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查才能浏览下载更多咨询,有问题联系QQ:3283999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住遨海湾
×
生命在落选后第7天落幕
; G+ @! L J" A5 X. |1 Y8 S2 k来源:. `: s; M! S2 M8 q& o# s$ _
南方农村报4 F: F. k, h" c; P j
作者:记者黄学佳
% \- O5 h: s- |: T" W本文连接:http://www.nfncb.cn/newsdetail.aspx?newsId=4336
% f5 c3 \& w: @7 q1 Q# P% d8 R——新丰县缠良村原村委副主任爆炸自杀案调查0 {; T9 b- J6 J; ^9 W h
5月8日,新丰县沙田镇缠良村小学已停课4天。
1 P% i% W, V. n7 v7 m! h8 Y! o 几个工人在校园内装修课室宿舍,窗上的玻璃已被重新装好,天花板上血迹冲洗不掉的地方,被刮掉表层,涂上墙漆。校园内的几棵大树也被砍了,两个花池覆盖了厚厚一层红泥,红泥压不住焚烧后的灰烬,漫天飘飞。
4 a' n6 u' K0 G 4天前,5月4日晚上9点,这里发生了一宗命案。原缠良村委副主任潘某生在一声巨响中结束了生命,肢体被炸开,血肉沾在墙上、树上、花池,一楼二楼前后门窗玻璃被震碎,撒落满地。9 h: C+ u, m) Q' q' Q1 _7 w$ h
“我们一开始还以为是电线短路的爆炸声”,当天晚上在学校办公楼看电视的张女士回忆说,她正好在煮水招待客人,电水壶还没烧开,客人就被爆炸声吓倒在地,她丈夫开门看个究竟,眼前的场景,让他猛然震惊,后来几天也没消停下来,“现在连话都说不出”……
; Y0 w2 y0 i1 A2 C3 b' ~ 据新丰县委办转述,公安部门侦查后,排除了他杀可能,潘某生因个人原因,引爆身上的炸药,自杀身亡。
5 K# {- z# h0 S4 W u" ?# T% i 潘某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选择在小学内自杀?/ [0 K7 O9 v: e R
“老实人,有情有义”
( y( D( A! ^5 Y8 x+ P5 }4 h 5月8日中午,烈日当空。记者在缠良村沿路问寻,来到了潘某生所在的径子村小组(他是该小组的村民代表),得知潘家早已迁至离村委会不远的地方居住,现在只剩下堂兄弟留在径子村小组居住。
# s% q* i5 ?2 t4 Q2 h: C S “两家人很少来往。”放下手中的农活,堂兄潘浅生说。最近一次见面,是在4月24日投票选举的前一天,潘某生到他家坐了一会,“他说他还想继续当干部,要我们全家投他的票。我们后来也确实把票投给了他”。
" b3 a9 x% V$ P5 p) h7 {& k 潘浅生是案发第二天才得知消息,跟记者说起这事,嘴里喃喃叨念,“不值得,没价值”。6 j0 N9 G B# J! r0 V. Z* L# f
尽管很少来往,堂兄堂嫂对潘某生的印象不错,“一个老实人,不是油嘴滑舌的人”。至于为何如此轻生,潘浅生表示十分意外,“事情发生得太突然,如果只是因为落选,那太不值得了”。
# x/ F0 B: r( _4 E 当天下午,向多个村民打听后,记者走进了潘某生家。$ b7 }+ _7 n+ B h
潘某生的妻子、女儿、女婿、侄子在家。气氛沉重,一家人对潘的死因避而不谈,“不是我们不想说,现在事情正在由ZF操办,我们想等ZF处理完了再发表意见。”女儿先下了“逐客令”。' e w0 e4 l! Y, |8 _* e' N# A
正当记者留下名片要走时,女儿喊了一句:“我记得你们这份报纸,我爸爸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 G' V. X' m1 k) `- t
