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后查才能浏览下载更多咨询,有问题联系QQ:3283999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住遨海湾
×
5 a4 w& v$ B0 S) `; h 亦译复活岛。西班牙语作Isla de Pascua,亦称拉伯努伊岛(Rapa Nui)。
" a8 r$ j: p2 l2 q7 h 智利在东太平洋的属岛,是玻里尼西亚岛群中最东端的岛屿。以其巨大的石雕像驰名于世。该岛孤悬於海上,西距皮特肯岛(Pitcairn Island)1,900公里(1,200哩),东距智利西岸3,540公里(2,200哩)。岛长23公里(14哩),宽11公里(7哩),呈三角形,面积163平方公里(63平方哩);其最高点特雷瓦卡山(Mount Terevaka)海拔600公尺(1,969呎)。 t& ?; _! L0 T5 R# ~- Z
该岛最早的居民称之为「拉伯努伊岛」(Rapa Nui, 意即「大拉伯」)或「赫布亚岛」(Te Pito te Henua, 意即「世界之脐」)。最早登上该岛的欧洲人是荷兰人,他们为该岛取名「帕赛兰」(Paaseiland, 意即「复活岛」),以纪念他们到达的日子。岛上居民混杂,以玻里尼西亚裔为主;几乎全居住在有屏障的西海岸的安加罗阿(Hanga Roa)村庄中。人口3,304(2002)。
4 ~" w- {, E: B5 a; b; N 地理位置:位于东南太平洋上,27°07'41.51"S、109°22'12.08"W
: u$ f( T) H7 V @* G. L, V, D! d 岛屿类型:火山岛
, }+ ]" U, E- ^# K 所属国家:智利复活岛最高大的石雕像
9 k. Y, S; [2 o2 f& y 面积:117平方公里% C. C6 T( `4 R* Z
人口:3791(2002年统计)
, H1 v' ~$ P8 u 人种:波利尼西亚人种
. l5 ^2 B& p. Z/ E6 i7 q. x 语言:拉帕努伊语# l8 m) m* O1 ?
宗教:基督教
8 R9 q; x2 m& S# { 时区:西六区
3 t! B+ f; W& V, }7 O- S9 |$ a 首府:杭加罗阿
, k+ _! R" d l9 W# g: ^- w, d& h9 o+ w9 C0 o6 Q
4 J9 O0 t4 s) I) I) f t; ]]【形成原因】
& o' u7 b) p J- z# u K9 h 复活节岛是在大约一百万年前由海底的三座火山喷发形成的。2 g5 s# t3 D0 V4 p9 c# a
" e+ h! I9 I$ C6 @7 T
【历史变迁】
5 b4 A4 N" _$ \+ O# M8 P 现岛上居民约2000人,都属波利尼西亚人种,在西方人未到这个岛上之前,这里还处于人类的石器时代,他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为岛上都是石块,不长农作物,只能种些易生长的甘薯。岛民原来都靠捕鱼,种少数甘薯为生,现在大多从事旅游服务业。岛上的土著波利尼西亚人,称这个小岛是“世界的中心”。这个岛的首先发现者,是英国航海家爱德华·戴维斯,当他在1686年第一次登上这个小岛时,发现这里一片荒凉,但有许多巨大的石像竖在那里,戴维斯感到十分惊奇,于是他把这个岛称为“悲惨与奇怪的土地”。
% v& G& O& H# B 1722年4月5日,荷兰海军上将雅各布·罗格文航行经过这里再次发现了这个岛,因为那天是耶稣复活节,于是被命名为“复活节岛”,这个小岛的名称就这样沿用了下来。6 P2 x# G) O' r& J
1805年起,西方殖民者开始到岛上抓拉帕努伊人当奴隶。起初还只是偶尔为之,1862年,秘鲁海盗乘八艘船只而来,抓走了一千多名拉帕努伊人,男性拉帕努伊人几乎被一网打尽,这些人被运到秘鲁,卖给了当地奴隶主。在国际舆论的谴责下,秘鲁ZF不得不命令奴隶贩子将这些拉帕努伊人放回,但这批拉帕努伊人已死得只剩下100人左右了,在返回复活节岛的途中,又染上了天花,在旅途中纷纷病死,只有15人回到家乡。这15人也把天花带到了复活节岛。传说中的创始酋长霍图·玛图阿(Hotu Matu'a)的最后一批后裔死去了,所有的酋长、祭司也都死去了。岛上居民只剩下了数百人。
! N- L; H* Z G1 g0 ~ B0 r 第二年法国传教士踏上复活节岛,轻而易举地就把灾难中的拉帕努伊人都改造成了基督徒,同时也彻底地消灭了岛上的文化。他们下令烧毁所有刻有朗格朗格的木板。现在幸存的25块朗格朗格板是拉帕努伊人偷偷藏下来的。
$ u+ J* o1 ?6 h# E 在19世纪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1877年,岛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3 z ]2 ]% f$ L5 A6 l; B' ?
1888年也是复活节这一天,智利ZF宣布吞并复活节岛,将岛上大部分土地租给牧羊公司,一直持续到1953年,牧羊使岛上土地更加贫瘠。今天的岛上人口上升到2千多人,但只有5%的学龄儿童讲拉帕努伊语。
0 P* e; q. b0 z, l' f% k 在复活岛登陆的第一个欧洲人是荷兰商船队长洛加文(Jacob Roggeneen),他在1722年在该岛逗留了一天。他和他的船员发现岛上有居民,据他们说这些居民有著各种各样的体型,他们对升起的太阳匍伏在地,用火来崇拜巨大石像。其中有些人,据说是「白人」,把耳垂穿洞垂挂饰物,使之垂至肩上,这显然是非玻里尼西亚人的习俗。
0 R6 ^5 b% n) P$ [# p) \. ?( ] 西班牙驻秘鲁总督派出的一支远征队於1770年再次发现该岛。他们估计岛上居民约3,000人。在英国航海家科克(James Cook)上校於1774年到达该岛之前,看来岛上已发生了一场内战。英国人发现了惨遭杀戮、贫困不堪的玻里尼西亚居民,男人只有600∼700人,女人不足30人。他们还看到巨大石像不再是崇拜对象,多数已被推倒。1786年法国航海家拉佩鲁兹伯爵(Jean-Francois de Galaup,Count de La Perouse)到达该岛,发现岛上有约2,000人,他企图引入家畜,未成功。自1792年以後,一些帆船,包括捕鲸船,访问该岛。至1860年,人口为3,000人左右。1862年来自秘鲁的奴隶贩子曾在岛上大肆掳掠,後天花流行,人口至1877年减至111人。19世纪末人口再度增加。1864年法国天主教司铎耶乌劳德(Eugene Eyraud)来到此岛,为在岛上第一个定居的外国人;至1868年,居民信奉基督教。1870年来自大溪地岛的移民开始养羊。1888年该岛并入智利版图,智利几乎租赁了全部土地以养羊。1954年智利海军当局接管养羊的牧场。1965年智利ZF指派一位文职总督,岛民成为智利正式公民。仅30年间,复活岛民完全适应了大陆的文化标准,但并未忘记尊重他们自己的祖先及祖先们的工艺和习俗。每年2月,男女老少均参加竞技活动,重温该岛以往的艺术及习俗,包括︰雕刻、敲击、编芦苇船,以及传统的歌舞。! X. @' T& A; `: \- g) Z% H1 M9 R9 Q1 P
. X! A9 }3 w: ^( F8 \7 t【地理交通】
