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4 11: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二
- _( l" h; i/ v. t9 ?. A* q* E
: X. l2 I) R1 C; x" ^- Y* O, o' q--------------------------------------------------------------------------------
: r( y4 L4 R' G5 [2 @8 y3 w' {* X, e * l" h( |' y" G, {) Z
; G# ]: }/ N1 k; U0 t) S9 y1 M 永乐十二年(1414)二月,他再次带领五十万大军远征,安定侯柳升等部将随同出征,大军浩浩荡荡,向瓦剌出发。
. H# h, E- D& ] _
3 a% F+ y/ ^0 ~$ c( I+ K 朱棣是一个十分有经验的将领,他很清楚,自己的骑兵并不能在与蒙古骑兵的直接冲突中占到多少便宜,毕竟自己手下最精锐的骑兵还是蒙古人组成的朵颜三卫,而这些人还是拿钱的雇佣兵。如今要到瓦剌的土地上与他们作战,瓦剌的骑兵必然会全力以赴,其战斗力是很强大的。 / ?" E$ E& C$ ~2 b3 c2 d. n
+ `* V; }7 m/ {8 L% }
骑兵战斗力上的差异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全民作战的瓦剌也必然会充分利用这一战斗兵种上的优点,加上深入敌境,敌军必有埋伏,如何应付这些问题呢? ' @2 |6 E9 w( f8 Z; ~
6 L* K1 u( X q9 v 朱棣早已准备好了对策,他演练了全新的阵型,并带上了一支特殊的军队,他相信,这支军队一定会给马哈木意想不到的打击。
5 i8 z, w- I( j/ g; E/ ^- m5 J* V( s; h
大军出发后,行军四个多月,一路扫荡瓦剌势力,但让朱棣吃惊的是,即使在深入瓦剌境内后,他们也并未遇到过像样的抵抗。朱棣与邱福不同,他的直觉告诉他,瓦剌军队正在某个地方等待着他,进行一场决战。
# ?( S8 }; J$ j: @+ i3 g1 U) Y1 }1 m* t/ D N1 N r& K, A8 p
六月初三,明军前锋将领刘江到达康哈里海,无意之间发现了瓦剌军队,他立刻发动进攻,将全军击溃,并抓到了俘虏,据俘虏交待,马哈木就在此去百里的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图拉河),且毫无准备。
# ~3 `# B" D a
( S' A: K8 ^, }) z2 W; E* s 走了几个月的将领和士兵们都十分兴奋,他们已经走了很远的路,希望能够一举打垮瓦剌,如今已经得到了确切敌情,正好可以给对方来一个措手不及。但朱棣的反应却出乎每个人的意料。 ( v6 P1 M/ }) F: I
( y8 _6 W0 ?2 C9 J& T 朱棣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仔细分析了敌情,他也认为敌人就在附近,但这些敌人决不是毫无防备的,而是已经做好了决战准备,所以他下令军队不可轻动。
; o4 O+ t9 H' Z/ u% t" M/ W& p
5 S' Y' F( j& }# w" ] 属下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沮丧,但他们毕竟不敢违背皇帝的军令,但出人意料的是,过了不久,朱棣又改变了主意,命令军队立刻兼程前进,将领们十分高兴,却又摸不着头脑,这位皇帝陛下打的是什么算盘?
. n! }! J( o! v# {" b0 [+ Z
- F* W7 k* t5 q 朱棣陷入了矛盾之中
$ h' T, ]% T* S) o5 Q6 ~8 k' t' ?& d+ Y7 D0 P; q4 B
他长期以来的军事经验告诉他,从种种迹象看,瓦剌军队是有意识地诱敌深入,而刘江打败的先锋部队很明显是瓦剌故意放出来的诱饵,如果继续深入必然会遭到瓦剌的伏击。
+ S! ~8 F2 w/ `, P# v0 T
- T1 u2 ~& K' D% O# \% |$ x 最好的办法无疑是在此地等待瓦剌前来决战,但这是不可能的。
2 Q7 A4 X/ }# e0 |4 s5 U/ H; H9 d% Q. }' U" Q4 C# }
作为一支深入敌境的军队,找到敌人主力速战速决才是关键,粮食就这么多,无论如何是耗不起的。 & T4 d* ^- I+ {) P+ t: f8 n
: S9 ^/ Z) m, G+ p7 T 没办法了。
/ I9 X( I9 _$ M) V" L& D- }# o& f3 @5 r
敌人就在前方等着我们,那就来吧,龙潭虎穴也要闯上一闯!
