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住遨海湾
搜索
网站解决方案专享优惠-3折上云
查看: 1665|回复: 7

余世维形式与内容批判:如何刮起培训风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1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后查才能浏览下载更多咨询,有问题联系QQ:3283999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住遨海湾

×

【写在前面】
余世维先生:

6 O7 z# v! @+ c: P7 a4 m% s# ^ k


请问你就读的美国佛州诺瓦大学, 是否是Nova University? 如果是, Nova University是野鸡大学, 190元可以买到博士文凭, 典型的克来顿大学, 你怎么向崇拜你的中国愚蠢的听众负责? 你的所谓的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博士后根本不是文凭, 也不是学位, 你多次拿它招摇撞骗! 希望你不要继续行骗下去.也希望崇拜余世维的愚蠢的听众清醒一下!
HARVARD

3 f+ p, |1 h: d# H' P: f0 k: m }4 q4 c. `


余世维之所以在短短的时间脱颖而出,主要在于他重视了市场的包装与策划,而其他老师没有余世维的成功还在于他成功演绎了几个理念:一个是执行力的理念,一个是经理人要修正自身错误的理念,他将这两个理念深入展开,吸引了全中国经理人的眼球。
我们上网、我们打开邮箱、我们收到信函、我们看到广告、我们走进电梯,都可以看到余世维的大名在四处传播、无孔不入,我们随意扫描,即可感受到他的培训风暴。

; ~) S4 L' P6 L- p+ J) Q


耀眼的头衔———
华人最权威、最资深的实战型培训专家 (谁封的? _)
美国佛州诺瓦大学公共决策博士 (有待考证, 因为诺瓦大学Nova University是野鸡大学, 190元可以买到博士文凭, 典型的克来顿大学)

3 ~! S/ X& Q$ l s' ?# S1 o


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 (虚的,不是学位,蒙外行人)
英国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博士后 (虚的,不是学位,蒙外行人)
国际经理人协会特邀讲师 世界多所著名大学客座教授 (虚的,不是学位,蒙外行人)
高度的评价————
演说家的风度,战略家的高度,学者型的广度,思想家的深度
案例丰富生动,讲解深入浅出"寓观念于谈笑间,蕴哲理于诙谐中"
培训的风暴————

3 I" l% y3 V) t- U* A/ `


★同一公司连续受聘培训第一名。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内训授课百余场;为中国柯达公司管理层培训30余场;为……
★培训、咨询客户满意度第一名。在有据可查的多场培训及集体或个人咨询中,客户意见征询测评出的满意度高达100%,其中非常满意者占93.2%。
★现场评估分数第一名。由于余博士顶级的学历背景、丰富的经历和精湛的演技,使每次培训的现场评估分数均名列最高,被誉为最受企业欢迎的实战派演讲大师。
★网上点击率第一名。在互联网当今人物排行榜内,余先生是第一名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进入点击率排名前50名的培训讲师。
事实上, 余世维头上的光环都是虚的!

1 k8 Q# U. |2 T$ J: Y


不可否认,最近两年,全中国管理培训界、企业管理培训言必称余世维,余世维培训一时满城风雨、风起云涌、铺天盖地。那么,余世维风暴是怎样形成的?余世维现象正常吗?余世维给中国企业培训能带来什么?
余世维的营销法宝

5 D: s8 w- s, P& p% W


余世维通过个人包装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主要采取光盘传播、网上炒作、形象包装、独家代理等方式,短短时间成为中国培训界一位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余世维的课程策划注重细节、表达生动、重视现场效果,是其课程一再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因。余世维课程策划和包装定位职业经理人,抓住市场热点与敏感话题,特别是企业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关心的主题进行准备,个人简介、广告推广与课程提纲都浑然一体,注重品味,吸引了大量的眼球。
法宝一:市场炒作、网络传播

6 ^' l+ ?! I$ I


一"盘"散沙,一"网"打尽。炒作是余世维第一大法宝,不管是有意无意,可以说绝大多数人了解余世维都是从光碟开始的,而且是网上提供下载的视频文件。光碟与视频文件铺天盖地,无孔不入,造成了余世维风暴的雏形,某人寿公司及电信公司内训光碟的“曝光”与流传,极大提高了余世维的知名度,使余世维风暴的形成成为必然。光盘、视频的传播需要网络,文章、思想、书籍的传播需要网络,网络是一个最低成本的传播工具,余世维将网络传播与下载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将中国职业经理人一网打尽。据说余世维成为互联网当今人物排行榜内唯一的一个进入点击率排名前50名的培训讲师。不管这个说法是否有依据,余世维在互联网的影响人尽皆知,余世维的经销商也是通过互联网来传播其管理思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 }, k8 @8 b. g: J: r; o


