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4 18: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贰) 第三部分
' w( X& }( @& i6 O" x) Y+ ?& {第十九章 最后一个麻烦(12) # o2 Z3 c8 G; o w, E7 i
' Z# X0 c5 X+ N' @* h" T
--------------------------------------------------------------------------------
6 |% h! u" U) P3 w* F $ h7 Z6 L: {+ n8 g, Y, _) Y
+ {) f+ J/ ^: _6 K3 R y' Q- t/ e) [ m
正统十四年(1449)十月一日,也先率领所有精锐兵力,向着最后的目标挺进。
) i$ [3 N4 v e5 n; W w2 I* ?
# C! c" Y; r$ H6 @9 l
- {% Q) ^3 P/ c( b5 q: z& M3 `3 {9 q% O1 W
当然,他不会忘记带上朱祁镇,虽然他已经不是皇帝,但毕竟还是太上皇,起码还可以用来挡挡刀剑,做个掩体。
4 J& Z5 j& r: h- P
' K: e3 y \% R% Q
: W8 l8 Q/ w, S: `# J# q9 q# ^ [
e- \( a, U) s) \ N) Z也先的军队十分强悍,骑兵以猛虎下山之势直扑紫荆关,在喜宁的引导下(所以说叛徒最为可恨),也先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攻破了这座关口,守备都御史孙祥战死。
0 {# k1 G3 \: I! ?" V" A2 z& F6 L6 ^ l( \3 O
! o" l- t3 V0 X
" g3 q) j+ Z+ d9 x这里要插一句,按说孙祥死后,应该追认荣誉,就算评不上什么光荣称号,起码也该是因公殉职,但他却在死后被草草火化(焚之),什么也没有得到,英雄得到如此下场,全拜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一位老朋友所赐,这位老朋友就是言官。
& K2 z, n2 s# _! @
! t& ~) n% _8 |' Q7 q& N , R; }* g, K" `. {. X& c Q6 e
* r# g4 B2 ], d) F
孙祥战死之后,有一些言官不经过调查研究,就胡乱发言告状,说孙祥是弃关逃跑,结果在战后,不但没有给孙祥开追悼会,反而直接把他的尸体烧掉,就此了事,实在是比窦娥还冤。
0 v3 v7 Y4 X9 F( R4 {0 {& D2 I+ k: v% ]/ M9 U+ G: D6 F
0 ^4 l1 L+ E6 h! x- D
/ h: L3 J2 L- r; I& m一年之后,孙祥的弟弟上书为哥哥辩解,朱祁钰这才了解到真实情况,给他的家人补发了抚恤金(诏恤其家)。)。
1 r$ e# O7 w4 b3 y) ?8 H- o
- B) z4 Z- n" Q3 H: J6 T% ~ 4 T) e; ?9 @1 z; S; G
8 H7 X$ n8 l; e8 v" f在大明王朝的紧要关头插这么一句,不单是为孙祥讨个公道,同时还要告诉大家,那些以直言敢谏留名青史的御史们,绝对不能一概论之。, u5 \( G8 I$ F* H, h7 Z
6 @# |3 M9 l! z( T/ m# k
; d' T" @: G( h" {* |* J& b/ [
/ \1 n7 {) V6 o说起御史大家可能会想起那些打死不低头,直言不讳的伟大人物,其实明代言官中有很多人品行极端恶劣,纯粹是为名而骂,为骂而骂。
$ p, O( ^0 k* m8 o0 h, z' Z" N" o4 M1 v2 P% C' \+ H
$ a; @. s0 b- Y9 G( N
( F! o+ _8 p9 u/ u8 ?9 h* \这种败类言官并不少见,在后面的历史中,我们还会认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并揭开他们脸上的面纱,显示他们的丑陋真面目。
* x/ ^$ N) ]- g" q6 }1 x* c4 G0 B; V$ F( |$ S
% l" _: G) Q" b2 m) k4 h
6 J5 f. X* W1 ^. `+ X( Q言官的问题以后再谈,还是先来看看风雨中飘摇不定的大明帝国吧。
^7 B" d' m/ J$ Z; \+ C
5 Q$ [" [6 r m4 p # w4 D6 Y- p) n! Y: r* E7 I5 k
6 m0 U3 \! U+ A
紫荆关是京城的门户,此关被破,震惊了京城,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京城从此将无险可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