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住遨海湾
搜索
网站解决方案专享优惠-3折上云
楼主: 踏浪行歌

[历史] 有趣《明朝的那些事儿》四卷全集--TXT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5: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六 * b" Q1 e$ L' O; g" b3 E$ _# T
2 N, F( H) p7 ~/ L, K. p! D
--------------------------------------------------------------------------------+ o2 V8 ?- d9 x
* I0 [. c/ i: E) m2 A, }

5 x; F' D7 ~5 e  u5 W3 k  ^1 D7 Z  六月,大军出发到达达兰纳木尔河,这里就是原先阿鲁台出没之地,然而此刻已经是人去楼空。抢劫惯犯阿鲁台早已收拾好包袱,逃之夭夭了。 9 W, v. m$ f; a: |

* W/ A$ I7 P' Y  经过反复搜寻,仍然不见阿鲁台的身影,朱棣的身体却是一天不如一天,大臣们发生了争论: " p1 X- k- u. ?  [7 _9 ]

. h3 Z8 @- J4 s  张辅表示,愿意自己领取一个月的粮食,率领军队深入大漠,一定要把阿鲁台抓回来。 2 _! S$ T1 r+ S* }3 H
$ q, l) d* \" l7 K! ^1 J2 B7 I
  杨荣表示,大军已经到此,如果继续呆下去,粮草必然无法充足供应,必须尽早班师。
8 J: Q3 t* p& o; _2 [/ r
3 m) n2 C3 L0 I8 j2 H  朱棣木然地听完他们的争论,下达了命令:
( y( o" i. x0 b9 D3 i8 v/ X, ~: b1 Q$ `, J  J+ H
   班师。
) v9 O; [  _4 I5 o  P* e/ V( U, n0 D) x, V' l
   他也已经厌倦了,从少年时起跟随名将远征,到青年时靖难造反,再到成年时远出蒙古,横扫大漠。打了几十年的仗,杀了无数的人,驰骋疆场的生活固然让人意气风发,却也使人疲惫不堪。 - T. k# A" a3 X1 A. L

( e5 J5 T. O" k) e$ \% s1 ~5 y  还是回家吧。
* L* s' c1 l. S8 C+ \# Z- ?' w9 \3 ?4 I" a/ V- r
  七月,大军到达翠微岗,周身患病的朱棣召见了杨荣,君臣二人之间进行了最后一次谈话。 6 e* C( B8 Q% p3 l7 m
! h* E6 m, D5 B3 u
  朱棣说道:“太子经过这么多年磨练,政务已经十分熟悉,我回去后会将大权交给他,我自己就安度晚年,过几天平安日子吧。”
/ j1 a$ T3 H* |4 S* M" E$ d
$ E8 c8 O' B6 Z) i/ W! b: ?( C  杨荣心中大喜,却并不表露,他回应道:“太子殿下忠厚仁义,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K$ Q7 e9 m; t0 f7 F
4 [) z% [% u: e0 a4 p
  重病缠身的朱棣笑了笑,他夺得了江山,也守住了江山,现在儿子已经很能干了,大明帝国必将在他的手中变得更加强大,自己也终于能够安享太平了。  $ k+ J# H) f: O' ^9 Z: Q
2 {( v8 d7 L: i
  但朱棣想不到的是,他已经回不了家了。
% W8 H8 f" j9 W4 b" a% L
) ^7 V4 c9 i9 W) d! B  |  可能上天也学习了朱棣这种凡事做绝的作风,他注定要让这个喜爱战争和打仗的皇帝在征途中结束他的一生。 * v& t/ Q7 [* X3 T/ j  y& ~

9 M: m6 `) S4 D# f' W  大军到达榆木川后,朱棣那原本强撑着的身体终于支持不住,于军营中病逝,年六十五。 6 Y, J) H2 K* {1 h, o' z& d3 n& [

' V) ~  L2 K5 k# W3 W  六十五年前,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那个婴孩,经历了无数风波,终于在征途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获得了永久的安宁。
5 r9 G1 n+ _. s' Z( `* r0 O0 ?  O( v0 ^- j' F' R
  在我看来,在远征途中死去,实在是他最佳的落幕方式,这位传奇帝王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 7 g$ y9 y) i0 A! b, p3 I( n
/ B- h7 ]- j5 _2 A! h9 |# p& W) P
  这似乎也是一种宿命,生于战火,死于征途的宿命。
. T; G; @% M+ q. {2 T9 J1 c$ P( I: I% S$ X. _( B, w* C
  按照以往的习惯,应该给这位皇帝写一个整体的评价,其实对这位传奇帝王的评价,在以往的明史资料中有很多版本,而我认为最为出色的当属明史的评论。 & v# ?5 u. w0 A8 b
& R8 g0 T1 L# |5 i/ B$ m; }4 D
  虽然明史有很多错漏和问题,但至少在对朱棣的评价上,在我看来,史料中无出其右者,我之前很少引用古文,最多只是引用只言片语,用来说明出处,但此段文字实在是神来之笔,在下本欲自己动笔写评,奈何实在不敢班门弄斧,故引用如下:
3 h: c6 D9 L$ m9 V+ R
+ `2 U6 _0 c+ }. E$ K, L* K  赞:
- c) ~0 G( G% Z2 q* L- ^
5 w. _' X4 H5 C3 w+ S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
" e. p) J& D- ^4 w2 n
9 c: w2 K; C: E+ I# Q3 \4 ?  V2 c  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 T; n( b! j* i. N9 W4 V5 ~

  R2 _9 t) V7 R3 x4 {, a  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 T8 v; o; \! ^2 p4 l" k
) A  @* b/ M) F8 f) F5 @  得评如此,足当含笑九泉!
( ~% C0 y1 A0 }, J' ]1 u1 V1 U, R5 Z5 D; {
  他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5: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七
" i( B: N0 t0 @) r# O' j1 w) R4 H% ?$ a' s( |% e
--------------------------------------------------------------------------------
" I  m& o% c* X" |' U% H
0 Z6 `& ]4 x3 p/ N
0 a+ z6 C' q. l5 G  深夜的密谋
$ A$ I2 j. c$ l% v, [
# N9 R* W0 ^+ ]: h2 h   朱棣结束了他传奇性的一生,终于故去了,死人没有了烦恼,也不用再顾虑权力、金钱、前途之类的东西,但活人却是要考虑这些的。 / j: K7 D9 {3 y
' \9 Z1 I4 D6 g8 k/ i# H
  在朱棣死去后的那片哀怨愁云下,却隐藏着一股潜流。不同的利益集团正在加紧行动的步伐,他们争夺的就是朱棣留下的最有价值的遗产——皇位。 2 Y! ~3 n0 [# M% Z# O% `
3 i7 W; Z! H) o, \; _/ A7 B
  早在朱棣出发远征之时,他的好儿子朱高煦就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这位父亲可能很快就要走人了,他加紧了筹划,派出自己的儿子朱瞻圻潜伏在京城,并用快马传递消息,一晚上甚至会有七八批人往来通报,在没有电话的当年,也真是苦了那些报信的。
) p/ G" J0 `+ I# b# {/ e6 l+ ?8 N9 r3 I3 |  U
  朱高煦做梦都想要皇位,但他十分清楚,必须确认自己的父亲抢救无效死亡后,才能动手,要是情况没摸准,自己就起兵,结果老爹来个诈尸或是借尸还魂,来到自己面前:“小子,想学你爹造反啊!”不用打,自己就败局已定。 , E4 [; w. e2 G, h" `1 w$ ~

& c/ l) ^. @0 V8 V  在造反专家朱棣面前,朱高煦的道行还太浅。 9 b$ O5 y' L  ?/ K

1 h, r0 v8 W/ e* Q# H  所以他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那个消息的到来。
2 k' v4 e/ f& r3 T+ f% o/ `. N- B7 j
  朱棣的内侍马云是个并不起眼的人,平日看上去不偏不倚,然而此时,他也亮出了自己的立场,朱棣死后,他以内侍身份深夜召集两个人开会,这两个人分别是杨荣和金幼孜。 - e2 J* b) a9 S1 Q0 F