- ^# y; @; J0 ]0 d 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南纬27度和西经109°交会点附近,面积约117平方公里,现属智利共和国的瓦尔帕莱索地区。它离南美大陆智利约3000公里,离太平洋上其它岛屿距离也很远,所以它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复活节岛是世界上最与世隔绝的岛屿之一,离其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开恩群岛也有2,075 公里距离。该岛形状近似呈一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组成。# f; `$ D5 b; L! ^/ P) V! O
7 K& I1 z1 P8 Q/ K" d7 `; c
% \1 Z9 U1 ~5 S a【地形】
- a$ A8 F! W7 E; l9 _1 i4 R0 J 这个多丘陵的小岛不是下陷陆块的一部分,而是由海底升起的一些火山形成的典型的海洋中的高岛。主要由凝灰岩(由坚实的火山碎片形成的一种多孔岩石)及其熔岩流构成的3座死火山使该岛呈特有的三角形。境内散布著一些寄生的凝灰岩火山口和火山锥(即在最早的火山口堵塞後,在火山侧面或附近形成的火山口和火山锥),其他地区则有许多遭侵蚀的熔岩区,区内遍布黑曜岩。无石的表面土壤瘠薄;适於大面积耕作的地方主要分布在西南的安加罗阿和马塔韦里(Mataveri)地区、巴伊乌(Vaihu)、拉努•拉拉库(Rano Raraku)火山西南的平原和该岛东角的史前已开垦的波伊克(Poike)半岛。依靠拉努•科(Rano Kao)、拉努•拉拉库和拉努•阿罗伊(Rano Aroi)等火山的部分由沼泽覆盖的火山口湖积蓄雨水。由拉努•阿罗伊火山湖供水的一条时断时续的小河自特雷瓦卡山坡上流下,注入能渗水的土壤。约914公尺(3,000呎)宽的拉努•科火山很深的火山口湖供水给安加罗阿送水。海岸由松软的、受侵蚀的灰色峭壁形成,垂直陡降约152∼305公尺(500∼1,000呎);一些长条的低矮坚硬和崎岖不平的熔岩结构时而截断峭壁。缺乏天然港口,但在西岸的安加罗阿,南岸的维纳普(Vinapu)及奥图伊蒂(Hotu-Iti),阿纳克纳(Anakena)附近的海上,以及北岸的拉佩鲁兹湾(Bahia la Perouse)都有锚泊地,海岸附近有一些小岛,主要的小岛有莫图努伊(Motu-Nui)岛、莫图伊蒂(Motu-Iti)环礁和西南海角附近的莫图考考(Motu-Kaokao,当地鸟神的形象)。唯一真正沙滩在阿纳克纳,其他多数沙滩均为砂砾。有许多山洞。 L9 f# V2 X0 ?. w
6 O3 B3 W# |( S+ }0 \& U! e! c【水文气候】 热带海洋性气候,地表无溪流,以火口湖水为饮用水源,拉诺卡奥火口湖直径1.6千米。气候温湿,年平均气温22℃,全年下雨,年降水量1300毫米。雨量最大的月份是五月份,降雨量达到159毫米。大雨并不能改变岛上人民的生活方式,但是渔业和农业却受到月亮和风的影响。. w- X0 `2 m. r1 ^3 [. T u1 M
气候属亚热带类型,即阳光充足且干燥。1∼3月最热,平均温度23℃(73℉);6∼8月最凉爽,平均温度18℃(64℉)。年平均降水量为1,250公釐(49吋)左右,但每年的变化很大。9月最干燥,6、7月降雨最多,与南方的冬季锋面通过时间一致。6月和8月吹的风无规律,其他时候主要是来自东部和东南部的信风。从9月到翌年3月秘鲁洋流(亦称洪堡洋流)流经该岛,平均水温约21℃(70℉)。
0 T" a$ G1 N3 }( S/ _& j[编辑本段]【地质地貌】 岛上耸立多座火山丘,最高点海拔601米。地面崎岖不平,覆盖深厚凝灰岩。岛上的地貌大多是平滑的小山丘、草原和火山。岛上的海滩上多是岩石,悬崖峭壁遍地都是,海湾上没有人看守。岛上只有三个海滩,沙子非常干净。
3 @3 u* Z2 h# {9 v; E5 c 东北部高出,面对着波利尼西亚小岛群。西南部地势平缓,与智利西海岸相距3700公里,遥遥相对。三角形的每个角上各有一座火山。左边角上是拉诺考火山。右边是拉诺拉拉科火山,这座火山的斜坡上有岛上最大的巨型石像群。北方角上是拉诺阿鲁火山,它与特雷瓦卡山相邻。 0 V8 C0 s7 J1 a3 Y' |
[编辑本段]【植物资源】 复活节岛是一个草原,没有任何高于3米的树木。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植物学家在岛上只发现了47种土生土长的高等植物,大部分是草本、蕨类,只有四种矮小的灌木。
- {7 X' W/ W+ ?$ ] 本地的动植物十分贫乏。对花粉沉积物的分析表明,在本地人垦居时发生大火以前,岛上有树木和灌木,其中包括大智利棕榈树(Jubaea spectabilis)。目前只有31种开花的野生树木,14种蕨类植物和14种藓类植物。贫瘠土地上长有草和小的蕨类植物,而布满沼泽的火山口湖则被两种进口的美国植物密密覆盖︰托托拉芦丛(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和有尖的蓼属植物Polygonum acuminatum,它是一种药用植物。在欧洲人来到以前,也引进了一些栽培的植物,部分来自美洲,部分来自玻里尼西亚;其中主要品种是甘薯,在种植园中广泛种植,为居民主要食粮。最早输入的品种有葫芦、甘蔗、香蕉、芋头、薯蓣和两种有用的树木︰亚洲的纸桑,树皮可用於制布;美国的Triumfetta semitriloba,树皮可制绳。 , \6 i c. E( W
[编辑本段]【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中,除了外来的老鼠和一种小蜥蜴可能是本土的,没有任何一种大过昆虫。它甚至没有本土的蝙蝠和陆地鸟类。至于家养动物,则只有鸡。1 c+ @/ L5 Z2 _4 D. x9 ^# I' L. D q
海岛孤立的环境使动物有很大的局限性,脊椎动物只有鱼类,或具有长途飞行能力的海鸟。此外还有蜘蛛、昆虫、蚯蚓、蜗牛、蜈蚣等。1866年传教士引入绵羊、马、牛、猪等牲畜。穴居于荒野山洞的大量野猫不清楚是怎样传入的。- |5 q1 j2 u0 P. U( D
在有人类之前,仅有的脊椎动物是鱼类或可长途飞翔的海鸟。陆地上的动物则只有很少几个种的等足类动物(甲壳纲的一目)、蜘蛛、昆虫、蚯蚓、蜗牛和百脚虫。近代又出现了大量的苍蝇、大蟑螂和一种小蝎。当地可食用的玻里尼西亚鼠以後被较大的欧洲鼠取代。1864年来该岛安身的传教士引入绵羊、马、牛和猪。1870年外国牧场主开始经营商业性牧场饲养後,在大约100年的时期中,绵羊特别多。在1980年代中期,绵羊饲养告一段落,但牛的饲养业繁荣了。穴居於山洞的大野猫不清楚是怎样传入的。自1880年以来,野生动物中又增加了智利鹑鸡、鹌鹑和一种小鹰。海龟和海豹现在是珍稀动物,海岸周围有龙虾和各种沿海的和深海的鱼类。 $ m: b1 z# l H) B( Z5 M7 Z
[编辑本段]【居民】 岛上居民是源自马克萨斯(Marguesas)种族的一个玻里尼西亚族亚群最东面的移民。原始的拉伯努伊词汇已经失传,在传教士於1864年向遭到屠杀的居民引入大溪地方言之前,只有一些混杂的玻里尼西亚字和非玻里尼西亚字的记载。现在通行西班牙语。按传统岛上居民自认是两个种族的後裔︰长耳族和短耳族。通婚是常见的。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国血统的人流入。 1 z& G, N( I8 K% ^3 H
[编辑本段]【科学研究】 这个孤零零的东南太平洋上的小岛,现在已引起世界许多人对它的兴趣和关注。从发现这个小岛起,许多问题便成了人们议论、关心,但又是解不开的谜,科学家们对它进行了长期的研究,都得不出一个科学的一致的解释。复活节岛被世界上许多人称为“神秘之岛”,关于它的许多疑问,又被世人说成是“复活节岛之谜”。2 q# \/ Y" Y* L: P3 r5 p. x5 ?
