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0 16: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大帝 TXT 238
, j, i8 p$ X% I' r0 O! L+ |$ ?8 F! j( i1 A2 L# N2 g+ ^
上联是:官不可无此味 0 X3 ?# c9 e) A0 U8 p
下联是:民不可有此色 # d1 ]' z- A7 H7 g
落款是: 0 { L; B- E4 p* N
——母于黄氏嘱吾儿成龙
3 e7 h# d% k4 e5 x 这副对联,字体娟秀柔韧,颇有大家风范。陈潢看了,不禁啧啧称赞。于老大太教训得好,当了官,不能每日鸡鸭鱼肉,而忘掉了青菜素食,更不能勒索百姓,使他们无衣无食,面带菜色。嗯,看来,这位老太太教子甚严,果然名不虚传。正在沉思,忽听外面一声高呼: . Q* f3 Y3 Y4 t# ?
“升堂喽!” : V# a, f* {7 @% O/ t* s
陈潢坐在耳房里,门大开着,大堂上的情形看得一目了然。就是角度偏了一点,看不见居中高坐的于成龙,不过大堂上的一切动静他都听得清清楚楚。只听于成龙吩咐一声:
/ J. p+ I, q& U9 Q0 C8 Z# F “带刘张氏等一干人犯上堂!” 3 Z6 u# l5 y2 n. g( ~3 g) ~
四个衙役高声传呼,大堂上立时气氛紧张起来。四个人,脚步杂沓依次进来跪下。两个老汉,都在五十岁上下。一个长得十分清秀的青年仆人,还有一个少年公子,很有点弱不禁风的模样,哭丧着脸跪在角落——不用问,这一定是被控告的忤逆不孝儿子了。几个人报了身份,哦,原来这两个老头儿,一个是他的伯父,一个是舅父。陈潢一阵诧异,既然是母亲告儿子忤逆不孝,为何不见那做母亲的刘张氏出庭呢?就在这时,只听惊堂木啪的一响,于成龙开审了。 # s8 B0 S7 I. J0 ?0 w5 _
“刘标,是你代替你家夫人控告儿子刘印青忤逆不孝的吗?”
6 I7 l" V5 h; o1 r# i7 M" Q 他的问话,说得十分和蔼,与昨天在大堤上那个傲气十足、咄咄逼人的于成龙,简直是判若两人。
6 ]- p7 {& w8 c4 z' Y, j; K6 H5 }; I: n 年轻仆人听见堂上问话,连忙回答:“是,小人是刘家的仆人刘标。”
* S" t6 |; A6 [+ ~; ~" D, V “哦,好,好,好,你年纪轻轻,却懂得忠心事主,替你家老夫人告状。” 7 O8 S+ J! E9 ^6 a: \
“嘿嘿,回太爷,小人虽不曾读书,也知道食人之禄,就应当忠人之事,这是为仆之道。小人在清江多年,县城里的街坊都知道小的是好人。” # Y; d* v% Y* i: R
“嗯,那好吧,你就将这刘印青如何忤逆不孝的事,向本官讲说一遍!” 8 R P( L k! T/ X5 u3 [0 `9 o+ i2 ^
刘标又叩了头,便滔滔不绝地说起来:这少年公子如何放着书不读,终日游荡。半月前主母因他不去学堂,偶然说了几句,少主子竟跳脚大骂,头触主母扑倒在地。主母无力管教,只得命小人告发。县里判了个出籍另居,求道台明鉴,维持县里原判。 4 D6 Z8 V' Q- ^. D d. w P" y
什么是出籍呢,套句现代话来说,就是“开除家籍”。儿子不孝顺,惹恼了父母,告到官府,严重的,屡教不改的,就制他个“出籍”,就如现代人登报声明脱离父子母子关系。
7 g5 i2 Z/ `. g$ x 那刘标口齿十分伶俐,一边说一边比划,时而攒眉痛心,时而摇头叹息,说得满堂人都怔了。陈潢在耳房里,偷眼看那被告的少年公子,却是面白如纸,浑身发抖,低着头,用手指狠命抠着砖缝儿。 - q x0 g- ^# f# X% e8 W3 h0 W# B
于成龙在上边又发话了:“刘印青,刘标告你忤逆不孝种种情事,可都属实吗?” - L3 [9 P! e% G# _
刘印青抬起头,乞怜的目光向上看看,嘴唇动了一下,深深伏下身子,哽咽道:“是……实。小人实在无话可说,但求师尊不要将学生出籍……”
3 e7 ^" J5 n$ F" R 于成龙一听这话,便霹雳火闪似的发作了:“嗯?!王法无亲,你晓得吗?你身为童生,圣贤之书你读过,本道讲学你听过,平日本道看你品学尚好,殊不知你在家竟无法无天!为何不尊寡母,犯上不孝——来啊!” / k7 P) X, O8 I1 W5 t
“扎!”
