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住遨海湾
搜索
网站解决方案专享优惠-3折上云
楼主: 踏浪行歌

陈安之现象分析《成也安之,败也安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23: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祸起《成功全集》
, h* W; c! n9 @. c; ^3 r2 j7 t. h3 x! H; I3 j' R3 C) ?
2 H! T1 U# c1 X3 m% k. P
05年5月底,陈安之在山东临沂所举办的一场“签名售书”活动引发了一场风波。这场风波像导火线一样,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陈安之及其成功学的广泛质疑。请看网上的一篇网友的讲述: 1 a0 M7 B7 A9 C! P  W
6 s9 s& x# g& N/ t
: j" Z! O/ P7 l% Q
《陈安之临沂溜号引暴动》 % h/ @- E' ~2 ]0 \1 e- i% c* t

* s1 c7 l6 b- a  \1 N; X" p2005年5月29日,被誉为当今国际上继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之后的第四代励志成功学大师、信心和潜能的激发大师陈安之老师,将要来到山东省临沂市进行成功学演讲,全程演讲日程由益辉公司全权安排。 * A- k2 H# ~& W; p5 T+ E

" a# b9 ^+ z# @! [: x1 K- ]( X* [当天上午,在临沂市体育场内,有近五千观众慕名前来,此次课程门票卖到每人两百,有东明、日照、青岛、枣庄等地和临沂本市观众芸集一坛,整个体育场内人头攒动。上午9时,整个会场因陈安之的到来而轰动。首先由陈安之学生袁建军开场主持,而后由其另一学生魏某为全场观众演讲,后陈安之举行签名售书活动,销量火爆。 * f5 h- A" J2 W2 j/ X5 H
$ q! L' P- |' |* y% O2 R5 A  n
原定于下午2点于市体育场举行陈安之演讲授课,但一直到下午4点多,陈安之迟迟没有入场,只有其学生袁某和魏某为五千多观众授课。此次演讲由益辉公司四十万重金聘请陈安之专程来临授课,但由于陈安之的溜号,现场慕名而来的观众情绪十分不满,远程而来又花两百元门票就只看到陈安之之二徒在台上的所谓激情演讲,引发现场五千多观众骚乱。 0 B6 j3 Z3 q+ y$ G

7 J) _# R, a, U; ]2 X. E下午4时许,陈安之之徒魏某登台,观众见陈安之迟迟未露面,许多观众已隐隐感觉有些受骗,少数观众要求魏某下台,后魏某在台上支支吾吾,继续其所谓“授课”,避而不谈陈安之为何没有出场之事。这时,有两侧观众席上的观众向台上扔饮料瓶,全场观众气愤难当,一致要求陈安之出场。魏某灰溜溜的下场,而后不知其踪。这时,一位身穿工作服的中年男子跑到讲台,痛哭流涕,向全场观众跪下磕头,全场观众无不莫名,市体育场保安人员和益辉公司员工以及赞助商人员连忙将其抬下台。
# T) Y8 E! }7 r* q7 I
9 `8 X; h/ d0 x& j+ B% R据可靠消息,台上痛哭下跪者有可能为益辉公司领导阶层,原因就是因为陈安之“溜号”,课程难以进行。这时全体观众情绪高涨,暴动由而引发,陈安之学生袁某和益辉公司代言人登台大声制止观众们的情绪,提出其各种理由向各位观众道歉,观众仍旧向台下扔东西,并有一人在台前与保安发生摩擦,十余位保安人员上前殴打这位观众,并将其哄出体育场,此时入口处堆积《陈安之成功全集》图书的地方许多观众也引起骚动,有几人趁此时哄抢价值六百余元的《陈安之成功全集》,近百人从观众席上跑下哄抢,现场一片混乱。
7 a$ C/ {+ @4 m1 ]" q
9 G! j  `! t6 s' v. ~台上陈安之之徒袁某失声痛哭,看来也为其师的溜号报以无奈,更向全场五千余观众下跪,而益辉公司的几位员工也登台一同跪下,试图以眼泪打动受骗观众的心,但现场仍旧一片混乱,临沂市公安局防暴jc倾巢出动,但仍旧没有制止《陈安之成功全集》被哄抢而空,而且不断有人向台上扔东西。各位观众对陈安之逃跑感到强烈愤懑,有数十位观众在哄抢过程当中被踩踏,造成轻伤。后兰山区公安局长抢过麦克风,经过长时间说服现场气氛才得以逐渐缓和。
- m( i' B+ ?# D0 q( e. s0 N5 E" _- R- S- F6 E6 ]

' ]1 y" X- \* t5 i9 I) `8 C该文随后还附了这样一段评论: % t, [, }( j# o5 S6 l

& o% S; z+ E4 s# L; }陈安之,被誉为成功学大师,世界华人第一名成功专家,自诩为励志大师。果真其所谓“成功学”能为人们带来成功?通过临沂溜号事件可以看出,再怎么成功,没有起码的人格和诚信也是为人所不齿。光是说的天花乱坠,台下听众被“忽悠”的晕头转向,现场气氛倒是十分火爆,但果真听课之后成功之士有多少?难道知道了印钞的方法人人就能印出钞票来?不知陈大师的课今后谁还敢听?
, [' h# P9 U9 u2 Y$ n! o+ c7 M, p+ K# G% }
! P' G1 L/ T* Z; |! d5 _
随后,过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在安之机构的官方网站“成功新天地”中登出了这样一则“温馨提示”:
; U6 V1 G3 |; [/ o8 j7 b1 Q
% f: r/ C) Y+ X4 ?# L. y# e* P4 s" H
据调查,陈安之及陈安之训练机构从来没有与胡××及益×公司签订过任何关于陈安之在山东临沂演讲的合同,陈安之本人也没有在山东临沂举办过演讲活动。有人利用陈安之在山东临沂进行签名的机会,欺骗善良淳朴的山东临沂人民,谎称陈安之去山东临沂演讲,借机骗取钱财,当日受害者超过四千人。有关当事人因此而被公安机关调查和拘留。为预防胡××及益×公司再次行骗,特此提示,请大家注意以免受骗上当。 ( i6 O1 z1 ]: a7 p# O4 t% K) w
8 g0 r* k8 s4 d6 F1 o& w
近日有人不但不记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故意捏造事实,以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名誉,这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有关当事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陈安之及陈安之训练机构将保留追究有关侵权人法律责任的权利。
5 y9 {! e/ W: g% L* b, ?: j+ e) A  M& X8 i9 _- |) u

1 A9 a6 W  Q, K  [# ]' U许多人不明白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在成功学权威陈安之的身上,无论陈安之是有人利用了陈安之还是陈安之欺骗了现场观众的感情,无论其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也无论陈安之在这个事情中到底有没有做错,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办法接受这样这个事情。
- B9 M; p& F$ q
& [6 P0 }3 Q" h4 n8 b  {% x7 Q事实上,正如“温馨提示”里所说,陈安之确实没有与合作方(山东某机构)签订演讲的合同,签的只是签名售书的合同。陈安之作为成功者,对于言行一致是非常看重的。所以,活动的目的纯粹是签名售书(应该是签名售《成功全集》),并不包含演讲。当主办方把这次大会宣传为演讲大会的时候,陈安之出于对主办方不遵守合同的做法应该是非常反感的。陈安之没有做好演讲的准备,肯定是没法演讲的。所以,陈安之或许是明知接下来的场面将会无法收拾而干脆不露面,或许早已有了其它的安排已经离开了会场,总之无论现场观众如何千呼万唤,陈安之终究是没有出路给现场的四千多观众一个合理的解释,而把现场的烂摊子交回给主办方来收拾。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23: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说,陈安之并没有违反合同,违反合同的是当时的主办方——山东某机构,陈安之拒绝出场确实并没有任何做错的地方。 6 b8 b6 C+ ]" o( r9 h9 U+ ^* h$ K

  n1 j4 e: W; u% s但是,如果从处理问题的角度上来说,如果从情理上来说,陈安之当时避而不出场的做法就很难让人认同了,毕竟全场的观众都是冲着陈安之本人来的。即使错不在陈安之,但现场的观众当时是无法了解到这一点的,他们只知道的是陈安之应该演讲但却没有出来演讲,他们愤怒、他们抱怨,只是因为陈安之令他们失望了。陈安之避而不出,虽然是惩罚了不遵守合约的主办方,但却极大地伤害了众多忠实观众对他热切期望、对他热烈拥戴的深厚感情。这个损失无论是对陈安之本人还是安之机构来说都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 @5 Y5 ], H+ f

( `/ r2 g7 a  X+ M+ ~1 o看看后来网上那些伤心失望的观众如何评论这件事吧:(摘录)
  i7 V: e8 |# Z$ ?8 t9 s# D/ d  B6 R5 J% y" T1 {) T
“会场出现混乱,根据现场情况了解,陈安之的下属讲师与陈安之联系,说明了会场的混乱原因,但陈没有敬业的精神,面对4000多人的等待,他选择了离去,是因为出场费的问题?他哪么成功了,钱对他说还重要么,名声应该排在前边吧,先不要考虑与主办方的纠纷问题,那些事情双方私下解决。最主要的是全场听众的期待,哪怕上台说几句话也不至于导致如此事情的结果吧。” . n$ M+ p2 }% |: v0 T