1722年罗格文将军带领一帮人登到岛上时,发现岛上耸立着许多石雕人像,它们背靠大海,面对陆地,排列在海岛的岸边上。每个石像形态不同,大小也不一样。当时,罗格文对自己看到的一切感到非常惊讶。此后在1770年,西班牙的航海家冈萨雷斯到了这个岛上,1774年,英国的航海测量家库克再次到达这里,他们对岛上看到的一切,都感到非常惊奇。 / r/ _4 n8 h H4 |3 Q+ }6 Q6 t
[编辑本段]【考古】 复活节岛以其巨大石雕像而著名,岛上有约600座以上的大石雕像,以及大石台(ahu,石堆)遗迹,其朝陆
) g1 {) l) y6 }6 n* W
6 Y3 V8 ?( z2 f; i: K7 i& h . [' \$ l% \- ~2 z5 M2 x
复活节岛上以火山岩石雕刻的作品地方向有露天庭院,某些庭院建筑巧妙。1886、1914和1934年进行考古调查;1955年开始考古发掘工作。结果认为岛上存在3个明显的文化期。早期有在塔海(Tahai)、维纳普和阿纳克纳的大石台,碳定年法测定约在西元700∼800年。科克上校赞赏最早的两个大石台,并加以描述;阿纳克纳石台的墙在1987年挖掘出以前,一直埋在地下。从阿纳克纳发掘工作中发现多种石雕像是在早期雕刻的,其中有一种较小的中期胸像原型,与中期胸像的主要差异是圆头和粗壮的身躯。另一种型式是一尊写实主义雕像,表现跪著的全身人像,臀部坐在足跟上,双手放在膝上,有一个雕像裸露著肋骨,具备著南美洲蒂瓦纳库(Tiwanaku)的前印加人时期纪念物的各种特点。在中期(1050?∼1680),有意毁坏和丢弃石雕像,所有大石台全部重建,没有考虑太阳方位,也没有考虑石块结构的尺码。似乎唯一愿望就是能够有牢固石台,可以支撑更高更大的胸像,即中期典型的「莫埃」(moai)。 ' R( e" F/ P1 e3 N. }5 H* e
中期在大石台内建造了墓室。石雕像的体积越来越大,後来达到惊人的程度;细而高的胸像的细长头部上有用红色凝灰岩制作的很大的圆柱形「普高」(pukao,意为头饰)。中期石像的高度大多在3∼6公尺(10∼20呎)左右,但立在石台上的最大石像约10公尺(32呎)高,由重约74,500公斤(82吨)的一块石头雕成,其顶上的「普高」约有11吨重。现今仍然矗立的最大石雕像部分埋在石场下面很深的淤泥中,约11公尺(37呎)高。未完成的最大石雕像约21公尺(68呎)高,背部靠在岩石上。经考古证实的一些传统表明,这些石雕像代表死後被奉为神的一些重要人物。 7 k0 y. K% u3 |
中期石雕像都是用拉努•拉拉库火山口湖岩壁中特有的黄灰色凝灰岩制成。在火山口碗形地带内外,散布著许多未完成的石雕和数以千计的粗糙石镐,这证明雕刻工作突然中断。
+ ^9 ?# m% q/ d1 Q% {3 x1 ] 在1955∼1956年以该岛传统为依据进行的实验表明,遗留在石场中的许多用玄武岩做的石镐完全可以用於雕刻坚硬的凝灰岩。再次的实验说明,12个岛民能够把大约3公尺(10呎)高的一尊25吨重的石雕像搬离地面,竖著使之倾斜,放到石台上︰在除了用作槓杆的两根木杆外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这件工作要花18天时间。大大小小的石块被一个个地楔入石雕像下,形成一个缓缓升起的锥形石堆,以便使这个庞然大物竖立起来。传统称这些石雕像是「走」过这一地带到遥远的地点去的,但是在实验中,180个人能够把一尊中等大小的石雕像从地面上搬走。1986年的一次实验再次发现15个人用一组绳子向前拉,就可以把一个中等大小的石雕像竖立著在地面上挪动。
% i; b7 ]) B' R6 J 中期石雕胸像显然取自当地的一个原型,其他地方没有相像的石雕。中期还有一个特殊现象,即有捕鸟人随从礼仪的鸟神膜拜仪式,这一现象延续到第三期,即晚期。其仪式中心是拉努•科山上的奥隆戈(Orongo)村,村里都是石屋,屋顶好像假拱门。这些石屋及相连的有屋顶入口的环形砖房是该岛早期和中期的特点;虽然在玻里尼西亚其他地方没有这种房屋,但在南美洲的邻近地区却是常见的。
: r5 B: a0 q' ^[编辑本段]【相关谜团】 1.复活节岛上的石像之谜
}5 y' t& l* `' m2 O) c* R' i' c 复活节岛以其石雕像而驰名于世。岛上约有1000座以上的巨大石雕像以及大石城遗迹。1914年和1934年曾进行调查考察,1955年从事发掘工作,结果认为岛上存有三个文化期。早期的巨大石墙,可用以观察一年中的日出方位。中小型的各类石雕像采用黝黑的玄武岩、凝灰岩及火山渣为石料,用同位素碳测定时间约在公元前1680年。中期以石台上的长耳朵、无腿的半身石雕像为特征。石像高3─6米。最高的一尊达9.8米,重约82吨。6米多高的石像。 z$ `0 s6 a2 ?9 P& J
复活节岛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它们或卧于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边。其中有几十尊竖立在海边的人工平台上,单独一个或成群结队,面对大海,昂首远视。这些无腿的半身石像造型生动,高鼻梁、深眼窝、长耳朵、翘嘴巴,双手放在肚子上。石像一般高5-10米,重几十吨,最高的一尊有22米,重300多吨。有些石像头顶还带着红色的石帽,重达10吨。这些被当地人称作“莫埃”的石像由黝黑的玄武岩、凝灰岩雕凿而成,有些还用贝壳镶嵌成眼睛,炯炯有神。* P- t( a5 D: k# D- t
令人不解的是,岛上这些石像是什么人雕刻的呢?它象征着什么?人们又是如何将它们从采石场运往几十公里外的海边呢?有人说这是外星人的杰作。& ~; a" `4 E x8 j7 n0 [
1 p Z5 h7 M9 a9 C) Z% a) G 2.雕像制作的传说/ B$ H |3 p7 L# |( o
一种说法是这些石像是岛上人雕刻的,他们是岛上土著人崇拜的神或是已死去的各个酋长、被岛民神化了的祖先,同意这种说法的人比较多。但是有一部分专家认为,石像的高鼻、薄嘴唇,那是白种人的典型生相,而岛上的居民是波利尼西亚人,他们的长相没有这个特征。耳朵长,哪种人也不像。雕塑是一种艺术,总会蕴含着那个民族的特征,而这些石像的造型,并无波利尼西亚人的特征。那么,它们就不会是现在岛上居民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这些雕像也就不可能是他们制作的。此外,人们在从另一个角度细细地分析,岛上的人很难用那时的原始石器工具,来完成这么大的雕刻工程。有人测算过,在2000年前,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在生产力非常低的石器时代,他们必须每天勤奋地去寻觅食物,才能勉强养活自己,他们哪里有时间去做这些雕刻呢? 况且,这种石雕像艺术性很高,专家们都对这些“巧夺天工的技艺”赞叹不已。即使是现代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干得了的,谁又能相信,石器时代的波利尼西亚人,个个都是擅于雕刻的艺术家呢?