图书是培训师与顾问师营销的利器,不过相对而言,余世维的图书远没有他的讲课受欢迎,不过余世维的图书通过各种方式也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影响。2005年3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时代光华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余世维博士正版力作《赢在执行》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此次新书发布会将面向时代光华分布全国的200多个分会场、近4万名参加培训的各界人士同步直播,对于余世维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也有目共睹,不可忽视。

e( ~: m% D$ c


启示:在激烈的竞争中,余世维之所以在短短的时间脱颖而出,主要原因在于他重视了市场的包装与策划,而其他老师没有。从课程到市场,从简历到口碑,这一切都经过了精心的策划与炒作;很多台湾及大陆的专家教授也有很好的背景与专业的技能、良好的口才、实战的经历,但是没有像余博士一样成功,原因是没有系统的包装与推广意识,99度的水缺一把火,也成不了开水。

: A/ X, e0 Z6 ~- ^& _: q/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1 21:14:18编辑过]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宝二:舞台表演、语言风暴、故事煽情

一"表"人才,一"语"千金。正如网上评价的那样,听余世维的课更像是在看舞台剧,他有着深厚的表演功底,他擅于借助语言及语言以外语调和肢体动作来达到表演的效果,说余世维是一位培训表演大师,毫不夸张。余世维非凡的舞台表演功夫、大量使用彩色图片投影、传统投影仪展示,使人有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保持思想的高度集中。
在语言方面,余世维运用大量口语,很少有管理学的名词,特点是延伸、重复、夸张。延伸是指他的语言渗透到你最本质的思想中,把你最想说,但不知道如何表达的说了出来;重复把一类的事情各个表现方面都说出来,所有细节都表现出来,每一个身份,每一种可能都说出来,如谈到中国的海关有很多表格,结尾他说“我有表,我有表,我有表,我有表”一共四遍,最后说“我有八种表格”;夸张就是把细节放大,让人觉得滑稽。

讲故事是培训师是的必杀技与绝招,余世维将讲故事发挥到淋漓尽致。 绘声绘色,幽默风趣的故事,口与化的表达,几乎成了余世维的招牌,可以让人在轻松和笑声中学习。

启示:余世维在卖什么?余世维究竟在卖什么呢,有人说是卖魅力,他的讲台风采与个人魅力有目共睹;有人说他卖品牌,他的个人品牌红得发紫,依靠强大的人气形成的品牌号召力余威尚存;有人说他卖课程,余世维的几个招牌课程长盛不衰。但我觉得他的讲台风范不如曾仕强教授、他的品牌价值不如彭剑锋等教授,他的课程冲击力与专业化、系统性、独创性不如商学院的教授,也不如一些舶来品课程。他的课程之所以热销,除了策划包装之作用外,最重要一点是余世维擅长讲故事,他的故事层出不穷、绘声绘色,使得他的课程大受欢迎;所以余世维课程首当其冲卖的是故事,虽然讲故事是一个培训师的基本技能,但是余世维将其发挥到了极致。所谓“一招鲜、吃遍天”

法宝三:观点创新、理念风暴

以"理"服人。余世维的成功还在于他成功演绎了几个理念:一个是执行力的理念,一个是经理人要修正自身错误的理念,他将这两个理念深入展开,吸引了全中国经理人的眼球。余世维还善于借助著名公司的领袖来说明自己的理念,所讲的故事也基本来自著名公司如三星、麦当劳、GE等,让听众感觉权威和值得信赖。
《北大商业评论》认为,作为管理培训方面的大家,余世维的讲座精华已经引起国内诸多企业的关注,并借互联网的快速传播,给那些原来对于管理知之甚少的人做了最好的管理启蒙。同时,余世维还能针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的种种弊病做鞭辟入里的批判,这无疑对膜拜儒家思想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有着醍醐灌顶的醒脑作用,促成他们更正确地认识自身。
启示:余世维风暴带给我们什么?余世维的核心管理理念是什么?他的理念,与国内同类做培训的培训师相比,有哪些异同?在哪些方面契合了中国经理人的需求?我认为,余世维的核心理念是洋为中用,引进一些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为中国企业所用,但是他的管理思想更加强调人性化、本土化,所以更加受到欢迎,同时他的课程爱憎分明,表达批判的课程非常尖锐与具体,可以切中要害,表达肯定的内容者十分丰满与有力,能够激起共鸣。

