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头盖骨去向猜测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展出的北京猿人头盖骨模型(9月26日摄)。9月26日,“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特展”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展。展览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丢失及其价值,让更多人参与寻找丢失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北京人”头盖骨化石1941年丢失,有关部门在2005年成立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委员会,正在通过群众提供的各种线索寻找丢失的化石。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9月26日,观众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参观。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摄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失踪之谜: e- S" n% E4 O- W; i* b4 n* |' k
2006-09-10 02:00:33 来源: 河南商报
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头盖骨,这就是“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发现把最早的人类化石历史从距今不到10万年推至距今50万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最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5个较为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连同牙齿147颗、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锁骨等,以及全部山顶洞的人类资料,在转移到美国的运送途中神秘失踪了,留下了一桩举世震惊的历史悬案。
裴文中是我国著名的古人类学家、史前考古学家和地质古生物学家。1929年12月2日,他带领考古发掘人员首次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发掘出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而在此前,被普遍接受的最早化石纪录是西欧的尼安德特人,距今不超过10万年。之后,裴文中和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又陆续发现了5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这一发现,平息了长久以来围绕爪哇猿人的争论,确立了“猿人阶段”的存在,证实了达尔文关于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从而揭开了人类进化史上重要的一页。
此后,被发掘的“北京人”化石,一直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到了1941年,随着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军迅速占领北京、天津等地。看到局势紧张,当时的国民ZF决定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送到美国暂时保管。让人遗憾的是,个个都堪称国宝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转运过程中却“人间蒸发”,神秘地失踪了,至今下落不明,成为举世震惊的未解之谜。
举世瞩目的考古发现
% L8 W4 v0 q I) r2 ?) h9 N/ k) [
“北京人”是中国猿人北京种的俗称,也称“直立北京人亚种”。它生存于第四纪初期,距今约有数十万年。按照形态上说,它是介于现代人与猿过渡的一种原始人类,与现代人的关系十分密切。
龙骨山是北京西南郊房山县周口店镇的一座石灰岩小山,“北京人”曾在这里的山洞里住了几十万年。近代以来,当地的采石工常常在洞穴和裂隙的砂土中发现化石。老百姓将这些化石称为“龙骨”,并将它们卖给中药铺。1918年,被中国ZF聘为“矿政顾问”的瑞典籍地质学家安特生,在北京西南郊50公里处的周口店勘查煤矿时,意外地发现了这里的“龙骨”。消息传出,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1921年,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人们在龙骨山上找到了举世闻名的“北京人”遗址。
两年以后,奥地利籍古生物学家斯丹斯基在此进行小规模发掘,获得了两枚古老的人牙化石。1926年,这一发现正式公布于世,遂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鉴于中国猿人研究的重要性,当时任地质调查所所长的翁文灏决定,在地质调查所内成立新生代研究室,负责在周口店发掘中国猿人的工作,并在中国境内从事有脊椎动物化石及古人类化石的采集和研究。
自1927年起,中国地质调查所和美国洛克菲勒基金委员会合作,由当时的北平协和医学院代管,在这里开始了大规模的发掘。就在这一年发掘工作结束前的第三天,一枚保存状态极佳的右下第一臼齿被发现了。加拿大籍解剖学家步达生对此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创立了一个古人类的新种属,学名“中国猿人北京种”,通俗称法叫“北京人”。由于当时发现的材料很少,对于仅依据一枚右下第一臼齿化石定的新属新种的名称,赞成的人少,怀疑的人多,大家都寄希望于发现头骨和更多的人体化石。