! n$ N8 U0 T3 @6 U. W9 M 还有一种说法是,石像不是岛上人雕刻的,而是比地球上更文明的外星人来制作的。他们为了某种目的和要求,选择这个太平洋上的孤岛,建了这些石像。这种说法更离奇。为雕刻这些石像,岛上丢弃了许多用钝了的石器工具,谁会相信,比地球人更文明的外星人,会用这些原始的石器工具来完成这批雕像作品呢。
: U3 |7 ]# ~% l8 [; V' E- x; Z4 R) S 关于山上还有几百个未完工的石像,为什么没有把它们雕刻完毕,放弃在那里,专家们分析后说,这可能在雕凿中遇到了坚硬的岩石,无法继续雕凿下去而放弃的。因为当时用石制工具雕刻石头,在制造石器工具时,尽可能选用最硬的石块,但可能在雕凿中,也遇到很硬的岩石,雕凿不动,不得不放弃。因此,这些未刻完的石像,不是遇到什么灾变性事件突然停下的,而是在雕制过程中逐步被放弃的。其中一个最大的石像,高20多米,是复活节岛所见石像中最大的一个,因为末完工,现仍躺在山上的岩石上。可是岩石学家并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解释说,也可能雕刻石像的人花费了很大的劳力和时间,把石像雕成并竖立了起来,却又被地震震倒了,再竖起新雕的,又被震倒了。雕刻的人认为这是上天或神的惩罚,不让他们再干下去,因此都停了下来。$ b& p) c) n: Z3 E, \/ N
现在,这些谜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答案。
" m; Q4 D# m# D& e; W( Z% r* q: S 考古学家根据复活节岛上居民的语言特征,认为复活节岛人最初是从玻里尼西亚的某个群岛上迁移过来的。玻里尼西亚人又来自何方呢?曾经有人认为来自南美洲。现在,更多的科学家认为玻里尼西亚人来自亚洲东南部。古代的亚洲人从东南亚出发,经过漫长的岁月,途经伊里安岛、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斐济群岛等岛屿,最后约于公元四五世纪到达复活节岛。
2 `0 s* b1 S$ V3 |7 ` 玻里尼西亚人到达复活节岛后,也将雕凿石像的风俗带到复活节岛上,并由于多种原因雕凿石像之风愈演愈烈。( V& B x9 B( H6 N
据科学家考证, 复活节岛上的石雕像并不是代表神而是代表已故的大酋长或宗教领袖。在古玻里尼西亚人心目中,这些人具有无比强大的神力,可以保佑他们的子孙。+ @1 \5 ~# f+ E5 |% z# z3 a w
根据雕凿现场留下的运输遗迹分析,科学家们认为古玻里尼西亚人是这样运输石像的:在凿好的道路上铺满茅草和芦苇,然后用撬棒、绳索把平卧的石像搬到“大雪橇”上,再用绳子拉着“大雪橇”。至目的地后,也是利用绳索和撬棒将石像竖立在事先挖好的坑里。1960年,美国考古学家穆罗曾带领岛上居民采用这种方法,成功地将7座16吨重的石像竖立起来。
! n% q: i; ?( M* G# C; Z6 E 科学家们还认为,大约在1650年,复活节岛上的两大集团——肥人和瘦人发生激战。被迫从事石像雕凿工作的瘦人起义,并采用迂回战术,突然袭击肥人,将肥人全部消灭。于是,石像雕凿工作也就中途停下来了。
( d+ A+ n; o& k 当然,有关复活节岛上的石像之谜还不能说是完全、彻底地揭开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
) p( `% r- O$ x( c 总之,有关复活节岛的石人像,种种说法很多。直到今天,还没有得出一个使大家信服的、科学而又圆满的解释。- `3 F Q6 T" G, ?& b) T# z
美考古学家称复活节岛文明毁于巨人石像 z5 T; r l Q
晚期的复活岛民居住在用支杆和茅草盖起的船形房屋或山洞中。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内战、大破坏和文化颓废。大批生产的「马塔」(mataa, 即用黑曜岩做的矛头)是这一时期工艺品的代表,木刻和小型天然石小雕像取代了纪念像艺术。刻有耕牛式书写法(文字由右至左,再由左至右互错成行)符号的木简(称作「隆戈-隆戈」〔rongo-rongo〕)是仅仅为了仪式而从以前的样本上抄袭下来的;它们的正确读法已被遗忘,尽管有多种说法,但现代人多次试图破译,都没有成功。在这一时期,艺术宝藏隐藏在家族秘密的山洞中,竖立的石台雕像已被推倒。被遗弃的石场中的淤泥下落到立在火山脚下的未完成的无眼胸像的胸部,无法推倒它们,从而为後代留下了这些无眼的石雕头,使该岛驰名於世。
: K7 S# i8 p2 Z/ P 传说,在两种不同文化和语言的民族和平共处一段时期後,开始了破坏活动,短耳族为长耳族辛苦劳动,他们在东北边海岸的波伊克(Poike)古渠的一个大柴火堆里,几乎消灭了所有的长耳族。碳定年法和系谱研究都认为这一事件及晚期的开始约在1680年。根据碳定年法,人造的波伊克渠约在西元380年建造的。
9 H F3 A G6 _3 U* g) |) r 1984年在复活岛召开的第一次国际科学大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将该岛定为前欧洲文化的所在地。最近的发掘工作表明,最早的移民在来到该岛时已有建筑概念,并掌握了专门的砖石结构技能,因而证实了该岛的传统传说︰最早的祖先来到该岛时是有组织的移民,而不仅仅是无意中被风吹来的渔民。1995年复活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遗产保护区。
. l! E9 n9 s. k5 R0 J8 ~ 这些航海家们,很快就把复活节岛的所见所闻传遍了欧洲和全世界,于是吸引了一些专家学者来到这个岛上进行考察研究。专家们来到岛上,对石像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他们发现,复活节岛呈三角形状,长24千米,最宽处17.7千米,面积为117平方千米。岛上死火山颇多,有3座较高的火山雄踞岛上三个角的顶端,海岸悬崖陡峭,攀登极难。复活节岛上的石像有440个左右,这还不包括在山体岩石上已雕刻、但还未完工剥离下来的好几百个。石像高度一般在5—6米,小的3—4米,最高大的一个高2l.8米。大约有30来个石像的头上戴着石帽,石帽与石像身体不是整体的,是另外雕刻好了戴上去的,并且在一些石帽上涂了红色。石像都没有刻出下身的脚。雕好的石像形态各不相同,但都是耳朵很长,鼻子高大,嘴唇很薄。石像身上还刻有图案花纹,雕好的石像竖立在60米长、3米高的平台上。这里共有11.4个平台,也都是用大石块砌成的。雕刻石像所用的材料,是当地的火山岩。每个石像的重量,一般在10吨以上,最小的估算也在5吨以上。还有一个现象,就是现在看到的石像,除了竖立在那里的一部分,有几百个雕像还没有完工,仍在岛上的岩石上,好像发生了什么突然事件,使正在进行的工作,突然停了下来。专家们访问了这里的岛民。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并不了解这些石像的来历,他们的祖先也没有告诉子孙后代这些石像是谁雕刻的。因为没有文字,也没有历史记载。但他们称石像叫“毛阿依”,石帽叫“普卡奥”,放石块的平台叫“阿胡”。- c2 _: Q' J7 O3 s0 m" ?4 [
当时的人口据估计只有2000人,显然属于波利尼西亚人,讲波利尼西亚的方言: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在1774年访问该岛时,随行的一个塔希提人可以跟岛上居民交谈。然而,尽管波利尼西亚人以高超的航海技术闻名于世,连西方殖民者也不能不叹服,洛加文却发现整个复活节岛只有三、四条简陋的小划子,长仅3米,最多乘两个人,用小木板简单地绑在一起,漏水很厉害,需要一边划一边戽出船里的水。这样的小划子只能在岸边行驶,根本不可能到深海去。