) x/ h" c# f9 E! |  他们三人经过密谋,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暂不发丧,每日按时给皇帝送膳食,以掩人耳目,并严格控制消息,禁止军营中人擅自外出报信。
7 T) H! }- U- y3 Q" r! i/ L7 U
2 }: U# }5 N9 A' V# C6 n1 L. ^  可能有人会问,皇帝死后,由于尚远征在外,密不发丧不是通常的安排吗,为什么会说是密谋呢?
. R" x4 K. J/ h5 y. c6 y# t6 B9 i" z' T! o6 |2 i* r& {
  因为这看似寻常的安排实际上暗藏玄机,在朱棣死前,他召见的顾命大臣并不是这两个人,而是张辅!
5 F& B$ A6 R$ r2 t+ Q
! d5 Y" v1 M' J5 I! p$ N4 m; Y/ C2 m4 j  朱棣临死前召见张辅,并传达了传位太子的旨意,这似乎并没有什么让人担心的,但问题就在于张辅这个人。
; E% X% x% S  G& _1 e2 V( t' G% n; E! @
  张辅是张玉的儿子,而张玉和邱福与朱高煦的关系十分紧密,他们都是靖难时候的战友,在立储问题上,靖难派是支持朱高煦的。 ( w: D  u0 Z" G, {1 b1 I8 C3 J
, A4 H$ ~3 L2 h; `( \( `
  马云召集杨荣、金幼孜两人密谋做出如此重大之决定,竟然没有张辅在场,实在是十分之不寻常。很明显,他们是有所防备的。 6 C7 _0 l6 z- w5 S7 \- j1 ?

. e; D. G+ a+ ?# j4 ^* [+ n( N  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就在一年后,朱高煦起兵造反的前夜,派人去京城寻找的那个内应,正是张辅。
, y% e) w7 X; w4 e: h0 k2 Z
) r3 y$ w% X7 \0 N  在封锁消息之后,杨荣被赋予了最为重要的使命——回京向太子报丧,并筹备太子继位事宜,这位潜伏多年的**禁语**秘密成员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日夜兼程,终于将遗命及时送到了太子手中。 8 \0 E( d* P/ p4 C  m( b7 Y

% _5 q; S/ _# M; x  朱高煦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等到他知道消息的时候,太子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登基即位了。
- F* A' i, \. F0 A# m$ X
' A1 e: g+ S4 X$ W5 e3 o0 D0 f5 ?  朱高煦先生,你又没有猜对,吸取教训,下回再来,你还有一次机会。
. `4 b( Y4 f9 f9 f2 V) }/ F: u7 s, U1 ^$ Z' J% f8 b1 T" ^1 s3 X5 O# w
  明仁宗朱高炽
+ D! w' n) l3 K4 D: p5 o  S7 R- W; ~1 i+ L! D  x
  第十一章 朱高炽的勇气和疑团 ; G- y+ u4 I& k

+ ]5 o+ f! S5 c3 G# p  历经千辛万苦的大胖子朱高炽终于登上了皇位,定年号洪熙。 : Q, u7 y+ Z5 ~1 ~8 j
( O7 F$ t6 `" L& S$ _8 q+ [& r
  事实证明,这个体态臃肿的大胖子确实是一个仁厚宽人的皇帝,在他那肥胖残疾的外表下,是一颗并不残疾的,温和的心。 % I9 _( q, S3 d$ c' _
3 R8 ]- N. P- h  V- G6 L
  他登上皇位后,立刻下令释放还在牢房里面坚持学习的杨溥同学,并将其召入内阁。此时杨士奇和杨荣已经是内阁成员。明代历史上最强内阁之一——“三杨”内阁就此形成。
" r0 g2 A) N8 R  k! B  M& R6 x3 `4 r9 a: H
  但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虽然大家都知道内阁是皇帝最为信任的机构,其权力也最大,但由于这些内阁成员仅仅是五品官,要让那些二品尚书们向他们低头确实是很难的。 % ~' |8 C5 h8 W# y5 A
% F8 {% d+ ~9 K# X8 ^* g
  这个问题看似很容易解决,既然如此,那就改吧,把内阁学士提成二品,不就没事了吗?
! ^% a& K+ \4 T9 t+ m( E( O2 u# T( o& s- D: M' @8 b* c' V
  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你说改就改?你爹留下的制度,尸骨未寒,你就敢动手改造?正统的文官们在这个问题上一向是很有道理的。 ; G  J) K' n0 s+ y
' S! z1 M- N% W& y! [* W
  可是不改似乎又不行,问题总得解决啊。   S9 \0 `1 q+ R7 i- Q

2 R% p) b& s5 n9 O$ Q( z1 w2 v3 m( L   在这个世界上的无数国家民族中,要排聪明程度,中国人绝对可以排在前几位,而其最大的智慧之一就在于变通。这样做不行,那就换个做法,反正达到目的就可以了。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5: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八
) D  T1 a7 i, U( ^, C1 D+ {5 x# B2 J; c7 l5 ^6 i# e3 v0 F+ W
--------------------------------------------------------------------------------! D% |" V3 ]) i2 y" d: a2 C0 |
( K3 X7 {& u' N/ ?( D8 w

0 t& A4 f7 {: K3 ~8 |  所谓此路不通,我就绕路走,正是这一智慧的集中体现。 6 h+ `& U8 b! C7 b

' q% E- {9 p1 s' D6 [  朱高炽没有改动父亲的大学士品位设置,却搞了一套兼职体系。 0 U- i" a3 u6 P$ G+ A1 Y3 Z+ G
, u( z5 ~/ L0 B5 w9 Q* v; Q
  他任命杨荣为太常寺卿,杨士奇为礼部侍郎,金幼孜为户部侍郎,同时还担任内阁大学士。这样原先只有五品的小官一下子成了三品大员,办起事情来也就方便了。
1 E8 A8 f1 i0 {' k6 g  O4 H" u; u1 p# Y3 a
  目的达到了,父亲的制度也没有违反,从此这一兼职制度延续了二百多年,并成为了内阁的固定制度之一。 2 M7 {( \1 d* Y9 t" a5 g' m" _- g2 l

0 `' I1 y1 V; i& h" z6 T( S  这类的事情在之后的历史中比比皆是,每看及此,不得不为中国人的智慧而惊叹。 " W* ]3 G  M# d) s0 }# u/ I

4 r5 V& P% ]- v8 h  登基后的朱高炽并没有忘记那些当年和他共患难的朋友们,洪熙元年(1425),他用自己的行为回报了他的朋友。 , }: ~* H8 n- p! ?; f

( ], u7 g4 \- e7 d* p  在一般人看来,皇帝回报大臣无非是赏赐点东西,夸奖两句,而这位朱高炽的回报方式却着实让人吃惊,在历代皇帝中也算极为罕见了。
* p0 ?+ G5 U9 }# d. C: B8 l& U# d% L7 [- Y% G8 W8 V& S0 K; C& `" `0 D; q
  同年四月的一天,朱高炽散朝后,留下了杨士奇和蹇义,他有话对这两个人说。
8 G! P! H7 V! m5 Y! V' z6 T. Q4 l1 ~# y. t, L
  在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之中,无数人背叛了他,背离了他,只有这两个人在他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忠实地跟随着他,杨士奇自不必说,蹇义虽然为人低调,却也一直在他身边。 3 V. ?$ G7 F; Q- s" H
6 ?( u* }) ~8 T  ]0 J0 B( O: T
  年华逝去,大浪淘沙,这两个历经考验的人决不仅仅是他的属下,也是他的朋友。
8 o; \2 m; n6 x% U0 Z+ g
/ _' u1 s5 v( M+ |: w) t; a# r  朱高炽注视着他的两个朋友,深情地说道:“我监国二十年,不断有小人想陷害我,无论时局之艰难,形势之险恶,心中之苦,我们三个人共同承担,最后多亏父亲仁明,我才有今天啊!” * E4 \; G+ }: M

  h5 f; T% I8 h) _  回顾以前的艰难岁月,朱高炽感触良多,说着说着竟流下了眼泪。
9 Z9 G: z0 Y& f% V- \. V6 ^- E- @9 Y  m
  杨士奇和蹇义也泣不成声,说道:“先帝之明,也是被陛下的诚孝仁厚所感动的啊。”
  N0 M1 W2 u4 `+ |/ q
) y" `( Y" v/ v* U  就这样,经历苦难辛酸的三个朋友哭成一团。
9 l9 b: N+ S$ ~5 }1 r5 \  ]0 o# G, U: s2 n( `6 M( }: R- Q7 z% i. Z4 e; E
  在我看来,这种真情的表述远比那些金银珠宝更能表达朱高炽的谢意。
) D% C. J' R8 t0 J: q' w* b4 `6 {5 j2 M* t% g  W$ z
  朱高炽没有辜负杨士奇的期望,他确实是一个好皇帝。 / d6 W2 `% @& b* q/ [