4 i' O- z7 s# j. z“我是山东的一个观众,在五月二十九号陈安之来我们山东了,但是我们山东的人民有4000多人在等他出场呀!他为什么都不出来呢?我们4000多人强烈的渴望都不能让他出来,每个人都唤着陈安之的名字他都不出来,是为什么呢?是因为钱吗?难道说陈安之都是为了钱吗?不是说以最短时间帮助最多人成功吗?为什么有4000多人等着见他一面都不行呢?” : D3 k& F# p2 x' W% ^
: s$ Q. L  x) Y2 }
' f) l! g/ r  h; v" h
在山东事件发生之前,陈安之在广州也曾举办过这样一个类似的活动,或许在广州的这个活动正是陈安之探测市场反应的一个举动。 ) ?& O/ m1 ]! n7 O6 u! a) X2 n

+ ^1 K) n  ]! M' w- G在广州的“签名售书”会是由安之机构的首席讲师徐鹤宁所组织与安排的。这个一下午的活动先用2个小时播放陈安之的成功学VCD,然后由徐鹤宁作一个小时的演讲,然后陈安之才在几个助教的簇拥之下登台签名。在整个过程中,陈安之由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甚至对于台下热情的崇拜者们,连挥手、点头等简单的回应动作都没有。这个活动表面上说的是签名售书,而事实上只有花几百元购买《成功全集》的人才有机会签名,购买其它书即使再多也没有签名的机会——这一点在活动之前是不会有人向你说明的,只有到了最后签名的时候才知道签名的条件是不那么容易达到的。说白了,这样的活动,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推广《成功全集》。
$ q' ?! X; J: q$ U& B! V: I1 p9 e' S3 T) c  t; Z8 l2 E
广州的这个活动由于准备较为仓促,对大部分人的宣传是“陈安之见面交流签名会”,只收30元门票钱,然而还是有一部分人被骗说是“演讲会”,交了几百元的门票钱。大部分人交的是30元钱,虽然不大满意、颇有怨言,但也就算了,不会为这几十元钱计较什么。但山东的百姓交的是200元,完全是冲着陈安之的演讲而来的,谁会去为了一个什么话都不说的签名愿意掏出200元?所以,山东观众那种激烈的反应就不难理解了。 : c4 m  Z3 o. i

( K# [: h0 O8 }2 Y0 s7 M2 |然而,即使在广州推广这样的“签名售书”会时,安之机构的推广人员推广时用的关键词也是诸如“陈安之读者见面交流签名会”这样的说法,没有人敢事先提醒陈安之当时并不演讲、或者只是对购买《成功全集》的人签名。当被问道陈安之是否会作现场演讲的时候,回答却是模棱两可的,既不会肯定说演讲,也不会肯定说不演讲,而是巧妙地掩饰过去。可见,只收30元这么一点钱,安之机构的推广人员本身都没有把握这种只见面不说话的签名会能够打动人,而陈安之却对自己自信满满,这只能说明陈安之是大大地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恐怕世界上最大牌的明星也不敢举办这种坚决不说一个字的见面会吧?这种类似的事情很能反应出安之机构只是注重销售而从来不注重服务的态度。
7 r9 d# \  C$ y/ Y  G* Z2 Z1 E+ ]) x6 C1 Z0 f+ B
安之机构在推广类似的活动时,总喜欢作出一些空头的承诺。例如播放陈安之最新的VCD,会被说成“通过高科技手段把陈安之老师请到现场”。如果这样说还达不到目的,有些推广人员为了完成任务,就可能会拍着胸脯说:陈安之老师本人一定到场。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无论如何只有把你弄过来就行了,只要达到目的,手段如何并不特别重要。当然,这些是个别推广人员的极端行为,不能完全归咎到安之机构的头上,然而这毕竟反应了安之机构管理的混乱。 6 F- c: c% b" Z& s* z8 c2 \
. @+ j4 q6 b' O
事实上,广州的“签名售书”会,其目的,不是为了与观众见面、交流,也不是为了真正的签名售书。因为,现场必须购买价格为980元的《成功全集》一套以上的人,才有资格获得陈安之的签名。只有指定的作品才能签名,其它的作品则不接受签名,这样的签名会也算得上是充满陈安之特色的了,还不如直接叫“《成功全集》签名会”更为准确一些——不过这样的签名会恐怕就不会有多少人来了。 : ^; G$ g3 ]+ N+ G

- _. \- \5 {7 p4 M7 V当我们知道了陈安之不遗余力推广《成功全集》的目的后,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他的这种一言不发的“签名售书”会了。因为对陈安之来说,去推广这个《成功全集》,他可以少收费甚至不收费,这样会有更多人愿意帮助他来推广,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他到他的经销商队伍之中。但是陈安之又不愿意把这样的推广会办成演讲会,因为如果开口演讲而不收钱或者少收钱的话,那他的演讲出场费以后就掉价了——陈安之暂时还不能分出哪个是芝麻、哪个是西瓜,当然也就不愿意做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的事情。所以陈安之绝对不会答应合作方以签名的形式来作无偿演讲,签名就是签名,并不包括讲话。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23: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明白陈安之只是以这种“签名售书会”的形式来推广他的《成功全集》、发展他的直销团队的话,那么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像山东临沂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陈安之身上。
: O& K4 O, o3 h
4 y" J+ _/ @% W( _5 ^一方面,陈安之当然希望能够多举办这种签名会,既可以收钱又可以发展团队,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而且来签名的人越多越好。 + V. b& ^. [+ c( ^9 [/ G
, J* T5 r. ?, m. h1 i& e
然而另一方面,对于合作方来说,他们可不会愿意无偿地为陈安之来做这样的事情、举办这种签名会,更不愿意赔本来做。然而这种不演讲、不说话的纯粹签名会,有谁愿意掏钱来参加呢?签名会还得掏钱来参加这样的事情,恐怕也只有陈安之才能想得出来。纵观香港、大陆众多的大牌明星,没听说过谁举办签名售书、签名售碟会还要收门票的。
2 `; B8 {, y" Z" M4 o
) u  n5 r" o& O/ e) V这样纯粹的签名会,因为卖不起价钱,甚至凑不够人气,因而也就无利可图。无利可图的事情,又有谁会愿意干呢?所以,合作方稍微一动歪念,料定陈安之既然来签名,总不至于不简单说几句、回答几个问题,特别是现场观众盛情难却的时候。所以,只要陈安之能够在台上讲上个几十分钟或半个小时,再回答几个问题,再加上其它老师的演讲,那么这个活动卖出陈安之演讲会的价钱,也还是应付得过去的。大概这个合作方从来没听说过不唱歌的“歌迷见面会”,所以料定陈安之为现场热情的观众所感染,总不至于不开腔,因此就大胆地定下了把“签名售书”会当作“演讲会”来推广的策略。
% h% i& @6 w' E( t! y2 b4 o3 F& f' }2 x7 R" I6 N) u+ ]" ~
然而大出主办方的意料之外,陈安之完全不顾现场观众的热情是怎样的激动人心,不顾现场观众的情绪反应是多么的激烈,说过不演讲就是不演讲,最终造成了无法收拾的局面。 ) z. e$ D3 T/ v

0 d- i" I* q2 Z7 c3 P$ T; q& F) B" {当然,也很有可能主办方确实也没有打算让陈安之本人进行演讲,只是在推广的时候想要巧妙地打“擦边球”,说是“陈安之签名演讲会”,含义是陈安之签名,陈安之的学生演讲,想这样来蒙混过关,却没料到观众根本就不买帐。 5 {! _0 b! f, z3 ~3 G
5 r* F2 V1 r: j& b( q" R2 q
无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事实上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当陈安之这样去推广他的“签名售书”会时,以他行销大师的水平,不知道他有没有到过“签名售书会”这种产品,是否能够帮助合作者赢利、是否能够令现场的观众“物超所值十倍以上”?
! Y( v2 t( ~0 f/ @- y
# M5 ^7 D! V6 l) v% P, T! e+ G难怪教育培训界流行这样一种说法:跟安之机构合作的人,没有几个能赚钱的。 ; ]+ z6 `" K4 m
5 q( r) ~- [8 I3 h4 a1 Y
事实上,在陈安之的种种无限扩大自己利益,而无视合作伙伴利益的原则下,合作方确实没有办法赚钱,一些胆大的也就只好铤而走险打擦边球,结果就出现了山东临沂这样合作双输、甚至三方(包括听众)皆输的事情。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23: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安之模式”的必然结局:成也安之,败也安之 0 d0 D8 M2 y% n! P; f
' t( Y" w1 r5 g
! N" ]6 r+ A3 I
我们可以把那种像陈安之那样,有着特别的才能,而采取以自己为主导寻找合作伙伴包装推广自己,或者干脆就自己推广自己的发展模式定义为“安之模式”。
: |$ Z: f9 L3 c3 k$ F0 _4 W. {* \+ _- k2 g6 @1 g! j- a: v
“安之模式”的特点:一是推广方式以演讲为主;二是推广的安排由自己而不是由合作方或共组公司控制;三是对合作方及推广人员采取无底薪的提成或分成方式;四是只能推广自己一个人而不允许合作方同时推广别人。 . B6 y' M/ t3 d& ?0 e) t

