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4 11: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
6 F$ D: e# t5 p! p- e6 D: {# N1 M# T* ?
--------------------------------------------------------------------------------$ \2 |, P, O( h. x3 m" \
3 g* K8 N3 {4 W) k
+ e3 } b1 A: k2 i$ e! X/ Y2 O% ^/ N! \& H: w1 k% h; ]
留个纪念吧
! l3 _+ d. i ^0 B. s1 d3 K! X# `- L& b7 t5 L9 \
他带领属下和当地人一起建立了一个碑亭,并刻上碑文,以纪念这段历史,文曰:
5 D4 o. F3 V: R5 L
: q* H. V0 [ F7 E o4 u$ e 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皞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
! D g1 ]& m+ `, \+ F9 |2 u, o* W5 n( J
这是一座历史的里程碑。 7 P/ m" Q4 v+ A1 u {+ t3 h9 B3 O
1 C' E. J; ^- u6 r4 f# b; l2 Y
郑和的船队开始返航了,迎风站在船上的郑和注视着那渐渐远去的古里海岸,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们会再来的! " ]9 G( [& i( J% }2 j8 t
9 |; x! R$ S* e, [% _ 也许是宿命的安排吧,郑和不会想到,美丽的古里不但是他第一次航程的终点,也将会成为他传奇一生的终点! ) n/ y9 c$ ~( a) p
3 ]/ p; O, D+ V 第一次远航就这样完成了,船队浩浩荡荡地向着中国返航,然而上天似乎并不愿意郑和就这样风平浪静地回到祖国,它已经为这些急于回家的人们准备好了最后一道难关,而对于郑和和他的船队来说,这是一场真正的考验,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 , M' P0 `: g3 f7 I
6 f) D) B2 {0 |6 L5 R
自古以来,交通要道都绝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因为很多原本靠天吃饭的人会发现其实靠路吃饭更有效,于是陆路上有了路霸,海上有了海盗,但无论陆路海路,他们的开场白和口号都是一样的——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 i# x1 v; C5 V9 V0 V
$ e+ [; y+ ^' C: C. c( p 按说郑和的舰队似乎不应该受到这些骚扰,但这决不是因为强盗们为这支舰队的和平使命而感动,而是军事实力的威慑作用。
" [8 L1 g. H. t% }$ V& z, o- o5 `% U- v/ b( K# k/ h4 F
即使是再凶悍的强盗,也要考虑抢劫的成本,像郑和这样带着几万士兵拿着火枪招摇过市,航空母舰上架大炮的主,实在是不好对付的。
' R$ ~' o, p) H$ H$ I2 W7 f m! g4 [3 B G$ C) Q2 i
北欧的海盗再猖獗,也不敢去抢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干抢劫之前要先掂掂自己的斤两,这一原则早已被古今中外的诸多精明强盗们都牢记在心。 ! @8 Q+ h# b! c5 j& n, ]0 _0 T
& P/ j/ [. X& V- w 但这个世界上,有精明的强盗就必然有拙劣的强盗,一时头脑发热、误判形势,带支手枪就敢抢坦克的人也不是没有,下面我们要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位头脑发热的仁兄。 9 d' X& t, |7 f( V8 Y8 i& V7 Y
" _( u; F9 w& {
此人名叫陈祖义,他正准备开始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抢劫。 5 ~3 s3 c: Y$ z/ \
" v8 ]: u% { k; r( ^. A5 W
当然,也是最后一次。 7 o- y l8 V; d' O8 o
^+ A/ I0 x! O! q6 `) f' ~ k 陈祖义,广东潮州人,洪武年间因为犯罪逃往海外,当年没有国际刑警组织,也没有引渡条例,所以也就没人再去管他,后来,他逃到了三佛齐(今属印度尼西亚)的渤林邦国,在国王麻那者巫里手下当上了大将。 , }3 j5 D" s' H; C
/ D1 s1 G1 ]& d5 p. e4 n