法宝四:特色出奇、差异化风暴

余世维的培训有几个特点,一个是胶片投影仪的不同,其次是结构的不同,其三是立场的不同。余世维常站在学员的立场、中国人的立场来发表意见,引起共鸣, 其余的细节如捧场、掌声设计、音乐、会场布置、独特嗓音、硬笔书法、栗色头发都有一定的差异化设计,给人一定新鲜感。余世维使用生活中能看到的彩色图片,使学员的精力不会分散到其他内容,而是围绕课题,在图片上得到很多刺激信息。
余世维非常善于保留、收集历史素材与资料,进行课程经典模块的剧本编辑。他随身携带数码相机,积累自己的素材,增加课程的现场感和即时性。余世维知识渊博,出口成章。另外,我们从余世维详细的简历,可以看到他对自己的历史归纳整理可谓淋漓尽致,感觉是“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余世维今天的成功,与他对事业的激情是分不开的。他能够坚持学习、事必躬亲、注重细节,每年大量的演讲多带来的工作量与压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承载的。余世维博士在每一次课堂表现出来的激情,其实是其不断受到欢迎的源泉与动力。
原上海贝尔有限公司发展部经理沈延鹤说:余老师是我接触了解的明星讲师中最有特色﹑最令人尊重﹑授课效果最好的一位,也是我们重复邀请最多的讲师。他的授课不仅内容丰富,案例实在,时间紧凑,哲理分析透彻,实用性强,容易记忆,形式活泼,生动风趣,而且讲师形象佳,集演和讲于一身。既能达到很好的现场效果,又能对企业管理产生长期的影响作用。

余博士的独到之处,在于把自己包装成咨询业一颗璀璨的明星和一位极富爱国精神的有识之士。他告诉大家,他把自己前半生所积累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为发展中的中国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源泉。为21世纪成为中国人的世纪而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在这种定位下,余世维的形象显得更为高大与立体。

启示:余世维的高明或过人之处,在于他将管理提升到民族情结的高度,并与各地培训品牌联手。余世维与其他培训师的不同,在于其煽动能力特别强,特别注重听众的感受,用所谓的中国人的民族情结、顾客的亲身感受、职业经理人的角度来获得共同的立场与认同,用制造共同的“敌人”,用一些哩语骂人,引起听众的共鸣与发泄,从而创造良好的培训氛围,
方法五:明星定位、共赢之路

一心一意。余世维的另外一个成功之处,在于其合作模式简单、有效、专一,每个地区选择一个优秀咨询公司作为独家代理的模式,保证合作伙伴的利益最大化,使其合作伙伴表现出较强的忠诚度,能够整合全部资源非常投入来推广他的项目。
而余世维的包装,从其简历中可见一斑,近乎完美的简历耀眼得让人有所嫉妒与怀疑,不过从包装的角度来说,这个简历是很有学问的。跨国公司的成功经历、博士头衔、讲师资历、名企证人、现场烘托、奇货可居、全新理念、学员见证等包装手法恰到好处、点到为止。

启示:余世维的运作模式是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公司去作,他自己只是做一个专业培训师,课程策划、包装、推广很大一部分交给代理公司运作,能保证课程的质量;余世维进行市场运作、市场地域选择、合作伙伴选择、培训型态、对象、价位等也颇费心机,余世维在市场运作上选择广州、深圳等一些培训热点地区省会城市签约独家代理,选择当地较有影响力的机构作为独家代理机构,选择职业经理人作为培训对象,市场的中高价位和本人的中等价位保证了代理商的足够空间与利润,使余世维不但受到经理人的欢迎,也受到代理商的主推与热捧。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余世维批判

批判余世维,我只是想谈一些不同看法。中国有句古话:过犹不及。优点超过一点限度就是缺点,真理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与博士成功的方面不必赘述,作为一个大师,可能人们对他的期望更高,我对余世维主要不同看法有以下几点,不一定正确,我们先看看某网友谈的《余世维的课听后的一点感觉》摘选。

1.喧宾夺主,他往往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摆出无数的例子,有点像懒婆娘的裹脚布。这就在于余世维对学员认识的不足,其实大部分学员都不是傻子,很多地方一点就通,他却经常花很多时间用在并不重要的地方。

2.关联性差,这是余世维案例的特点,一方面你可能让人感觉知识很丰富,但另一方面,企业的问题还是归结到企业上来,他的课很少有一种让你一下子点醒的感觉(也可以说醍醐灌顶)。

3.严重趋同,企业的问题往往是关联性很强的问题,所以余世维老先生又偷懒了,一些东西反复用,让人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4.政治色彩,他的课中政治色彩有点浓,不知道说好还是不好,我觉得讲课这东西不牵扯政治为好,不是我们不应该鞭笞时避,而是有很多东西我们并不能左右,在课堂拿来当笑话,从大局上讲叫不合时宜,小处讲叫无济于事。
5.互动性差,你见过余世维互动吗?他更多时候是一个独角戏演员,培训手法较单一。这也成了他的知识听着开心,用起来伤心的原因。

我总结一下讲两方面的问题:

一、 形式与内容的问题。

凡是讲故事太多、现场感很强的培训,其实用性往往打折扣。太多人欢迎有时不是一件好事,毕竟讲师不是娱乐明星;讲故事娱乐百姓之后还要将方法、工具告诉大家,帮助解决问题。