; z' F" M% U9 c( H; D0 A  虽然他是一个短命的皇帝,皇位还没坐热,就去向他父亲报到了,但在其短短一年的执政时间内,他。。。(以下略去若干字),保持了大明帝国的繁荣。 ' f) K" c* K7 r2 y% w- j7 L
' h2 ?+ f( ?& M0 ?1 h
  为什么要略去呢,因为这些夸奖皇帝的内容千篇一律,什么恢复生产,勤于政务等等等等。这些套话废话我实在不愿写,大家估计也不喜欢看,如有意深入探究,可参考相关教科书。 . ]# X% k  t: d. H$ W2 K7 D8 k" Y

7 B) V; }6 G( ^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皇帝的本分事情,而真正能够体现朱高炽的宽仁并给他留下不朽名声的,是这样的一件事:
* P/ W( A  f5 L. y0 _: j# e: y4 M) p# B7 K
  我们已经说过,朱棣是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去世的,根据规定,如无特殊情况,皇太子在父亲死后可以马上登基为帝,但是,绝对不能马上将当年改换成自己的年号元年,必须等到第二年,老爹的尸体凉透了,才能立下自己的字号。
" l5 T1 o- [1 B2 M6 {4 L$ O2 T5 n6 j# G# g5 F+ ^2 F5 P8 \8 {/ u
  比如朱棣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去世,朱高炽立即即位,并有了自己的年号洪熙。从七月到十二月,实际上已经是他的统治时期,但这段时间还是只能算在永乐二十二年内,只有到第二年(1425)年,才能被称为洪熙元年。
$ Z' R5 P1 ^# {
" m  l% E9 k( D" y6 R  在这段时间内,是皇太子们的适应期,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走出自己父亲的影子,一般在这段时间内,新皇帝们还不敢太放肆,对父亲们留下的各项命令政策都照本宣科,即使想要自己当家作主,改天换地的,也多半不会挑这个时候。
& G3 I/ j9 F( _- E/ h9 }' h  s: K2 @  n+ V* ?* @3 s
  可是就是这个忠厚老实的朱高炽,在尚未站稳脚跟的情况下,在这段时间内,就敢于更改自己父亲当年的命令。 ( l% h& Y! [3 C* S1 D: [
, u% M5 B5 i/ Z4 h
  这在当时的很多大臣们看来,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 q6 \4 w5 |& C3 t9 w! K2 H

4 y( n' t) Y' E9 H# Y/ J4 X4 H6 t: C  但在我看来,朱高炽的这一改实在干得好,干得大快人心! / {: s5 e; c; S/ Q6 y8 T1 z

7 q" G1 z5 b& J- `  十一月的一天,朱高炽突然下达诏令,凡是建文帝时期因为靖难而被罚没为奴的大臣家属们,一律赦免为老百姓,并发给土地,让他们安居乐业。 $ E6 A. U5 N5 ?; A: j
; H, P3 \3 t) W) }# q: Q
  靖难之时,朱棣杀人无数,罚奴无数,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也被定性为奸臣,此事已是板上钉钉,断无更改之理。
: ~% r0 h$ @; J0 b) B2 \
( `0 F' R1 d2 @7 |" e5 Y0 f   然而此时,他的儿子朱高炽却突然下了这样一道旨意,让很多大臣措手不及。可更让他们吃惊的还在后面。 6 t+ `6 y4 j  M2 e# X' ~" V! [

& _0 {+ S" B. u( C: F  朱高炽接着问大臣:“齐泰和黄子澄还有无后人?”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5: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九
7 n' E- N  Z* `6 I
! w8 z) _/ u: C/ g) d--------------------------------------------------------------------------------
' S% m4 U3 D4 N% S6 P3 d & y* U/ N, B+ Q9 q& C* j4 R0 P

, _5 b2 q7 T4 {& A9 ~# h; G  大臣半天才反应过来,答道:“齐泰有一个儿子,当年只有六岁,所以免死,被罚戍边。黄子澄没有后代(后得知,黄子澄有个儿子当年改姓逃脱,后被赦免)。”
2 B1 K4 Y  ]( h6 c
3 e. _& z6 T( y  朱高炽沉吟许久,说道:“赦免齐泰的儿子,把他接回来吧。”   G6 N( U; w, L3 I9 D" ]) N
! C) V1 r5 \* a: l1 |
  他接着问:“方孝孺可有后代?”
: m. R3 l0 @& d  _: d
& E" o3 M( }2 w/ m  大臣们目瞪口呆。 0 Y$ K7 F- w2 V2 H/ Y* U+ u% v2 C1 c
1 \! H3 z! }3 I
  方孝孺?您说的是那个灭了十族的方孝孺?
/ r3 {. q3 o$ W& C7 f0 Y) r; r
! E, b! b  V# f$ L# z  十族都灭了,还去那里找后代?您不会是拿死人开心吧!
- y; c+ F9 t% |( F0 p
7 I9 u+ j  }& a/ `8 n. c# U  可皇帝已经下令了,就快去查吧   e: {9 @$ F9 F; j. L9 f+ h8 k8 F7 p! G

/ D# ?( W8 C" R0 _5 @4 ~6 G  这一查还查出来了,虽然没有后代,但确实有个亲戚。
3 }! }8 z, k9 o! D: p" m3 j3 _/ ?( ]+ f6 H+ h) P
  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有个弟弟叫方克家,这位方克家有个儿子叫方孝复(方孝孺的堂兄),当时也被罚充军戍边,至此终于回家了。 % H5 M3 q2 @; P, T9 S
6 A! w: }9 c8 M
  比起这些宽仁行为,更让人吃惊的是朱高炽所说的一句话。
% g" X8 q* i% B7 X0 Q8 p/ o
: p2 `6 _) ~! d  朱高炽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说道:“建文时期的很多大臣们,都被杀掉了,但像方孝孺这一类人,都是忠臣啊!” % V2 A  h( N- \4 I6 s* e

  l. Z8 t$ J/ c  底下的大臣们又是一片目瞪口呆,鸦雀无声。
3 ]' r7 E8 J# N% {& b$ Q; H9 H8 ]7 Q: _6 X* }
  忠臣?您父亲不是说他们是奸党么?到您这里就给改了?那么说您父亲还是杀错了?
5 F( v7 Q! ^# ?4 ?% r8 V+ M6 [! G. x1 U; a( R$ G: Y& `
  就在这样的一片争议声中,朱高炽完成了他的壮举。 ) d. G' ]( n$ F
' o0 P1 \# S+ `, ]2 s# T
  在立足未稳之时,朱高炽敢于凭借自己的正义感和良心改正自己父亲的错误,不畏人言,不怕反对,这是毫无疑问的壮举。
- h: ?6 p" n9 z! o" {1 V% }9 U$ c, z4 G5 h9 ~
  真正的仁厚也是需要勇气的。 % ?7 o8 U- ~- D5 l

) e: q% x+ L0 h( b! Q7 |  朱高炽是一个勇敢的人。
: p# N% D1 L! `& Z+ N3 E
' g, R8 I: L& ^4 g- o4 H& N# I* M5 H2 g  虽然这位明仁宗短命,只做了一年皇帝,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排名倒数第二,但他仅凭这一件事情,就足以对得起他谥号中的那个仁字,也无愧他一代英主的美名。
; @3 c6 L2 w: d5 a$ y! x8 z* K3 n3 o% {- P: {. U4 x
  如果让这位明仁宗接着干下去,相信大明帝国一定能够繁荣兴盛,欣欣向荣,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好人不长命”,洪熙元年(1425)五月,只做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病重,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 A! Q& w( R5 a7 h# g+ W

  f6 ?% _4 E& E" D; _) P9 N  这位厚道的皇帝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但他的义举将始终为人所牢记。
) {. s& l& Z: y8 x- p7 W1 v( k: J; A% _: g7 D5 Q8 ~( ^
  至少那些被赦免的人们会记得。
9 i+ ]; \8 o0 `+ W4 ~5 ~, p6 x3 c6 O6 S: [1 Y$ g
  谋杀的疑团 $ O/ V) k2 q% h; ?9 a" ^