+ y O* H) i# N, r) d 然而,就是在这块贫瘠、落后的土地上,却诞生了大批被当地人称为摩艾(moai)的巨大石像。目前已发现的摩艾有887尊,大多数是在一个采石场雕刻,其中有288尊雕刻完了之后曾经被成功地运到称为阿胡(ahu)的海滨祭坛立在上面,运输距离有的远达10公里。有397尊还未雕刻完扔在采石场,其余的92尊则遗弃在运输途中。它们大部分是用比较软和容易雕琢的凝灰岩(火山灰凝固形成)雕刻的,小部分用其他的火山岩雕刻。摩艾平均高度约4米,平均重量约12.5吨。最大的一座高21.6米,重160-182吨,但没有完工而遗弃在采石场。完工的摩艾中最大的高9.8米,重约74吨。没有两个摩艾完全一样,但大部分都根据同一个样式雕刻,最底下只到髋部,手臂垂于两侧,两手十指拉长护住腹部。摩艾的头部也被拉长,并总是向前注视前方。大部分摩艾有长耳朵、大鼻子、薄嘴唇、深眼窝。有的眼窝中镶有用珊瑚做的眼白和深色石头做的眼珠。大约50-75尊摩艾顶上还加了一个称为普卡奥(pukao)的用红色火山岩做的石帽,也可能是代表头发。- ]) [2 E7 z6 n- N, _3 n
显然,摩艾是复活节岛上最引人注目也最使人疑惑的风景。洛加文写道:“这些石像使我们震惊,因为我们无法理解这些人没有大木头可以制作任何机器和结实的绳子,却怎么可能立起这些石像?”洛加文的疑问,到现在还不断地被人提出,也不断地有人试图给出种种答案。特别是那些神秘现象、天外来客、“史前文明”的宣扬者,更是把复活岛上的摩艾拉来当证据。比如臭名昭著的丹尼肯,就声称这些石像是外星人用超现代的工具制作的,他们因为飞船失事被困在复活节岛上,竖起这些石像向同类求救,救援飞船来了,他们便匆忙地离开了小岛。
' p. \( a5 X: J& h! K8 o
+ | K7 X4 T% ^0 D5 p3 ~ \ 这种毫无根据的幻想不值一驳。岛上采石场可以找到许多用玄武岩制作的石斧,当地人称为托其(toki),因用钝了而丢弃。摩艾就是用这些石器雕刻出来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著名挪威考古学家海尔达尔(Thor Heyerdahl)曾雇了6个当地人用这种石斧雕刻一座摩艾。他们干了三天就辞职了,但是根据其进程估计,这六个人用十二到十五个月的时间就可以雕刻出一尊摩艾。如果要雕刻最大的摩艾,也不过只要20个人工作一年。自五十年代到现在,考古学家们也不断地组织人马用原始的办法搬运、树立摩艾或复制品,美国考古学家范提尔伯格(Jo Anne Van Tilburg)设想古拉帕努伊人在搬运时,把摩艾放在木橇上,底下垫一排木头当轮子,地面洒水减少摩擦。她用计算机模拟,发现用大约70个人以木头、绳子为工具,用这种方法花5天时间就能搬运、树立一尊重约10吨的摩艾复制品。在1998年4、5月间,人们在复活节岛上实地模拟了整个过程,并被拍成电视片。考古学家们对古拉帕努伊人是怎么搬运、树立摩艾的颇有争议,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拉帕努伊人具体用的什么方法,根据当时的条件,是完全可以用几十个人搬运、树立一尊普通大小的摩艾的,并无神秘之处。问题在于:木头、绳子是从哪里来的?在贫困之中的岛上居民怎么可能有功夫来雕刻、搬运这些巨大的石像?为什么又突然停止了这项活动?
8 `# z6 @2 m: t3 m9 m+ _7 m" ] 可惜的是,在与欧洲人接触之前,拉帕努伊人并无文字,也就没有历史记载可以明确回答这些问题。复活节岛上有一种奇怪的象形文字,称为朗格朗格(rongorongo),意思是“会说话的木头”,刻在木板上。但是按新西兰语言学家斯蒂芬·费歇(Steven Fischer)的说法,这是在1770年西班牙人访问该岛之后,受其影响才发明的。他在1996年成功地将其破译,发现它们只是记录了祭祀颂歌和创生故事,并非历史记载。& V% c) W$ n+ |% a8 U! h1 x2 h J
但是通过考古,我们还是可以大致了解复活节岛上的历史变迁。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缓慢的变化,通过比较同源语言的差异,可以估算它们分离的时间。前面说过,拉帕努伊语是一种波利尼西亚语的方言,通过与其他波利尼西亚语的比较,语言学家们推测这种方言诞生于大约公元400年。根据放射性同位素法的测定,岛上大约在公元400到700年间开始有人类活动。1994年,生物学家从12具古拉帕努伊人的余骸提取出DNA,确定他们的确是波利尼西亚人。岛上的风俗习惯,种植的植物(香蕉、甘薯、甘蔗、芋、槠),养的动物(鸡),也都是波利尼西亚人的特征(这些动植物除了甘薯最初起源于南美,又都可以追溯到波利尼西亚人的起源地南亚)。因此,现在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拉帕努伊人是在大约公元400年漂流到复活节岛的一批波利尼西亚人的后代。1 u1 [% t% E+ s0 M, a
2 d$ q4 ^3 K" P) r 当这些波利尼西亚人刚移居到复活节岛的时候,这里的确是个小天堂。我们通过花粉分析可以推测古代的植被情形。池塘或沼泽地中的沉淀物是按时间远近沉积的,越上面的年代越近,越下面的年代越久远。每一层沉淀物的绝对年龄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法测定。在显微镜底下分析沉淀物所包含的花粉,鉴定其种类,计算其数量,就可以知道当时的植物分布情况。据此我们知道,复活节岛在早期并不是一块荒地,而是一片茂密的亚热带森林。在森林中,生长着一种刺蒴麻属植物哈兀哈兀(hau hau),其纤维可以用来制造绳子。还有一种特有的树木名叫托罗密罗(toromiro)树,木质坚硬,可以用于烧火和制作木雕。而数量最多的是一种大棕榈树,这种树在复活节岛上早已灭绝,但是与智利酒棕榈树很相近,也可能是同一种。这种大棕榈树树干笔直,可以长到25米高,直径2米粗,是用于运输、树立石像和制造大船的良好材料。而且,这种棕榈树结的果子可以食用,树浆可以生产糖浆和酿酒,是重要的食物来源。( W0 E5 k2 K6 z! p7 l
动物的情况又如何呢?考古学家们可以通过挖掘、比较地层里古代遗留的垃圾堆中的动物骨骼加以推测。一般来说,鱼类是波利尼西亚人的主要食物,鱼骨头一般会占垃圾的90%以上。但是,复活节岛位于亚热带,与热带相比气候过于寒冷,不适于鱼类聚集的珊瑚礁生长,其险峻的海岸线也不适合于浅海捕鱼,因此鱼类一开始就不是拉帕努伊人的主要食物,从公元900年到1300年,鱼骨头在拉帕努伊人垃圾中的含量少于四分之一。相反的,在所有的骨头中,几乎有三分之一是海豚骨头。在其他地方波利尼西亚人的垃圾中,海豚骨头在垃圾中的含量从来就没有达到1%。不象其他波利尼西亚岛屿,复活节岛上没有大型的动物,连家养的猪、狗也没有,因此海豚是拉帕努伊人能抓到的最大的动物,成了他们的食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但是海豚只生长于深海中。这意味着拉帕努伊人曾经能够建造大型的船只用于到深海捕捉海豚。这些船只显然是用大棕榈树的树干制造的。
3 N7 W. l6 f, ~) O2 p) J
" {3 H* W( A6 m2 H4 M 考古学家还发现,海鸟也是早期拉帕努伊人的重要食物。在人类到达之前,复活节岛没有鸟类的天敌,成了海鸟最适宜的繁殖地。曾经至少有25种海鸟在这里筑巢繁殖,可能是整个太平洋中最繁盛的鸟类繁殖地。猫头鹰、鹦鹉等陆地鸟类也是早期拉帕努伊人的食物,考古学家在古代垃圾中发现了至少6种陆地鸟类的骨头。同时,跟着拉帕努伊人移民的波利尼西亚老鼠也是拉帕努伊人的盘中餐。此外,垃圾中还有一些海豹骨头,表明复活节岛可能曾经也有过海豹。
% F. I$ k) l/ U& g: c5 G0 ]) x
0 t& i2 b( G) A
