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也吸引了许多追随者。可是,狗吊岩村实在太穷太苦了。不仅物质文化生活极度贫乏,而且这里是一个封闭的信息孤岛,不通公路,不通电话,晚上靠油灯照明,连寄一封信也要走18公里崎岖的山路才能找到邮所。而文化背景的巨大差距造成的心理和话语障碍又使他们久久不能融入这个环境。追随他的志愿者一个一个地离去。; Y! C! {1 z8 n5 w
% }8 U0 U" ]" k. x* D1 c+ X, S- {% I8 K
www.SonicChat.com
6 L6 U, B. a& S; F% O9 Y5 s: N. U9 G) @" ?. F3 g# P
2004年4月,他回到母校华中农业大学做了一场报告。谁也没料到他在台上讲的第一句话是:“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痛苦,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我快坚持不住了……”本来以为会听到激昂的豪言壮语的学生们惊呆了,沉默了。许多人的眼泪夺眶而出。
/ ~, s1 A/ u( ~, Y! M$ l0 s% z: z8 y9 l* f
$ e+ l6 A+ l0 \" S3 [
www.SonicChat.com
: n% ~* o, d# E/ ~8 u
0 Z! a: J( C, G- i9 H 报告会后,他又返回了狗吊岩村,每天沿着那崎岖的山路,去给孩子们上课4 m& s. B, r% q- s! U- l: o) f
徐本禹倍感孤独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隐情。作为义务支教的先行者,徐本禹的行为属于自发的“个人行为”,因此,他并没有被列入团中央的西部志愿者行动计划,只是一个“体制外”的志愿者。在我们这个“组织”决定一切的国家,这就意味着徐本禹得不到体制内西部志愿者的生活补助,成为一个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他的行动也不可能被主流媒体按“报道方针”进行宣传报道。换句话说,他很难得到社会的关注。这使他注定成为一个孤独的志愿者。4 s1 d% N; Z8 ^7 ^. [
( z/ ~& P8 A; E# G- r
幸亏共青团贵州省委、大方县委组织部、大方团县委和华中农业大学给了他援助和支持。贵州团省委后来将他补入本省志愿者名单,每个月发给他500元生活补助(列入团中央的每月800元),这才将他从衣食无着的困境者解脱出来。徐本禹每月节衣缩食,将这500元钱省出大半,用来资助山区的孩子上学。仅在猫场镇中学,他就资助了32位贫困学生。为了能与外界联系,他买了一部旧手机(爱立信T17),但只用来发短信,从不拨打和接听电话。他付不起更多的手机资费" j `6 a! x* H' j9 d8 e2 R
3 ]0 ?5 R" [' r R# q1 Q; ?' T
他就这样默默地在大山的重围中履行着他的阳光下的诺言。! o9 @/ O# h, o4 d" J N8 D/ I
% b- w7 W# D- `/ d w! [他想用自己的激情点燃贫困山乡孩子们的心灵。, ^1 c# Z* c& y; y" `* Z
- Y' o6 l5 }% c+ N
他把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外化为具体而琐碎的行动。% P" v9 t2 v, Y1 r5 v
( ?6 b- x& N2 i+ d3 B$ U8 Z/ \徐本禹在酷热的教室里教给学生四则运算和汉语拼音。, [8 |- Q. E7 ^( ]9 T J4 Z& b
6 ?+ R* i, L, B$ o徐本禹正在深山中为孩子们交待怎样迎接即将举行的期末考试。7 K/ G1 L. d* n/ b A, R
他带有山东口音的普通话在山谷中回响:“你们不比别人差!”- ]: v# P1 k- ~7 Q% e; F* d
# w9 F- E* ^+ o: z- ?) \5 N5 H他大声说:“你们很棒,一定可以考好!”% f3 |* q# ]2 i/ B( u. c1 @
2 e# j5 |1 u! u. U' U8 X j他伸手擦去鼻尖上的汗水,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没有告诉孩子们,另外两名同他一道在这里支教的志愿者两天后就要离开。而他自己也会在最近转到另一个更加艰苦的村寨。
7 q4 y0 x9 g& h+ R: `
7 U8 W1 y! ]+ w f8 t另外两名志愿者是半年前由贵州团省委派来的,团省委此举是为了让徐本禹不至于太孤单。半年来,他们三人在这极其偏僻的大山中体验着自己人生最沉重的履历。
; a( U) f% Q3 }, v