: M# x; y9 b8 {' {7 a& |: V6 n2 h   皇帝的位置又空了,但这个位置注定不会太久,很多人都排队等着呢。 * h( l" t1 x, o% n, g9 c

5 {4 f1 U$ d+ Y  `. V4 k1 G  朱高炽病重,英明神武的太子朱瞻基自然十分关注,但除此之外,还有一双眼睛盯着皇位,这自然就是我们的老朋友朱高煦。 . Q9 Y: C' a0 }0 F2 L5 A! h. D2 |

3 e" Q+ m3 t, h3 A  朱高煦虽然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决心和毅力,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搞阴谋,搞破坏,朱高炽十分仁厚,并未因此处罚他,只是警告而已。而这位无赖兄却越发嚣张跋扈,现在眼见朱高炽病重,他也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次夺位阴谋。
/ G' ?' L! c4 n% r% f7 D6 ~! q* m9 b% j- o
  吸取上次的教训,朱高煦加强了情报工作,安排了很多眼线时刻盯着朱高炽,当然不是为了保证他的安全,而是要确定他什么时候死。
; z5 B( b6 G! _" J! e) {' Z- r2 P! e1 O) e- Q4 G! @2 T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考虑到京城的三大营要收拾自己手下那些虾兵蟹将易如反掌,出兵攻打没有把握,几乎等于自杀,他决定拿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开刀。
- h6 {- M% u  {. ~  D0 n
4 _+ N: o0 N& ], L9 a: q( f  他准备等到朱高炽的死讯后,便立刻在道路上埋伏士兵,等朱瞻基奔丧路过之时,一举将其击灭,然后趁乱登上皇位。 + q* `6 Q" [/ ^/ J( Z" W5 r; X
2 y+ r! }" M! g
  朱高煦对自己的计划很有信心,何来信心?来自作案时间。
; J4 P2 T) C% e
7 {" e' ?2 }0 H5 H! {7 Y. T- O# C  之前说过,他的封地在山东乐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根据惯例,太子守南京),只要死讯传出,太子必然会从南京出发,所需时日很长,而他却可以从容不迫地安排好士兵等着太子的到来。 ) B: K  s  W& b! _. `% a8 ?
5 h4 ]" n' B  b$ F' c
  乐安离京城很近,南京离京城很远,朱高炽一死,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我朱高煦,等你听到风声,赶来京城的时候,我的士兵早就在路上等着你了!
- x1 J9 I" p. |- x0 j# C; L; c6 ?" v( w. ~' x! w
  我有充分的作案时间,朱瞻基,你就认命吧! 0 X7 ^- v5 y) X4 Y

& y+ G' g( J# m% F7 q  朱高煦的主意应该说是不错的,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这件事情不但使他的计划落空,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谜团。
2 Y& ^* H1 g& c* ?" F
" m; [& y* j9 a& Q( e  洪熙元年(1425)五月,朱高炽逝世,朱高煦得到消息,十分高兴,估计到朱瞻基赶到这里还有一段时间,他不慌不忙地安排士兵准备伏击。
9 m' a9 w% {7 v8 x/ c
" Q: t! W3 z" D, F* h% t& ]5 p: i  可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他做好准备,可是左等右等,朱瞻基就是不来,没等朱高煦吟出今夜你会不会来的词句,就收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朱瞻基已经赶到京城,继位为皇帝。 8 O# v* f$ `- I. L+ E4 w
1 \0 e4 P& r! T) ~' u5 p
  怪哉,真是怪哉! 5 ?; S4 f3 y& I) S
, H0 P* C: j+ ~4 h+ }1 o2 v3 `6 |
  难道朱瞻基会飞不成,或是他能预知未来,未卜先知? : b7 i7 y, Q, I9 A1 O2 s) E0 y2 ~; B
# ^- I. t" G) y6 g' e7 e  G
  这不但是朱高煦的疑问,也是后人的疑问。
. M0 R9 w8 n6 u# S5 C- a
% K& L2 r6 v) j) p2 z   关于这一点,史料上有很多不同的记载,有的说朱高煦袭击太子只是传闻,实际上太子是接到丧报后从容赶到京城的,有的说朱高煦是没有准备好,等到太子过去了才派兵出去埋伏的。
' {0 ]. H# k6 a
0 h, I+ _/ E$ W2 T. a, Z8 G   还有一种说法就比较骇人听闻了:
5 y  k9 E3 O. F/ F% ], L3 t% T* B1 _: K
  朱瞻基比朱高煦更早知道自己父亲的死讯。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5: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 0 l: g$ [% H& f( e1 o
, ~& N* ]  i' W
--------------------------------------------------------------------------------+ e3 b4 g6 o2 |8 m( l# C0 F$ g

- i0 J% ^5 N1 i5 I1 ~# P* O5 m$ L, B7 X& q* v) @
  路途远近是客观事实,只要报信的人不是在路上扎了帐篷,睡个几天几夜,乐安的朱高煦一定会比南京的朱瞻基更早知道消息。当年没有电话电报,也没有飞机,你就是想破脑袋,也找不出朱瞻基比朱高煦更早知道死讯的理由和方法。 + w  |+ F1 S# ?& u/ a: S! ]2 J

/ ]3 U) X  H/ j  其实方法是有的,也是唯一的可能性。 0 j0 U1 q, Z8 i( z6 m$ W+ W7 {
/ q5 h7 W/ x  P$ N% Q- I
  如果这一说法属实,我们就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8 Y7 a* N+ J7 l4 d
: x) l; S- O  O; o) T( w
  朱瞻基不能预知未来,却创造了未来。
: k  c7 c" G7 }+ i& N7 R5 M+ w/ `& w- J2 Z! W% t9 {+ [
  他谋杀了自己的父亲。 ) ^$ A! ~, V: R9 i
" V2 h, R: l' p: c
  如果你对这一推论感到不满,也请不要向我丢砖头,因为这个推论并非我首创,实际上,明仁宗朱高炽的死亡原因一直以来都是历史悬案,到目前为止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朱高炽纵欲,加之身体有病,最终病死,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他的儿子朱瞻基等不及父亲传位,谋杀了他,因为从朱高炽死亡前后的一些迹象(如登基礼仪已备)表明,朱瞻基可能已经做好了登基的准备。
" V/ S+ Z2 s6 \6 C0 j. o9 t) f$ ?( s! m
  前一种我们不去说他,单说后一种,事实上,朱高煦极有可能在路上设置埋伏,因为从他在后来朱瞻基已经登基,情况诸多不利的情况下也要造反的行为来看,他犯上作乱的决心是很大的。这么好的机会,他应该不会错过。 % @2 o& S- s  G! P9 U$ E

- G2 O' X( o# x/ y  那么为什么他没有遇上朱瞻基呢,这其中就有几种原因,可能是朱瞻基绕开了大道,也可能是朱瞻基听到父亲病重,提前出发,更有可能是朱高煦有准备好,错失机会。
: a0 m6 z3 s0 {' g" E* K
5 n& F. s& l0 G0 x  对于这个问题,我不可能给出任何答案甚至推论,这可能注定又是一个永远的谜团。 * }! _7 W7 x8 z5 f2 m

: ]1 l: {. d. J7 y$ ]) @  历史的魅力可能就在于他永远有无数的谜团让人们去探究,却总也找不出答案。
& G' g4 q  R0 ~* U* g, G, S& |& q, n8 h* Y8 X+ z1 ?( r$ [
  纵欲而死也好,被谋杀也好,反正不是自然死亡(很少有皇帝能遇上这个殊荣)。 4 D8 \* Q# w2 R

; ]. W' W7 i" Q1 i  我们最终也只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
6 l* x: [8 i, R! U/ M; d+ D' P( G$ Y& K! d: k; k. {8 \
  朱高炽死了,朱瞻基继位。 4 W" a6 j) j  Y( _