真是厉害,这位陈祖义不过是个逃犯,原先也没发现他担任过什么职务,最多是个村长,到了这个渤林邦国(不好意思,我实在不知道是现在的哪个地方),居然成了重臣,中国真是多人才啊。 0 Z+ z) m7 f* A% ~7 x
$ M5 M7 f1 ?, R" K" Q& l9 p
更厉害的还在后面,国王死后,他召集了一批海盗,自立为王,就这样,这位陈祖义成为了渤林邦国的国王。 * z3 F& {7 Z2 N; a
, o/ ~ ^# E% _, q' E 以上就是陈祖义先生的奋斗成功史,估计也算不上为国争光吧。
4 s& K m! P0 Z w$ o9 w' ]. J3 C. z5 e
陈祖义有了兵(海盗),便经常在马六甲海峡附近干起老本行——抢劫,这也很正常,他手下的都是海盗,海盗不去打劫还能干啥,周围的国家深受其害,但由于这些国家都很弱小,也奈何不得陈祖义。
0 {8 f2 P2 @% E1 S. o- V6 p ^; F+ N" A+ o
就这样,陈祖义的胆子和胃口都越来越大,逐渐演变到专门打劫大船,商船,猖獗了很多年,直到他遇到了郑和。 ! v- O+ ~% n' V7 M
# q: Z& ~$ d, U, ` 郑和的船队浩浩荡荡地开过三佛齐时,刚好撞到陈祖义,郑和对此人也早有耳闻,便做好了战斗准备,而陈祖义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9 q ^8 [$ y8 @! L, d1 i" j
8 t' Z9 y9 f" ]% B1 }, l 他决定向郑和投降。 . [+ O- c7 V4 y& }& T" h5 L% l3 r* o
" D4 J1 q0 c( N2 j' w0 g. G4 D
要知道,陈祖义虽然贪婪,但却绝不是个疯子,他能够混到国王的位置(实际只是一个小部落),也是不容易的,看着那些堪称庞然大物的战船和黑洞洞的炮口,但凡神智清醒的人都不会甘愿当炮灰的。
" U- i7 k0 k8 i$ j! `1 @- B1 ?) |1 n
但海盗毕竟是海盗,陈祖义的投降只不过是权宜之计,郑和船上的那些金银财宝是最大的诱惑,在陈祖义看来只要干成了这一票,今后就一辈子吃穿不愁了。
6 g0 b0 k: G/ j& i, c, G
, m i$ N' j9 U# j% \0 x* F: J/ R 但要怎么干呢,硬拼肯定是不行了,那就智取!
4 i7 c5 P( A+ d2 { M1 _
$ N0 e1 Y% l: O9 b! J 陈祖义决定利用假投降麻痹郑和,然后召集大批海盗趁官军不备突袭郑和旗舰,控制中枢打乱明军部署,各个击破。 & S# `* W2 X' ?9 ~/ q) M1 b( M
7 L' _. I% O0 J" l) a6 {* d 应该说这算是个不错的计划,就陈祖义的实力而言,他也只能选择这样的计划,在经过精心筹划之后,他信心满满地开始布置各项抢劫前的准备工作。 . L" U- |* G5 S
W! y- R& S. d# X! V% ~4 [
在陈祖义看来,郑和是一只羊,一只能够给他带来巨大财富的肥羊。 & k0 O; K! P: ^- k
1 Q. b, @9 m! V, j 很快就要发财了。
' ~ h* |) J8 f3 p- o( t" G3 \. I/ x3 y- n
陈祖义为了圆满完成这次打劫任务,四处寻找同伙,七拼八凑之下,居然也被他找到了五千多人,战船二十余艘,于是他带领属下踌躇满志地向明军战船逼近,准备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 T. Z6 E N" `" z* k, z+ |" H
: @- t/ w7 E3 n4 x' L* A" o 不出陈祖义所料,明军船队毫无动静,连船上的哨兵也比平日要少,陈祖义大喜,命令手下海盗发动进攻,然而就在此时,明军船队突然杀声四起,火炮齐鸣,陈祖义的船队被分割包围,成了大炮的靶子。目瞪口呆的海盗们黄粱美梦还没有醒,就去了黄泉。 ; j+ e& I0 t c
: z* }4 z* @ f/ q( W- Y$ S
陈祖义终于明白,自己已经中了明军的埋伏,这下是彻底完蛋了。
1 }. k; M4 }3 j4 P, Q
' {+ C: \/ r+ M8 C9 p* m5 b 训练有素的明军给这些纪律松散的海盗们上了一堂军事训练课,他们迅速解决了战斗,全歼海盗五千余人,击沉敌船十余艘,并俘获多艘,而此次行动的组织者陈祖义也被活捉。 9 l8 B$ t) `, `# h9 F ~- F
$ b' H: O5 j9 M2 m8 H' O8 `, w
陈祖义做梦也想不到,那个一脸和气接受他投降的郑和突然从肥羊变成了猛虎,他有一种上当的感觉。
, P) |# u/ N( I+ G+ N$ M, h
/ Z! _% A& c* L" V% G, s2 q+ c 其实陈祖义之前之所以会认为自己必胜无疑,一方面是出于自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不了解郑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