总之,早期拉帕努伊人发现的是一块物产丰富的丰饶的土地。他们的人口快速地增长,在大约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大约8千到2万人。他们无节制地开发、使用资源。在公元1200-1500年间,他们大量地建造摩艾。然而,花粉分析表明,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毁灭已经开始。从那时候起,地层中的大棕榈树和其他树木的花粉越来越少。进入15世纪后不久,大棕榈树最终在岛上灭绝了。大棕榈树的繁殖相当缓慢,其种子要过六个月到三年才能发芽,发芽后的生长也非常慢。甚至在最好的自然条件下,一个大棕榈树林的再生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流窜来的老鼠对大棕榈树的再生起到了破坏作用,在岛上洞穴中发现的几十个大棕榈树果实都是被老鼠吃过而无法发芽的。但是毫无疑问,人类要对树林的消失担负最大的责任:它们被砍伐用于制造船只、房屋,用来运输摩艾,用来烧火取暖,或被烧毁用来做耕地。哈兀哈兀树虽然没有灭绝,却变得极其稀少,以至不能再用来做绳子。至于托罗密罗树,在海尔达尔于1956年访问复活节岛时,全岛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株在垂死挣扎,只结了几个荚果。在1962年这最后一株托罗密罗树也死亡了。幸好海尔达尔把它的种子带到了瑞典让植物学家培育。托罗密罗在花园里生存了下来,并在1988年重返复活节岛。9 ]: C# b% [% b& W% ^5 [
到15世纪时复活节岛上的森林已经消失,绝大部分树木已灭绝。动物类群的变化同样触目惊心。所有的陆地鸟类和半数以上的海鸟种类全都灭绝了。在1500年左右,海豚骨头突然从垃圾堆中消失了。原因很简单:随着森林的消失,人们已找不到木头建造船只,也就再也无法出海捕捉海豚。他们只能在浅海捕鱼,使得浅海的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连海贝也基本被吃光,而只能吃些小海螺。拉帕努伊人从渔民变成了农民:他们开始注重养鸡,鸡成了主要的蛋白来源;他们种植甘薯、芋、甘蔗,但是产量越来越低,因为森林的消失必然造成水土流失,在风吹雨打日晒之下,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吃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东西,这除了老鼠(波利尼西亚老鼠在岛上也已灭绝,现在岛上的老鼠是欧洲的),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在后期垃圾堆中,人的骨头变得很常见。岛上最恶毒的骂语是“你妈的肉沾在我的牙齿上”。虽然其他地方的波利尼西亚人也有吃人的恶名,但这是出于宗教或迷信的原因,只是在特殊场合下才发生的。而拉帕努伊人的吃人却有非常实际的用途:为了补充蛋白质。
3 i6 Q7 Y* v" z8 v8 V 食物的产量已无法维持那么多的人口,也没有富余的食物供应制作、搬运摩艾的工人,大批摩艾半成品被抛弃。也很难有食物能上供酋长、祭司们。原来颇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崩溃了,整个社会处于战乱之中。战争在17世纪和18世纪时达到了顶峰,那时候制造的石矛、石刀,还遗弃在现在的地面上。在1700年左右,历经饥馑、战乱,岛上的人口只剩下了两千人左右。大约在1770年,拉帕努伊人开始互相推倒属于敌人的摩艾,砍下摩艾的头。当库克船长在1774年访问该岛时,已发现许多摩艾都从祭坛上倒在地上,以至他推测岛上一定发生了什么灾难。到1864年,当西方传教士抵达该岛时,发现所有的摩艾都已被推倒。
6 m+ J% {4 R$ m3 g. q2 p" V C% q 【复活节岛世界的肚脐】
) M6 b* t- b. @! X3 _7 _( a 无法确切地知道原居民除了把这个岛屿称做特凯恩加(Tekainga)意即“大地”之外,还有没有特别的名称。据说,有一种从其祖先传下来的名称叫“特皮托·库拉”,它一度被译成“世界的肚脐”,这个说法引起了许多人浮想联翩。
5 O8 H( j/ C1 b 令人惊讶的是,复活节岛的居民称自己居住的地方为“世界的肚脐”。这种叫法,一开始人们并不理解,直到后来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从高空鸟瞰地球时,才发现这种叫法完全没错——复活节岛孤悬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确实跟一个小小的“肚脐”一模一样。难道古代的岛民也曾从高空俯瞰过自己的岛屿吗?假如确实如此,那又是谁,用什么飞行器把他们带到高空的呢?
2 d( @* c! ~+ v5 [ 但这个“世界的肚脐”未必指全岛,可能仅指岛上的火山口,那就没什么神秘之处了。而且据语言学家W·邱吉尔的考证,这个称呼的准确含意可能是“大地的尽头”。 " e8 W% j0 r M0 s' U+ R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生活提示:智利人习惯在下午5点喝茶,这样晚餐时间就较晚;妇女不着短裤上街,除非在海滩;周一至周五下半夜2:00~5:30为熄灯睡觉时间,周六、周日没有此规定。 . T/ Q' I" t9 B3 L. C4 O
特产及纪念品:红提、三文鱼、葡萄酒、铜器、木雕、皮革制品和有名的黑陶器以及印第安人手工地毯等。 % K' \3 t! \+ t; e& @
1.岛人节2 _/ V/ d, n* h8 \! r0 G
岛上最大的传统节日莫过于一年一度的“鸟人节”。每年春天,全体岛民齐聚奥龙戈火山顶,选举自己的首领“鸟人”,祭拜自己的神明。“鸟人”出自岛上流传的一个神话:古时候,造物主玛科·玛科向岛上的祭司传授宗教仪式和祭神物品——海鸟蛋,并指定海上两个礁屿为取鸟蛋的地方。) \4 V8 \! Q9 P( X1 F
这样,每年8、9月份海鸥飞来之时,岛民们就会集中在奥龙戈海边。每个部落推选一名选手顺崖下海,游到2公里外的大礁石上寻找鸟蛋。第一个得到鸟蛋的选手立即游回岛上,将蛋交给自己的酋长,这个酋长便成为当年的“鸟人”。整个一年里,他都被岛民供奉为神明。由于游泳取蛋时常遭鲨鱼袭击,这一活动已停止100多年了。但神圣的祭典仪式、多彩的化妆表演仍然保留至今,“鸟人”仍是岛民的崇拜神。为适应旅游的需要,活动时间改在每年的2月份,让更多的游客目睹这奇异的风俗。
% [) ]" {7 l' D 2.全岛最富魅力的景点阿纳凯
+ Q r" d U4 R T$ B5 j8 S 复活节岛北部的阿纳凯是全岛最富魅力的景点,除一排威武的“莫埃”石像外,一片金黄色的沙滩又长又宽;岸上的棕榈树林青翠茂密。攀上全岛最高点,海拔507米的特雷瓦卡山顶,极目远眺,岛上的大小火山和四周的石像尽收眼底,浩瀚的太平洋与蓝天浑然一体,令人心旷神怡。从山上下来不远便是著名的“七尊莫埃”景点。据传,它是一个毛利巫师的七个儿子等待欧图-玛图阿王到来的地方。“达海”是全岛保存最完好的“莫埃”石像群。每当傍晚,人们步行到这里观看日落,霞光映红半边天,巨大的石像被衬托出永恒的剪影。
8 E3 Z1 w: D ?/ J& i 复活节岛人热情好客,友善礼貌,每迎来宾都献上串串花环。男女青年能歌善舞,每逢节假日,男人颈套花环、裸露上身,女人头戴花饰、下穿羽裙,跳起优美的羽裙舞。这种舞蹈同夏威夷的草裙舞相似,是智利旅游活动的“保留节目”。
" V/ T. z/ f& t! {7 U 3.会说话的木板
@( m5 F* c$ X3 I 在石像附近曾经发现过刻满奇异图案的木板,人称“会说话的木板”,但这些木板后来遭遇了“文明者”带来的浩劫。在探险家发现复活节岛之后,欧洲的传教士纷纷来岛上传播上帝的“旨意”。他们下令,将这些木板统统烧掉。只有一个当地居民抢下了25块木板,将它们钉成一条渔船,逃到海上。后来这25块木板保存了下来,被世界各地的著名博物馆收藏。这些幸免于难的“会说话的木板”,长2米,两边用鲨鱼牙或坚硬的石头刻上方形图案,像鱼、鸟、草木和船桨等,也有一些几何图形。可是,这些“会说话的木板”上的图案究竟是不是文字呢?它又在告诉我们什么呢?谜底至今还没有揭开。
! l3 m& Y( T2 |# Q( K& l! a$ i[编辑本段]【社会经济】 经济:主要是畜牧业和旅游业。产甘蔗、香蕉、玉米、鱼、虾。
; ~9 k m8 n" V 本地经济以种植甘薯、养鸡和沿海捕鱼为主,但该岛又转向以旅游业为基础的现金经济。在安加罗阿附近设立机场後,自1960年代以来,观光客人数持续增加,在乡村地区也建造了一些小旅馆,许多岛民和来自智利大陆的移民也在自己家里为游客提供食宿。组织完善的智利国家公园系统提供导游旅游,并保护有特色的考古纪念物。已成功地推行重新造林计画,在瓦伊特阿(Vaitea)有桉树种植园,在阿纳克纳湾有小椰树林。