$ e" k, W3 e$ W  k5 l/ e  仅此而已。
' A0 _' N5 u! r. H( H. m
! l- M! |; `9 H6 m: ~% F  当然了,我们不应该忘记可怜的阴谋家朱高煦,这位同志搞了几十年阴谋,却一事无成,多次眼见煮熟的鸭子飞掉,从父亲到兄弟,再到兄弟的儿子,就是没有自己的份,说实话,搞阴谋居然搞到这个份上,实在可悲,可怜。 / @% L* h9 N6 D
3 y5 V  Y3 \  y+ ~0 D
  如果要评最成功的阴谋家,姚广孝一定能排在前三名,而朱高煦注定会名落孙山。 , B+ W8 N' ?; V  L) g

" W- x/ ^! @: R4 Y5 K' H( G  但如果要评最可怜搞笑的阴谋家,朱高煦必能当仁不让,名列前茅。 ! j1 j4 g6 d! ]7 y& i- p" X

% a3 Q; N4 [) {# K# S- M+ s" c; R' N  真是悲哀,悲哀的阴谋家朱高煦空就是这样等了几十年,他的耐心已经磨灭殆尽,在他的心中,已经立下心愿:
% n7 E, y# M: _6 v8 d5 X8 s( w' F6 Y
  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一定造一把反!
) b) ^8 w! i( a8 S6 b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5: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一
& {/ D" j0 z1 Y# a" l) S& u: i
- V' d; z" x: S--------------------------------------------------------------------------------
" w% r% i+ }# X4 I/ c$ l; J
+ Q) F8 j0 _; e  f9 z, n' z- q& x+ ?0 \8 L4 I, N& k
  明宣宗朱瞻基
9 E5 k, x+ E+ G$ v; ?' r) L8 P   第十二章 朱瞻基是个好同志
4 f; J  D6 o7 W+ A  [, {2 j+ y* N2 V0 z" s9 s, i+ W! _: n
  朱瞻基是个好皇帝,不是小好,是大好。 , v, q7 l5 {* A4 |$ t0 Q' n  R

. s# R- W6 r8 d4 H# z  他勤于政事,恢复生产(不要怪我说废话,好皇帝都是差不多的),关心民间疾苦,他经常去民间私访,但绝对不是乾隆皇帝那种下江南的方式,他微服出访,不讲排场,不向地方摊派,不给地方增加负担,每次只带侍卫出行。 6 Z1 A( X3 d- G1 r% d1 M$ \& B
+ I/ S" b1 j* K7 c2 s
  有一次,他去给父亲上坟(遏陵),回来时路过昌平(今北京昌平区),看到农田里有几个老农在很辛勤地干活,类似这种的劳动模范皇帝自然十分喜欢,他便叫身边侍卫叫了一个农民过来问话,询问为何他们如此勤劳耕作,估计这位农民不知道他的身份,于是皇帝得到了一个自己绝对想不到的答案。 7 v) z6 I+ U" w. E5 B( e0 c
( C" u6 L* K7 h& u/ Z* n* M
  农民回答他:我们春天耕种,夏天耕耘,秋天才能收稻子,如果任何一个时候偷懒,这一年的生活就没有着落。连田租也交不起,要养活老婆孩子,只能每天不停地干活了。
5 k- i+ T) f& U9 E
* Z$ m  y5 @& h/ }) s4 w  朱瞻基叹了口气,他这才明白,这些人这么拼命的干,并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只是要活下去而已。 # M& b8 ~: j" m: H. h" e

  ^1 @3 @' l1 I" L' r0 B3 f  这样的回答也让朱瞻基十分尴尬,他只好打圆场地说:“那你们冬天可以休息吧。”
  C$ w; S' g- b  U1 h/ E6 D! e6 q4 Z% W) w! E0 `$ s
  这次轮到农民叹气了,他说:“冬天的时候,官府的徭役就派下来了,我们还得去出力气呢。” : }3 p3 g* v. ?$ g' D/ h
1 u  d) r# r/ j% {
  朱瞻基看了看田地里农民那总也直不起的腰,感触良多,吩咐侍卫准备回宫。
, w6 G3 T) O  ], n" R5 j$ h$ ^7 i# m- R+ I" X( A
  这位农民想必并不知道问他话的这个人的身份,他也绝对想不到,他和这个人的这番对话将会在历史上流传下来。 1 |0 K$ y* R) c. y

" B) A' A8 w/ V; v- ^9 H  朱瞻基回到了皇宫,连夜写了一篇文章,把他的这次经历描述了一番,发给各位大臣,他动情地说道:“百姓如此辛苦,才能谋生,我们怎能不爱惜民力啊。”
5 P- n. ^' x7 K! N: r5 C" F# p4 Y4 d1 T# x" B  F1 |8 s4 _
  当然了,皇帝陛下的感叹是否能够对下面这些权谋老手有所触动,那倒是很不一定的事情,但是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朱瞻基是个明白人,也是一个能够体谅老百姓的疾苦的人。 9 B8 W7 j' e; u5 U  q
2 Z- Q) l) M% I1 m# h9 g
  事实上,由于他的爷爷朱棣先生实在过于威猛,谁敢不服他就打谁,甚至有时候是没事找事,主动去找别人麻烦,一来二去虽然确实很威风,但给百姓们也增加了很多的负担,大军出征要粮食,要民工,要很多的钱。朱棣自己既不种地,也不赚钱,他会向下级官吏去要,官吏大人们自然也不会去种地,他们便会把所有的负担加在老百姓身上。 2 i2 G: B+ d. ?1 h$ `& s0 T

$ g' ~: Q! d& k* R" n  所以到了永乐后期,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逃荒的现象,生产也遭受了很大的破坏,朱瞻基没有他爷爷那么伟大的志向,但他很明白,现在已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了。
( N) H- p. ~* U5 f7 U% ?2 N3 u! _6 J' `, P1 H0 q# Z$ u
  所幸他的父亲给他留下了像“三杨”这样的助手,面对着民生凋敝的现状,朱瞻基跃跃欲试,要大干一场。 7 v# j% \) \4 H- r% f
! s  Z0 v. e6 Q" ?# H
  可是在大干之前,他必须先料理一个人。 4 K, }, G8 M2 Q, o# i
* H, o/ z. N; [8 \- k
  终于造反了! 3 a; I( U0 e9 x  O  Y/ U, \

9 m* V! k! S  A* x5 [3 [  朱高煦先生终于忍无可忍了。
' P5 V9 N6 o, _1 f" c9 v. m) F  B# h$ `1 t6 |0 V, F
  他感叹自己找错了工作,干什么不好,偏偏要去干阴谋家,这一行虽然竞争不激烈,但对素质要求极高,虽然有姚广孝这样的成功人士作为自己的光荣榜样,但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成功。
& I) c+ J6 T' R9 U1 E" `( @  R/ y8 x9 j. ^. L
  要想做一个成功的坏人、阴谋家,关键在于提高自己的素质。 8 A* `; f( b5 ^, J

% _8 o  L3 W- R& R& }3 ?  朱高煦的素质不行,搞了几十年阴谋却什么结果也没有,几个皇帝就在自己眼前不断上下,现在连自己的晚辈朱瞻基也上台了,作为一位阴谋家,朱高煦的事业是失败的,也实在混得太差。 ) ^6 ~& e/ K- ?. L

6 `: v% r, e0 B$ t! E( r4 c1 s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想造反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上到皇帝下到老百姓,大家都知道这位先生想要造反,阴谋家这一职业,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隐秘工作和地下工作,相比之下,朱高煦先生可以算是这个行业的耻辱,也颇为同行们所嘲笑。
* e1 r& U; c( l- j) F
7 e+ Y1 H2 q% x$ A) n% }1 D( \2 i  二十多年一事无成,造反造得人尽皆知,所有一切不但侮辱了朱高煦先生的人格,也侮辱了他的智商。
1 x1 K* _+ o0 T% W/ O3 w+ E9 t
- }' G6 O4 O, N1 l1 i  不想再等,也不想再忍了,兄弟我混二十多年容易么!造反了! # d+ I( {" g# u/ J$ ^