紧接着,母女俩进屋找报纸,一个找到文章原稿,一个找到了一份去年4月5日的《南方农村报》。& ]' V# c" p' R
她们指着第二版的“农民记者”栏目,《几时能圆开路梦》一文正是潘某生所写。文章讲述缠良村下辖的两个村民小组,由于交通不便,数百人仍然靠着一条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肩扛手提,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恶劣的环境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村民“种粮无人买,种菜无人收”,村民们迫切希望尽快开通一条出村的公路,但这需要大量资金,从目前村委的经济情况来看,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长期以来村民们只能望“路”兴叹! ?* n0 w$ }$ L& g! Y8 g' o
“像这样一个心里装着群众的村干部,怎么会去干害人的事?”女儿开始打开话匣,母亲则进屋翻出了一堆荣誉证书。
3 L8 D: h& @/ O z 潘某生1956年出生,高中毕业,当过兵,从部队回来以后,还在党校进修了一个中专文凭。他先在村小组办的小学教书,后到管理区当干部,广东实施村民自治后,连续三届担任村委委员、村副主任职务,并兼顾了村委会的财务工作。自上任以来,潘某生连续8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 f B' P4 O# c! o' O) o
潘某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随机问了几个当地村民,一致意见是“老实人,有情有义”。7 B9 o* r8 e8 `9 y. Y
有村民还透露,5月4日晚上7点多,爆炸前两个小时左右,看见潘某生独自一人回了趟老家,“看了亲人、房子最后一眼”。9 P5 G2 Q9 U. @
“实在猜不出他为什么这样做”,沙田镇党委宣传委员说,“估计是落选后情绪低落,想不开吧。”这一点从潘妻口中得到肯定,潘某生在落选后的几天里情绪确实很低落。“但没想到他会走上这条路”。
4 n) ~4 @5 I7 y3 v ]6 @ “我爸爸在前几届选举中,都是高票当选,为什么这次会落选,而且选票少了这么多?”两母女欲言又止,说话诸多顾忌。记者到来的一个小时前,已有人上门警告她们“不要乱说话”。潘妻坚信,丈夫的死,不是情绪低落那么简单,肯定“跟这次选举有关”。
7 z. D a1 p+ ]4 N# ^! J4 F7 [3 h4 N5 u
是复仇失手,还是良心发现?
6 G. Q& S( N9 f. d+ y 一声爆炸,炸开了沙田镇街头巷尾的议论话题,在街头吃个早餐,也能听到群众的议论。
5 w0 C1 E& T& x8 g: d 目前,对于死因流传较广的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是已被媒体采纳,并未被证实的“复仇失手”论:潘某生为参加这次选举,卖掉了家里的猪和牛。落选之后,他心怀不满,于是身揣炸药尾随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来到村小学内,企图与其同归于尽。结果却发生意外,炸死了自己。
+ b- e* e) _2 {+ a% O) b: L. l5 q 这种说法轻描淡写弱化了潘某生与这次换届选举的关系,将所有原因推到他个人身上,这也与后来警方通报的“个人原因”相雷同。7 _( e+ F& }% Z C1 D* p
据当时在现场的村民说,5月4日晚上8点多,新当选的村主任潘启交、新当选的村委委员罗率英与缠良小学一老师在小学门口的小卖部聊天。将近9点,3人进入校园并在该老师的办公室喝茶,但水还没有煮好。正好是9点钟,一声爆炸声打破了夜空的死寂……4 W) ^' _* i9 i
