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7-31 22: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只有使命而没有目标的安之机构
i! G3 l: e/ \4 {/ g9 L4 K& C- J, [) ]4 }* F) T! }- m
% f8 z7 w9 G/ K! ?1 a在陈安之中国大陆的官方网站“成功新天地”中,我们可以看到安之机构的使命是:“以最短时间帮助最多人成功”。
: }# d% T% {5 R, j0 G& V8 s! C
' W- l! _9 z2 f) P9 T$ X6 R事实上,陈安之在他的课堂上以及其它许多场合喜欢强调一个更完整的使命:“以最短时间帮助最多人成功,使中国在21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0 A2 b3 \" m6 {" ? ~4 y( J
! Y8 \5 [2 O8 b6 ^, K2 F( Y陈安之经常引用他的老师安东尼•罗宾的话说:“这个世界上赚钱的行业有许多,但再也没有比帮助他人成功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 F( n1 l+ F# T$ U
4 A3 O1 N( W& z
陈安之经常用这句话来解释自己为什么选择成功学推广这个教育培训行业,而没有去从事其它似乎更能赚钱的行业。同时,他也经常以此勉励他手下的讲师们,虽然天天这样演讲很辛苦,也不是人人都能赚到很多钱,但为了这份“帮助他人成功”的使命感,也要坚持不懈地演讲下去。
' L# B5 c `" J# q
1 Y, L3 h3 c f* B且不说像陈安之和他的讲师们这样努力地推广成功学,是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有意义的事情,陈安之与其安之机构这个“以最短时间帮助最多人成功”的强烈使命,确实感动了很多的推广人员甚至前来学习的学员,让他们也自觉不自觉地以此为荣,并更努力地去传播成功学。 . ]. v, B; Y( q
* S; e$ q" U" }$ |陈安之曾经对阿里巴巴的马云提到过这样一个见解,他说:领导者就是要领导使命,让公司的所有员工都凝聚在这个使命之下。 # Q3 ?- p' w5 P; S' p+ q: ^0 f
7 R! h, ]3 H+ n& {3 d陈安之本人对安之机构的领导,确实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8 L6 g4 @- F1 T% l& ?2 ^% |, ~( d% e( ^
在陈安之强烈使命感的感染下和推动下,安之机构的所有员工都以这种强烈的使命感来投入到工作当中,因此在任何困难的时候都能够焕发出强烈的工作热情,使得安之机构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影响广泛的教育培训机构。
0 @) [" Q* ?1 `: ~" L, t" V# N/ p1 Y7 m0 P6 j# P) ~* d
在这样宏大的使命之下,安之机构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伟大的公司。 ! B& J/ _ O \& Q: x0 M; {8 y M% m
& N' L* ]$ C D. H5 T- O然而,宏大的使命虽然容易激动人心,却未必能够持续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 |6 S; u; f& w6 d {" @, k7 x/ J
- e" o3 R1 S& z7 W; q0 S0 u% {
道理很简单。
- i6 g$ c: G+ x7 I
2 Y! d6 t; z& i2 e8 S0 U使命是一个比较虚的理想,激动的时候你会觉得离自己很近,然而一旦热情冷却下来,你又会觉得他什么都不是。 % D$ f3 X/ b- b" V7 Q4 O$ b
" U" g ?; H7 g. [! Z9 u“以最短时间帮助最多人成功,使中国在21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个事情如果是你一个人的功劳,那当然这个使命感、荣誉感是无以复加的,足以支持你克服非常大的困难,完成许多不可能的事情。 # O7 b: a& ^) o5 J1 h
5 _6 q$ N3 B: R# X) e' l" m
然而,问题就在于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人、一个公司所能做到的事情。即使中国有很多人成功了,哪个人、哪个公司敢说这是自己的功劳?即使中国真的在21世纪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又有谁敢说自己的功劳最大? 0 y! B2 `/ |8 L# ?