- N8 x4 i$ L4 W( J. ]) r, [  朱高煦虽然激动,但并没有丧失理智,他在造反之前,派出了亲信枚青,去京城找一个人,他相信,凭着多年的交情,这个人一定能够站在他的这边,只要能把这个人拉过来,大事必成!
0 o' N! |2 p6 V" _, m" j" A4 ~/ }! v3 ^7 G! B* Y" d
  宣德元年(1426)七月,枚青潜入京城,去找朱高煦的好朋友——张辅。 ! E' B6 i0 Y0 `8 y* U6 z2 T

3 m( z- G; L' f4 s! |4 Q7 z  张辅热情地接待了他,共叙友谊之后,问清了朱高煦的意图和枚青的来意,要说这张辅为人也实在没话说,是个直爽人,他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来得及给枚青安排,就把他捆起来,连夜送给了朱瞻基。 9 J  |' A4 ?. ]; u% T/ |

: L  \9 q" m# e  {, z7 v/ v% c  朋友?交情?呸!时务! . E4 u" F5 c0 z2 x! x/ ]

! x- M4 W# `% X; R" N4 ?# u  朱瞻基知道了这个消息,却并不想动手,他希望和平解决。
& _% {* K+ L) K
7 H: \  t9 {8 W  为达到这个目的,他派出了中官侯泰去山东乐安找朱高煦,希望对方能够悬崖勒马。
" ~& G! `1 U9 t7 `/ `! u$ `" U0 L
% p- X: F9 `8 U' r  可是下面发生的事情却实在让人大出所料。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6: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达到这个目的,他派出了中官侯泰去山东乐安找朱高煦,希望对方能够悬崖勒马。
" h  f+ C" \1 Z( C% w! C
3 T" z5 Q) b8 H* u可是下面发生的事情却实在让人大出所料。& u/ d+ ^6 ]# O, k( ]7 o+ U

0 ^( ~! D1 k& b3 W5 c侯泰奉皇帝之命前来,迎接他的是气焰嚣张的朱高煦,这位造反兄傲气十足,竟然面对天子来使南面而坐,看那架势大有我造反我怕谁的意思。
6 \3 O. t/ L6 ~  _# `2 p2 n
8 v  g, ?! S* B- T+ J4 T而朱高煦下面所说的话就很明显是他的心里话了:
/ `; v$ H0 J( ~3 R& ~0 w7 x" A1 e8 e; \9 i7 Y. `
“靖难时候,没有我出力,哪有今天,结果太宗(朱棣)听信谗言,把我封到了这个地方,仁宗想用金帛笼络我,现在的皇帝又想用祖制来压制我,我怎么可能久居此地!”6 C0 |* I9 l3 ]

1 Z  Q) v& a% ]0 v8 `; C' P  ?3 I接着,他又向侯泰主动出示了自己的兵马军器,明目张胆地说:“这些就可以横行天下了!回去告诉你的主子(归报尔主),把那些煽动他的奸臣们抓来送给我,再和他接着谈(徐议我所欲)。8 }/ h" p6 [, \& n/ \, C/ O: ~
& u; w) O3 I6 c! T3 A& L( d
看看这些用词,所谓“归报尔主”、“徐议我所欲”,给三分颜色,却想开染坊!无耻一词当之无愧。
" a" `- v" O/ V# t1 d- I2 o7 U8 x+ ?% r' `3 g  N4 {
从古至今,像朱高煦这样的无赖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明明自己搞阴谋,却总喜欢诬赖别人,给他留面子,却是给脸不要脸。
# o# X  Q" p) u4 r; g' b" K& _# M* S* y# E0 A; S# u# Y9 d: e! D% x' ]
对付这种无赖,实在是不用讲道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C1 S& v; ]* c% b+ g

/ @5 A3 h* F' y( r+ O9 y6 d! M其实你很脆弱
* Y$ w# Q! w$ E& o9 Y' ^* [2 ]- f) X9 x7 K$ \2 k8 l, v
到了这个地步,不打也得打了,朱瞻基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如何平叛,当时大臣们都认为应该派遣阳武侯薛禄带兵平叛,而张辅更是十分积极, 希望能带两万兵马去扫荡他的老朋友。6 e$ ?# y5 @5 ]+ \5 P

3 p4 a/ I3 |& F! }! C7 k# c0 D但杨荣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如果皇帝亲征,必定能够一举击败朱高煦。
2 l* `8 _) I% o
. ~3 \8 ^/ ~' L. T张辅不服气,与杨荣争论了起来,双方争执不下,事情又走到了十字路口。
& J& A& O" T3 {. m3 e* }3 p! n: r; e4 N, q( R4 }
朱瞻基也拿不定主意,派兵出去打固然省事,却不能保证胜利,自己亲征虽有气势,但危险太大,无法保证安全。
! ~' `9 A( t9 Q/ {
- K$ m7 Z; `: o8 `3 a$ X2 \正在他犹豫不决之时,大臣夏原吉只用了一句话,便坚定了朱瞻基亲征的信念:5 r# q5 [& h# Q' z& s" Z: Y2 \
4 X* u# P; p4 l* [
“皇上忘记了李景隆的事吗?”
0 x0 f0 {7 a. X8 S9 v* F, {! P
) D8 B7 @! N1 p8 ?1 _李景隆?对,就是那个饭桶李景隆。
5 P# K( ^9 h8 m5 C. f2 o# U  L7 |, j( E+ Y0 P8 t0 u6 K
当年建文帝把兵权交给这个饭桶,结果一败涂地,想到这个饭桶的结局,朱瞻基立刻下定决心,亲征!! w9 |: P' \  z4 O* Q. t

+ o) U% w" y5 c# I. ?% i6 \) N; }9 ~) h谁说李景隆是饭桶、废物?从这件事情上看,饭桶废物也是有用的,至少他的愚蠢起到了警示后人的作用,功德无量啊!
3 k2 i; @/ W5 Z" k( M* E( u7 s! Q$ d( U: t: S) u* o
宣德元年(1426)八月十日,朱瞻基亲征乐安,大军行动迅速,八月二十日已经到达乐安城外。  A6 U/ b# T: o2 W) S' _# z
% C2 G% K- t' f9 J# |7 ?
朱高煦固然是无赖,但无赖想要干出点事情来,靠耍赖是不行的,还是需要点本事的。& d# h: c3 N0 w" A0 h

$ `& z6 l3 T, H5 y  C他原先以为是薛禄带兵来平乱,并不放在眼里,没有想到,自己的好侄子竟然亲自前来,一下子慌了手脚,组织士兵们抵抗,却少有听命者。, r- e4 N( B2 B& p# g

7 I) @8 T+ B! ^5 ~这个时候,朱高煦才发现自己是如此地脆弱。
( B! [2 X% a( D7 B: W& p' W6 v; q+ N/ y+ A  H
朱瞻基实在不是等闲之辈,在征途之中,他曾经问手下的大臣们:“你们认为朱高煦会如何行动?”
( H; `: X( H$ ?' H+ X7 f- q
6 i( \9 W) x) ~  F  @6 u有大臣回答:“乐安太小,他可能会进攻济南,以抗拒大军。”( {- F9 y& T6 D1 b+ \: h: Z" X( X

3 A. t! C  @% P$ P  V! z5 O( \5 C8 M& @也有大臣说:“他曾在南京多年,必然会带兵南下。”* m5 O* h) G) l: I  y0 R7 ?
5 T/ c; j: k  E: y
朱瞻基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们说得都不对,济南虽然很近,却不容易攻,而且大军行军迅速,他也来不及攻击,南京更不可能,他的那些手下们的家属都在乐安,怎么可能愿意往南边走?”' t8 o7 C6 Y) Q

+ U1 a7 d) T' q1 Z“他会一直在乐安等着我的”
0 K1 d5 X9 Y1 v8 b' @: }/ D( w! d8 u- R" U1 `
事实确实如此,朱高煦一直都在乐安,倒不是因为他想决一死战,而是他别无去处。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6: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军到达之后,并未强攻,只是用火铳和弓箭射击城上守军,虽然没有动真格的,气势却十分吓人,城中守军本来就没有什么斗志,这样一来更是失魂落魄,纷纷逃亡。
' N6 J3 n- T0 W+ j
, @) ~' a; e* C/ V   朱瞻基充分了解了战场局势和士兵心理,派人将敕令捆在箭上射入城中,敕令上说明首恶必办,协从不问的原则,并给朱高煦很周到地标上了生擒和击毙两种价码,城中的人顿时蠢蠢欲动,就连朱高煦身边的侍卫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们看着朱高煦时的眼神,就如同看着一个金灿灿的猪头。
0 N7 X+ Y$ p& o; p1 U+ Z& m1 `5 e  z9 @5 _# R
   朱高煦狼狈不堪,只好派人出诚送信,表示愿意出城投降,只是希望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告别亲人,就前来自首。 8 ?+ D& m5 s* Z