爆炸案发现场位于缠良村小学教学楼与教师办公楼交界处的走廊。新丰县委办后来对新闻媒体通报这一事件时说:经过调查,警方在他居住的房间里,发现了一段约6米长的陈旧导火索和一个十分陈旧的空雷管包装盒(上面标明生产于上世纪90年代),以及用塑料雪碧瓶装的散装粉状炸药约1000克。
( g! i4 S1 `8 ^ z3 T. P 陈旧的导火索和雷管,成了村民相信“复仇失手”论的有效依据,正是由于设备老化,潘某生没有把握好时间,导致同归于尽没有实现,反而失手将自己炸死在距离新任村主任仅三五步之遥的办公室门前。/ T# {9 H' b# m0 L
第二种说法则认为,潘某生爆炸自杀另有内情,即“良心发现”论:村民认为,潘某生曾在部队当过工程兵,不可能失手,他在村委会踢开门,没找到新任村主任,后在小卖部找到了,便随之进入校园,但由于隔着窗户看到一名学校老师及其妻子也在办公室内,点着火后,他良心发现,不想累及他人,迟疑中他没有迈出进门的步子。
' C- K7 [ V$ {: n$ \8 m& | 该老师的妻子张女士回忆说:“当时只要走近一两步,我们在场4个人都没命了”。事后,她认为是“老天爷不让他进来的”。. V3 U0 N- Y5 ]" p T/ N) x! \" H
村主任兼支书廖佰擎告诉记者,潘某生与该老师是很亲密的朋友,经常有来往,有点好菜都会聚餐分享。他也认为,潘某生不想害了这位好朋友及他的妻子,所以才情愿自杀。( K& X1 o! _% K4 c/ l* G
落选后情绪低落3 x- A/ ^! C& d; H/ v4 |2 O0 K
那为什么有“同归于尽”的说法?事情得从这次换届选举说起。: \0 \+ s, G: p* ], m
4月18日,缠良村第四届村委会选举颁布第七号公告,经有选举权的村民召开选举大会提名—— h) \9 } g3 }
主任候选人:廖佰擎、潘启交;
& v1 z, Q# ^0 A8 l6 \ 副主任候选人:潘某生、潘美群;& R$ R; Y" Z% H W. e
委员候选人:罗率英、潘建快。* A0 m/ z; c9 y5 b( J
潘启交、潘美群在第三届村委选举时就曾参选,当时因实力不济,未能当选。他们均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生意人,对村主任的位置觊觎良久。! s8 K- y9 x+ B0 ~7 l
候选人是以得票多少排列公布的,时任村主任兼支书的廖佰擎和副主任潘某生得票都多于其他候选人。
& s, s2 d: M& E5 V 4月24日选举日,副主任未选出,潘某生、潘美群的票数都没有过半,两人相比,潘某生得票多于潘美群。: Q/ ^! t5 J9 p- t. v! I" e+ h
有村民反映,选举进入这个阶段,竞争的味道开始浓烈,候选人各出奇招,自然而然,花钱竞选的事在村里流行起来。“原本只听说附近经济较好的村出现花钱收买人心的事,现在我们村也开始流行了。”& p: j$ A7 ]; {1 Q- Y$ P; Z+ S
沙田镇几位年轻人认为换届选举是一次赚钱的好机会,“没1000块钱,我是不卖的”。相比之下,缠良村的情况不算严重,该村村民反映,这次选举,“现金(红包)很少,一般都是30块钱一张选票,要稳妥一点的话,再加一条香烟”。
4 \$ b' O6 t- Y5 j 4月26日,定下27日上午进行重新选举副主任,以及投票地点。
$ [3 S5 L- m0 `# ]) h8 r& A 在副主任的第二轮竞选中,潘某生明显处于劣势。
; ~& G$ i6 \4 C, @8 B) X 4月27日当天公布了最终的选举结果,主任潘启交、副主任潘美群、委员罗率英。3 b) [. Z& {! c1 V: K" o
“有人说,当天晚上新主任和新委员恰巧在现场,其实,潘某生就是冲着他俩去的”。有村民向记者透露,原本潘启交、罗率英等人一开始与潘某生达成协议,要共同进退。可是,后来的选举结果表明,他们并没有站在潘某生一边,落选后潘某生情绪低落,多次向潘启交讨说法,然而潘启交一直没接他的电话,所以潘某生一气之下才决意同归于尽。 u1 N( s, c% t( O9 V$ }5 T2 P& {