; }" ]6 Z) N# s8 S7 x- m* P3 t[编辑本段]【破译朗戈朗戈木板之谜】 在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是岛。而所有岛中最神秘的又数地处太平洋的复活节岛。岛上因有巨石雕像而闻名于世。与巨石人像一起流向人世的还有无数不解之谜,比如朗戈朗戈木板之谜。* v. t2 I8 z( U) S9 C: M
这是复活节岛最神奇的谜团之一。它是一种“会说话的木板”,当地人称做“科哈乌·朗戈朗戈”。最先认识此木价值的,是法国修道士厄仁.艾依罗。厄仁在岛上生活了近1年,深知此木就是复活节岛的古老文字。
; s0 |8 `& B& o1 K1 a “朗戈朗戈”是一种深褐色的浑圆木板,有的像木桨,上面刻满了一行行图案和文字符号。有长翅两头人;有钩喙、大眼、头两侧长角的两足动物;有螺纹、小船、蜥蜴、蛙、鱼、龟等幻想之物和真实之物。厄仁在世时,这种木板几乎家家有收藏。厄仁不久染上了肺结核病,很快便去世了。他死后不久,由于宗教干涉,“朗戈朗戈”被一一烧毁,几乎绝迹。由于战乱等原因,岛上已找不到懂这种文字符号的人了。
* l7 f# l% o" s- ]# m' f! u
! f1 S7 f' v5 D! z0 t 然而有识之士都认为,“朗戈朗戈”文字符号,是揭开复活节岛古文明之谜的钥匙。100多年来世界许多学者为破译它倾注了毕生精力,但一直没有人能破译。6 R9 |" |, d9 \ n2 ?2 T" I8 N' } C. w2 ?
泰堤岛主教佐山很重视“朗戈朗戈”,认为这是在太平洋诸岛所见到的第一种文字遗迹,其符号与古埃及文相似。从文字本身看,它似乎源于小亚细亚半岛;从写法看,它属于左起一行右起一行的回转书写法系统。, m2 _) w6 \" c1 d
捷克人种学者、文字鉴赏家洛乌柯物发现原始印度文与“朗戈朗戈”图案符号较为相像。匈牙利语言学家海维申对此作了分析对比,并在法国科学院作了一次震惊科学界的报告。报告指出,两种文字符号中有175个完全吻合。复活节岛文字存在于19世纪中叶,而印度河谷文字则早在公元前2500年成熟,相距竟4000多年。但看来这种吻合纯属偶然。
& P, S# g$ [; M+ \ 奥地利考古学家盖利登确认,复活节岛古文字与古代中国的象形文字也颇为相像。1951年他又一语惊人:苏门达腊岛民装饰品上鸟的形象与“朗戈朗戈”上的很相像。
9 p. y4 w$ n" r3 y! d& s, d" x4 l 法国教授缅特罗本世纪30年代曾在复活节岛作过大量考古工作。 他坚持“朗戈朗戈”文与中美洲的印第安人有密切的关系。各国学者各有所见。6 P( V9 o5 d0 K5 s& _
后来,有一位名叫棉托罗的青年从复活节岛来到泰堤岛, 自称能识读神秘木板字符。他立即被大主教佐山召进府邸读唱了15天,主教在旁急速记录符号,并用拉丁语批注,写出一本笔记。
. B6 v# }: e8 n 1954年, 一名叫巴代利的人种学者在罗马僧团档案馆发现了一本油渍斑斑的旧练习簿,那就是“佐山主教的笔记”。两年后,巴代利在一次国际会义上声称, 已破译了“朗戈朗戈”文字符号。文字叙述了南太平诸岛是宗族战争、宗教杀人仪式的舞台。2 t8 C( O' J! Z% u2 L$ n
但是,当汉堡大学出版了巴代利冗长的著作之后,人们发现, 巴氏对“朗戈朗戈”字符的诠释,只不过是棉托罗口述的翻版而已。
8 d. Y4 A+ e, l& @ 1915年英国女士凯特琳率考古队登岛。听说岛上有位老人懂“朗戈朗戈”语,她立即去拜访。老人叫托棉尼卡,已重病垂危。他不仅能读木板文,而且还会写,并写了一页给女士,符号果真与木板上的一模一样。但老人至死不肯说出其含意。
3 D8 U& h! L+ C' M$ U 1956年以图尔.海尔达为首的挪威、美国考察团来到复活节岛,探知一名叫艾斯吉班的男子有一本祖父编写的复活节岛全部文字符号的书,并用拉丁语作了注释。 但艾斯吉班不让图尔细阅。后来此书就再也没人见到了。8 W7 [+ O, t! p2 V, ~! h
托棉尼卡老人死后40年,智利学者霍赫.西利瓦在老人的孩子彼得罗.帕杰家见到了一本老人传下来的“朗戈朗戈”文字典。霍赫征得同意把讲稿拍了照,但后来胶卷和讲稿却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
( X7 @2 M. J4 F2 q3 W }6 j- a; K 奇怪的是,凯特琳也只来得及发表自己的日记,便突然死去。考察到的材料未能发表便不翼而飞。唯一的一页手写文字符号能传到今天,纯属偶然。但托棉尼卡老人临死前写的到底是何意,今天仍然是个谜。) g+ K8 |/ p+ H, ~2 p2 l' B
波利尼西亚学者希罗阿则提出一种看法,认为木板上符号不是文字。19世纪在伦敦召开的一次人种学会议上托马斯·盖克斯里则郑重声称,“朗戈朗戈”符号不是文字,只是一种印在纺织品上的特殊印戳。
+ h% ]" d* \ [4 M" ]! ~ 130年来有过探索、发现、希望、失望及轰动,但刻有鱼、星、鸟、龟等图案及符号的木头却始终保持沉默。目前世界收藏的木板只有20多块。分别保存在伦敦、柏林、维也纳、华盛顿、火奴鲁鲁、圣地亚哥、圣彼得堡的博物馆里。
* u4 Y8 b8 b9 L% N* z& M/ ~3 \2 ? 1996年俄罗斯圣彼得堡人类学及人种学博物馆出版了一本蓝册子, 印数仅200册。作者是历史学博士伊琳娜.费多罗娃。小册子是作者30多年苦心研究的成果。它终于揭开了复活节岛“会说话的木头”之谜。' F+ O6 D- e' x* O$ _$ r
伊琳娜40年代就迷上了“朗戈朗戈”文字,经过30多年研究复活节岛和整个太平洋的历史、风土人情、岛民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以及其他波利尼西亚语言,最后得出“朗戈朗戈”符号实际上是一种图画文字的结论。
0 @# J Y- d7 ^ 伊琳娜是靠直觉和推理取胜的。她先弄清符号画的是什么,然后就深入思考,找出它所代表的意思,再寻找恰当的词语。她的公式是:直觉+波利尼西亚语知识+同义词和同义异音词的搜寻。最后又把结果放到另外的木板文中去检验。 Z/ \# M0 v- m% _$ v5 g
结果完全相符,于是她编出了字典。利用字典, 她可以阅读任何一块木板文。实际上她已经阅读了现存20多块复活节岛木板文字符。尽管未找到起源, 但朗戈朗戈不再是秘密。圣彼得堡博物馆珍藏的两块木板中的一块, 伊琳娜译为:“收甘薯拿薯堆拿甘薯甘薯首领甘蔗首领砍白甘薯红甘薯薯块首领收......” ) C3 I# s5 e, P. q+ F2 C
[编辑本段]【诡秘文字 ----复活节岛最后的秘密】 复活节岛有你看得见的一面,正如探险家们所描述的那样。她还有隐而不露的一面:那些洞穴、隧道和当地居民分享的神秘传说。那个岛屿的历史迷失于时间的迷雾;那个岛屿也被科学家、艺术家、旅行者描绘下来。
2 ?# W6 h6 J* G, G# A& ~, p7 I* N# h 复活节岛上复活的文明" M- T9 m0 z) t, {; n: K+ D
大洋中间的复活节岛是一块118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岩石,东北部高出,面对着波利尼西亚小岛群。西南部地势平缓,与智利海岸遥遥相对。三角形的每个角上各有一座火山。左边角上是拉诺考火山。右边是拉诺拉拉科火山,这座火山的斜坡上有岛上最大的巨型石像群。北方角上是拉诺阿鲁火山,它与特雷瓦卡山相邻。岛上的居民几乎都住在靠近拉诺考火山一个叫汉加罗的村庄里。
5 @# [8 X5 y. V" _$ O1 ?, i- X5 @ 复活节岛是迄今唯一一个发现有古代文字的波利尼西亚岛屿,这些文字的意义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 a3 I3 x1 s# J3 }; f% z& a 尽管局限于如此之小的地球区域,而且仅被少数的当地居民使用过,但这些文字都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文明之明证。这些人是谁?他们什么时候来到这座岛屿?来自何方?是他们带来了自身的文明和自己的文字吗?这些深奥晦涩的符号曾经是要表述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思想和价值?