我们知道,培训很重要,企业是需要培训的,但是培训不能包治百病,特别是大型的公开课与内训,解决的问题是非常有限的,无非是现场热闹一阵,回家忘得一干二净,为了留住前来听课的学员,很多讲师往往会拼命在现场气氛与效果上下功夫,而对培训最终给学员带来的帮助与进步有所忽略,造成现场效果越好的课程,其实际内容往往比较薄弱。造成参加培训成了看小品表演或者故事会。有时虽然组织者赚了钱,但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获得的价值有限。

如果我们的培训分为好玩、好听、好学、好用、好教五个层次,大量的培训特别是公开课停留在好玩、好学的层次,即现场感不错,余世维当然与一般的培训师有所不同,我认为他的培训基本上属于好学的层次,学起来轻松,听起来快乐,他的案例很精彩、很丰富,似乎很有实战价值,但是事实上很多学员认为他的案例与思想有时候是两张皮,大量的案例由助手从一些报刊杂志收集而来,本人没有深入研究,或者自己的案例也停留在说的好听的层次,没有深入去挖掘管理的工具来印证与指引,没有上升到好用的境界。不能达到好用或好教的层次,也就是学了可以用,学了可以教导员工,事实上对于一个《职业经理人》或者《执行》这样一些比较虚幻的概念,要上升到好用、好教的境界是比较难的,因为这种宽泛的定位过于迎合听众与学员,注定余世维的课程只能是解决一些皮毛或者表面现象的问题,专业化的、细节的、具体的问题需要和专业的与行业的工具的问题来解决。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误认为现场效果越热烈、听众情绪高涨的培训是好的培训,其实我们很多人混淆了培训的目的,培训的目的是学习知识、提升技能或解答问题,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再热闹的培训也无非是马戏一场,和娱乐没有什么区别,所谓过犹不及。
在现阶段,很多企业与管理者确实需要管理理念的入门,因才造就了余世维博士等一大批管理培训专家受到市场热捧的现状,但是我们没有去想过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培训,我们只是盲目跟风还是在理性思考,我们是追求真理还是追求明星。管理不是靠明星解决的,管理需要观念、方法、工具,企业需要计划、组织、流程、标准,培训带来的更多是观念的东西,最后能不能用,能否落到实处,不是培训能解决的。

任何人的培训课程,企业管理者只要听过三次,95%的人都会出现审美疲劳,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过分热捧某一个人的培训其实是一种浮躁的表现。相信培训市场的不断成熟,企业和经理人会表现出对培训的理性与必要的辨别力,我们将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培训,能够即新观念、新工具、新标准,并指导他们去实践的培训,将是能够满足市场长远需求的培训。我们不是考虑他是否很有名,而是要考虑这个培训对我有没有用。

二、产品创新问题。

数年如一日讲同样几个课程,好像有点乏味,毕竟社会在进步,管理科学、管理技术、管理的艺术都在变化,讲师应该适应这种变化。


培训市场走向细分与专业化,如果没有好的定位与专业化的课程,培训机构最后面临的解决是被淘汰与关门,很多培训机构通过会员卡的方式一炮打响,之后便举步维艰,只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反正中国身份多,市场大。原因就是没有好的产品与培训课程提供后续的服务,使培训成了风靡一时的[被过滤],不是长远可帮助企业的保健操;
余世维品牌应对未来发展的策略、产品如何创新、品牌如何进一步提升有所规划。余世维的品牌盛名之下,如何能付,我觉得主要是余世维的个人品牌过度炒作,但是他的产品品牌没有特色与创新,造成下一步品牌难以复制,这其实是很多专家面临的问题。怎样将个人品牌转移到产品品牌,使余世维可以复制、创新,是余世维及其团队要考虑的问题。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煮余世维 [转帖]
前言说明

非常感谢依xxx公司,使我在2004年12月25-26日,有机会见到余老师(下老师、老余、老大、大帅、大师等带“大”字的均是对他的尊称),接受了他在福田演艺中心的两天培训,题目是《如何提升企业经理人的执行力&影响力》。本次受训者近500人,来自各行业,年龄以30左右的为主,举办方派驻了近30人的组织队伍。第一次现场接受他的课程,感受比光盘深刻。在2天的课程中,每次课间都有大量热情的听众要求签名和合影,课程中间不断有掌声,始终保持完整的就座率,很多人认可大帅是一个很成功的职业讲师。为了高效利用外部课程资源,我进行了详细的记录、睡梦型思考,在有限的时间内,搞了一个粗糙的解读,整理出来给大家共享。


