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22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新疆和田玉遭遇投资狂热 十年涨价千倍
几年前,跟穆合贝提一个村子的艾买江挖玉,一下子赚了几百万,买了新车,盖了新房,穆合贝提非常眼热,就和同村的另外几个人也开始合伙挖玉。 6 E( d* Y' x1 i) {
. U1 L9 m3 P# I: [* E 3年前,他赚到了第一笔大钱,挖到了一块8公斤的仔料,卖了14万。如今这样的好运已经很难再现。 ! }. o4 _. e5 q: t
0 |, [, t# U) @ 和田玉有7000年的历史,古老的采玉方式也传承了数千年。山料都采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上,仔料都采自玉龙喀什河及卡拉喀什河河床,而玉农都是在河岸拣玉,在河里捞玉,用手翻地,最多不过半米深,反反复复地在不足50公里的河道上采了几千年。
1 p! Y5 P1 @* w
$ ~; D) T: z2 b( S 这几年,随着玉价的上涨,挖玉的人越来越多,挖玉的方式也随之改变。
8 ^% N# j# N4 }1 O N# w1 V) \2 W. r7 \, V7 X! u
“大概是从2003年开始,有人用上了挖掘机挖玉。”从小就在玉龙喀什河边长大的维族人巴图尔说。刚开始的时候用机器挖出来的玉也多,很多人赚到了钱。 # Z. }0 E- G: ?+ R9 x+ A6 C& j5 a' Z
6 F# L7 N5 t; b6 @# [+ h0 [2 A
当时穆合贝提也想买挖掘机赚更多的钱,他卖了牛,卖了羊,卖了刚买的车,又找亲戚借了一些钱,凑了30万,买了两台挖掘机。
6 I4 X" d" a5 q; Z9 q$ U9 ]: q( U; ^1 y8 d$ H1 r/ T: P+ J
而这时在玉龙喀什河,20几公里的河岸上,一共有3000台挖掘机同时轰鸣着。挖玉的人已经达到了上百万,他们在河坝上重复着一个动作,在挖掘机刚挖出来的石头中翻拣着。这些人有和田当地人,也有来自库尔勒、叶城、喀什或者阿克苏的,都带着一夜暴富的梦想来到玉龙喀什河边上。
7 p! ^; ]6 A% Z2 Z. ]& t0 |3 n, V, r# i# l. Z+ ]- o/ K
“100万人同时干,那根本不是在挖玉,简直是在抢玉,挖得慢了就没了。”穆合贝提说。 - y& \, u; d6 R, |: z% f( M
0 _6 E( i9 _' j1 W, x, Z! q( ^ 穆合贝提雇了15个人,连续挖了六七个月,只挖出来几块很小、成色不是很好的玉石,只卖了1.5万元,不但没赚钱,还赔进去4.5万。
: J. @; i: Y% D8 r( t: \$ A ]& u2 ^! J+ a+ G3 h. l) M" ?
像穆合贝提这样赔钱的挖玉人并不在少数,“现在挖玉的人二成在赚钱,三成不赔不赚,五成赔钱。”另外一个挖玉的维吾尔族人土送江的遭遇也和穆合贝提差不多,他说自己就属于赔钱的那一半人。
1 x2 P! Y5 j# x! t& V3 E; ]; c0 d& w) j1 U
这样的人随着地下玉石的减少正在多起来。在和田当地流传的故事中不光有捡到河里的宝玉,一夜变成百万富翁的,还有另外一类阴惨的故事刺激着人们的神经——2004年底,一个维吾尔族人,借了亲戚朋友的钱买了挖掘机挖玉,但连续一年时间,没有挖到像样的大石头,亲友都不停向他追债。一天晚上他通知了所有的亲友,说第二天早晨在河岸边的一个地方还钱,等第二天亲友赶来的时候,发现他的尸体吊在挖掘机上。
+ S8 M6 i/ h! f! F: A
5 `$ O$ H8 A% N# {) H* [5 l 之后这样的悲剧时有发生,让以温润细腻而著称的和田玉带上了几丝血腥。 # l! V1 u, H1 K8 c
8 w" J6 e$ d j1 e4 H3 ? o! L6 D8 u
最初的玉石价格的上涨,刺激了迅速膨胀的开采,而掠夺性开采进一步刺激了收藏者的神经,玉石价格进一步飙升,挖玉也陷入进一步的疯狂。 + n) i' K1 {$ x* }9 N
6 J$ ^; B' ^% d) H) D. B 中国双塔集团西部办事处主任王剑锋和几个朋友到和田旅游,开始在玉器店里见到的东西都觉得太贵,几个人让当地的朋友带着去了挖玉的工地看了看,回到玉器店,立刻买了一堆玉石。“只有见过那种采玉方法,才明白什么叫掠夺性开采,不可再生资源短期内大规模采,以后仔料价格肯定会更贵。”王剑锋解释自己为何买玉石。
7 O9 |' a! F: S' {' C P9 I) s( e$ v2 x9 c
“挖得浅的挖地两三米,挖得深的甚至掘地30米。”易爽庭60年代做地质勘探的时候到过玉龙喀什河,等他2006年再来的时候,只能用八个字形容“满目疮痍,惨不忍睹”——到处都是挖掘机挖过的大沟小沟,生态被严重破坏。 ! x5 S+ v; L- l! m+ g
) G" D7 C" y! N- D7 t& j. Q
虽然和田当地国土部门去年开始制定了限采政策,但为时已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