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22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新疆和田玉遭遇投资狂热 十年涨价千倍
限采:迟到的治理? 3 m% }: W" v$ O' w; E# U, m
# T* i, S# K5 q, U7 W 富裕的代价是环境的破坏。 ; N9 S( a/ H* j, [/ n; l
! H; Z V& y# T2 J9 x 9月16日,星期天,是玉石大巴扎的日子,整个和田市漫天黄沙,天上开始下土。这并没有影响和田人玉石交易的热情,也没有人把这种天气和滥采联系到一起。
2 |5 F( v! x6 ]. P! ^
/ b# p4 b6 U" i) n: N7 g 和田已成为全国受浮尘困扰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但是目前,老百姓并不觉得这是最大的问题。几年前和田的人均GDP还排在整个新疆自治区的最末一位,在全新疆是最穷的地方。无论是ZF还是老百姓在这个时候更看重的只能是财富。 ; M/ Z( K y$ R* Q$ w
+ P$ Z& x0 y4 b( q 在对玉石的挖掘管理上,从一开始就并不严格。前些年,只需缴纳一定费用,便可获得玉石开采资格。
: K5 F6 v4 |6 T% s6 \' M: Y+ \$ b/ t8 g+ h
2002年以后,和田地区对出产玉石的部分土地采取了拍卖的形式,每亩地的拍卖价格为2000~6000元不等。“想拿到好地,有关系、有熟人仍然是最重要的,拍卖的作用并不大。”一个挖玉的老板告诉记者。 2 C. l9 V$ |* h5 S
0 s. h+ Y8 X# B 几个挖玉的老板告诉记者,挖玉的成本里,一般有三成是用来疏通各种关系的,与这部分资金相比,每亩地交给ZF的一两千块钱根本算不得什么。 ) \- I& s7 L2 ]' j/ L/ _
+ `. w$ ?. k O* Z0 x. N, B
接下来,几千台挖掘机,几十上百万人同时出现在河床挖玉局面的出现,也就不再使人惊奇。
8 N5 j. `7 f* y+ X5 N2 x0 Z6 p& E
) Q# t& V+ g# O. N* k A3 }' E0 s 去年9月中旬,和田地区ZF开始对滥采进行治理,调集部队对上百公里长的玉龙喀什河进行了清理,严禁任何人在河道内和河床上采挖玉石,并派出直升机进行巡视。
0 G/ w, @/ {) S0 r# }5 X3 l2 q6 r& E( [
当时的效果很明显,半个月内,没有一个人敢在玉龙喀什河上采挖玉石。可当部队一撤出,许多采挖和田玉的人又逐渐进入河道和河床内,采挖又陷入无序和混乱之中。 ' I0 Z, o8 I3 b0 @
/ w7 Q' Y2 s) z5 {8 y X- t7 D 今年3月,和田地区再次对玉龙喀什河滥采滥挖现象进行整顿,重点就是将河道内的采玉人和机械全部清出,坚决不允许任何机械再在河道内作业。 $ r( v$ v& C$ C6 b
. x# ]/ S( p+ _* Z3 c 而在很多当地人看来,限采从来没有真正阻碍过挖玉的进行,不过是提升了挖玉的成本而已,甚至,有人把这也认定为今年和田玉价格暴涨的因素之一。
2 D+ |; o7 B8 a$ ? B5 H1 T/ b7 G' v' s- H
“即使在限采开始后,要是偷偷地采,执法部门也并不会真的罚款。”一位采玉人告诉记者,因为各个执法部门之间分工配合并不严密。 9 c' S$ H9 M% A6 w
0 s! D) P7 L* W4 ~, y, D/ f! ^$ C J 和田地区国土资源局局长艾合买提认为,造成目前管理仍然不到位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有关采挖和田玉的暂行管理办法还没有出台,在管理方面缺少法律依据。这些挖玉人中的大多数长期靠挖玉、卖玉为生,再禁挖,也很难禁住。”
7 l& c/ h3 l! q- t1 M+ ?- w: t% ~3 H! q4 G) L
和田地区国土局目前仍然在制定“进一步的管理办法”,但是挖玉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都笑了笑。 7 x: x7 F6 k: P* q9 g
+ n$ z& `/ [7 V' O 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影响挖掘的关键是地下玉石的数量,除此以外,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人们追逐财富的欲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