我的立场是“余思维是怎样炼成的”或者“余思维的五个秘密”,或者“余思维的功夫”,本文是把老师的成功分为前台表演和后台结构方向两个方面进行解剖,并按照我认为他的表现价值评了分数(不是说他得分低的做不好,而是说在大师的优点中进行排序,老余当然是老大,市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每个方面分为事实,观众感受,设计分析,借鉴计划四个部分,抛砖引玉吧,希望在我们这个小圈子对各位有启发,节省赚钱的时间,用来打球和唱歌也好啊。

第一部分:舞台表演部分。

1、视觉表现力,10分。

{事实}:a非凡的舞台表演工夫;b大量使用彩色图片投影,资料非常丰富,采集于各类经济刊物。c使用了箭头方式,传统投影仪展示。

{听众感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保持焦点,避免思维中多余精力的分散。

{设计分析}:大帅的表演能力不在话下,我进一步观察总结,他在肢体语言、象声词,身体协调共振三方面超出其他讲师。在肢体表演上非常投入,敢于表演,善于表演,如表演儿童哭着找妈妈,狼靠近狮子,快餐店的职员奔跑送批萨,在机场坐等飞机,其动作之神似,让人叹为观止。第二,象声词表现很活跃,比如秒表的声音(卡卡卡卡),钢铁制造的齿轮(呼刺呼刺呼刺),日本式的应答(嗨),救护车(哎呀哎呀哎呀),中国人听到日本参拜神社的不满(呀呀呀呀),警车的喇叭(前面的车让开),小孩吃手指(咭咭咭咭),小孩大口吃冰淇淋(哇吃哇吃)韩国家电切入点(卡碴)等,此时会提高分贝(一般在开场他的声音比较小)。在表演任何动作的时候,他都能运用头部,手部,腿,膝盖,甚至皮鞋来帮助演绎,整个身体很协调,浑然一体,不知道有没有排练过。

使用生活中能看到的彩色图片。使学员多余的精力不会分散到其他内容,而是围绕课题,在图片上得到很多刺激信息,比如关于联想,三星,泰国的话题,打出相关的照片,可让人认识公司logo,认识公司领导人的照片,产品系列认识;又如说到“文化”的话题,可以看到一个标题《企业文化与做秀》,我会看到标题,脑海中思考文化的相关知识,并不自觉去寻找这个内容来自哪个刊物,作者是谁,然后再听听他的观点。

使用实物投影仪和黑色箭头是他的品牌习惯。投影仪的作用是编辑课件可以请其他人代劳,不容易出现意外,使观众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讲师身上。工具也是看谁,怎么用,98年我就用的实物,后来放弃了,打算60岁再用,真是轮回啊。

{借鉴计划}:进行课程经典模块的剧本编辑,并在后台进行表演,练习,直到熟练,这样,在课程现场,就非常有自信心,并保证课程的高情绪。随身携带数码相机,积累自己的素材,增加课程的现场感和即时性,显得非常丰富多彩。扫描解说公司的广告和照片,给听众实际感觉。PPT进一步简化,或者用纸板写。

2、语言操纵力,9分。

{事实}:在语言上,运用大量口语,很少有管理学的名词。特点是延伸、重复,夸张和出其不意的包袱三个。延伸是指他的语言渗透到你最本质的思想中,把你最想说,但不知道如何表达的说了出来;重复是把一类的事情各个表现方面都说出来,所有细节都表现出来,每一个身份,每一种可能都说出来,如谈到中国的海关有多表格,结尾他说“我有表,我有表,我有表,我有表”一共四遍,最后说“我有八种表格”;夸张就是把细节放大,让人觉得滑稽,比如;包袱就不用说了,最后一句话是他的精彩点,一定让观众哈哈大笑。

他的口头禅包括:我给你一个良心的建议啊(慷慨一点)。一个鬼都没有。“卡”个屁啊(背过去,一个字,一个字说)。妈的(侧身,轻声说)。跟真的一样(连说两遍)。我母亲是正黄旗。(我是贵族后裔。)我女儿是交大的。(教育有方)。我太太是老师。等。

{观众感受}:很有力量,幽默,爱死你了。

{设计分析}: 延伸的作用是非常有经验的表现,看问题看主要,看本质,这是修炼很多年的结果,重复是把观众带入一个很深的体验过程中,这两种方法的一般使用排比句展开,很有力量。包袱的作用显然经过了多年的学习和精心的设计,语言运用的独到使观众彻底被他俘虏。实际上,有了这两个,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了,老师可以得意地看着学员笑倒,开心地在桌子底下数钱了。

{借鉴计划}:语言的特色是没办法学的,但一定能发现自己的特色。我观察到有一些讲师的语言类型,就有表演型,逻辑型,新闻型,思想型,活泼型,亲和型,其他型几类。没有特色就是死亡,模仿是半身不遂。