; l* _, L& X/ c: H! V目前很多著名的讲师都是以“安之模式”来发展自己的培训事业。
; W. w6 J  }& e# x0 q
# K* d( B$ B! j* \" a被誉为“台湾第一名嘴”的张锦贵,是从实业起家,做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转向培训。他一年要讲课500多场,课程内容从企业管理到夫妻相处无所不包。张锦贵或许对培训的看法一直定位为一种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向更多的人分享的态度,因为喜欢分享而到处讲课,而没有一种长远发展自己的培训事业的打算。所以,张锦贵从来都是应别人的邀请而讲,几乎没有费过心去亲自组织听众来上课,也从来没有自己的专业推广队伍。或许对他来说,讲课是一种不必勉强的事情,有人愿意听就开心地讲,如果没有人愿意听,就可以去忙自己的实业。在台湾培训界,张锦贵属于少数“做而优则讲”、并且从不费心去推广自己课程的人之一。 8 t! K7 x& A# V
5 ?% T& f0 J- o
以讲“中国式管理”而闻名于培训界的曾仕强,也跟张锦贵很相似,都是属于“做而优则讲”、并且从不费心去推广自己课程的人只不过他的讲课风格属于沉稳、专业类型,基本上围绕着“中国式管理”这个主题来讲,不像张锦贵那样短平快、包罗万象式的普及教育。
. z# s( O( q4 p7 B$ G" }
# j. p8 q: v6 I# }张锦贵和曾仕强都是培训界的两个老前辈了,他们更多地是抱着一种随缘的心态来讲课,没有像陈安之那样很刻意地去发展自己的培训事业,因此,他们两个基本上是单纯的讲者身份,也就不能用“安之模式”来定义他们。
, V* C7 t& B' C+ f$ a0 I7 `& G" Q/ _8 c, d5 Q6 d0 N
而培训界另外一个老前辈,香港的冯两努老先生,同样也是属于“做而优则讲”的人,他对培训的态度就比前两位要刻意多了。他不但善于通过报纸、电视等专门的栏目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宣传自己,同时还组织有专门的推广队伍在香港、广州等地来推广他的系列课程,并且还经常在当地相关媒体对自己的课程作广告宣传。他在培训界的发展模式算得上是一种“安之模式”。与陈安之不同的是,他并没有培养专门的推广讲师来作公开课推广,而是通过推广人员的直接电话推广以及学员的口碑相传来进行课程推广。他的课程主要是针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课程。   c6 v$ d, N$ A! Y: c0 B

! E; h  u( p; b与冯两努颇为相似的是“行动成功学”的创始人李践先生。李践的风弛风驰广告公司因为超速的成长而被李嘉诚相中,被收购成为TOM集团的户外传媒公司,目前已是亚洲最大的户外传媒公司。李践先生工作忙得一塌糊涂,但仍然醉心于教育培训事业,从最开始的“跆拳道”训练,到“行动成功学”演讲,到最近的专门针对企业老总的“赢利模式”训练,从来没有停止过演讲、培训。不久前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成立专门的课程推广机构,推广他的一系列课程。同时,李践先生相关的书籍、音像制品也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其种类之多、影响之广直追陈安之。李践先生一直以其努力非凡的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行动成功学”。李践闯入专业的培训市场并不算太久,然而他所采用的“安之模式”一开始就让自己的推广机构面临“无米之炊”的尴尬,因为他实在太忙了,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用来讲课。
( J' k- b( y- x/ L; y, G* g, a% F8 J# _, F2 l9 W$ e  Z8 s' t
而近两年迅速红透半边天、以讲“职业经理人常犯的11种错误”闻名的余世维,虽然喜欢采用区域总代理的方式来推广自己的课程,同时也试图联合其他的讲师组成联盟,但基本上也属于“安之模式”之内,也脱不了单打独斗、自己开公司来推广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路线。
* {  E% k; Y4 }8 @9 s1 V% s: r; T; V$ Q6 ?1 s. }
除了以上这几位非常有名气的讲师之外,其它的许多进行企业管理、个人成功等方面培训的讲师,大多数都是采取“安之模式”来进行发展,甚至最近逐渐升温的记忆力培训、两性关系、催眠、NLP等领域的培训,大多数也都是采取“安之模式”来发展。 * e* J! L# w* v2 E3 l: K& ]

+ e$ @- `% e9 T1 f
  j' ~' ?& N4 a8 |“安之模式”产生的根源在于讲师本身的短视,只考虑自己如何快速成功、快速辉煌、快速挣到钱,从自己出发又回到自己身上,这是一种从不脱离自身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没有认真去想如何使公司持久繁荣、基业常青。
; R" H- |3 L+ l, \& ~# j& M% r) Y, D* D; Z) d
以“安之模式”而发展起来的公司,由于其先天的不足,只有一个产品,而更可悲的是,这样一个公司不但没有办法对这唯一的产品作出有效的安排,而其命运竟然还掌握在自己的产品手中,对这个产品形成了唇齿相依的极度依赖。假如这个产品发展得好,公司就会有一段好日子过;假如这个产品发展得不好,公司没有办法去发展其它新的产品,因此也只好跟着倒霉;假如更进一步,公司被这个产品所抛弃了,那也就只好关门大吉了。
( N: H8 @* F3 _& |, G5 a& l0 N7 s. d- U  i" |6 c! _, G/ c" i
因此我们说,在“安之模式”下发展起来的机构,有可能会因出色的讲师而辉煌,但无论多么辉煌,都一定会因这种模式而衰败,此谓成也安之、败也安之。 9 g$ N9 ]  _) x  L9 o
, s" ~$ \! W/ f/ c
以“安之模式”发展起来的培训公司或培训机构,必然会有成也安之、败也安之的结局。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23: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往往那些有着特殊才华的人,大多数都喜欢采取这种“安之模式”来发展,不太愿意跟别人合作共赢,因此也就大多发展得不太长久,不能做到永续经营,同时也无法把事业做得很大,这不能不说是教育培训界的一个悲哀。 3 b2 L' y+ x; k& Q5 H5 t( A$ h

1 Q1 a* Q; u2 ?5 ~: _$ i
  X. [% u7 [; |. Z所以,我们可以明白,安之机构困境的真正根源正是这种“安之模式”,这导致安之机构始终无法真正掌控自己的产品,反而一直被自己的被产品所掌控! . Y5 j* f4 F# g  B! N
. N# y& ?4 z+ I5 I/ N
被陈安之这一产品所掌控的安之机构,没有自己的意志,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是沦为了一个赚钱工具。在安之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包括推广讲师、行售人员等),不是在为了机构发展而努力拼搏,而是为了陈安之一个人的辉煌而贡献青春。
# h4 a( R2 w5 s, X; ]# f! i! g  Z" D( }2 O9 O
其它大多数公司的员工,都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快速发展,公司发展了、公司赚钱了,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收获会大一些。然而在安之机构,员工甚至不希望安之机构过于发展,不希望开分公司。 8 k/ P0 q  ~+ u' v2 y- x. b: W6 [

1 D/ B5 t3 x. Z$ g1 u/ M因为安之机构一发展,陈安之就会忙不过来,就会把他有限的精力分配到其它的分公司、分配到更多其它的事情上,那么,深圳的安之机构就会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
$ H4 p4 x- j! k* P- D+ B8 i9 i) @- z% P6 [# R# ^" Y+ f; R
同时,他们也不希望陈安之能挣太多钱。因为陈安之一挣钱了,他就可以多花一些时间休息、休闲,花多一些时间去卖他的服装和其它产品,而花在讲课上的时间就少了,机构推广人员的收入自然就少了。
4 S' \9 G5 ?9 X7 O, k! ]- `% B, W: x6 S
因此,安之机构推广人员最大的愿望恐怕是,陈安之在别的领域上都一事无成,不得不乖乖地全心投入到机构中来,多开课程、开好课程。这样,他们才会有相对稳定的收入保障。然而,陈安之那颗不安分的心,又怎么会甘于只守着一个安之机构呢?看来,他们的愿望恐怕很难实现了。
* i# r. q! m  j9 Y% J' t
- m4 }% r( I3 u1 @由于公司反过来被自己的产品所掌控,使得安之机构无法进行真正的公司化运作,这是其“成也安之、败也安之”的根本原因。这也是安之机构与深圳聚成公司最重要、最本质的区别。所以,聚成公司迅猛发展,分公司逐渐开遍全国,而安之机构却一直都固守在深圳,无法离开深圳半步。
7 {' M1 D' U8 ]& @0 f' p0 k7 w2 M& U4 p0 W  @2 _$ K
安之机构实际上只是陈安之一个人的机构,它仅仅是陈安之一个人表演的舞台。
. k1 c1 s8 x$ J& |- y0 |  o9 w
7 G9 \- O- T9 Y在这个舞台上,只有一个演员,就是陈安之,其他所有人都是幕后人员。
- G: p3 \4 J  l! @7 G" `$ V  {
安之机构是剧院,陈安之是演员。陈安之有时间表演,就能够开场;陈安之没有时间,就休场。其余所有人都在忙着如何帮陈安之寻找观众。陈安之表演得好,剧院就兴旺;陈安之表演得不好,剧院就会冷清;陈安之某一天如果打算不再表演了,剧院就要倒闭。
9 [8 H6 S! I. D- e
6 z, n: P/ W7 d8 X1 {6 Z在这个剧院中,只有陈安之一个演员,没有后备演员,也没有打算从外面引进别的演员。整个剧院的兴衰完全维系在陈安之一个人的身上。万一陈安之某一天倒下了,也就树倒猢狲散,不会有人留下来。 / x% Z& f9 S& X. c1 G  D; W
6 X# b  I+ G7 c& L; r/ v
所以,那些安之机构的员工,没有人能够真正地去构想如何在安之机构获得长远发展,他们随时都想着怎样借助这个跳板跳到一个更好的地方,或者干脆像陈安之那样也到外面搭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舞台。陈安之所培养出来的许多优秀讲师都陆续离开安之机构而另立山头,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23: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安之:一流的推广家、二流的思想家、三流的企业家
3 o; x/ k' Y% [/ D5 K* [2 v% n8 s7 [! G2 D3 `1 \