7 M/ z' E1 n X+ H' y- ] 最后—群知情者的意外死亡4 _2 X% o* |1 Y( L2 H P( G) o" z
复活节岛于1772年被荷兰商船队长雅各布.罗格温发现,厄运从此开始。那时岛上的人口是4000,到1863年减至1800,到1870年只有600人,而5年之后仅有200人,到1911年时也不过稍多一点。复活节岛上唯一的资源就是人力和少数几块农田。! \6 J/ S* K8 H) [" H2 }8 t
1862年,一支贩运奴隶的海盗船队从秘鲁出发,来此寻找挖鸟粪的工人。他们掠走了l000多岛民,包括他们的国王凯莫考,他的儿子莫拉塔和那些能读懂称为“rongo—rongo”的石板文字的老人。+ D) i4 S+ I* U8 b
驻利马的法国领事最终将100多个被贩卖的岛民遣返回岛。但那时他们都已染上了天花,并且回去之后又传染了其他岛民。或许复活节岛文宇的秘密就是随着这场灾难性的传染病的受害者一起被埋葬了。
1 V+ x1 z, b' F0 T4 A 神秘木简上的“天书”
0 J! S' m6 I) [: D 人们最早着手研究这些文字遗迹是在1864-----1886年,那时他们试图把这些符号加以分类或是把他们与其它未经破解的文字,如古印度文字加以比较。这些破译的尝试分为三个阶段,每一段都与一个象征复活节岛一段历史的图形和一个特定的木简相关联。
+ j& t: @. ^) ~$ `- e. \- a 当1866年法国商船坦皮科停泊在复活节岛近海时,岛上约有1000居民。这艘船的船长是迪特鲁.博尔尼耶,随船前来的有传教神夫加斯帕尔.赞博。两年后,迪特鲁.博尔尼耶在岛上定居下来,与岛上女王科雷托.库阿普伦成婚----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挟持了女王——并与一个叫约翰.布兰德的盎格鲁.塔西提混血人结成一伙。
( e1 C. D. \4 _- h) x# `. d6 @9 w 1868年,赞搏神夫决定返回瓦尔帕莱索。由于他将途径塔西提,岛民请他带给主教德帕诺.若桑一件礼物以表敬意。这件礼物是用l00米长的发辫绕成的一个巨大的球。当礼物解开后,展现在主教面前的,是—块有奇怪符号的木简。) b1 A- a( Z$ W [% T
传教会里有一位年长的岛民乌鲁帕诺.希那波特解释说,那是“rongo—rongo”,是记录岛上最古老传统的木简。但自从如道这些符号秘密的老人去世后.就再没有人能解释出来了。主教给仍留在岛上的传教士希波利特.鲁塞尔神父写信,要他尽其所能寻找这些木简并送给他。鲁塞尔送了六块给他,随附注记说,上面的符号很可能什么都不表示,岛民也不如道他们表示什么,而那些宣称知道它们含义的人都是骗子。. F. y- ~, h# f* n: l) h
但这位主教深信这是个重要的发现,并且他终于在塔西提—个种植园里找到了—个能解这些木简的人梅特罗.陶.奥尔。主教刚把其中一块有几何、人形和动物图案的木简给他,他就开始吟唱宗教圣歌,很明显是在读那些符号,从下往上,从左到右,并在每—行结束的时候把木简翻过来,接着读下—行。这是—种叫“牛耕式转行书写法”的变种(字面意思是说,像牛耕地时那样转换方向),类似于某种古希腊碑文,行与行逆向书写。不幸的是,不管把哪一块木筒给他“读”,这个人唱出的都是同样的东西。
" Q* T. }/ g1 S& ~ 在历史中游荡的拐杖 1870年,智利“沃伊金斯”号海船船长伊格纳西奥.加纳抵达复活节岛时,迪特鲁.博尔尼耶把一根刻有符号的当地首领的拐杖送给他,专家们认为这是现存的最好的“rongo—rongo”范例。
- Z& e! W$ B. E- v6 u 加纳把这根拐杖,连同两块刻有符号的木简送给了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学者鲁道夫.菲利皮,并解释说,复活节岛民对这些符号如此敬畏,显然这些符号对他们极为神圣。
- w) @& }2 i7 ]3 K- t9 D N! J1 h6 [0 K 菲利皮立即把木简的石膏模型送给世界各地的专家。但没有一位被请教的专家能找到这些神秘符号的答案。
4 b! r- k3 Q# k2 k& \9 ~: L) G 不可能破译的“灵魂”
# {- j; g% I+ H5 J" P' r3 V 威廉.汤姆森是“密歇根”号美国轮船的事务长,这艘船1885年停靠复活节岛。3年来,美国国家博物馆出版了他的介绍复活节岛历史的著作,那是当时最为详尽的关于该岛的记述。
# O9 @) ]1 `) b' Q, T$ H# J, o 在到达复活节岛之前,“密歇根”号停靠塔西提。在那理,汤姆森拍下了主教收藏的木简的照片。一到复活节岛,他就四处寻找能翻译这些符号的岛民。他遇到了一位叫乌尔.韦伊克的老人,一看到这些木简的照片,老人就开始很快地吟唱。就像梅特罗.陶.奥尔,他似乎不是在“读”这些文字,因为不管给他看什么,他唱的都是同样的东西。: e( \) i7 ?8 Q5 A" H( a1 W
最后,老人坦白承认,岛上没有人能续懂这些符号。根据汤姆森的记述,乌尔.韦伊克对这些符号的“诗歌翻译”如下:' B3 I9 x9 x/ a5 X) C* Y
“我女儿的独木舟从未被敌人部落战败。我女儿的独木舟出未曾被霍尼蒂卜的诡计摧毁。所有的战斗中她都凯旋。没有什么能迫使我女儿喝下黑曜岩杯里的毒汁。强大的海洋把我们天隔一方,我如何自慰?喔我的女儿!我的女儿!无尽的水路伸展到天边。我的女儿,喔我的女儿。我要游过这深不可测的海水找到你,我的女儿,喔我的女儿”
! a3 M4 |% X) O; ~% X- i. k) `% C5 c) y3 W 专家们现在认为复活节岛上的这些符号有些可能是单词,或许它们只是些符号,帮助把口头传诵的传统传递下去,尤其是使家族系谱记录代代相传。在今天,它们仍是奉献给静默之神的待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