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4 16: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章 土木堡(4)/ _ u2 O- J: W% f" l" T, o+ {
# N7 h0 `) s. Q1 S: V% z
8 `, l# u$ q: a; G
在王直的带领下,百官联合上奏折反对出征,但可惜的是,王振是司礼监,并且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反对无效。+ @! g9 o3 e5 F( [( E
3 z2 ~8 [7 R% V7 n除了这些人外,兵部的两位主官也上书反对,他们分别是兵部尚书邝埜和兵部侍郎于谦。2 O9 W* n0 |, _" O# v
& Z7 d( ]9 Y' H# D3 K' j邝埜,宜章人,永乐年间进士出身,他为人清廉,十分正直,对于王振的胡作非为很是不满,这次他上书反对,正是他一贯以来正派品行的表现,不出所料,他的反对也被驳回,但这并不是他劝阻行为的结束,事实上,作为一个从始至终参加了这次远征的人,他把自己的忠诚保留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8 P" W4 j5 s' k3 q6 r8 M7 E x+ c+ M! |; f. z; Y/ y# y- I- o
而这位于谦,正是我们后面篇章的主角,要说这位仁兄实在不是一般的强,他的能力和人望也不是一般的高,他得罪过第一号红人王振,且从未认错,居然就在王振眼皮子底下还能复官至兵部侍郎,而王振也拿他没有办法,可见其根基之牢固,背景之深厚。
" N' K0 c0 ?6 ?* M& C" s. t% [. {( J4 U9 ]* H! z/ g w3 Q+ x
这两位兵部高级官员的抗议被驳回后,也只好去继续他们的工作,为远征作准备。按照规定,皇帝出征,兵部主要领导应该陪同,经过内部商议,最终做出了决定:7 G9 H1 R' p. g7 o5 e& W
/ p8 r8 D5 }; o. [ O0 t
邝埜陪同出征,于谦暂时代理兵部事宜。
' E. o- \0 O+ u7 \
, n" m. Q! X5 a8 Q5 z A事实证明,正是这一决定挽救了大明帝国的国运。
1 c+ S, N$ b+ w1 i; R- p
( q3 J1 d& ?/ _8 m6 T/ @与他们相比,其余两位辅政大臣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三杨已经死了,胡濙没有什么能力,而真正应该起作用的张辅却一言不发。
" D0 s% ~, \ a% l3 a9 H+ A( f
+ K* [# M+ C' Q4 m i6 h* u+ i这就太不应该了,张辅率军平定安南,曾身经百战,不可能不知道这一举动的危险性,此人是四朝老臣,王振也不敢把他怎么样,如果要争论起来,王振可能还不是他的对手,但年老心衰的张辅却令人失望地保持了沉默。
; X7 |! e3 L& m! Z* x% i2 A1 _3 I
! j8 |# k# a, q, f虽然一言不发,虽然明知危险,但张辅最终还是与皇帝一起出发远征,不是作为指挥官,只是作为一个陪同者。
4 Y9 d: b9 ^% [. _0 [0 k) c- ~; ^) G) O! J3 i
你把儿子交给我,我就陪他走到底吧。1 [* G8 \& y& y) A3 D! _2 ~
" N, o5 m! R: ^* T大臣们乱成一团,各有各的打算和行动,皇帝也有,皇帝也是人,在出差之前,他也要交接好工作,告别亲人,这才能打好包袱上路。- n& i( z0 D" i$ V) U& X. m( p9 z
5 I3 }. t2 |7 W
朱祁镇现在就面临着这两项工作,他首先把国家大权交给了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应该说朱祁镇是一个品行温和的人,他和他的弟弟关系也十分的好,而他的弟弟也十分规矩,对于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从不贪心,比如说——皇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祁镇放心地将国家大权交给了他。
: ~; N$ T9 U4 x8 |, }
0 F! V G- Z4 v6 Z/ r2 N- Q: v1 }然而朱祁镇不明白的是,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事情会变化,人也是会变的& @2 L$ Q' G. f& }, G0 x. p
7 @* |, @" Z& U( O( l
当一个人习惯了某种权威和特权后,他就无法再忍受失去它们的痛苦。
' H# |* c$ j4 q2 x9 u9 E X5 |5 S7 I* v7 a$ m
权力在带给人们尊严的同时,也会带给他们自私。* q4 A1 a2 s s/ m8 b% O
% v' s. x, E' f X. z, d8 m7 ?交待完国家大事后,朱祁镇去向自己的妻子——钱皇后告别。' k8 `, J9 ?# t3 N7 s, h% W
: a9 O4 C1 L8 t. p2 l% T正统七年(1442)对大明王朝而言并不是个好的年份,正是在这一年,张太皇太后去世,王振夺取了国家大权,但这一年对于朱祁镇本人而言,却是幸福的。因为就在这一年,他迎娶了自己的皇后钱氏。
/ I+ d6 A0 w6 P7 S7 s& F2 _' \+ R3 W7 y1 H# b' a4 \5 b( a' p/ y
自古以来,几乎是有多少皇帝就有多少皇后,而且皇后的人数只会多不会少。事实上,皇后一直以来都是不可忽视的一股政治力量,从武则天到慈禧,她们在历史中担任的戏份绝不比某些男主角少,当然,更多的皇后则是默默无闻,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也有一些皇后因为她们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权谋手段被载入史册,名留青史。7 ?# O6 r1 B7 K# p2 o. R) f8 b
. D* H4 v6 o3 R" G- s+ p5 C这位钱皇后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的名字一直流传下来,为后人传颂5 S! `5 x& q" F. \
Q: l8 `, l% v3 M4 b3 f Z但她与历史上的那些权后们不同,她不是靠自己的权术阴谋、政治手段让人们记住她的。
/ o) Y ?5 ]3 j7 q* h" r+ h+ t& V7 Y- N$ q' V2 I! P
她凭借的是最为简单也最为真诚的东西——感情。! Y- A! `& t3 Z' f8 g
) m5 p8 G }( s0 ~
她用自己的真情打动了历代的史官,于是她的事迹就此流传下来,并感动了更多的人。
3 C; V4 c. _3 F, T r* v3 P" ~) C) Z: f' p3 E+ b; R! f
所以在之后的篇章中,我们也会讲述这位不平凡的女人,讲述她的不朽传奇。
* A$ J, x6 r5 V( }0 v9 c l7 E$ f% \7 N; Z: l6 a+ E, {
一个女人的传奇,因真情而不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