/ {; c+ g4 X" v+ _  `作者常常在想,安之机构与聚成、与新东方、与李阳疯狂英语这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分支机构的企业有何不同之处,安之机构为什么会是今天这个样子而不是别的样子?安之机构为什么不像其它那几个企业一样拥有蓬勃的生命力?
6 M7 T1 @0 @: D0 a6 C' E! {! r6 v- k
安之机构之所以无法蓬勃发展,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 W4 D8 |5 Y9 a( X8 O, f1 w8 e: ]) o$ h
第一,陈安之的安之机构复制了其老师安东尼•罗宾的机构发展模式,从推广方式到推广人员的无底薪制等等,几乎是照搬了过来,而没有认真去考虑采用一些新的、适合于广泛发展的模式。
; y2 r3 T& o, E5 c, Y+ L# U, }  l
. B6 \/ p+ @) P7 J; Z第二,陈安之本人具有极具活力的表现欲望,或说是表现激情,他拥有一种尽情在众人面前释放自己的天生明星气质,这是许多教育机构的创办人都未必具有的。这种天生的个性深刻地决定了陈安之的行为方式,使得他更多地考虑如何能更好地展示自己、宣传自己,而不是如何更好地与别人合作,为更多的人提供表现的舞台。
+ Q5 t0 ?4 H0 J2 N$ d5 B. B( i, Z9 W& C7 a0 L4 A, }- l( C
第三,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陈安之创办安之机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广自己,以及自己所创造的成功学体系,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迅速成名、迅速得到传播,而首先考虑的不是安之机构这个实体如何长远地发展、如何快速地繁殖生长。“陈安之”品牌是目的,而安之机构不过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而已。
" c" J3 P2 p! o
! h! D! y/ i$ b5 q% b
: V: i( s& O& r% h7 p陈安之与其说是一个成功学思想家,不如说是个成功学推广家。他的贡献并不在于创造了多么伟大的成功学理念,而在于推广了这些已经有许多人所总结出来的成功学理念。就像当初严复写作《天演论》来传播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一样。
. {; j& J, q' C( l  [& R. P5 [! |) X
9 R( e5 F9 A6 U5 f8 E  A陈安之的天才推广在于,像写诗那样,把某些意蕴通过一两句非常精彩的语句总结出来,以更好地打动读者的心,更有利于推广和传播。 . w  C/ W' B( W
; p) r/ w6 v* c' X% ^
就如大致相同的一个感受,像李白那样的诗人可以把它写成一首千古传诵的诗,而我们一般人则只能写出一段撇脚的话。
3 p6 Z! }8 K: N- |8 g  j; j8 }7 j7 b8 o) `
虽然,有许多成功学理念并非是陈安之的原创,然而他能找到并且将其推广开来,这就是一种很大的功劳。因此,陈安之在中国,也就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先行者的角色。
* ]1 B/ y' O4 P* T- Q. v9 C8 m
8 h5 V& j6 ^! k" k3 Z0 G( ]而其中有些理念是陈安之原创,或对他人的理念略作修改、或换了一种更生动的表达方式,无论如何,这种才能、才华也称得上是天才级的。
' c7 |& J- w! i: d! L7 f- n
6 Q4 K# `) h* L" v' x$ L3 S! F
$ |1 |$ h4 ?; M0 n8 r陈安之与纯粹的思想家、纯粹的企业家都不一样。   Q5 [& Z+ _8 \% Q7 c

# d4 i6 B" z% @  r$ Z纯粹的思想家只是考虑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很好地表达出来就完了,而如何很好地推广自己的作品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不会占用他们很多的精力,他们会把这个工作委托给专业的人士来操作。
3 G: l, D' u0 r' a+ G3 H( Q5 ^" M0 j) V7 ?, A5 h# X; D" }/ l9 Z
他们所考虑的也不是什么企业发展、基业常青的事,只要自己的作品能广泛地流传开来、能持久地流传下去,这就是最大的愿望了。
- E& X+ M5 [* r- Q( b/ F: D5 _( ]5 d$ j! w, d
他们不会因为自己有一系列的好思想就去考虑如何建立一个企业来推广之。 ' n6 F+ C: Z& H

# ?+ u- q. Z9 {& z- P+ k他们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得出更多更好的想法,而不是如何去更好地推广这些想法。
* r2 T7 w  t: `( v/ x. P5 M  f2 f
# D' ~. ]/ Q* b- B, Z, u; F/ Q4 f然而陈安之不一样,他首先想到的是推广,然后再去思考、总结出一些思想来适合这个推广的动作,也就是说,先有了建立企业、发展企业的想法,然后再去找合适的产品来生产、来销售。
. y4 e! Z& E1 }/ y, m5 K: Z$ J' }- U* M5 k' Q
所以,陈安之的不同在于,他是以推广手段为先,而以推广内容为后。
$ R* i8 g( i( o7 N; d) Z8 B1 o* l! o9 ?
只不过由于陈安之的天才,他所总结的成功学思想恰好符合了大众的潜在需求,深深触动了大众潜在的成功情结,所以才得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 y4 e4 u" I6 W' Z9 \

% b3 k+ O: E1 v/ E事实上,我们与其说是被陈安之的成功学思想所吸引,不如说我们更多地是被其天才的推广艺术所吸引。正如我们所熟知的“超级女声”,与其说我们是被“超级女声”中所演唱的歌曲吸引,不如说我们是被“超级女声”这一活动新颖的举办形式所深深吸引。
' \+ m2 z& V  S9 u& u/ n4 q0 J: F6 y/ l# B: h4 [; g
从推广家而不是成功学思想家这一定位,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何陈安之的著作都显得有些杂乱无章,没有明确清晰的思想体系。 & o: Z4 G1 n) M1 W( A  \4 C

9 S" h' b* r+ B  U8 m因为其推广家的天才,陈安之可以很容易地总结出非常利于宣传推广并一下子能抓住人心的思想内容,以及简短精髓的易于传播的语句。 3 Z7 c: k7 c0 S6 J  D) D% t

/ j9 N* r6 q7 N. u, O而由于其不是深刻的思想家,所以无法总结出一套独立系统、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成功学体系。 - ~" R6 ], j7 i3 F3 ?) Q* u
# U! i" G; ?% s( E6 s+ S
事实上,陈安之成功学的内容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总结他人的经验、他人的思想,陈安之所做的工作不过是将别人的思想总结成为更利于推广的口号而已。 2 M6 B9 }6 r% Y* U" H2 E

5 `$ J/ f6 P9 y5 ?安之机构之所以有着如此多的困境,根源在于,陈安之所用心经营的,只是他自己,而并不是安之机构!
8 ?! n) P3 a+ t0 m, v5 a7 L  x0 R2 H/ l+ Z& l
陈安之与聚成、新东方的不同在于,后两者的创办人一直在思考的是如何让自己的企业更大、更强,如何让自己的企业快速地发展至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而并不是去想如何利用这一公司来更好地推广自己、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如何更好地把自己推销出去!他们考虑的是推销企业,而不是推销个人。所以,他们会想方设法与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合作,通过推广众多优秀的人才而使自己的企业壮大。
( t! G/ {2 t- K! \. Q1 P/ e) e2 R8 m+ w
而陈安之却注重推广自己,排斥推广他人!我们可以想像,如果俞敏洪也像陈安之那样,仅仅考虑推广自己而排斥其他的讲师,那么,是否还会出现新东方这个英语培训的老大。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23: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们说新东方的俞敏洪、聚成的周嵘等人算得上是伟大的企业家,而陈安之则不是。 5 [' \8 g. E/ e2 T, t' N  p

% P# t3 ]' ^% E' b所以,聚成、新东方能够快速地将自己的分支机构开遍全国,而安之机构却只能一直蜗居在深圳,无法走出深圳半步,并面临着无法摆脱的七大困境! 0 Y# s; b: p. u. D. h* i
+ R4 g7 e& H: c9 Z# U' ~1 K