记者尝试多方联系刚当选的村委干部们,但他们都不愿对此事发表意见。
& @' O: L) f- v* H: W( T9 ~为选举陷入债务泥潭
4 M e- B" T+ C* _ 还有一种说法来自外村人,以旁观者的立场,他们认为潘某生的死,是对民主选举的捍卫。乡村的民主之路正处于转型期,换届选举竞争激烈,一方面反映了村民自治逐渐步入正轨,但选举过程中的乱象,也让许多村民意识到,无论是候选人还是普通选民,都缺少一个成熟、理性的心态。; ~# X% U# o1 {1 i
农村集体经济和村干部待遇改善是换届选举竞争激烈的原因之一,新丰县ZF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村干部每月平均可领到ZF发放的500元补贴,村集体一般也会对村干部给予适当补贴,“集体经济发达村的村干部待遇比我还好,这还不包括利用职权可能获取的灰色收入”。$ @, G- o3 l5 i& q" b+ b3 T: J
5月9日上午,在沙田圩镇的一家小食店内,几位不是缠良村的农民正交流新近发生的爆炸事件。他们坦言换届选举乱象丛生,并向记者列举了他们村的情况:这次换届,包括候选人提名选举,原主任一直处于上风,毕竟是民意所向,但最后一次却跟潘某生一样,选票数量发生戏剧性变化。为什么?他直言不讳,“还不是拿了钱”?“其他村都差不多,想当村干部,要花钱收买人心,这实在太普遍了”。2 q. G4 ] s, }4 g( G- @
说到花钱换选票,缠良村主任兼支书廖佰擎(已担任三届村主任、支书,今年6月交班)告诉记者,他“实在看不惯这种现象”,觉得花钱竞选就变了味,花了钱还不得在任上赚回来?当得知村里有人花钱搞竞选,他表示退出,并劝潘某生也退出算了,“哪有这么多钱”?
2 T2 S( v" u, _. a* W" `2 y# S6 u “但他(潘某生)不听劝,反而向我提出借钱,说要两千块,我没答应。”廖佰擎说,他清楚潘某生有些放不下,想一直竞争下去,所以到处借钱,而且将家里三头牛、两头猪都变卖了,投到了选举中。包括一些外债,至少花了几万块,他已经陷入了这个泥潭。
' h2 s$ Y0 n5 \* E" A( T 其实,从家里破旧不堪的房子看,潘某生家的生活并不富裕,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三个女儿,两个嫁到外地,小的还在读高中。现在,小女儿的读书问题,是潘某生妻子心头悬着最大的石头,家里实在没有办法供她继续读书。“像他(潘某生)这样,当了一辈子村干部,现在这样去了,能有什么补偿吗?没功劳也有苦劳啊!”潘妻问记者时,疲倦的眼睛露出一丝精神。6 ?9 V. e! M# t+ i, ?" }
廖佰擎在这次选举中与潘某生同时落选,他觉得“没有什么”,并准备出去做点生意。他说,韶关在今年雪灾中冻死了大量林木,他准备去做木材运输生意。之前,他也曾多次开导潘某生,但不管用。“他(潘某生)在村委会的干部中学历最高,高中生,我们都是初中毕业,按理说,他应该比我们更明白事理,不应该想不开才对”。当他要求潘某生将村里这次选举的费用结算一下(费用由廖主任垫付),做好交接工作时,潘某生却回应:没心情去搞。后来,廖佰擎拨了三次潘某生的电话,潘都没有接听。% e( q9 S$ ~3 i: [. y2 ~8 o
“肯定不仅仅是情绪低落,也不仅仅是被选举团队踢开这么简单”,不少缠良村的村民认为,“看不到出路”也是很要紧的原因,在家庭经济负担重的状况下,投入大量钱财却竹篮打水一场空,潘某生才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8 M6 m" G$ _. B6 Z)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