2 Z z4 s! T' v) I$ H' I, h
也就是说,即便这个愿望真的实现了,也不会有任何人有资格把它归为自己的功能。而相反,到那个时候,即使一个人没有为这个事情出一分力,但如果他是一个中国人,他就有资格拥有那份绝不弱于你的自豪感、荣誉感。 - d4 _; K4 I W" _* ^; K
2 G9 g" Q9 h$ ^所以,对于这么个宏大的使命,我们只能说,在煽情的时候,它可以成为压倒一切的动力来源;而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它又会变得什么也不是。
3 A! z6 g$ @- q
1 B Z( p+ R' D1 i7 P( o1 B所以,对安之机构来说,它光有这么个使命感是不够的。
+ M# v2 I6 V: U2 ?* N8 z4 ^4 `3 W" s& I" ?& H
安之机构还应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发展目标。
; v# B+ K0 U" f! S8 M' B$ p# Z8 `0 h: u9 E. a) c# m% c+ A
只有这个明确的目标,是真正完全属于安之机构的,属于机构里每一个员工的,是他们可以真切而具体地拥有的。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作为机构里的员工是可以完全占有这份荣誉感和自豪感。而机构外的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来争夺他们的功劳。 & t) d! h& h' w$ v
7 A7 y) n1 z! \; X这样一个目标才是能够真正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 $ A- {0 A& D/ e) d
( A. P y; m6 f5 F2 [那么,安之机构有没有这样的发展目标呢? 7 y2 i& a8 V/ P8 f2 l3 d( d3 S
4 S1 ^: V. {% K# r
. _+ ~# M/ x1 s, P6 E, P4 Z同样在“成功新天地”网站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目标:“成为世界第一名教育训练机构”。
' N8 |5 J3 ~3 u' l. {2 Z4 i4 j; x: {- W+ l1 Y
按理说,这个目标的宏大并不逊色于安之机构的使命。然而奇怪的是,我们可以在安之机构的大大小小课堂上看到那个使命,可以在很多场合听到陈安之及机构的员工提起那个使命,但却基本没有看到过或者听说过这个目标。
3 Z0 A1 P- x+ ]* z6 w; R3 O! H. }2 k! k
3 c7 J' W7 ^& f事实上,这个目标的出现比使命的出现晚了好几年,而并没有受到陈安之及其他员工的足够重视,基本上可以算是一个勉强加上去的“摆设”。
" R- z6 g' g6 I |' b' `$ }
) I% p$ Q+ i0 B0 P6 J4 u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摆设”,还不能算得上是一个完整的目标。 / ^; d) H- Q& q( C9 u
' t! f- {6 X7 N4 c, M0 h陈安之对于设立目标是非常、非常重视的,他经常教导人们说:“目标明确就是力量”、“成功等于目标的实现”。
5 ]) U1 j9 k9 Y: }# g! u; S3 X4 w: ^) c3 s- Q) r" O3 J
陈安之经常提到成功的四个步骤:设立目标、详细计划、采取行动、修正行动,其中,目标的说定是第一个步骤,没有这个目标,也就没有下面的三个步骤,成功也就不可能了。
0 v3 }6 e; x3 t; }1 G; L2 m$ G) ]4 {+ R9 h) H+ d1 d
可见,陈安之从来都是非常重视目标设定的。 " n6 t8 r- `) T' l- [
$ X7 i1 m) l/ Z7 M
同时陈安之很清楚,设立一个好的目标,必须要具备具体、可达成、有期限、有挑战性四个条件。 $ j; Z- T" a, G
! W1 j: ?; o# g1 g3 v: N7 I2 v" \% Q
那么,我们来看,“成为世界第一名教育训练机构”这个目标是不是一个好目标呢?
+ H4 i+ v6 y* p P0 m( ~: D3 _( z( n) c$ W. y7 o
“世界第一名教育训练机构”这个目标,具体、有挑战性,要实现可能比较难,但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
$ h* V: i; g8 O; d" j6 r
5 c, i. H, F; J9 _8 D然而,这个目标,却竟然没有提到实现的期限。
7 H! Z* ?* x/ \- v( n/ E& f! J/ _/ z9 Z' q8 l! c- p
用多长时间达成这个目标?是一天、一年、十年,还是100年?