: D) u+ Z8 j5 E2 p+ c4 r" Q陈安之将自己打造成为“成功偶像”之后,身上笼罩着的光环不但使许多崇拜他的人把他当成了无所不能、无论做什么都会成功的超级偶像,同时也使得陈安之本人迷醉于这一光环之中,以为自己真的无所不能,结果却在《成功全集》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中接连失败,同时也把自己一手扶持的安之机构推向了衰败的边缘。
. a# g3 Q6 z) Y/ b! w/ j/ |  f/ K$ e
当我们以客观、理智的态度来从容地审视陈安之之后,发现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陈安之是非常恰当的:陈安之是一流的推广家、二流的思想家、三流的企业家。 ; }6 C2 f4 U" z* g7 U3 L

* g# ]  }& M8 Y1 Z) x& l' b( B# G我们不妨再稍微深入地总结一下这个评价。 * J$ F4 N" ^2 O8 y3 j! K

5 L- _9 w- _& p0 o
. F8 T: Z+ o9 \为什么说陈安之是一流的推广家? 9 ]  \9 O5 ]; |3 ^2 C

% [/ r! K- G( K9 H首先他是世界一流的伟大推销员,当他把自己当作产品的时候,以其世界顶级的推销技能,他可以很好地把自己推销出去。
, ]& y& ^+ z  i0 Z" g6 V- T( D/ K  l1 ]$ z6 P4 l. ~2 z6 `9 O$ B8 l
其次,他拥有出色的行销技巧,他懂得如何定位自己、包装自己、推广自己,并充分利用了六大武器来实现对自己的全方位推广。 : d  Z5 K; B0 ]$ Y7 `* |
. _3 A* j! s! Z& g2 X8 C! N
第三,他作为一流推广家的真正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很快地培养出一大批小推广家,就像孙悟空拨毛一样,一下子创造出一大批推广水平赶得上自己的小推广家,通过他们来实现对“陈安之”这一品牌更大范围、更快速的推广。 4 ]1 \$ N( [9 N1 r* \

# l, i, D& V& n/ D" R第四,作为一流的推广家,他非常准确地抓住大众对快速成功的这一广泛需求,把自己定位为“成功学权威”,并迅速把自己打造成“成功偶像”,这就使得“陈安之”这一品牌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至少会轰动一时。 ' q6 ]: o9 o, |
. b: O% x) C6 V" h
第五,陈安之外向而活泼的个性,使得他对于行销、推广这样的外向形式具有天生的优势,能够迅速地以其天才的演讲、推广水平而把大众的注意力聚集过来。 - J$ m5 t: u+ O  t, W; p) v

& k5 t9 U/ ^- S
2 a; \3 K; b; _2 k+ J. h为什么说陈安之是二流的思想家?
. K, o0 c( M' ], }* L, a& Z. O2 T( x9 c2 a- A3 ^
首先,他的许多成功学思想并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的,他不过是对此作了更为广泛的传播而已。他所倡导的成功学,也仅仅是更多地适用于营销这一领域,而并不像他自己所说的是一个全面平衡、涉及人生各个方面的成功学系统。
0 M+ Y6 E$ y9 J* C7 w+ |
7 l$ j& C6 }3 X7 {+ C' @8 p3 ]7 S, [5 t其次,陈安之并没有形成系统而严密的成功学体系,只是成功学思想、NLP精髓、销售与行销方法的一个大杂烩。其成功学书籍大多只停留在精华的传播语加上相关的成功故事的组合,而并没有对成功学进行深入系统的阐述与总结。
  ]& O( x0 W; ~8 q6 k6 N' W& ?! e
第三,陈安之以其外向型性格,加上发散性思维,适合于做一个很好的提问者、出色的讲故事者,而不容易成为一个思维深入细密的思考者。也就是说,陈安之适合于寻找、总结并传播成功学观念,却并不是特别适合于深入而系统地研究、探寻成功学的更内在规律。关于这一点,作者在前一本著作《陈安之:铁定成功》中有比较深入的论述。 % u& s  ~  Z7 V# L
- n2 ^/ b2 j$ }& p; M, n

) k( q# |0 _* C# [& `6 L为什么说陈安之是三流的企业家?
% O+ U* v+ j( ]! B7 }/ C* E8 O2 C# @5 Q$ j% D) V# p% v
不容否认,安之机构和梦工场都是在陈安之的一手扶持和推动下才有了今天的辉煌,离开了陈安之的安之机构和梦工场有可能变得什么都不是。   w& K% }) R2 n5 X2 l
  Y( E" `6 U% L. C1 z
所以,许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错觉,以为陈安之同时也是一个一流的企业家。或许陈安之本人也是一直这样以为的,所以,他才乐此不疲地去开办“总裁班”以及三天收费12万人民币的“香港半岛总裁班”。 ( ?7 m: R4 q, y2 X5 Q9 D

: [% L' J% N% f4 h0 l当有了安之机构和梦工场的辉煌之后,陈安之轻易地得出结论,以为指导一个企业走向成功也像指导一个人走向成功那样简单,所以,他把他的成功学又扩展成为“企业成功学”,并自封为企业的“成功终极教练”。
8 T1 o) x1 N( m* Z4 c. {- u- J' Q
然而,在第三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陈安之所领导下的安之机构自身都是千疮百孔,他又如何有资格来指导别的企业呢?
2 P# d, s. u$ Q4 h( }6 O
2 d$ K9 n) V# [; A! |( r, O事实上,陈安之曾经经营过一个玩具公司,但很快就失败了;他一度经营过一个连锁饼店,但很快就无法继续;他经营过服装店,但也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 e+ e5 e% U! J* \
$ |& X1 d, E3 ^  i5 P* k6 C, g; j: H& S
而现在,陈安之把一个原本很有生命力的安之机构团队引向了歧途,这样优秀的团队本来可以齐心协力地去成就一个伟大的公司,然而却不得不在直销的指挥棒下开始走向支离破碎。 - {2 e9 A6 v$ H0 K: j0 p( C

9 i/ Q# G8 }% ^; n7 h: u所以,我们去学一学陈安之的行销、推广艺术可能会收获良多,但如果去向他学习如何经营、管理企业,恐怕会有些失望。
! A" T% @' N7 \5 l
  e; P- k5 i/ v$ L1 T
7 I7 B! M3 }5 G% W所以,对陈安之比较全面的评价,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陈安之是一流的推广家、二流的思想家、三流的企业家。
+ L9 P5 k7 S8 q* l+ H% a; H2 n, p+ `+ O* J& y) @
当然,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想要去歪曲什么,读者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家之言,或许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 T6 v  y3 J. X: i+ M
1 k# @0 Y" ]* M' f& X! O" e( g9 J: H
然而,通过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只想指出,任何人都有其优点,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有其弱点、甚至缺点。
3 C4 s. @  ^0 Q4 |/ i2 ]9 w  w# o  B+ ^  B
陈安之曾经取得了常人所不可及的成就,他因此有足够的资本来指导人们。然而,陈安之也应当正视自己的弱点,不要把自己某些方面的优势无限地扩大,以为自己的所想、所做就一定都比别人正确。
) O0 ?" B% c" Z' R1 y/ l/ J; i" \" D) t( ^' Q
而作为陈安之的追随者们来说,除了虚心地向他学习之外,同时也应当清晰地看到陈安之的局限性,没有必要把他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奉作真理来学习。这样的学习才不至于盲目。 9 y# h3 ^( X. r. B

0 Z+ m. F5 z6 p6 [$ c/ W陈安之是人而不是神,我们没有必要对他过于仰视。
" `/ x& }# }# |
+ y5 T  `/ ]8 S' y* f, ?2 P根据这一评价,我们再来看安之机构为何会处于“成也安之、败也安之”这一尴尬困境时,就会看得比较清楚了。 : ^# M. _( z5 i2 n5 b; d  Y8 q

$ D* s9 P% R9 J5 F6 w因为陈安之是一流的推广家,所以,他以其天才的能力一手把安之机构带入了辉煌。 9 z1 B" G6 [- e' w+ c, O; W, @
# J. B- R1 _5 {1 F4 o) ~* b, r
同时,正因为陈安之是三流的企业家,所以,一手塑造安之机构辉煌的陈安之却没有办法让安之机构继续辉煌下去,相反,却使得安之机构逐渐走向衰败。 8 m) m3 Z5 J2 C+ I& g% T
4 [1 m0 O2 F1 O* n/ u
安之机构成功,是由于陈安之出色的推广天才;安之机构失败,是由于陈安之撇脚的经营管理能力。
. {6 t& Z% M7 [. v7 ?8 g  N# [( Q' k% M4 ^
这就是安之机构“成也安之、败也安之”的最简单注解。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23: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更彻底些,陈安之成功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打着赚钱的幌子,给人的误解是听了陈安之的成功学,就会开始赚大钱,仿佛陈安之的成功学是赚钱的灵丹妙药。
! a8 J5 Z  d8 f1 I( h8 @
8 I! ?4 E0 G6 J; M  V6 k3 V
* V/ G+ f/ }0 d当然,公正地说,陈安之成功学也确实让一部分人很快赚到了钱,赚到了比以前多得多的钱。 & ?/ y0 G* V) U1 _