% A' I) l2 O1 `8 O- z, \0 G( K0 C7 u/ y& X+ _
更何况,我也有自己的杀手锏。 0 |' | B# f+ } y# B
9 H! X! T& m5 D- F% ~1 I( I! V. R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5 q$ N2 X6 D c) W0 H
! S6 o2 l0 E3 f9 H 前方百里,忽兰忽失温! , O' N! q9 t+ n
6 K' i$ W3 m2 W8 p- b, R, r# U
此时的瓦剌首领马哈木在沉浸于喜悦之中,他看着部落的另两个首领太平和博罗,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正是在他的周密策划之下,瓦剌保存了实力,并集结了部落最为强大的三万骑兵,在忽兰忽失温设下了圈套,等待着明军的到来。
9 c0 C2 B. b& Y) t0 ^# v
3 r; n6 j5 z' W/ E 马哈木之所以挑选忽兰忽失温为战场,是有着充分的考虑的,忽兰忽失温附近多山,有利于骑兵部队隐藏,而且将骑兵藏于山上还有着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一旦发现明军,可以借助山势直冲而下,以难挡之势一举冲垮明军阵型,只要明军阵型一乱,即使人再多也起不了任何作用,只能乖乖地仁自己宰割。 6 ^- ?7 _+ m) B0 ^0 j
. k3 o. ~8 N7 w 马哈木是对的,虽然他肯定没有学过物理,不会懂得势能这个概念,但将骑兵放在高处一冲而下确实有着极强的冲击作用,如果明军没有什么别的办法,阵营必然会被截成几部分,到时首尾无法呼应,形成不了强大的战斗力,就是一盘散沙。
+ \0 o; D. r# \ Z
5 J% _( K. V4 D8 r. i B& i6 u 这实在是马哈木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坚壁清野、诱敌深入、居高而下、一举荡平,如同一部完整的动作片,前三个动作是准备,最后一个是结局。但这部动作片要想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局必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当瓦剌军队从高处向下冲击时,明军“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9 f$ E$ Q. i3 A& u
, W: s2 u9 @6 k5 J. O1 G, j: {" n0 a* w 明军已是我囊中之物!不久之后,瓦剌和我马哈木必将成为蒙古新的领袖!
& j" L S* d3 E* H+ P9 V g# [+ {- H; Q& z
可惜明军统帅朱棣偏偏是一个“有办法”的人,北平城造反时他有办法,白沟河大战时他也有办法,被挡在山东之外进退两难时,他还是有办法。
) A& ~! K; @, b2 e/ Z2 I9 v5 E3 j; y8 H
没有办法,他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 B: h7 P; g9 h5 B& _9 m" W4 \; ?0 G
$ x6 ?1 `; d. X2 D
六月初七,他带着自己的办法来到了忽兰忽失温,来到了马哈木为他安排的战场。
; b; m4 t7 {" H1 q7 Q8 B, d
9 E4 @( K4 o4 K# M' b, H 看完四周的环境,朱棣不由得抽了一口冷气,和他想象的丝毫不差,此处山多险峻,是伏击作战的不二之选。
9 m0 p& ?# S+ F* j( H' H1 x' c. `4 ^! i
无论如何,这里就是决战的地点了。
) A( N9 u7 V E5 K% |4 ?7 |- t! L& s4 o/ u2 p, A
当那浩浩荡荡的大军来到自己眼前的时候,马哈木感觉到了强烈的兴奋,身后的三万大军只等待他的一声号令,就可以杀下山去,把明军击溃,彻底地击溃!
8 N+ p9 b5 w/ Q. ]
2 l, v$ V: A7 H7 \ 离成功只差一步! 1 ~9 O# p& l; i/ K, {
! F* |/ O+ i- U
更让马哈木惊喜的是,明军打头的并不是什么精锐骑兵,而是一些步兵,这简直是天助我也,只要打开了突破口,明军必然无法抵抗自己的攻击。
) S9 V" O5 w0 y/ I l, j9 q' O: ]
9 {& m; t- S8 [* Y 虽然离明军还有一段距离,但在仔细观察了明军阵型后,马哈木已有了必胜的把握,他随即下达了总攻的命令!三万骑兵自山上一冲而下,以猛虎之势扑向山下的明军,杀声遍野,马匹嘶鸣,震天动地。马哈木得意地在山上指挥着他的军队,等待着瓦剌骑兵一举冲垮明军的景象。 5 _6 R3 Z6 @8 {2 X
# ?9 \& v" F! A! l3 u4 r 胜利就在眼前! $ ~% ]+ l% u1 n2 C
k( D, h& q2 a 然而,就在瓦剌骑兵发动冲锋后不久,这场看起来一边倒的战役局势突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 q7 u6 J3 c9 W' h
+ _0 H/ H$ r$ l 突击!神机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