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4 16: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章 土木堡(1), A/ O& v/ w1 O& r W( N# K$ x) ]8 m
- J& I- o9 \; j# b# `6 Z3 m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也先挥刀出鞘。; f) ~ L1 c5 E/ V# Q C9 W3 ]
3 x+ c! {9 D( v+ Y' u蒙古骑兵分为四路,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对大明帝国分别发动了进攻。
, y& X$ S, a- v$ q9 E
9 L$ r9 Y: R' i# O+ t其中第一路攻击辽东,第二路攻击甘肃,第三路攻击宣府,最后一路由也先自己统领,攻击大同。. x* \8 ?( Q& u7 k
7 a/ j0 b& D J0 K( e战争就此全面爆发。
* L- R4 r& ^! ?1 O/ f, p/ l, v7 F* w# U$ }
消息传到京城,大臣们十分紧张,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事发突然,很多大臣心中都没底,但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十分兴奋。6 v0 p5 m! d/ F0 U1 s6 }+ K
. z, b# h" N7 `8 j
此人又是王振。2 H2 }8 `* @9 A0 }6 `
: Y( |6 [, ^4 e
受贿的是你,查货的是你,惹事的也是你,现在打仗了,你还有什么可兴奋的?
5 s2 v' u5 q3 m; f0 D
( P/ [3 v* t- [% t7 ~要说明的是,王振从来就不是什么主战派,正统八年(1443),侍讲学士刘球就曾经给皇帝上过一次奏折,指出蒙古使臣人数日益增多,必然包藏祸心,希望能够尽早整顿兵制,积极备战。
8 B; D- U0 p# a; v5 q; m. q1 v3 F* y% @$ M, j6 K
刘球没有想到,他出于爱国热情上书,换来的却是杀身之祸。
9 ]7 n* z2 c& c, W5 Q' n" g5 r5 l: o1 l, r$ y2 o. i
王振看到奏折后,勃然大怒,不知是他收了也先的钱,还是认为刘球是在指责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反正他找了个借口,把刘球关进了监狱,在不久之后,他指使自己的亲信锦衣卫指挥马顺杀害了刘球。
/ \2 k$ d: d" s. r$ r
. g7 v: ~$ f/ l1 ~- H这样一个祸国殃民的死太监,自然是不会有什么爱国情操的。' {2 o9 |5 R' n( c, m. K! ?
( `( k& `# @5 }1 x$ u0 K
他之所以兴奋,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实现自己抱负,扬威天下的机会。3 Z. `) z) e* K+ D- t; v; k
' U$ h9 M+ g/ ]2 T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开始秘密地筹划。+ z- z: R6 r+ G9 u* |; t
2 V7 l: x( j6 E B# \当时也先的军事实力已经非常强大,明朝的边境将领已然不是对手,大同守军连连失利,纷纷告急,朝廷经过会议,决定派出驸马井源出兵作战。# h3 m2 G, v% q/ N
& \) L- ]8 |, k Z- }) U, y6 y& s+ R驸马井源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将领,他的出征缓和了当时的紧张局势。* i( H6 B. |1 |2 u; p
. A" b5 ^: W2 ]
然而就在他出征后第二天,皇宫就传出了一个消息,这个消息震惊了所有的人。/ [: T% w! t% y7 n4 D+ x
& ?* U* L% ^1 q' c& q皇帝要亲征了!) G* Y& ^. \# }8 [
$ A# b% g, L9 T% W/ z, b这正是王振捣的鬼% A& e9 S- _9 V2 s% F$ l
$ W$ l# \- K: n) r% P6 }# ^
王振想要远征立功,但他没有能力也没有威望带兵出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想到了皇帝。
5 u- x# Y. _; f7 r$ G$ e: s0 A8 U6 j7 F- Q3 G1 W2 N2 g
皇帝是自己的学生,一直听自己的话,只有借助他的名义,才能实现自己统帅大军的梦想!# _$ q4 ]& t( [9 [6 L" ~ u
1 n( `% ^% k; I在王振的怂恿下,英宗朱祁镇下达了亲征的命令,召集大军共二十万,立刻准备出征。
- f7 S- y# A# T; w9 X) S# p0 z! i; {8 T( R, M9 X3 {+ }
这里要说一下,很多史书都说此次出征共有五十万人,根据本人考证,这是不准确的,因为由当时动员兵力时间及京城附近布防情况分析,几天之内,绝对不可能召集五十万大军,当时京城的三大营总兵力是十七万左右,加上附近军队,共计数量应当在二十万左右。
' n' m: w9 Z' }+ I: z* ?: X3 f2 |9 C( n4 Y% _: @
我们知道,兵家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的人也要吃饭,要睡觉,这就必须准备好粮食帐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仗就是打后勤。8 X+ ~; C9 k, G' o8 A+ |
& a& V' K0 I1 N/ R C/ A
朱棣远征之时,会征用大量的民工、牛马车辆,并设置专门的运粮队,准备后勤时间往往长达几个月。* m- }8 k' B8 m5 ?" j2 R ^
0 O) ~, q! S- j4 m那么王振统领的这二十万大军出发准备用了多长时间呢?' [* {8 ^) X" @9 _ ~4 U
9 @+ I8 A+ S. y$ t
答:不到五天!
! v9 B! J# X A$ A7 N0 J! P, v* c
; Z3 A+ `3 U0 J& @2 u7 `! z七月中旬接到边关急报,七月十七日就出征了!, D# D) Z( S! w2 Y9 k
" N8 T) m; U- M3 h2 p0 w在王振这个蠢货看来,只要把人凑齐就行了,他事先通过边报得知,也先只有两三万人马,所以他征召二十万大军,认为这样就一定能够取胜。
+ J# k' |! K9 d1 m" x9 o2 \1 j R8 r# n
是啊,这个算数小学生也会做,二十万对两万,平均十个人对一个人。似乎不用打,一人踩上一脚也能把对手给踩死。
/ T" N2 N- m. q3 D( l7 [' c
$ m% ?' M1 O# y* [& L; f王振就是这样想的,他的作战思想似乎也就源自于此。
; p" I' J& Q6 L: b% I5 S
( y# X" M: D, f. s0 R无知啊,真是极度的无知!王振这个出生市井的小人物此刻终于显出了他的本色,在他看来,战争似乎就等同于街头的黑社会斗殴,双方手持西瓜刀对砍,谁人多,谁气势大,谁就能赢。
; H+ b/ C( G$ p& G% V
. E) l3 K' b- y: c话说回来,战争到底与斗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是人越多越好呢?
5 s: o: K3 s+ y6 v/ u6 m2 D' j$ c- J6 f9 o, L8 X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开一个专题:% v- M6 J4 n0 Y" K: W2 P5 I/ u! |2 D
6 P# K* H8 L' C+ C' G9 x
战争是怎样炼成的9 b6 |& B; o/ H; e0 u, q
$ j: y1 O5 g2 O( E1 J! ~, a8 Q
一千多年前,一个叫韩信的人对皇帝刘邦说出了一句话:韩信带兵,多多益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