) |/ K6 _4 d+ u, `: h还有许多人短时间内虽然没有赚到什么钱,可是以后,慢慢对成功的领悟越来越深了,做对的事情越来越多了,相信也会逐渐赚到钱的。
8 W8 T+ Z+ g9 F+ {* T' T5 P/ ?. {; W/ ?* c
这是陈安之成功学不可否认的作用。
) u/ x/ s; \( ^/ }5 g+ q, m1 y
0 F6 `; s  V- c0 L然而,这个社会上很多的培训,比如英语培训、电脑培训、销售管理课程培训,甚至学校的教育等,都对我们的赚钱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3 ^8 ~' B( a- a+ Y6 {/ F4 c; X- Y3 S! O9 B; T, h+ D4 v/ L
他们没有宣称、没有暗示自己是“赚钱学”,凭什么陈安之要把自己的成功学暗示为“赚钱学”?   N) t3 b( S  t& }! m4 |

/ V+ a4 \$ I+ g& ~3 _你自己爱怎么想没人管得了,可是拿出来误导别人就是你的不对了。
' z9 h9 k1 U  x, A( j
- R7 s1 M) Y# D, [* S
" j0 D+ }, d6 O  a9 i二、陈安之成功学=心态激励学 # g* F# B+ X. u- _( t  e

* i+ |  R8 U$ W2 n/ f" Z) B: P- b0 w0 g8 o, A
课前煽动、课上激动、课后没动。激情有余而后劲不足。 / z0 O6 l& f& m0 Y# q

6 i8 }. l3 u* g2 F) d# M. O2 I这是网上有人对陈安之成功学课程所作的评价。
* S7 A+ K6 s1 T/ z1 V; z& ]: d" M: ^% I2 Q+ F" Z% E
这个评价不能说完全正确,但确实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真实感受。 $ X4 _" \/ s$ F( j, `) G8 k
( j3 {+ X5 k* ~% V" |- ?/ {: H2 T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陈安之成功学基本上等于心态激励学,显得过于感性了。
; H7 M  [6 I5 @. e! n' a' @6 ^0 B* l! F7 m) }4 }, [8 x$ b& T
从许多成功学学员的反馈当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什么是感性、什么是心态激励。
) x+ X0 m' K5 ?7 C! a8 J
- Z# u5 w7 K( i5 y# a8 E  ^( D以下学员反馈摘自陈安之的《绝不裸奔》一书:
3 h9 A3 G' c5 Q7 ?6 ]# x4 k' ^( d* [( _5 L; f
“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正准备考研,每当我感到力所不能及而松懈下来时,听陈老师的声音会让我再次坚定信念,努力迎接挑战……”
) f$ o2 g- Q) u+ r8 D1 z! K3 O% W: o$ M% A8 J
“此书的每一句话都令人振奋,它使一直低迷的情绪变成健康、兴奋、信心十足。”
) i4 g) U# c3 ^- x2 y
+ l; \8 j6 c" Q% z  s% X“看过陈安之老师的书和光盘,令我对生活更加充满了自信。我坚信: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 3 u; T, f) C. O) d" p
  p- g3 g. W/ O2 v
“看了陈老师的VCD以后,走出了消极的阴影,有了坚定的信念,对自己重获信心。”
3 j& D4 M$ F+ K1 F  i' d/ z. ~  v8 k5 o- H5 y: m, y0 p9 r
“陈老师讲课声情并茂,内涵丰富,反复看其VCD,我受到了一定的启发,现在有强大的欲望想成功。”   `. S8 B. y1 Q2 R6 ~. Z) M
/ y% R9 g6 S& `- R. T5 U  v
“我觉得陈安之老师的话,在我心中燃起了一把火——把我渴望成功的强烈心给燃烧得通红通红。” # m4 D0 c. q# E$ K

8 B5 l0 `% D& W4 h* g……
% ]- q1 u' d) w, g! n) k9 J, F/ O: q: O5 H" `( [
可见,看陈安之的书、听陈安之的课,其最大的作用无非就是振奋了精神、燃起了自信、增强了行动力。让人感到对未来更有把握、更有希望。
" h; M# ]& W2 g% h
4 {7 k( k1 g- g- e陈安之的演讲善于激发人们对成功的欲望,并从此以为成功变得很容易,从而对人生的热情和自信都大增。 ( e) v# x2 s+ N$ e- l9 b0 b  W8 D. F
0 E* L) d; b& _$ b
这些,都是感性的心态激励的效果。
" R7 z8 S5 B  ?3 b0 f. F4 E8 t6 D) P, l3 b, f9 W
陈安之自己很少主动谈到成功学的激励作用,他更强调的是成功的方法、成功的规律。 $ D1 w1 }4 O& ]: i0 M# O* P* N7 Y

5 c  d* J! w% r; P' m* {还是王阳看得比较透彻,干脆就把成功学叫做“励志成功学”,真是一针见血。
' D% [6 E  m8 I* o' u; a
' G- I- h8 W  ^: ^, K( A* w" ^& P. B+ a. ]8 z; B8 \
某种意义上说,陈安之成功学,主要内容就是一种暗示,或是一种催眠。 8 d8 H3 t- X1 Y% ]
* d  X3 P2 ?5 y% \
当你接受了这些成功学道理,你就会不由自主地从内心中升腾起一股冲劲、一股激情,从而大大激发了你的行动力。 ) l  H* @  a  l# g
* F1 g8 Y7 E% g  S1 v
行动力增强了,离成功很可能就近了一些。
2 u5 m, ~& N3 X4 K0 f9 v- W3 i/ ?9 j. K' q9 j: h+ W8 u. x& d
这就是陈安之成功学的致命吸引力。 % T' z+ |$ q# Z( _

) |0 v, g( l' Y4 k, G4 i8 l+ k: m/ ?每个人内心中都拥有着非常强烈的成功欲望,只是在过去,人们以为成功会很艰难、离自己很远。
- z7 Y; z; ^( M% v( M- W! p. |' T
陈安之只是做了一件事情,他让人们看到成功其实是不难的,成功其实是很简单的,每一个人都很有可能取得辉煌的成功。
) w/ i( p9 H0 v4 ]0 K/ Z; ^9 _
9 ^6 d! N* u. S$ C- V; J他让每个人一直埋藏在内心深处的那团成功之火猛烈地燃烧了起来,一直烧到了身体之外。
5 e. P; i7 Q4 B$ ?# A" C# B! \9 Y2 o* k0 A8 H9 b$ X3 E4 x0 R: W9 s
所以陈安之给人们这样一个很强的暗示:你只要看我的书、参加我的课程,你就能实现对成功的强烈渴望——或者更直白地暗示为:你就能很快拥有你一直梦想的巨大财富。
$ a5 V1 f$ j% J- W+ q
8 U( b9 P! _: z0 m1 O这成了一种暗示、成了一种催眠,让人不知不觉地投入到对自己梦想的强烈欲望之中去——当然,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坏。
8 {4 q4 J8 E5 |8 Q* p8 k: |* ^' s8 k( l
看来,陈安之对暗示、对催眠还是非常有研究的。 4 c8 n- D- J: H: c! Q2 K* ~

! B( d' I8 O* C. ]
/ }. f) e+ m: _) W7 X然而问题就在于,这种暗示、这种催眠的作用是会不断削减的。 / S8 j+ |& ?& B* b; ], r

$ F7 G/ e' q7 u  e很快,当这些暗示、催眠不再起作用的时候,你又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之中。 ( X. r+ s/ u5 y+ E
7 s- m; S- e, z; w
所以,陈安之特别强调对他的书要反复阅读,对他的CD要反复听,对他的VCD要反复看,甚至还要反复听潜意识CD,每天不断地暗示自己、不断地激励自己,这样才会有持久的行动力。 2 D, Y  k. ^" w3 f7 Z

- q" _& N) h% m& ^7 k$ e! y- O当然,还不仅这样。
0 I+ Y# x& x/ E, a1 I- J- R6 J5 F: x) d( H8 [
陈安之深深明白自己的成功学主要是以感性的力量来打动人,所以,在他的课程上,在安之机构推广讲师的公开推广课上,对感性力量的强调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 d  d1 H. ^" R* ]; U5 j
4 c; ^* y# p) U2 o陈安之对演讲有着完美的执着,对音响的要求是顶级的,对会场布置的要求是一流的,对助教们煽情配合的要求是严格的。
% C5 _( _: W! P% @2 j8 F% p, V2 o3 r" g! y
陈安之一定要让自己每次演讲都能充分地调动起听众的情绪,要让他们激动起来、狂热起来,这样,才会达到效果。
; c6 v' \2 B. {* @3 V& s: c. ^7 ]* ]& Q6 y5 r
为什么很多人在听了安之机构推广讲师的演讲之后,都有一种冲动想要去上陈安之的成功学课程呢? # @$ T/ R" y/ b! j9 m. b

. G* I+ A6 N. g# P! X, G$ ?9 M2 v8 U. {就是因为安之机构的这些讲师,他们的演讲深得陈安之真传,他们非常善于用煽情的成功故事来调动气氛、来感染听众,给听众一种强烈的情绪冲击。最后,他们又非常技巧性地把这种情绪引向陈安之成功学,让人们相信陈安之成功学真的能够帮助自己立刻成功。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23: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性格偏向于哪种类型,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劣势,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工作、生活。 . ?% _' _( e( z