从1929年起,“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工作由我国学者裴文中教授负责。在裴文中的主持下,发掘工作又获新进展。这一年开工以后,他为寻求洞底,一直挖到第五层坚硬的石灰质层。挖过这一层,土变松,化石也多了,“北京人”头骨化石就沉睡在这里。12月2日下午,就在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人们在昏暗的烛光下发现了一具头骨化石,主持发掘的专家裴文中小心翼翼地将这个保存完整的猿人头骨取出。当“北京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被裴文中认出来以后,他欣喜若狂,用他仅有的一床棉被和被单包裹着这珍贵的头盖骨,冒着严寒,护送到北京城。当时拍照者抑制不住激动,目光集中于化石,以致照片中只留下了裴文中的半张脸。
这一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重大发现,引起了整个学术界的注意。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便成为世界人类学的宝库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摇篮,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者来北京“朝圣”的“圣地”。而“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更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是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古脊椎动物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研究中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为研究人类的起源及其发展,为再现早期人类的生活面貌,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但是,这些堪称国宝的珍贵化石,却在1941年底,抗日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神秘地失踪了。
离奇地失踪 G0 i. N7 q4 o3 q- m
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保存的《中央地质调查所检送“北京人”化石被美国劫走经过及有关报告》一文记载,1927年以后发掘的“北京人”化石,一直保存在北平协和医院,存放在协和医学院解剖系办公室的两个保险柜内,即使在研究的时候,也常常用石膏模型代替,不肯轻易取出真标本,也不轻易示人。其间,还曾两次送到花旗银行的保险库,以防万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队侵占了北平,但当时协和医院是美国机构,化石还安然无恙。到了1941年,随着战争的持续,太平洋风云日紧,美日关系恶化,中国方面担心“北京人”化石的安全问题,当时的国民ZF决定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送到美国暂时保管。
1941年8月间,翁文灏代表中国,与美国驻华大使詹森交涉,请他设法将中国猿人标本由北平协和医学院取出,运存美国,战后再运回本国。11月中旬,詹森大使致电北平,令他们照办。1941年12月初,中方人员胡承志接到命令,将包括5个最完整头盖骨化石的“北京人”,仔细包装在两个大木箱里,送到北平协和医院的地下室,准备移交给即将撤离北平回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但是否已经移交却无从查证。
据当时最后接触化石的中方人员胡承志战后报告,在珍珠港事件前,北平协和医学院总务长博文匆匆来到实验室,要求胡承志速将“北京人”等装好,要在极秘密之下送到他办公室。“余当时将早经备妥之木箱拿出,并将房门锁住后装箱。”“先将骨骼用擦显微镜头之纸包好,再用软纸包着,然后再裹以洁白医用吸水棉花后,用粉莲纸包上,再用医用细纱布多层包在外面,装入小箱,再用吸水棉花填满,一一装入大箱内,用木丝填装。”
说起当年的事情,胡承志老人语气颇为遗憾,“我已经说过很多次,每次重复都感到很难受,毕竟国宝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他强调,自己是最后一个见过化石的中国人。
自此,“北京人”化石便下落不明。
并未结束的寻找
- s# m4 J7 ]( F1 |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标本,在抗战时期不知流落何处,这是中国抗战时期的重要损失之一。
1942年8月23日《北京时事日报》(英文版)率先披露“北京人”头盖骨失踪的消息后,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但是,一直到二战结束前后,当时的中华民国ZF代表团在接收美军总部移交在日本占领期间被日本军队掠夺的物品中,都没有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而此后的60多年中,几乎每隔10年,就会出现一次追寻“北京人”的热潮。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专家和学者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工作仍一直在进行。
1951年,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就曾经组织专家寻找过“北京人”。20世纪70年代,寻找“北京人”又一次成了热门话题,有关“北京人”下落的书籍和报道不断面世。
1998年8月,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等1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发出倡议信——《让我们继续寻找“北京人”》,认为“对中国科学家来说,有这样一件事始终不能忘怀”,并希望“在本世纪结束前,大家携起手来,做一次全人类共同的寻找”。