, D8 h( M  ]+ c, M3 T+ J5 `  朱高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 k- z- ^% j; u3 @, C8 d2 }) w$ k
6 e3 Y( j+ o3 V. p7 X1 g, K' @
  第二天他准备打开城门,投降朱瞻基,然而他手下的部将王斌拉住了他,对他说了一番义正严辞的话:
/ p7 P/ K" L! _- g
9 H0 c$ k# V* @  “宁可战死,决不做俘虏!”(宁一战死,毋为人所擒)
) y3 h; n: e! z8 M5 j8 R+ ^! K( I! c( ~% r
  朱高煦目瞪口呆,自己都准备投降了,这个部下竟然还如此有骨气。他顿时精神大振,表示自己一定与城池共存亡! / a" |2 j) m! `2 `/ M

  T# @8 S  _# E# f9 a  发表完慷慨激昂的演讲后,朱高煦昂首挺胸地走回了自己的指挥位置。 3 y3 u. q4 y3 q1 o% Z& Z1 x6 @
  @! v, A4 V, B# ~
  然后他换了一条小路,偷偷溜出城池,去向朱瞻基投降,还发表了他的投降演讲:
2 p5 M% ^+ D" o. I) q, P$ J& K
# Y. R$ J; d7 n! N! x, \7 V; h  “我罪该万死,全由皇上发落!”(臣罪万万死,惟陛下命) ; r, L' u. W4 g$ B- @' u0 {. p2 I
5 X- {/ }8 ^7 A4 A& n8 X" s* }
  这场闹剧就此收场。 , E2 u0 K$ y, z5 M- S8 Q

2 w! G; c% H: X+ B- y  朱高煦是个彻头彻尾的丑角,阴谋家做不成,造反也失败,不但没素质还没人品,一个月前还大言不惭“归报尔主”、“徐议我所欲”。
; ^3 h! x6 ?5 ?7 l+ p7 H' b3 v7 M3 V
  一个月后,就成了“臣罪万万死,惟陛下命。”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6: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章 朱瞻基是个好同志(3)
" e7 o: h, V  f4 a/ w
. H8 V( J7 ?6 X大军到达之后,并未强攻,只是用火铳和弓箭射击城上守军,虽然没有动真格的,气势却十分吓人,城中守军本来就没有什么斗志,这样一来更是失魂落魄,纷纷逃亡。
0 s9 r% ?" J! h% E0 Y$ z: ]2 H) H  [+ l! O1 h$ D* N$ D! v
朱瞻基充分了解了战场局势和士兵心理,派人将敕令捆在箭上射入城中,敕令上说明首恶必办,协从不问的原则,并给朱高煦很周到地标上了生擒和击毙两种价码,城中的人顿时蠢蠢欲动,就连朱高煦身边的侍卫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们看着朱高煦时的眼神,就如同看着一个金灿灿的猪头。
5 H  r6 `+ g$ a
2 v# r# J- [: [8 @* d( |. x朱高煦狼狈不堪,只好派人出诚送信,表示愿意出城投降,只是希望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告别亲人,就前来自首。4 I9 ]. @6 @' x" a2 [8 r
5 A/ K( X+ m5 C, b* d
朱高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 c' X3 C: u( I/ V7 B
: f1 O7 l. V7 M6 {7 L第二天他准备打开城门,投降朱瞻基,然而他手下的部将王斌拉住了他,对他说了一番义正严辞的话:, p/ ~4 }+ `  _! D' x% d: C
9 h/ W  ^, m3 y/ |% G' V' M- R5 Q
“宁可战死,决不做俘虏!”(宁一战死,毋为人所擒)
' P& f1 d7 d+ @% `% t! r* Y- D4 f& x  W# K6 Q' o) {
朱高煦目瞪口呆,自己都准备投降了,这个部下竟然还如此有骨气。他顿时精神大振,表示自己一定与城池共存亡!1 ~+ J9 C0 `$ X: {+ k
9 K, \* M% ?# @
发表完慷慨激昂的演讲后,朱高煦昂首挺胸地走回了自己的指挥位置。0 M4 S% K* K2 k$ a' V

3 Q8 [# `) F1 |  {然后他换了一条小路,偷偷溜出城池,去向朱瞻基投降,还发表了他的投降演讲:4 a! v! }3 R) U

" H$ R' \4 a: S& N% Y“我罪该万死,全由皇上发落!”(臣罪万万死,惟陛下命). Z2 Q* V  g: w

1 a% s6 N9 t' S9 B, o* {5 A5 n9 B这场闹剧就此收场。
7 @4 ~. W0 c" g( w7 P2 O" f
1 Q1 P9 b0 T6 I. I$ L5 m' o# ~3 z0 @朱高煦是个彻头彻尾的丑角,阴谋家做不成,造反也失败,不但没素质还没人品,一个月前还大言不惭“归报尔主”、“徐议我所欲”。
; `. b7 S9 Z% t" \( Z9 q
3 Q- K+ E  Q0 M& u一个月后,就成了“臣罪万万死,惟陛下命。”, n7 t( i2 j- m1 ]- A

8 a1 X" F2 O* N# o/ ^不做好人,连坏人也做不成,这样的一个活宝实在让人无话可说。
* F, @0 Q6 M6 N! I5 ]5 I% h! J
0 Z# i' d/ ~9 ^9 T3 T  j+ h朱高煦,你的名字是弱者。) A5 r5 q8 {) R% R% V9 N5 n
+ j: J+ X/ q3 y3 Y0 z& P! [  u% b
在这场滑稽戏里,朱高煦扮演了丑角,但这出戏却也在无意中成就了一位小人物。
, k$ q; \' ^& i, {! V; x1 i
9 x5 X, |# x+ Z  `/ d朱高煦出来投降后,按照规矩,皇帝要派一个人数落他的罪行,通俗点说就是骂人,当然这个工作是不可能由皇帝自己来做的。
3 {- u' z: l5 _
( P) |; Q6 E" v! ?3 |于是皇帝便指派了身边的一个御史去完成这项骂人的工作,但皇帝绝对想不到的是,自己随意指派的御史竟然骂出了名堂,骂出了精彩。- L- n! L- s4 i3 a
2 `1 a  I5 V- P2 m
这位御史领命之后,踏步上前,面对这位昔日位高权重的王爷,无丝毫惧色,开始数落其罪状,骂声宏亮,条理清晰,并能配合严厉的表情,众人为之侧目。(正词崭崭,声色震厉)
* p- a! ?, f5 v) S7 N
) G* H9 k; j, b9 w& x0 U朱高煦那脆弱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这位御史的凌厉攻势下,他被骂得抬不起头,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伏地战栗)/ P- r7 E" z0 F' d' g

0 m8 a8 u9 \/ w" e这一情景给皇帝朱瞻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认定此人必是可造之才,回去之后,他当即下令派这个人巡按江西。(注意,不是巡抚); [( w( ]* W, i  ]! X
1 ^% U% N# \6 F# G, s4 |! l. S
巡按外地正是御史的职责,也不算什么高升,但皇帝的这一举动明显是想历练此人,然后加以重用。; u! j) \2 w4 {0 ~/ S6 n0 ~% b
/ [$ _" R+ ]! u; }  d1 `
在历史中,奸邪小人依靠一些偶然的闪光表现得到皇帝的欢心和信任,从而为祸国家的事情并不少见(比如和绅),但事实证明,这一次,朱瞻基并没看错,这位声音洪亮的御史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8 W% L, I9 M  E) S$ q) S/ Y

: Q+ t: E1 R  e4 b9 o, G- P在二十年后,他将挺身而出,奋力挽救国家的危亡,并成就伟大的事业,千古流芳。, b7 T2 X8 s( R2 ^6 }! `