小小总结:为什么把舞台表演说在前面?首先因为我做得不够好,呵。其次,消费类培训时代的到来,使培训成为一种观赏性强过知识性的活动,迎合观众的趣味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舞台表演和设计决定课程满意度的比率还在上升。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参加此类培训,不要对老师带有太高的期望,能够解决企业中的多少问题,而是学习他如何学习和演讲。如从回答问题的环节看得出,过于迷信的观众档次是不高的,因为不够成熟,以为名师一定能给你解决决定难题,而成熟和理性的观众在提问环节开始不久就走了,比如我们的卢总和金同志。结束前旁边有个很严肃的哥们,穿领带,打西装的:“请教您一个问题,教授讲了这么多,你说如何提升企业执行力?”我看了他几秒钟:“打麻将放个铳都要几百元,想只花1000余人民币得到人生解脱就是期望过高。”看得出,理性不理性的人,对培训都有一个共同期望,就是有趣。对有趣的设计不会过时。

第二部分 结构设计部分

3、观点可信任力。8分。

{事实}:使用的观点来自著名公司的领袖,而非自己总结。重点研究的公司包括并不限于:三星,麦当劳,航空公司,联想,GE. {听众感受}:权威,值得信赖。“跟真的一样。”

{设计分析}:一个人的思想是非常有限的,避免了观众“你自己的公司做得怎样”的质疑。事实上,根据我们的了解,老师除了在日本航空有一定的职务(他对日航的贡献是学习人家),他自己的公司没有太大的名气(哪壶不开提哪壶:不要对讲师提这样的要求嘛)。所以大量使用他人的观点,加以解释,是很明智的。老大阅读量真是大啊,我看到一笔一笔仔细划的重点,真是惭愧,人家都快60了,每天勤奋学习,我呢?还在午睡。

{借鉴计划}:管理课程的思想一定是来自成功的管理者,而不是来自讲师自己的领悟。除非自己已经是非常成功的管理者——反思:如果我自己已经是老板,我还以做讲师为职业吗?做老板后再做讲师也是“回馈社会”啊!(老师语录)对于观点,管理思想,要做一个工作就是把名家的进行汇总,分类,理清条目。再寻找证据,数据,日常生活的案例。

4、基础模块的设计。7分。

{事实}:老师使用的最细胞的结构为“案例-问题-分析-说明”四个部分,其中“说明”部分是附件,用来把问题的细节增加一些信息。每个环节有回顾,以“盲点1-10”为线索。(与经典课程《经理人常犯的11个错误》效果相同)。

{感受}:容易融入进去,被老师带着走,逻辑还可以,比较完整系统,有知识体系。

{设计分析}:信息的作用是永远让观众先来体验,案例是尊重学习者的一种设计方法,对人的假设是“他是知道一些,但不知道所有”,如果一开场就是理论,把人要气死。

{借鉴计划}:我的改进计划是,会在无论什么环节,注意两点:永远先让学员看事实,永远先让学员说话。

5、人际关系的关注。6分。

{事实}:老师的民族情结不知道本身就具有还是别人给建议的,他对大人际的关注(强盛起来,干掉日本鬼子!在经济上赶超欧美鬼子!);解释不要引起东北人的误解(说东北人可以做门卫);在课程结束的说明课程可能存在的纰漏(我讲的不都是真理——难道有一部分是真理?);以及我为什么出光盘?(我不是卖光盘和卖书的,之所以这样,的确是观众太热情,我却之不恭。大帅这样说,I服了U,的确有资格);为什么做讲师?(我什么都有了,就是要回报社会。)对博士学位的淡化(我不告诉别人我是博士——用你说吗,横幅上都写了)。

{感受}:台湾同胞也是亲人那。

{设计分析}:人际关系是生产力。事前不了解学员,就没办法搞关系。在课程现场非常关注特别学员,课间也换换名片,老邓是这方面的高手。

小小总结:科班出身的人非常注意内容的设计,这是有良心和责任心的表现。在课程设计中,内容繁杂,讲不完是常见的(老大也没有讲影响力,来不及,最后5点的时候,我觉得老师好像被现场感染了,不自觉讲了更多没有预备的内容,多讲了40分钟之久)。于是,设计的时候,简洁,有力就成为高效的方法,不要准备过多的内容。因为如果现场效果好,学员会激发老师的热情,潜力发挥后,就有讲不完的内容,而如果学员不欢迎你,那还不早点结束,还等大家轰吗?!