- E/ I0 Z) l3 M% G1 n8 _$ a徐本禹至今没有谈恋爱。曾有不少仰慕他的女大学生追随而来,最终悄然而去。而徐本禹却在这志愿者小屋中抒写他对贫困孩子们博大的爱。
0 R& x/ E: r" D) p1 i
% }6 V6 \4 r4 c& ~5 E5 w+ K) u在即将告别这里的孩子们的时候,徐本禹和他的伙伴要为这些孩子留下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7 A: ~/ h7 J. O7 o想起这张照片可能会被那些孩子们珍藏一生,我们的心禁不住有些颤抖起来。3 K( [: |( d3 s; n h+ g
; X2 a" R/ U; s7 ~; A; d7 \* f9 ^
这所被大山包围着的山村小学,还会有志愿者来吗?6 T L& y1 @' G: y& J* _
( m2 |% n1 {" y& e) b! t: T2 x孩子们似乎感到了气氛有些异样,表情变得复杂起来。
3 Z: y; h2 P+ ^% q' e T: f
+ a8 |' s. f+ f \5 T% d! a& M5 @, f9 c8 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Q& ~" r# _$ v! J他们用最大的声音诵读课文,他们可能以为只有这样,那些大学里来的大哥哥们才会感到满意。
- Q Y4 ^7 H0 u8 u+ W* I3 j6 `
9 o/ g) Y& p$ y S他们向校长打听消息:徐老师他们要走了吗? v6 g# N* f# I8 u+ t$ N* R5 x( @
4 N @- l/ ~# l2 s2 J; u' r徐本禹想转到另一个乡,叫大水乡。我们在大水乡考察的所见所闻,只能用“震惊”二字来形容。猫场镇与这里相比,可算是天堂了。0 ^. @; {8 k- |7 `
( ]2 u; L' {0 ~" }5 ^1 D, [5 J7 x, D' H# g
www.SonicChat.com* w& ?* w4 ?- ?' V! \; e8 M
" ]1 y: R$ \5 Z! Y+ O3 C0 q 大水彝族苗族布依族乡是2001年新建的民族乡,位于大方县东部,距县城67公里。全乡总人口126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占76%。全乡耕地面积12300多亩,平均海拔近1600米,属喀斯特地貌。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大豆、烤烟。全乡今年5月基本通电。除乡ZF外,各村至今不通电话。2002年以前没有通往县城的公路,现虽然通了公路,但路况极差,属于机耕便道。9 [- g) x( }/ k9 y$ r$ O! D" R
X5 Y8 h: ~6 e/ J2 A/ H$ Z. t5 Q3 v4 ^5 `1 e7 Z
www.SonicChat.com
}; G" {- \' L7 W. A- [' e% v- ^, m3 Y# m% s' _4 e5 [: Q6 t
图为大水乡一个汉子正从街上匆匆走过。他赶了两个小时的山路是为了卖点玉米。如果运气好的话,他可能卖得15元现金。除了买两斤盐回家,剩下的钱要攒起来做孩子下学期的学杂费。如果一个暑假攒不够70元,孩子将辍学。
1 F4 c: \8 G7 u2 z
' E2 A1 v0 N$ Y5 {0 ^8 R+ U大水乡共有14所小学,其中公办小学3所,村办小学11所,私办小学4所。全乡在校小学生2340人,教师103人,其中正式教师仅54人,而初中或高中学历的正式教师占了40%。代课教师以初中生为主。每个小学生每年缴纳学费、杂费、书本费140元,但仍有不少农户无力缴纳,致使孩子辍学。代课教师主要靠微薄杂费维持收入,每人每月工资110元。如果学生欠费,则工资难以保障。
% C' ?4 M7 q) W3 | 图为大水乡一家很有代表性的民居。绝大多数农民住的就是这样的茅草房。3 I2 F8 [8 g. W3 N( ]9 w8 T
" N! M. p6 B; ]& B
我们重点考察了大水乡的大石村。从下学期起,徐本禹将转到这里支教一年。大石村距乡ZF所在地18公里,至今未通公路。全村村民主要是彝族,另有两户布依族。通过深入走访农户,我们了解到去年全村人均收入仅300元,村民辛勤劳作一年,收获粮食仅够吃半年,不足部分靠ZF救济。村民主要种植玉米和马铃薯作为口粮。现金收入主要靠养鸡(每户养鸡只有五六只)和去小煤窑背煤。村长和村支书月工资70元,由乡财政补助。
- P2 y. a# y3 q4 w" O 图为大石村通往外界唯一的路。我们冒险乘越野车从这条路上往村里行进。18公里走了一个半小时。
& V1 }) Z3 q* o0 \. Z
/ `. j6 L4 R5 g) s3 ^* n这是村委会墙上公示的月度救济粮发放名单。它提示我们这里的人们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q0 ?; _% X* }+ {: E
