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4 11: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六 w3 y( H. y9 W, h% |
! o, g8 Y& h' s9 d, G, L& S
--------------------------------------------------------------------------------
3 E3 o- i I! {$ o a / c$ n, Q% r4 s$ \3 u
$ X8 d& {4 Z! v8 _, v; ^
多邦虽然是安南重镇,防御坚固,但在优势明军的面前似乎也并不难攻克,这是当时大多数将领们的看法,然而这些将领们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在历史上,轻敌的情绪往往就是这样出现并导致严重后果的。所幸的是张辅并不是这些将领中的一员,他派出了许多探子去侦查城内的情况,直觉告诉他,这座城池并不那么简单。
/ l6 o/ N/ d# e
& [* z% h6 U ~) I 张辅的感觉是正确的,这座多邦城不但比明军想象的更为坚固,在其城内还有着一种秘密武器——大象。 , ]5 Y: g7 D, M+ u
e1 L& y0 R, R% F4 ^
安南军队估计到了自己战斗力的不足,便驯养了很多大象,准备在明军进攻时放出这些庞然大物,突袭明军,好在张辅没有轻敌,及时掌握了这一情况。
1 P& Y% K: j5 |- \7 @8 O: { L7 ?: b) e# f! |) B5 t! Q! ^
可是话虽如此,掌握象情的张辅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对付大象,这种动物皮厚、结实又硕大无比,战场之上,仓促之间,一般的刀枪似乎也奈它不何。该怎么办呢? 3 n( t; R9 J4 h, Z* m* }6 {8 ]" m
: L6 Q' t" p/ P8 a. K 这时有人给张辅出了一个可以克制大象的主意,不过在今天看来,这个主意说了与没说似乎没有多大区别。
" F: |; [6 n8 T) a4 U* J: V- L; g& h+ t8 U5 \
这条妙计就是找狮子来攻击大象,因为狮子是百兽之王,必定能够吓跑大象。
4 J R6 D; s) w7 X% M6 h! [* t9 C$ d1 t$ |5 x! T% C) l8 Q
我们暂且不说在动物学上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单单只问一句:去哪里找狮子呢? 6 B7 N+ m& `* m
/ s" D/ ]1 r+ M$ ?) T! Y, b
大家知道,中国是不产狮子的,难得的几头狮子都是从外国进口的,据《后汉书》记载,汉章帝时,月氏国曾进贡狮子,此后安息国也曾进贡过,但这种通过进贡方式得来的狮子数量必然不多,而且当年也没有人工繁殖技术,估计也是死一头少一头。就算明朝时还有狮子,应该也是按照今天大熊猫的待遇保护起来的,怎么可能给你去打仗?
9 D& B* k* z: m5 _" d
; }8 p7 R/ [0 O/ H* e1 J; K 那该怎么办呢,狮子没有,大象可是活生生的在城里等着呢,难不成画几头狮子出来打仗? ! a& G ^& [, H2 Z. _
; ]9 c: C+ a$ H1 D6 p
答对了! 没有真的,就用画的!