其他的环节,比如举办环节的捧场,掌声设计,音乐,会场布置,还有大师的独特嗓音,不错的硬笔书法,讲究的衣着品位,头发染成栗色(我专程到前台看了个仔细。)就不一一说了。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余世维:一个阶段的背影
从幕后到前台:对余世维的争论浮出水面
培训界也像一个大戏台,每天都上演着正剧、喜剧、悲剧等不同的剧目。锣鼓响起,你并不会立刻知道高潮什么时候来临,唯一的办法就是耐心等待。2005年7月,伴随着炎夏的滚滚热气,培训界等来了一场少有的热闹。

是月,继《经理人》杂志刊登署名文章“余世维形式与内容批判:如何刮起培训风暴?”,首次正面对余世维进行评头品足后,世界经理人社区、天涯社区等数十家国内网站随之围绕余世维本人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作为目前在内地最活跃、人气最旺的培训师之一,余世维一时被推到舆论的风尖浪口。虽然,这股热浪目前正在渐渐退潮,但留给培训界以及管理界的思考却刚刚开始。
余世维是谁?

对余世维的介绍,有多个版本,犹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余世维。但真的余世维只有一个。事实上,余世维目前的公开身份是上海慧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根据慧泉的“官方”网站介绍:

“余世维博士:华人顶级实战案例型培训大师、著名企管专家、哈佛大学企管博士后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博士后、美国诺瓦大学公共决策博士。曾任日航副总裁、美爽爽、雅诗兰黛化妆品公司驻美副总、美国富顿集团中国总经理……
“几十年商海搏击及跨行业、跨岗位当高级主管的亲身经历,使余博士不仅成为一个杰出的职业经理人,而且成为一名资深的、著名的企管专家及演讲大师!余世维经过5年多的探索和努力,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内企业界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并享有较高的声誉。”
这段文字可以被看作是余世维最具权威性的简介。
余世维出生于上海,一岁时,随家人迁往台湾。
余世维40多岁在哈佛取得企业管理博士学位,后又负笈英伦,研习国际经济学。此后,辗转几家跨国公司,从事管理工作。但在当时,余世维在事业上并不如意,在台湾稽稽无名。
余世维首次以讲师的身份回到大陆,大概在1999年底、2000年初。
据说,余当年来大陆颇有戏剧性。当时上海的一家培训机构邀请台湾的一名讲师,给某企业做销售内训,可是,接近授课时间,那位讲师因有事来不了,主办方情急之下,通过别人的推荐,临时抓来余世维当差。
没想到,这次上海临时救火,余世维给自己救出了一片广阔天地。
余专业的知识,国际化的视野,再加上丰富的管理经验,使他在面对内地任何一个中小企业时,都足以从容应对。同时,他卓越的演讲才能和语言天赋,以及演讲时饱含的蓬勃激情,又如虎添翼,使他的课程充满了感召力,深入人心。
这次培训,不仅使客方大为满意,也令主办者眼前一亮。培训结束后,主办方发现余世维潜在的价值,决定与他进行合作。当时,中国大陆的管理培训正处在发轫之初,新的管理思潮、观念受到无比热情的欢迎,市场前景非常看好。而与此同时,台湾的培训市场则进一步走向精益化、专业化,大讲堂式的公开课渐渐成为昨日之花,许多培训师将目光投向大陆市场。将培训师作为副业的余世维,也有意寻求在内地的发展。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从2000年开始,余世维迅速成为培训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余世维讲授的课程达10余种,其中为余带来声誉的、也广为人知的有“赢在执行”、“领导商数”、“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常犯的11种错误”、“市场竞争策略分析与最佳策略选择”、“企业文化与变革”等。
在随后跟北京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让余世维的声音和形象传播大江南北。
余的课程受到空前的欢迎,各地的的订课单雪片似的飞来。对任何一家培训机构来说,能订到余的课,就意味着抢到了一块金砖。据悉,余的公开课每场门票少则700—800元,,高则1500—2000元。从历次规模来看,每次人数最低保持在300人以上。
从2003年开始,余世维连续三年名列最受欢迎的培训师第一名。同时,成为互联网当今人物排行榜内唯一的一个进入点击率排名前50名的培训讲师。自中国有培训业以来,余世维是唯一享有此殊荣的培训师。
余的成功,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也带来丰厚的物质回报。如今,他每年讲课次数高达300多场,一天的公开课报价3—10万元,内训课报价20万元。即使这样,也是有价无市,因为要订他的课程的机构、企业太多了,余不可能来者不拒,有求必应。来自知情人的消息透露,目前,余世维的公开课已排到了2007年。
业内人士透露,2004年,讲师收入排名中,讲成功学的陈安之为1700万元,高居榜首,居第二位的就是余世维。
余世维的成名也给沉闷的培训界增添了一些花絮。在河南,有人跑到公安局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余世维,仿冒出了一本与真余世维的书同名之作——《赢在执行》,大发其财。还有一位长相酷似余世维的南京货车司机,在别人的点拨下,买回余世维的所有光盘,发奋模仿,神形俱似,竟也有不少企业请去讲课。坊间,关于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围绕余世维的讨论
俗语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处在聚光灯下的余世维,免不了要成为注目的焦点。事实上,在余世维风头甚健的这些年头里,坊间对他的争议和质疑从未停止过,只是这些一直处于地下状态而已。