/ l$ N+ E' e$ }# q6 y大石村一户人家。如果不是左边竹竿上还晾晒着衣服,我们无论如何不能相信这样的房子里还住着一大家人。' N+ p. P* ]' `% w
% }6 }4 J0 b+ l9 L: o# a
杨某,彝族,大石村村民,全家五口人,去年全部收入仅700斤玉米。原来靠在小煤窑背煤挣点血汗钱,小煤窑关闭后,全家生活陷入极度窘困,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三个孩子因无钱交纳学费而辍学。* |0 s! n& Y' e) ^
贫困是痛彻心肺的创伤。- J5 u3 Q7 j( n' k3 Z# g2 F1 p8 I
' s. h* R; `$ v5 K% r贫困是无法摆脱的噩梦。) H2 ?% i" ^( {$ U7 d0 u8 }
2 W# L! g+ O: V$ a0 C
贫困是深入骨髓的无奈。/ {4 u) Z& K& E; `7 f# R3 K
杨某家中可谓一贫如洗。
3 p( u' a' O; m- Y" F. c5 N' F* {6 o8 C1 ^1 i8 ?7 `$ t7 M! i% `) }
也可谓家徒四壁。
$ U7 X \, A( ^" d0 X# w+ m" ^9 ?3 @( \! \/ N# r
我们无法判断这家人吃的是什么。那几个鸡蛋是留着换盐的。8 x& x: a2 q. J7 d. R
6 t6 c' j% a( f) u/ ?
杨某的孩子告诉我们,他们最大的愿望是——上学!3 n( F' h# z: _7 Y7 ^* E* [9 N% Y3 k
/ B/ k* @& Y/ N- Z面对孩子的眼神,谁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 [0 Z& ?$ Z8 j$ }! q7 `. v5 a- C! Y$ |
我们给了杨某一点钱,告诉他如论如何一定要给孩子交学费。杨某这个山里汉子,抖动着嘴唇,无语哽咽。' g9 ]9 v: W7 I5 x! X! H9 B+ D
6 i$ F( Y$ D" v% {! b/ K/ N5 ?
在大水乡,辍学儿童随处可见。并不是当地人不重视教育,而实实在在因为太穷太穷。 R1 V2 o/ n+ K/ |6 ]* i. Z$ V* w8 }
每当看见这样的场景,我们就忍不住掉泪。* x" T" _2 T. Q! s
& X9 i2 a9 u& o; B
其实,大石村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人文传统。徐本禹将要来支教的大石小学,建于1943年,原名“国立大石小学”,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大石小学唯一的“教学楼”就建于20世纪40年代,如今已摇摇欲坠。6个年级共6个班的110名学生就在这栋老房子里上课。
3 Z d6 _8 N- f3 Y0 H : ^" m9 \5 L3 _- p; F
低年级的学生在楼下上课。教师里十分昏暗。
' f7 e% ~3 y$ U6 j是二年级教室。+ D, j6 F) ]- B% H' E( w' A+ A. g
大石小学属于村办小学,国家没有一分钱投资。教师只有初中学历,每月工资110元。但因不少学生拖欠学费,这110元只是一个政策数字。$ u0 O( ]* \* v" ^' u
大石小学王校长,彝族,高中学历。他同其他教师一样,每天都要同学生们一道走过漫长的乡间小道,来到学校。最远的学生每天摸黑出门,步行两小时才能到校上课。( k8 A0 b7 j8 b8 C1 a6 { h" B" |
教师生活十分清贫,但他们以自己微弱的力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将文明星火悄悄播撒在这寂静的山乡。让我们向这些默默无闻的播火者致敬!7 i. |5 Q6 F6 X4 Q; T8 F$ m
大石小学办公室。木制书柜上贴着已经褪色的对联:“只有诗书万卷,全无金银半文”。
- I' c4 U4 f M3 p' k 为了“隆重庆祝六一儿童节”,5月1日,村委会作出一项重大决定:发动全村捐款,给孩子们一个欢乐的节日。全体村干部、党员、教师纷纷慷慨解囊,募集了500多元钱。孩子们排演了文艺节目,给偏僻的山村带来了欢笑。村长高某详细地为我们描述了儿童节的“盛况”,一再说“活动搞得很成功”。: y$ A; G1 l( E0 L1 f4 w/ Q1 s
在楼上,还有三个班的学生。 d, ^% L, H% X2 |5 i
, O: Y+ S# j9 x! R0 `9 q) z楼上的过道。
$ x$ J: b3 W* x/ l$ U9 A#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