+ D! w  A4 o8 Q  X5 V既然每种类型的人都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都有着与其它类型所不一样的特点,那么,更有针对性的成功学方法应当要根据不同的性格类型来分别给予不同的指导。 7 r- T8 T: q0 i& {# K0 g1 ~
" M+ [; o; B4 ?. _& D$ s$ {+ ]
然而陈安之成功学并没有去做这种针对性的指导工作。
( l. R' x/ Y4 ], o  O$ K4 |
# C1 B, N0 D8 B7 W$ @' `陈安之成功学并没有给四种性格类型分别提出适合它们的成功学指导体系。
! X8 A: a/ H3 T: T" i0 q  T/ ^* O* h: e3 t3 h
事实上,陈安之成功学更多地是适合用来指导力量型的成功学。 : ^5 a2 o4 u9 W  [" \* k

8 E1 ?0 o: }9 T1 {" ~. W/ o也就是说,陈安之成功学仅仅相当于力量型成功学,而对其它三种类型来说用处不大。 . C% n2 ~: J8 o

  m/ C( w) [" ~% R6 I$ w力量型的主要特点是行动力强、凡事以达成目标为重、没有生活而只有工作。 ( c& `" F7 s1 l6 ?/ T4 h

& z  }. y$ p2 ?  u  {, e而陈安之成功学恰恰是为力量型所安排的。
% O' p* V+ h, E/ N, k( i+ A' y
理由有如下几点:
. z5 u5 h/ s, j6 s0 r7 I4 ^* b) ~2 `9 A  \

6 B$ Z4 m* h* P" C/ y第一,陈安之对成功的定义是“达成所设定的目标”。 ) c) u$ q/ y3 W) g" N. u
6 a: k  Y$ b* X
在四种类型之中,只有力量型是对目标最敏感的,凡事围绕目标进行。 8 H7 E$ w% e6 C$ w$ T

6 S& @/ I  `& J. I2 _9 y" P( i其它三种类型的人当然也有自己的目标,但他们不是特别喜欢刻意去设立目标,更不喜欢每天都提醒自己目标是否达成、离目标还有多远。
6 z# E* o/ H! P+ u) Q# [+ p% d/ @" w) N" b" {4 E2 Y8 N* Q6 ^7 M
除了力量型之外,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只剩下目标,没有人愿意用那些充满压力的目标来取代自由随心的生活。
9 l) A6 W* u" w3 H$ L. S. [
! e0 d" F4 k1 W既然其它三种类型不喜欢设立目标,那么,他们当然也就没有不喜欢那种刻意去争取的成功了,他们更希望成功来得自然而然。
$ T; x0 s' c' P: H$ h) H( k" s5 E
4 r! s8 g. e' e4 S! g. g8 @0 V
5 v) Z, f9 s+ [+ d2 x9 K第二,陈安之要求成功者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最大量行动。 * g0 C. T3 q$ j, c8 P% a
; L5 z" [6 s8 Z1 B: i# D9 n7 h7 h3 {# j
四种类型之中,力量型的行动力最强,想到的事情马上就会去做最,他们不喜欢拖延。
' T' z+ S2 J- l% R
0 G, n7 j4 x) x- U  [其它三种类型不喜欢有目的地“采取行动”,他们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们要根据自己的心情来做事情,他们不愿意去采取那些缺乏乐趣而仅仅是为目标服务的“行动”。 ( \/ K# r; Q  t

& K  F0 l$ M0 ?1 C4 b. U8 I( U这三种类型的人竟然不喜欢采取行动,那么,从陈安之成功学来看,他们似乎也就与成功无缘了。 , G0 D  g! n" [( y# w/ ^
% h4 }9 S$ C& i) R. a- u
8 d# {( ^  k4 j3 M9 z5 H6 K
第三,陈安之要求成功者“坚持到底、决不放弃”。 ! x3 \9 k/ n/ Q  p9 W- L/ p, f1 R

* \; x7 z: }- C5 `9 n5 A$ u- o无论是与人打交道也好,做事情也好,最有韧性、最能克服困难、最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类型,无疑非力量型莫属。 - y8 W# n1 ^! O, P# h' g+ I) K" h

; r% [/ x" k7 p. L* ~在四种类型中,活泼型最虎头蛇尾、最缺乏坚持度;平和型最顺其自然,该放手时就放手;完美型最能体贴,绝不愿对他人有半分勉强。
0 N; @: |$ t6 \5 \
8 c3 ~+ q3 K) s" X( l1 M陈安之既然说“成功者决不放弃,放弃者决不成功”,这样看来,也只有力量型才能成功了。
8 E( ]% {) F% c; R: r0 V! \
6 Z! F, w6 h/ z$ g" @8 q+ [' K7 Q) R* o. W
第四,陈安之说,成功者“要做就做第一名”。
5 F: o& c, a6 ?2 \! t2 j) T' {2 B1 R2 a: _
要做成第一名,意味着必须要超越第二名,意味着要设立众多的竞争对手,要一个一个、一批一批地超越对手。
( m; Z( E) K/ a8 y" C; Z6 R& S+ j- \3 U' @, Y2 ?6 c7 N
在四种类型之中,只有力量型最充满斗志、最喜欢挑战、喜欢竞争。 ) L4 O) S* a8 ?! q
9 o0 k6 v8 l. A( U  R2 u. ~; j
活泼型只对好玩的事情有兴趣,然而竞争毕竟很有可能是残酷的,所以并不适合他们。 6 b' `! Y; L( A1 _: _

" F) B1 m  v* X平和型最顺其自然,谁想做第一谁去做好了,他们是不会刻意去竞争的。 & _" T6 a  [6 u: ]

4 }# D% {4 e7 z0 u完美型最容易心慈手软、妇人之仁,竞争一到白热化,就会于心不忍而败下阵来,没办法与别人深入竞争。
" G' D2 V! C9 Q: |) l, x& _8 s4 `1 A/ v% \& u' y" A6 a( E/ t+ X) ^
这样一来,最喜欢竞争的力量型自然稳操胜券、所向披靡了。 & E' w/ D/ i8 h; R% T
0 _8 }0 X- _' f5 q- \. {( c; f
而事实上,真正激烈的竞争往往都是出在两个力量型之间。 % a* W" d1 l6 v& ]9 w( g9 ]

) j1 r7 s* v7 |3 X$ ?. H2 }2 g; |9 h! x! P
第五,陈安之说,“世界上最伟大的成功秘密是努力”、“今年要比去年努力四倍以上”。 5 r$ h  j" D5 P! }- I

) }( x1 G5 a1 T) t6 ^# v' ?; |要说到哪种类型最像老黄牛一样,努力不懈地工作,那就非力量型莫属了。
! L* i4 i$ V; \, W  W  y( Y7 E& I9 J5 \( _) ?% t
力量型有一种天生的冲劲,天生就闲不住,就算没有事情,他也非得找出些事情来做。 ; I9 p# g8 z* b

1 B( m" q" ^6 ]: ^  F5 g6 A/ q在一个单位中,如果你看到一些人总是非常努力,什么事情都抢着干,总是加班加点,生活、娱乐什么都顾不上,而且不怕脏不怕累,这样的人多半是力量型。
  X( D' C' W+ ~
. [2 i) v9 h  [- r# i, c活泼型喜欢娱乐,对沉闷、反复的工作不感兴趣,所以不会很努力。
2 }$ |# y5 t+ A  w( @6 G' Z' F3 Q$ O% m7 O; l) ?8 s$ }2 s4 C
平和型最懒,能坐下来就绝不站着,能躺下去就绝不坐着,所以努力不是他们想要的。 % p3 J3 H1 v+ i  C- U

9 M- f3 g2 N" P' M+ i2 d) U完美型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比较认真,但对于那些工作所需但却不是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就会颇感头痛,恨不得甩手不干,即使努力也非自愿。 4 H$ m  _3 b2 L2 W
# m' A: F- O% O2 |0 a- b& p( j

  r. U( x3 V0 v5 X7 v当然,陈安之成功学之中还有许多成功理念,都可以说是完全针对力量型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J+ C6 q, {: ~( |" w# o
, q, v  s/ e' k% ?" ?事实上,陈安之成功学也最能得到力量型的认同与追捧,那些一接触到成功就如获至宝、就下定决心痛改前非、甚至因此而热情投入安之机构的人,大多是力量型。 ; k$ c6 I4 M* O( S" g/ x
% n0 z* @2 V* \- s# T
按照陈安之成功学的理论看来,似乎只有力量型的人可以获得成功,其它三种类型的人都永远与成功无缘。
: C. o8 p3 X& r: i, z7 t( q5 M# j/ i
然而,事实是否如此呢,是否其它三种类型就不能获得成功呢? 2 ?$ u* p* K3 u( [% B; F