4 S4 Q5 A" k1 ?7 Z) G# @, P这位御史的名字叫做于谦。
3 s' ^6 X2 m2 }: @6 ?* {
6 X, R3 y. l& r2 Y闹剧的终结( N7 D  `  z5 n/ E$ _
" ]* ?3 g3 v& H+ A, g' w9 s$ f4 R
虽然这次造反以一种极为戏剧性的方式完结了,但搞笑并未就此结束,朱高煦先生将以他那滑稽的表演,为我们上演“朱高煦造反”这部喜剧的续集。
1 R. [  a% j% w; U/ [0 E; m$ E8 e7 t- A
朱瞻基确实是个厚道人,虽然很多人劝说他杀掉朱高煦,但他却并没有这样做,只是将其关在了西安门的牢房里,按说他对朱高煦已经是仁至义尽,可朱高煦偏偏就是个死不悔改的人。7 x2 k; n0 I0 A! Y- p8 A: d

# g% U; x8 R' B有一天,朱瞻基想起了他的这位叔叔,便去看望他,两人没说几句话,朱高煦突然伸出一脚,把朱瞻基钩倒在地。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6: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章 朱瞻基是个好同志(4)' V7 R* n2 j0 z
% Z1 C) G/ {; Z7 Q6 @  B
& f. i! c: i% Q2 p, W5 O! {; h
我每次看到这个地方,都百思不得其解,总是搞不懂朱高煦是怎么思考的,他的脑袋装的是否都是浆糊。
6 O: s/ f$ {: m2 E" q9 ?9 t
9 L# g3 _+ O$ R; q既然脚能钩到,说明两人已经很接近,你上去撞也好,咬也好,掐也好,踢也好,都能起到点作用,这么多方法你不用,偏偏就是钩他一下,如同几岁小孩的恶作剧,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9 [7 E1 m* H7 c2 |! t6 `9 \& ?$ z/ [: Z5 O4 F, i3 r
闹剧还没有完,吃了暗算的朱瞻基十分气愤,老实人也发怒了,便下令用一口三百斤的铜缸把朱高煦盖住,那意思就是不让他再动了。可后来发生的事情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T# w1 J1 E! y

" d1 Z( {; u: A0 Z$ X朱高煦先生突然又不干喜剧演员了,转而练起了举重,他力气很大,居然把缸顶了起来,但由于头被罩住看不清,只能东倒西歪的到处走。
( a1 J5 f, g. Q3 H+ q1 w% Z; B* b1 W1 D, i9 r
呆着就呆着吧,你干嘛非要动呢?! \( Z1 T) W4 X" s( `( c) o! }

+ c/ r" y% l+ q; t* I; ^- n! {这一动,就把命动没了。
: |) r$ Y8 U4 v: {3 G
# ?1 }4 J/ o" D* W8 q朱瞻基从头到尾见识了这场闹剧,他再也无法忍耐了,于是派人把大缸按住,然后找来很多煤炭,压在缸上,把煤点燃烧红,处死了朱高煦。
" ?$ S9 `9 g1 X. c: v" I2 n, h# R& k% _6 P: B
这种死刑方法极其类似江南名菜叫花鸡的做法,不过名字要改成“叫花猪(朱)”。  l  g1 E, [3 c! v* b: {( Z+ v. Q
4 p; v( l6 ~! q; f% }' [
朱高煦先生就这样结束了他多姿多彩的一生,他的一生,从阴谋家到喜剧演员,再到举重运动员,无不是一步一个坑,极其失败,但我们实在要感谢他,是他的搞笑举动使得我们的历史如此多姿多彩。
: J3 t% D) z0 e" `, O
2 s' p! I( v8 K0 M$ ?我曾数次怀疑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因为我实在很难理解这位朱高煦先生的行为规律和原因,怀疑他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但在历史之中,人的行为确实是很难理解的。/ I6 }' ?) t9 I1 t1 O

" K( h) r0 c1 L- |1 Y3 E6 d& n不管这位朱高煦先生精神到底正不正常,史料记载是否真实,朱瞻基终于摆脱了这最后一个累赘,一心一意地去做他的明君去了。
( P" v- g, }& d; d1 a& f8 N6 S
) _. _/ y7 }5 R: V* D朱瞻基的统治时间并不长,只有十年,加上他父亲的统治时间,也只有十一年,但他和他父亲统治的这短短十一年,却被后代史学家公认为是堪与“文景之治”相比的“仁宣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2 j- I2 w) x# |0 }( d$ i3 j" n

( l: O  L/ V1 ^$ U( `( |6 {何以有如此之高的评价,盛世何来?来自休养生息,清静养民。
7 k  Q, i4 q% ?6 |6 W- J# u* g1 c8 ~
3 m( D" h. m" R; d& A, P其实封建社会的老百姓们自我发展能力并不差,你就算不对他进行思想教育,他也知道自己要吃饭,要挣钱,要过好日子,只要官府不要天天加收田赋,征收徭役,给这些不堪重负的人们一点喘息之机,他们是会努力工作的。
8 h* j  F8 J2 c# k/ j0 o$ ]2 T! u" y+ [1 `- o! i
明宣宗就是这样的一个不扰民的皇帝,他没有祖父那样的雄才大略,但他很清楚,老百姓也是普通人,也要过日子,应该给他们生存下去的空间。
8 h, G/ k9 }  `$ `3 g# m6 j7 \8 l+ |- I. H
在他执政的十年里,每天勤勤恳恳,工作加班,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处理各种朝政,能够妥善处理和蒙古的冲突问题,能不动兵尽量不动,所以在他的统治时期,一直没有出什么大事。/ \) A9 r4 M+ b+ I0 o8 E) c" D
% X, Z- B7 y: J1 t+ U! t) r( o8 f: t) v
这对于像我这样叙述故事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当年的百姓们而言,却是功德无量。! D" Y3 w/ @5 r; F

1 F$ R9 f+ ]% u! J3 b/ z, B% I* q0 m好的皇帝就如同现代足球场上的好裁判,四处都有他的身影,不知疲倦的奔跑,却从不轻易打断比赛的节奏,即使出现违规行为,也能够及时制止,并及时退出,不使自己成为场上的主角。) j  T' [: ^3 r

6 l5 Z( C8 M% }( d) ~这样的裁判才是好裁判。
( I3 Y) L! _: o5 n$ ^2 M: i
* _& g, W4 E8 F* F. P不干扰百姓们的生活,增加他们的负担,为其当为之事,治民若水,因势利导,才是皇帝治国的最高境界。
1 B& Q3 ?9 u1 T. B+ s$ }3 ]& E8 q8 U. J% ]
这样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 b' y# k+ B1 j

+ j, g  q6 y9 z% |. q朱瞻基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好皇帝,而且从治国安民的角度来看,他比他的祖父要强得多。
* @& [  _4 [) x- _/ G: s$ S
. s- a  K# p8 v1 y. w朱瞻基的痛苦8 G* ]; Z$ Z# W8 r* ^4 h! q: S, O
+ q' }- g9 q& K/ I4 b9 s+ {! R/ \6 X5 O
朱瞻基是明君,是好皇帝,但他也有着自己的痛苦。
' B4 q: ~1 ]6 z( W3 T5 w" s2 g
. {1 I: M' R! C% d7 m世界上还有人能让皇帝痛苦?
3 o, ?7 z( j. S* \$ G( k6 P; [% f( a% t
是的,确实存在这样的人。他们就是那些平日跪拜在大殿上,看似毕恭毕敬的大臣们。
5 b& l- b1 e* k4 A: k2 m# H6 c& ?0 X# R
这些大臣们绝非看上去那么听话,在他们谦恭的姿态后面,是一个拥有可怕力量的庞然大物。1 [5 k* u8 X0 C& q' [, I/ U
9 e# V2 r# |6 l
自唐朝以来科举造就了很多文官,并确定了文官制度。历经几百年,这一制度终于在明朝开花结果,培养出了一个副产品。那些凭借着科举考试跃上龙门的精英们通过同乡、同门、同事的关系结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实力集团——文官集团。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遨海湾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解决方案专享优惠-3折上云

QQ|手机版|小黑屋|遨海湾超级社区

GMT+8, 2025-1-19 02: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