9 I9 x* |$ X% e2 g- N5 Y7 T0 r2 Z% q% T% d5 p
这个目标里根本没有提到。
6 d3 f+ ^. y) p: _/ A- a2 N
0 c. r- q4 c$ F% p8 z* C这就比较奇怪了,要知道陈安之是成功学权威,他比谁都懂得制订目标的方法,怎么会设立这个没有期限的目标呢? % ^8 X& q$ `+ f4 m& ~, q
( |& H+ z3 {7 Q+ w: H9 x在《绝不裸奔》一书中,陈安之用了一半的篇幅来讲解如何设定目标,又用了另一半的篇幅来告诉人们如何通过时间管理来达成目标。 ( n9 q2 x: c( G7 i0 D
0 w$ E* x e1 U
在这本绝对强调目标设定重要性的书中,陈安之列举了很多著名企业的目标,例如: * L5 y# F, Q# m6 w( F4 B
- z2 g) R. g4 C) p' Y, e- _2 l( X d
IBM(中国)的目标:希望到2008年中国承办奥运会时,IBM在中国的业务做到全球业务前三名。
. O2 O4 h5 [' P4 W4 d. n. M. g) e8 R7 @. i
海尔的目标:在本世纪初进入世界500强,成为世界名牌。 2 l7 k4 O% Y, @
; Y( r% q1 B) ?4 |1 [7 w' g1 i9 n
联想的目标:远期目标是在2010年之前以一个高技术企业的形象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之中。 - T+ O# E5 G! a. U
$ Z( O" ]$ v( E/ d% c# g V. b8 w……
/ s* f/ |) i/ S2 c8 {& m% g4 o$ a; k- X* n5 r8 }6 e6 r* N/ a7 s; k
在陈安之所列举的这些著名企业的目标中,无一例外地会设定有实现目标的期限。 4 ~9 T1 ]0 J4 v7 K+ F
3 _* U: S: E* ~( C然而陈安之在对自己公司所设立的目标中,却没有提到实现目标的期限,这似乎是不大可能的,这完全不像陈安之的做事风格。
- a7 a( F: w/ _; K3 F$ G
* R/ x3 u" v7 v$ K! y- m所以,其实只有一个解释,就是,这个目标根本不是陈安之亲自设立的,或者可以说,并不是在陈安之的亲自过问之下设立的。
N* I+ X! q# u& x
' [& p2 L! J& y* Q# l( L* u, P它很有可能只是网站管理人员的“杰作”:既然已经有了使命,而没有相应的目标,这似乎说不过去,所以也就随便加上去了这个目标。 ! ]0 K# c2 |4 k" u3 N
9 f9 f' U I9 ~9 U, n
这也就能够很好地解释,陈安之及其推广讲师、推广人员几乎没有在任何场合提到过这个目标。 , T5 k$ ~( v, q/ l: A( R! x
' D1 B" N3 T# D Z既然这个目标不是陈安之所设立的,也不是安之机构的员工所需要关心的,那么,事实上,安之机构也就相当于没有目标!
8 j! D- f/ l0 h
0 V( W% Z& V/ A; \5 \! R5 d, C2 G& E* ~: V5 g8 p, h3 ~
看到这里,有些读者朋友们可能会感到迷惑了:既然陈安之本人是成功学的权威,既然陈安之如此重视目标的设定,那么他有什么理由不给自己的公司设立目标呢?
7 y) w v) H8 a3 e, r2 u8 W5 }( S: V% J6 v* a* C% U4 I- S
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我们在这里暂且不去解释,读者朋友们慢慢看下去自然就会明白了。
% @4 k# r( { X0 L8 ~# M4 {1 C8 J9 F$ G( s+ N! A1 ]
我们在这里想要说的是,正因为安之机构只有使命而没有目标,这使得安之机构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没有一步步前进的目的地,这就使得安之机构的员工们没有办法看到发展的前途,没有办法了解到自己所投身进去、所奉献热情的公司,到底会把自己带到什么地方。
; k) D. p- K- E6 L* B' {
3 ^; Y7 ~, ^0 ^. g/ @. c因此,人心不稳、人才流失、员工缺乏归属感等一连串的问题,也就无可避免地冒了出来。 - j7 C+ D/ ?3 {. K- Z6 O
2 |# K7 u5 l; u* j1 d r" E1 |
仅此一点,就使得安之机构无法真正壮大、真正强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