! O$ G% o" d# P' z; ]: I; L  d当然不是这样。 3 T. m. K, m0 r5 [
+ v3 |% B, M& u" @0 [. M4 H/ E
每种类型都有其成功的规律,每种类型都有其成功的方法。
6 X- W8 m+ [) i- J$ }" ]  S. T! ]  O& W1 U) h+ V( d
每种类型都有着其它类型所不具备的优势,只要发挥这种优势,不管什么类型,都同样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 M- N+ N: |" w" u7 {

. r4 B8 U) k8 A6 n9 C  e4 o事实上,正如前面所说的,陈安之成功学等于销售成功学,因此,陈安之所总结的许多成功理念,都是针对如何获得销售上成功的。
/ ?- v3 W/ u; U+ W$ u. B# Q3 o0 B/ N
) [3 ]( S+ N0 O" r, h  A对于销售这个职业来说,力量型比起其他三种类型来说,确实更容易成功一些(当然也并不绝对)。力量型在这个职业中更有优势,从销售职位上做到高层的,往往也是力量型所占的比例最大。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23: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到与一个人的前途密切相关的考试,事实上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大部分都非常的努力,并不是说越努力的人成绩就越好,并不是说那些考不上好学校的人就一定都不如那些考上好学校的人努力。
& q3 T* J5 n+ \; X  x" K  |' e
& m  s# K7 X5 `; }6 J! g5 M" b事实上成绩的差别最重要的是认真程度的差别,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比较认真、比较能集中精力、不容易分心,所以成绩好。 3 U2 m$ C- C- N6 Y; l5 l" W. d; q$ o, v

; r- r" ?2 e0 n  u" N. i* {其次,一个人的聪明程度也比较能影响学习成绩,学习上的尖子往往都比其他人要聪明一些,事实上他们不见得就比其他人更努力更认真,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会更一好些。 5 \" E/ F% `! y$ a$ a
% K3 E0 _4 @6 b
所以,努力并不是最重要的。
- ?7 a9 c6 T9 s5 `1 A
" ^& L; w$ A' q. K8 y; m7 V' K% F7 T" ~4 J. J/ H' W; g
陈安之自己不是也开始厌倦这种费力的成功方法了吗?
8 j. z# G. F. e
! x% p0 y! H; D他之所以逐渐把重点转移到《成功全集》的推广中来,就是为了可以建立起一支稳定而庞大的推广兼消费团队,然后只要有什么新产品、有什么新课程,随便发个消息,就会涌过来一大批购买者,根本就不用再去费力推广。
1 j) q9 C* U+ `+ {6 W; z0 R
) T* ]% z. Q& N7 f. _! k就像###体系那样,可以一劳永逸,从此尽情地去享受、放松,而不再需要奋力拼搏了。 ) j' h, F, b" t8 o7 B8 b$ |4 u
$ h1 J" ~7 K7 R6 g4 j
连陈安之都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费力,连陈安之自己都想摆脱这种过度努力的状态,可见,陈安之成功学确实是一种相当费力的成功学。
8 W, J/ A4 @' D% r' S" Q( w* P
$ j. R0 Y) l& [! g4 Y( x这种费力的成功学,当作过渡性、阶段性的成功指导是可以的,如果当作终极的成功指南,恐怕是要累坏不少人的。 ! }8 B! W  v" O6 w3 Z
- \7 n# t/ N! ]6 f+ v6 `+ G$ O" Q
# V) M$ F/ a4 z" r* F  W7 O
我们大多数人应该追求那种自然而然的努力,这种努力应该是一种对自己所热爱事情的一份自然而然的投入,而不是不断强迫自己、人为的努力。 & K" C8 N  [  Z3 k% r6 r/ l

+ `: R# }( f- M4 g9 ?道家崇尚无为而无不为,一切要追随自己内心的真正需要。
: s# ^# I% G/ O8 p+ @1 U0 l! |# X  @, |" o
就像我们热爱一个异性,我们会发自内心想要做许多事情来让对方开心快乐,我们不觉得这样的付出是什么努力,因为这是很自然的、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9 y9 d' h* C$ z5 P( A' O: K8 v/ q( G: k1 z! M
而如果我们要强迫自己去讨好一个并不喜欢的人,就会觉得很累。不喜欢做却要求自己做好,这就叫作努力——我们不应该追求这样的努力。
+ A4 Y0 c. a/ Z* ~# q' {4 N1 t0 X: `( t
正如许多的年青人喜欢踢足球、喜欢打篮球,他们打球是为了运动、为了娱乐,当然他们也很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球技,但是大多数人只是希望自己的球技自然而然地提高,因为他们只是为了轻松娱乐而并不是特别愿意为了提高球技而弄得自己很辛苦、很累。 ; G) p! ^5 A5 g$ N  t. @
, ]1 W2 }  E& S* N
只有少数人才会非常刻意地努力训练、愿意吃那种苦,而只有更少数人才愿意为了提高球技而放弃许多其它的东西,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身体的健康。 6 y6 J5 h5 z$ X, D9 ?( {

1 |2 [7 ~' x5 m7 N/ S0 o: I当我们提到努力的时候,这里一定有一种很刻意的成份,这里一定包含让我们牺牲某些东西、割舍某些东西的意味,一定会有着我们并不情愿的、非得强迫自己的成份在里头。
  z7 d; O! j4 K8 |2 x/ Y
+ K: ~, h) s7 \( l/ E* j% F* I所以,刻意的努力是一种我们内心深处所反对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始终不会长久的。
! @: m4 T, |6 |, f( z" o- P8 F- i
. z3 n' z( p( u6 s) k! x
七、陈安之成功学=盲目成功学   m% \9 ]7 `) Q  }* t

9 O3 S$ u0 P  I. M! j7 }- y' l. D, O; W2 i, E+ ?0 i) F
人跟人是不一样的,别人能做什么,并不意味着你也同样能做。 2 L% h. e7 g) s: J& [7 j

6 D% R2 Z3 E8 N# K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定要就一定能”是一个谎言。
- a; V- }/ M$ U$ ]3 Q, Z/ N( c; c3 [+ |  D" a# P
人是可塑的,但人的可塑性却是有限的。
7 t+ n1 |& Q# Z; i, a* T. Y9 z( W1 U6 O! O; u8 f. z9 s; K
因此,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被局限的,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成功,不可能你想获得什么成功就能获得什么成功,不可能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2 G- T: n* A6 U4 j5 ?( j3 m9 |8 |6 ], j8 M3 h: P: D
陈安之成功学宣扬“如果你不能,你就一定要;如果你一定要,你就一定能”,从心态激励的角度来说,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它可以促使人们作出某些改变。
% \7 _' Z' f/ I: y. ^/ X
, B4 T0 j( G( J/ G; N然而事实上,一个人不可能完全地被改变,也不可能随意地改变自己。
  p7 {$ w4 l% i6 k- `# q* f+ j! M0 ^& p5 F/ N/ m( P. c
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着许多先天的、不易改变的、甚至不可改变的特性。 # Q! W" i3 G4 e: T& A6 `

# U8 |# O" [& a5 e也许从理论的角度上说,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只要能把所有的潜力都调动出来,别人能做到的,你也一样能够做到。
( P6 T$ ?  _% z" R3 y6 o/ U8 I
5 W+ Q" \% d1 {* j+ ?# Z  d6 Y然而问题在于,调动人类潜力的方法却是有限的。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调动出人类的所有潜能。正如没有任何方法能够把一个男人变成一个女人一样,因为他男性的基因就在那里,即使变性手术也只能改变外观,而不能改变基因。
( a- \. P  n, m$ ^9 {+ c" J4 I2 `; U
我们熟知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的故事,乔•吉拉德从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 N2 L# T# B& W( K! N  R2 m

) d# }0 l7 ~7 o4 T" B从他的故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世界上并没有不可能的事情。
! C6 a1 S. j2 _8 y2 x" J
4 L) L. F4 e- [( Q; n然而事实上,即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成为乔•吉拉德的潜力,但这个世界上却并不存在使每一个人都成为乔•吉拉德的方法。 1 Z( ?1 V% a( F' T% q' m

4 D4 W; i2 \  Q4 Q( B即使乔•吉拉德本人,他之所以成功,本身也是有着他成功的潜质的,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潜质,他是不可能获得如此成功的。 : ]2 u4 p. T# ?+ r' V- j4 a

% Y& |$ J5 k" }0 }/ U) |+ B事实上,即使他再努力,他也不一定能成为一名最顶尖的技术专家(我们知道,乔•吉拉德本身是卖汽车的,然而即使在卖了无数汽车之后,他对汽车的知识仍然并不是太内行,因为这是他的弱项)。
0 X8 P! l/ C  s8 ~# S) L. s; I! I; r7 s5 `" d/ K" [/ q; `2 L. |- R) f
再进一步说,即使他再努力,他也未必能成为最出色的作家、画家、音乐家等,因为他未必有这方面的天分。
) q+ h1 [  x3 n* N+ Q. E3 x. f
3 N* I* j/ Y" ~; P" t0 r7 z他在穷困潦倒、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为何不去画画、歌唱、写小说,而选择了销售?这是因为,他的潜力是在销售方面,而不在其它方面。他的销售潜力不过是借着这个契机被调动罢了。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遨海湾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解决方案专享优惠-3折上云

QQ|手机版|小黑屋|遨海湾超级社区

GMT+8, 2025-2-23 06: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