规模的公司在制造过程中单位成本相对比较便宜,所以获益比率稍高,因此在比较适应产量挑选大小相仿之公司。 5 o) `; P* y0 n. | Z4 j( @1 M
; ?) W9 N5 K7 X8 |0 }& A, o+ o
* Z& H' a% `9 Z0 a8 G8 o. J; ]
8、总资产报酬率=税后纯益/总资产 3 ?% u9 N0 L9 M4 W- t& u
/ e6 B3 K+ _0 \: s6 `. m) a
6 O A: E2 t: z {
资产纯资金应在10-12%以上较为理想。
7 p. d+ R6 D" f0 z8 ~9 p' h3 D5 {, F% b; d# d
4 i4 a; L( m* ~9、长期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长期负债/股东权益
) M+ s5 a* H5 V& v# }; U' M3 Z$ g2 r" @
- Z8 v+ Q6 V% o) }9 J- {
债务过多,一个公司所担负的风险较大。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公司债等长期债务的应负利息经常慎重的令公司喘不过气来。反之,一个公司若能适度的筹集及有效的运用长期债务的应付利息经常慎重得公司喘不过气来。反之,一个公司若能适度的筹集及有效的运用长期债款实际胜与不断依赖短期借贷,也更可发挥杠杆作用,事半功倍。
# h6 V. c: ?/ }5 L/ B1 _& D
2 v$ S1 X0 C, n/ z2 L7 ~8 s ]% i4 q; [0 C8 M5 L
此比率以低于75%为理想。 " |6 {) N* {/ l6 l8 T z" s2 w
0 |0 q j3 I3 c4 e6 \
: n7 U% r4 P: t0 j4 U" U10、长期负债对总资产比率=长期负债/总资产
( V6 j5 k/ A6 s( G1 V" b$ t; F
) u6 x+ N5 R$ v' Z. l6 \( u- R2 o' ^, a1 [
此比率以低于50%为理想。 % ^' V6 y/ b( a; p% a/ _+ p
- z5 l1 T" ]: q& p
9 R9 i* n0 L8 M+ K" Z# i任何公司不论是长期或短期债务均不能过重,否则除了可能印发财政危机外,还会因不能还债而坐失更加投资机会,逐渐走上萎缩之途。
7 l- D7 `, Z5 Q- A! {4 e# P5 A5 O7 H, }( _ B5 J2 }
_3 P# Z& p+ S+ P9 J0 G
明白上述十种比率后,投资人在做决定前,应对目标公司的各种财务比率做彻底分析。将其连续数年来的资料与另一家相同公司相比较,研究其发展趋势后,再与整个同类工业的平均比率依前述顺序做个比较、研究,自然会得到更正确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