2007年7月,《经理人》杂志刊登了深圳市管理咨询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李朝曙《余世维形式与内容批判:如何刮起培训风暴?》长文。首次将对余世维的评判置于前台。文章将余世维的成功主要归结于营销的成功,文章说:“余世维通过个人包装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主要采取光盘传播、网上炒作、形象包装、独家代理等方式,短短时间成为中国培训界一位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余世维的课程策划注重细节、表达生动、重视现场效果,是其课程一再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因。余世维课程策划和包装定位职业经理人,抓住市场热点与敏感话题,特别是企业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关心的主题进行准备,个人简介、广告推广与课程提纲都浑然一体,注重品味,吸引了大量的眼球。”并总结出余世维的5大营销法宝:“法宝一:市场炒作、网络传播”;“法宝二:舞台表演、语言风暴、故事煽情”、“法宝三:观点创新、理念风暴”、“法宝四:特色出奇、差异化风暴”、“法宝五:明星定位、共赢之路”。
该杂志并在文前配发按语:“余世维之所以在短短的时间脱颖而出,主要在于他重视了市场的包装与策划,而其他老师没有。余世维的成功还在于他成功演绎了几个理念:一个是执行力的理念,一个是经理人要修正自身错误的理念,他将这两个理念深入展开,吸引了全中国经理人的眼球。”
仿佛是心照不宣,就在李文发表后,几乎是同一时间,在世界经理人社区、天涯社区等网站开始对余世维发起又一轮的大讨论。
客观的讲,李文虽然某些观点有待商榷,但总体上,还是出于一种学术研究的态度,对余世维现象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可互联网上的讨论却充满了火药味,甚至夹杂着人身攻击等不洁之语。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 世维学历是真还是假?
一些网民对余世维耀眼的头衔提出质疑,进而演化为对余世维的人品质疑,如有的网民的言辞非常尖刻,认为余世维是“骗子”,并强烈要求余世维“忏悔”,等等。
二、 余世维的课有没有用?
一些网民认为余世维的课形式大于内容,往往是课堂上让你醍醐灌顶,走出课堂就忘的一干二净,没有给听众、给企业带来实际的作用。
另一些人则认为,与其他所谓的培训大师相比,余世维的课程要实用的多。
综观论战的双方,对余世维持批评态度者,主要是一些培训公司等中介机构的从业人员,而直接来自于企业的网民,则对余世维持广泛的认同。
“倒余派”和“挺余派”,刀来剑往,互不相让。在互联网这个没有任何防御工事的沙场上,双方由短兵相接到赤膊格斗,甚至将唾沫星子也化为刺向对方的武器,漫骂加人身攻击,使得争论难见君子之风。
所谓辩论,就像玩球一样,有人将球抛出去,就得有人再抛回来,推来挡去,比赛才能进行下去。奇怪的是,在这番讨论中,无论是面对平面媒体的评头品足,还是互联网的飞短流长,主角人物余世维始终保持了沉默。“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似乎在说,你们尽管去挥臂展袖,鼓唇翘齿,我依然羽扇纶巾,闲庭信步。由于余世维的缺阵,这场比赛的精彩程度大打折扣。
正如中国的培训现状仍处在一不发达的阶段,这场围绕余世维的讨论也难以逾越历史的局限,虽然其中也偶尔蹦出一两个令人眼睛一亮的见解,但基本上还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次上。
对培训业这个新型的产业来说,其实,余世维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现象层面的简单思考。如果我们能透过表象,追本溯源,耐心去审视中国的企业管理以及培训的种种症结,也许会更有意义,更有收获。
那么,中国企业目前的管理和培训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有没有误区?如果有,出口的路径又在哪里?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6 14: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讨论之前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该说或不该说的都有人说了,本人认为学习应该就自己本人所需,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有些东西你认为它是对的,它就不会错,若你认为它是错的,它也不会对到那里,因为这都是自己的看法,每一个人的价值观肯定不一样。个人观点。。。。。。。。。。

5月7日余世维在佛山将有一天的课程,无论如何,到时要去听一下,现场感受一下!!!!!!!!!!!!

[em04][em03]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6 2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好的身世的,有些人很有才华,但因为出身问题被埋没了,

很多时候都是从乱中走出来,再做修正....像我们的dang~~


余的课程是有一定的水平,这是需要肯定的,可能有一点的不厚道~~~

因为他的作为提高了讲师的门槛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遨海湾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解决方案专享优惠-3折上云

QQ|手机版|小黑屋|遨海湾超级社区

GMT+8, 2025-1-19 03: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