- u; r$ \, y- k, w: f3 k' V# r 衙役轰雷般答应一声,刘印青已抖成一团,颤声乞求:“道……道台,老师,您……”
7 e! D# i, }. G+ O' v; r) r8 m “饶你不得!”于成龙断喝一声,震得满堂乱颤,可是他光打雷不下雨,却没有立即扔下火签。只听他呵呵一笑对刘标道,“刘标,你是忠于主人的仆人,又是好人,还懂得‘食人之禄忠人之事’。真是个好纲纪、好长随——既如此,理当代你家少主人受刑杖!”
; x d5 Q# I- Q& H5 q 这急转直下的判决惊得满堂人瞠目结舌愕然相顾。不但刘标面如土色,连在耳房里瞧热闹的陈潢,也不免吃惊。 2 I) y* K+ _6 V3 x5 w j+ D
于成龙大喊一声:“愣着干什么?重打四十大板!”“咣啷”一声,四根火签儿已是掼了下来。 * J6 B' Y8 o; z9 x: U1 j! S; S9 F1 S0 N
衙役们又惊异又好笑,答应一声,架着惊慌四顾的刘标,拖至堂口按倒在地,一阵噼噼啪啪板子声,打得刘标杀猪般嚎叫。打完了,又拖进来跪下。于成龙又叫一声:“刘德良,你可是刘印青的伯父?” 6 L O8 Y' ~6 ]1 U' `
“小老儿……是。”
q) B: w a" Z- ~, p6 m' } “刘印青对母亲不孝已非一日。他生父亡故,你做伯父的便有训教不严之罪。本道要责你四十大板!” ( v ^, Q9 ]. y" A* ?+ `# F1 k8 Q3 I
刘德良吓得浑身筛糠:“大大大……人!” $ y* Y5 c8 [& t! N9 G) |
“哎,你怕什么?有忠心的奴仆在嘛,还能叫主子受苦?——来!把刘标拉下去,再打四十大板!”
& t2 l ^( v& E. }$ e5 J 到此时,于成龙的心思,陈潢才算看清了。可是,他这种断案的办法不但自己没见过,连听也没听过,几乎失声笑出来。
7 @% X5 {+ s$ n' a 外边又是一阵打板子的声音传来,那刘标已是招架不住,只是哭着喊着,哀告着。 0 N" p: o& x$ Q
等打完了拖上来时,刘标已经面无人色,鲜红的血迹湿透了衣服,倒在地下呻吟。却听于成龙又笑道:“张春明,你身为舅舅,外甥不孝,你也有训诲不明之责,也须得责你三十大板!”不等张春明答话,签儿已扔下来,“休要惊慌,还是刘标替你挨打。”
9 p' C2 e1 L+ \* X4 I 刘标脸色死灰一样难看,头上大汗淋漓,爬在地下捣蒜般磕头:“大……大老爷超生,小人实实受不住了!” ( n) k1 h$ Y8 W+ V; P
“哼——这是哪里的话!你要当‘好人’,焉有不做到底之理?传出去,人家倒要说本道不肯成全你了!”接着腔调一变,咬着牙迸出一个字来:“打!” 2 G+ g6 ^; U0 `
这一次刘标已经无力哭叫,开始还能哼两声,后来连呻吟声也发不出来了。满堂寂静,只听堂外一板又一板打在刘标身上,发出“噗噗”的响声,听得陈潢毛骨悚然。三次共打一百一十大板。刘标再被拖上来时,直挺挺地趴在地下,气若游丝般说道:“求,求大,大人……” + u" j( n( g$ F0 v5 M9 c
“按大清律三百十二款,刘印青本身应受四十杖,重枷三日。刘标自愿代主子挨打,情殊可嘉。不过,你家少主人还有三天重枷之苦,也一发由你承担了吧——此案了结,刘德良将逆子刘印青带回家中,严加管教,所拟出籍不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