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4 16: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章 祸根(5)( v+ R4 v: w. ^/ r; X6 p
% ]# V2 V% w+ i+ o2 P
8 Y; `2 W& I# U G
朝政如此,多言何用?! 4 W; {& O5 T; V, {9 H" g
5 P& Y0 {$ X6 ~6 n1 o但就在王振气焰滔天之时,也有一个人就不买他的帐,而这个人也实在不是等闲之辈,虽然吃了点亏,但王振终究还是不能把他怎么样。3 a' T# W$ Z# y& ?+ t
% {9 G- f3 Y- f K8 G+ W e- z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正统六年(1441),当时太祖太后已经病危,无法再训斥王振,三杨也无能为力,王振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朝政大权,所有外地巡抚官员回京都要照例孝敬王振一些金银财宝,多少倒无所谓,但总得意思一下,表示对这位死太监的尊重。
! W; S( r) e9 \1 z0 @* C3 O$ d4 |# q2 U; @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此人从山西巡抚回来,别说金银,连陈醋都没带回来一瓶。王振气得七窍冒烟,大发雷霆,当即把这个人关了起来。* S& R2 M. }# ~$ i$ t/ j4 \3 t
( U8 v) v5 y- M9 Y% O6 c, @王振是一个做事偏激的人,对于这种明摆着不给面子的人,他是不会留情的,他本已准备编织罪名,把这个人干掉。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个人似乎很有背景。
f8 N8 }1 R' p0 Y3 t
( [- s* @# x& q! B' z不但地方上的官僚老百姓帮他说话,连朝中重臣杨士奇等人也为他求情,甚至某些藩王也出面了,要王振不要把事情做绝,否则就要他好看。(藩王可是不好对付的)
. S: b( t$ k, M3 y& |, s! m; m; X* r; l9 u* i
一贯整人到底的王振终于意识到,这个人虽然权位不高,却很不简单,是不能“人道毁灭”的,于是他一反常态,放了这个人(不放也不行)。, J6 e+ g% ^* w9 L& K5 B
, d. H# B& V+ x; g
此人也确实厉害,他被整得很惨,却一句软话也没有说过,一直痛骂王振,一点面子也不给他,坚持和他对抗到底。大有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气势。
, A5 ?" d0 l8 Y$ L9 @* J8 L7 B* l# Q5 j0 P. g* N/ `
这位硬骨头有背景的仁兄就是于谦。
9 C: {: ^. w9 w2 l
$ k2 k6 O/ `; I) q, K) y可惜在当时这样的人太少了。
7 v9 S! {5 ~4 u4 {. d) t9 O. e8 ]' |, F( E+ ]
抱负
( `9 r$ E3 a; q q" J( D2 m/ \+ X6 e# `) h, s, P: P1 e
掌握朝政,统领群臣虽然威风,但这并不是王振的最终目的,事实上,王振并不只是一个贪财贪权的人,他也有自己的追求抱负。
5 ^1 }! _6 m4 R. h: e2 }* L3 L/ b. ^+ ~5 K* q$ g
王振也有着自己的偶像,他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像自己的这位偶像一样,横扫千军,锐不可当。他的这位偶像就是朱祁镇的曾祖父朱棣。
, N5 Z# R9 \( |! W4 {9 v! z' p( g6 p9 J+ J( s9 {- p: m$ L/ ^
虽然自己以前只是个文人(现在是太监),但却十分向往率军出征的威风凛凛,而先辈郑和的丰功伟业也不断鼓励着他。
& G g }7 z& T8 ?8 k
, Z4 o$ ~! a# u太监就不能横刀立马么?立给你们看看!
) a& J; [ K0 i/ C, Q7 R6 _! `( a: z, i2 P
这下问题严重了。' |4 O* s: M7 S( E8 W, q7 t! t
; ^( q" f" D" y; D i! k; g
一个人如果饥饿就会去找东西吃,因为这是他的基本需求。4 @! l) \ P8 w& F/ ^' w
5 N: ?# Z4 u' B) {9 v- U' y如果他已经吃饱了呢?那么他就会四处闲逛,找点事情干,反正闲着也闲着。
0 a8 j8 j6 @; a2 X- V
& u) Y( N9 [2 U如果一个吃饱的人又找不到什么好事干,他可能就会去干坏事,实现自我价值。
o k& ^0 m# l Y/ F
% L2 X+ l- v( K+ n6 B, T( l7 W王振大概就属于后两种情况。8 u+ U! u- }' a$ n
# E+ e; g% s4 r7 a2 o' R5 O
他已经大权在握,家财万贯,权和钱都有了,这位死太监也有了新的人生追求——建功立业,名留青史。6 N8 T7 d% e1 U4 ^, B
7 \3 c2 K' V. C' U$ `% K3 v
应该说,有这样的志向是好的,但问题关键在于这位有志太监本身的素质如何。6 c( c$ \& ?. G$ F- T- q2 l
/ x# @+ D2 A. [, L# W3 ~
就如同一个贪官污吏,平日只是贪污受贿,这样的恶行固然让人愤慨,但这并不是他们作恶的最高境界。5 q0 P5 b% u) E: l6 w6 M
1 T, j( u( t+ |; o5 k$ Y
所谓作恶的最高境界,就是明明没有这样的才能,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硬要去干一些所谓的好事。
% e, M' K* {1 l
& b4 y1 f. x/ T2 Z这才是恶人中的极品。" C+ g0 x0 |% i# w; L2 ~
" p, u# w3 d) X( [# y. o5 k
王振就是这样的一个极品,他明明是个不成器的教书先生,明明是个投机的死太监,明明是个贪图权位的小人,这些我们都不计较了。但他现在居然要把自己往军事天才,战争英雄上面靠,就实在是太不要脸了。
0 D- m8 X) a1 Z. L0 S3 q
' e; K% S+ Q0 s0 v3 G7 [偏偏当时的时局给了他这样一个不要脸的机会。; w' D" ~4 u8 b
! [7 y- P( U& S5 ]3 T* E敌人出现
/ [+ A2 [) z3 N% ^/ Z. t7 G( m. x6 Z" X8 n' V
我们前面说过,那位被朱棣打得落花流水的马哈木有个好儿子,这话确实不假, 永乐十六年(1418),马哈木的儿子脱欢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并从此开始了称霸蒙古的军事行动。: ]2 s- ?" Z. y0 \- g4 {' B, Q
6 N" H- ]: z7 |; A& R6 U3 Z事实证明,这位仁兄确实是有本事的,仅仅过了六年,脱欢就击败了瓦剌的其它部落,统一了瓦剌,成为了瓦剌独一无二的首领。
+ t Z! u+ {% n% n; G- a+ V3 c6 h
0 @( `" S4 w- l' l# ?- a之后,他拥立黄金家族成员脱脱不花为汗,并开始攻击阿鲁台。
1 @0 [7 D9 `/ }/ m# W/ N2 f% N( L3 F
$ {& D1 K0 h1 D# H8 L( i# |由于当年被朱棣打得太惨,阿鲁台元气不足,在与瓦剌的战斗中被击败,宣德九年(1434),阿鲁台被脱欢击败,并最终战死于大漠之中,这位曾与永乐第一名将朱棣周旋几十年的风云人物就此结束了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