5 c# x; A# \2 u8 n* ~. G `, X- m _9 l2 \
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写错,当年的张辅就是用画的狮子去打仗的。
% t* h' |+ f( H, n/ \# B, K$ v9 w7 k2 s ~
张辅不是疯子,他也明白用木头和纸糊的玩意儿是不可能和大象这种巨型动物较劲的,不管画得多好,毕竟也只是画出来的,当不得真。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张辅已经准备好了一整套应对方案,准备攻击防守严密的多邦城。 ( H# c r2 U9 m* s+ B
6 ~# B* C0 d0 F4 R
其实到底是真狮子还是假狮子并不重要,关键看在谁的手里,怎么使用,因为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指挥官的智慧和素质。 9 i/ ?$ J/ x8 a* S2 p) O+ t' z
9 r0 @9 X. T* c E" \4 f' x
张辅的数十万大军在多邦城外住了下来,但却迟迟不进攻,城内人的神经也从紧绷状态慢慢松弛了下来,甚至有一些城墙上的守兵也开始和城边的明军士兵打招呼,当然了,这是一种挑衅,在他们看来,自己的战略就要成功了,明军长期呆在这里,补给必然跟不上,而攻城又没有把握,只有撤退这一条路了。 ! K4 O8 L1 c- P4 s; H5 t
& H% G7 P+ O6 R- G1 Q 安南守军不知道的是,其实明军迟迟不进攻的理由很简单:刀在砍人之前磨的时间越久,就越锋利,用起来杀伤力也会更大。 & d: Y$ U+ z, e) b$ D: {
! S9 m1 t: \( [4 l5 O
事实正是如此,此时的张辅组织了敢死队,准备攻击多邦城。他所等待的不过是一个好的时机而已。 ' `0 x) Q* z/ }# d4 n, P
1 q* R6 I- v8 L$ A# E' d
在经过长时间等待后,明军于十二月的一个深夜对多邦城发起了攻击,在战斗中,明军充分发挥了领导带头打仗的先锋模范作用,都督黄中手持火把,率队先行渡过护城河,为部队前进开路,都指挥蔡福亲自架云梯,并率先登上多邦城。这两名高级军官的英勇行为大大鼓舞了明军的士气,士兵们奋勇争先,一举攻破外城,安南士兵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平日毫无动静的明军突然变成了猛虎,如此猛烈之进攻让他们的防线全面崩溃,士兵们四散奔逃。 A- v* a! M6 l0 @6 C
! i. q6 z8 R7 D- J
战火蔓延到了内城,此时安南军终于使出了他们的杀手锏,大象,他们驱使大象攻击明军,希望能够挽回败局,然而,早有准备的张辅拿出了应对的方法。 : e! d4 h5 P/ q0 b6 K4 ]. z
j8 [: c! P' I: u9 P( r! s
考虑到画的狮子虽然威武,但也只能吓人而已,不一定能吓大象,张辅另外准备了很多马匹,并把这些马匹的眼睛蒙了起来,在外面罩上狮子皮(画的),等到大象出现的时候便驱赶马匹往前冲,虽然从动物的天性来说,马绝对不敢和大象作对,但蒙上眼睛的马就算是恐龙来了也会往前冲的。与此同时,张辅还大量使用火枪攻击大象,杀伤力可能不大,但是火枪的威慑作用却相当厉害。
; L0 s3 G- ?$ W- h1 P& e/ E8 @+ w( `9 I3 V( c( _4 t
在张辅的这几招作用下,安南军队的大象吓得不轻,结果纷纷掉头逃跑,冲散了后面准备捡便宜的安南军,在丧失了所有的希望后,安南军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气,明军一举攻克多邦城。 # d" {! H: B }+ b2 v+ l, h
: ~; G. y% T& ^- M
多邦战役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安南的抵抗意志,此后明军一路高歌猛进,先后攻克东都和西都,并于此年(永乐五年)五月,攻克安南全境,俘获胡氏父子,并押解回国,安南就此平定。 ; [- ~2 b0 U% M. a6 @
5 t/ {( q- N+ O' d. x: } ~8 h4 k
在安南平定后,朱棣曾下旨寻找陈氏后代,但并无结果,此时又有上千安南人向明朝ZF请愿,表示安南以前就是中国领地,陈氏已无后代,希望能归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一个郡。 8 ~! [/ ]% T4 O
; F2 _1 {, `# `1 A$ H
朱棣同意了这一提议,并于永乐五年(1407)六月,改安南为交阯,并设置了布政使司,使之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于是自汉唐之后,安南又一次成为中国领土。 3 _2 \2 t/ H+ M+ g& S
0 {" T& I, P) I- U 安南问题的解决使得中国的西南边界获得了安宁和平静,但明朝ZF还有着一个更大的烦恼,这个烦恼缠绕了明朝上百年,如同噩梦一般挥之不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