1999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所在的房山区有关部门,也发起了类似的寻找活动,但也没取得任何有效成果。
美国的《科学》杂志曾报道说,自从“哈里逊总统”号被日军缴获后,“北京人”化石就音讯断绝了。这一说法是否属实?有关专家经过研究后表示,从时间上看,几乎可以排除“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运抵美国途中遗失说”。
关于“北京人”化石送交美国海军运出等情况,有资料显示,美国方面原计划由驻北平海军陆战队带到美国。1941年12月4日,两箱化石标本,连同美军人员的行李27箱,由火车专列从北平运天津转秦皇岛,当时由菲利军医负责接管。
按原计划,“北京人”化石将由美国海军陆战队装上“哈里逊总统”号带往美国。“哈里逊总统”号原系民间船只,后来才为美国海军征用。它奉命在上海港卸下货物,并于1941年12月4日北上前往秦皇岛,以便从海上撤走在华北的美国海军陆战队。
当时预计“哈里逊总统”号到达秦皇岛的日期是12月11日,事实上,12月8日珍珠港事件发生时,它还在距秦皇岛约600海里处的长江口呢!战争已起,船长为确保安全就将该船搁浅了。以后,船员们均被日军所俘,“哈里逊总统”号被日军当运输船使用了三年,最后于1944年为美军潜艇击沉。
照此看来,“北京人”化石肯定没有送上“哈里逊总统”号船,当然不可能将远在秦皇岛或天津的化石运出。那么,这些化石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众说纷纭; a6 p" A+ Z7 L
专家认为,遗失的“北京人”头盖骨最有可能在日本或者国内,流失到其他国家的可能性较小。最普遍的一种说法认为遗失的头盖骨化石就在国内。一种猜测认为,化石还未运出北京之前就已经失踪了,而可能的原因就是为了保护化石而秘密地埋藏。
也有人认为化石在日本的可能性不大。长期研究“北京人”去向的中国学者、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李树喜认为,化石在日本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其理由在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两国无论是官方还是学术界都就头盖骨失踪问题交换过意见,日本方面坚决否认在日本。”
“从常理来推测,‘北京人’头盖骨之所以珍贵,主要在于其研究上的重要价值,关注的人多才有意义。假如在日本,无论是在ZF手中,还是在民间,都应该将它公布出来,没有秘而不宣的道理,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据李树喜所说,著名人类学家贾兰坡在世时曾说,他也不相信“北京人”头盖骨在日本。上述分析,也是有道理的,这和1941年胡顿(北平协和医院院长)反对将“北京人”化石运藏美国有相同之处。文物,是人类发展的见证,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该得到保护,共享研究成果,而不能据为私有。
认为“北京人”在美国的也大有人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为打破中美长期敌对的坚冰,尼克松想找到“北京人”,作为礼物送给中国,但没有成功。
还有一种离奇的传说认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曾将美方掌握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下落作为礼物送给中国。尼克松提供的线索是:头盖骨化石可能在“阿波丸”号沉船上。
在种种谜团无法解开的情况下,“北京人”头盖骨随葬“阿波丸”号一说,无疑又燃起大家的希望。这一说法是由20世纪70年代美国方面提供的资料率先披露的。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向中国方面通报了这一情况,并希望中美两国共同打捞。
“阿波丸”是日本的一艘万吨级巨轮,1945年3月28日,已被日本军队征用的“阿波丸”号在新加坡装载了从东南亚一带撤退的大批日本人驶向日本。4月1日午夜时分,该船行至我国福建省牛山岛以东海域,被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艇“皇后鱼”号发现,遭到数枚鱼雷袭击,3分钟后迅速沉没,船上2009人中只有三等厨师下田勘太郎一人生还。
有关资料曾表明,“阿波丸”号上装有金锭40吨,白金12吨,未加工钻石15万克拉,工艺品40箱,锡3000吨,橡胶2000吨,铝2000吨等,约值50亿美元。遗失的“北京人”头盖骨也极有可能在这艘船上。当时,一些国家的打捞公司先后向中国ZF提出合作打捞“阿波丸”的要求。
在“阿波丸”号沉没30多年后,我国于1977年初开始对其进行了打捞,在已经打捞的沉船所载的部分物品中,成功取回了3000吨锡锭,这说明美国方面提供的材料基本上是可信的。由于受当时打捞技术条件的限制,潜水员只能下潜到水下50米左右,而“阿波丸”号的船底在水下70米,结果未能作全面打捞。但在对“阿波丸”号初步打捞中,竟然发现了伪满洲国政要郑禹的家藏小官印(玉印),而历史记载“阿波丸”号乘员全部是日本人。这说明,日本人搜罗携带了中国北方的文物宝器上了“阿波丸”号,这也是“阿波丸”号可能装载“北京人”的旁证。
正因为此,一些研究者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对“阿波丸”号重新打捞。但这一推测也有疑点,如果日本人1941年已得到了“北京人”化石,为什么不将化石直接运送日本,反而绕道东南亚,一直等到1945年才装上“阿波丸”号运往日本呢?
“北京人”失踪,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全人类不可估量的损失。解开“北京人”失踪之谜,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关心人类发展和学术进步的人们的愿望。种种迹象表明,“北京人”化石这个无价之宝并未真正遗失。它们究竟在哪里呢?也许被埋藏在哪里?也许被人有意隐藏起来了?远古的人类又为我们出了一道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