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9 10: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百度真正诞生(4)
: n$ R( M- N) o0 \# P) U7 k9 y 0 ~6 P, @6 k8 ^4 [& n9 _" _% a) z
7 ^5 `! k$ i& L3 w经历了IT泡沫,华尔街的口味变了,以前那种能将公司说得天花乱坠的CEO,现在引起了投资人的不信任。李彦宏一直奉行少许诺多兑现的原则,尽量少说,说出来的话,一定要兑现。李彦宏养成这样的性格是很自然的,一是他天性朴实;二是长年枯燥、严肃的程序员工作,让李彦宏养成了不会拐弯抹角的做事风格。他这种小心谨慎、踏踏实实的风格,此时反而让投资人觉得比较放心。
5 t7 E$ W, J- l7 j: y: B0 C9 t" I) {) ?& ?2 S1 o& ~, i2 m+ C
2001年9月22日,百度正式推出了面向终端用户的搜索引擎网站www.baidu.com,百度竞价排名系统也正式上线,百度中文搜索引擎正式诞生。+ S6 y7 d% L, L' X; h
% `, _# V7 q/ v5 G; P
这是百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从此,百度从“在你成功背后”逐步走到前台,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3 Y/ G2 Y/ F2 i4 `. z
$ W' k, }, g; [ G, c k
新浪停机事件
. \$ A+ N" ]* v0 x6 H+ Y3 g! e7 l g4 C$ ^ p* v% _3 u
www.baidu.com作为独立的中文搜索引擎网站刚刚推出后,由于没有知名度,每天的流量很小,更多流量还是来自合作的门户网站。此时,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做大规模推广,如何让中国的互联网用户熟悉并使用www.baidu.com,成为李彦宏等百度创始人必须解决的问题。随后发生的一个事件,对百度提升知名度和吸引流量起了很大作用。3 E* E) i+ P3 n6 ^% w' w- {# }+ ]( P
- Z' K. q9 \4 C8 g9 ^2002年3月,网民像往常一样点击新浪的搜索框,搜索页面没有像平时那样显示出一页页的搜索结果,取而代之的是几个显眼的红字:“新浪欠费,百度停机,如需要更好的搜索结果,请登录www.baidu.com。”当时,新浪拖欠百度一笔搜索引擎技术服务费用,在催交无果之下,百度果断地停止服务。
" j: w8 J* m t
+ F6 S# W+ j( h6 P: `当时,新浪是国内第一大门户网站,网民们每天在其主页搜索框里检索关键词汇,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但之前,几乎没有用户知道,这个小小的搜索框背后是一家名为百度的公司提供的搜索服务。
& x- Z( B/ t' R' |
* K" d0 p5 W7 G+ Y R9 A停机事件后来以新浪让步、百度继续为之提供服务而告终。8 Q6 ^) O4 [# g8 V9 e
' d% ^! L! a% _$ a' M0 I o这次事件让百度的用户流量一夜骤增,让广大网民知道了百度——这个隐藏在门户网站背后的搜索技术服务提供商。- o% _' a* O$ r" ~# r- W( K; l$ s
}, s$ v2 u. ~/ y联想百度当时所处的需要大规模推广、扩大知名度的发展阶段,许多业界人士认为这是百度为提高www.baidu.com的知名度而实施的经典营销案例。7 U$ x; w( u* B& @; A
2 j1 `/ _' Z) _4 r- r8 n
该事件的真相如何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新浪停机事件并没有给百度带来什么负面影响,而是让百度名声大噪,业务量不断攀升。. N M/ D9 O' h8 e
, T7 k% R" i/ o5 t9 w1 m
随着人员规模的扩大,这一年,百度从北大资源宾馆搬到了海泰大厦,加上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商业模式的确立,李彦宏当选“中国十大创业新锐”,好事连连,百度人备感兴奋。当时,正值国家号召建设中关村西区,四环附近到处熙熙攘攘,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 @, M! _$ l1 G3 O9 E B7 c, {* U3 v% ?, G2 U' U. s# f
然而,繁闹景象的背后却潜伏危机。
) X9 x7 D' |8 k$ V3 I! z F5 W
9 [+ m! r6 Q0 S Y- D* P竞价排名第一天:1.9元- D6 Q/ I, g9 c% I& u1 [- J x4 F
% L. ~) R+ A$ l$ ]# B3 _. F3 s
2001年9月,竞价排名推出的第一天,百度赚了1.9元,第二天赚了3元,到了第四天这个数字已经成为两位数,第五天正好超过200元!这时候,百度的商业应用产品经理王湛迫不及待地发邮件向同事们报喜,说按照目前这种200%的增长率,过不了多久就能每天赚500元,1 000元,10 000元……% s( O9 r6 D8 R! n1 w' O# s
! D# }6 u/ h* D' x, q现在,身为百度商业应用产品市场部高级总监的王湛,至今仍保留着2001年写的一封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邮件(当时,每次点击收费10分钱,因此,百度的这个系统当时叫“shife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