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2-17 00: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薛立斋. H4 B& B* F. v: ], w! O% K; i8 \
引子5 w; C- i" }4 t. A* y% p' i
明朝正德三年(公元1508),阴云笼罩在大明王朝的上空,此时的朝廷中乱作一团,刘瑾等号称“八虎”的太监集团正在专权,大臣们都敢怒不敢言,经常被欺负得晚上回家偷着叹气,有的官员甚至因为没有给太监们上贡的银子而畏惧自杀。
* g( O) R3 r: ~ 可见当时乱到什么份儿上了。
+ ~' Q& r! V# A$ a7 P2 p/ d/ |) b+ X 就在这年的一天,在去居庸关的路上,远远地走来了一队人马,此时正是夏天,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路边树上的知了在无聊地鸣叫着,这队人马中,有几个军官装束的人,还有几个文官衣着的青年人,那么,他们是干什么的呢?为什么如此步履匆匆呢?
9 ^- K0 A* H. p5 B W% ?) I0 [2 K 原来,这几个穿文官衣着的人中,就有年仅二十二岁的薛立斋,当时,他是明朝皇宫太医院里的医士,因为驻扎在居庸关的军队中出现了瘟疫,因此朝廷指派太医院医官前往诊视疫情,刚刚考授医士的薛立斋就被指派前往。
$ O, t6 _+ B8 x$ ] O! g! W 一队人马正在前行,突然,前面的马匹放慢了速度,薛立斋凝神望去,只见前面的路上,出现了状况。原来,是一辆马车不知道什么缘故,翻车了,只见路旁躺着几个受伤的人(覆车被伤者七人),呻吟之声不绝于耳(仆地呻吟),旁边几个围观的百姓不知所措。* j. i; i( p, d9 z! e# i
一队人马停了下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怎么办? A, a" G+ N9 U9 I/ @& P
一边是军队的指令,必须及时赶到,一边是受伤的百姓,如何取舍?
- W) M2 f; x4 { 就在随行的军士犹豫的时候,我们的薛立斋已经下马,一边跑到了受伤者的面前,一边对伤员们喊着:“大家不要惊慌,我是太医院的医官,会马上对大家进行救治的!”
+ G1 u! o' A7 G 伤员们听到了,都挣扎着喊:“医生,快来救救我们吧!”5 b/ }0 Z' y: X: p
薛立斋继续安慰大家,同时对患者的伤情略作检查,然后马上让随行的军士,到边上的村落找来些小孩子。1 ^9 P$ w# M) i
啊?围观的人有些奇怪,这是干什么?不是要救人吗?找小孩子干什么?8 M. R/ a4 g/ e& O; a1 s1 |" @
倒是随行的军士心领神会,立刻开始行动。
3 |+ g# {& z5 x8 Q6 v5 R 还好,边上就是一个村落,于是众军士马上飞马去找来了几个孩子。
! E/ n7 u- ]8 N, v1 ^- G 薛立斋看着几个孩子,心里有底了,他告诉孩子们:“来,大家往这个盆里撒尿,看谁尿得多!”2 r2 z' \0 U* Z2 K; K- F* C% w+ b
旁边围观的人都傻了:皇上派来的这是个什么医官啊?人家那边躺着呢,他这让小孩子撒尿比赛玩?
, s6 ^& i$ o4 K" ~8 K 再看薛立斋,他把孩子们的尿都收集了起来,然后分到各个碗里面,端到伤者面前,告诉军士帮忙:“来,各位帮帮忙,趁热把这个往患者的嘴里灌!”(这是喝童便的诀窍,要趁热喝)3 i! z9 _/ u) s+ t* L, _% `1 Z- }
于是军士们大家齐动手,给伤者灌了下去,尤其是其中一位人事不省的,还特别给多灌了些。
( y3 t+ d( }% c A- X 结果是,没多久,那个重伤的就醒了过来,轻伤的人也感觉好多了。
0 f s. h- K( J/ h: @7 r 后来,这些人还特意让人给驻守军队带来了消息,他们很快就都痊愈了(皆得无事)。
( s1 v7 H1 K" [' | 看来这个童便还真是一味良药啊,那么,身居太医院中的薛立斋是怎么会这一招儿的呢?原来,在那个时候,太医院的医官经常被派到各地去执行医疗任务,比如去军队里处理瘟疫等的,薛立斋是个有心的年轻人,他走到哪里学到哪里,他在军队中的时候,就曾经特意问过部队里的军官,说你们操练军队,经常会碰到堕马受伤的,怎么办呢(尝询诸营操军,常有坠马伤者,何以愈之)?军官就告诉他说:“我们的办法就是,立刻喝童便,只要是喝了童便,很快就会好的!”(俱对曰:惟服热童便即愈)# ^$ P( Y5 |8 g2 |0 t
于是,薛立斋就在实践中学会了一招,这个招法在他后来的行医中被屡次使用。可见,人家薛立斋后来成为一代名医,经验就是这么慢慢积累起来的。: j9 f* {# |* A" X6 S
这样的救人故事,只是薛立斋一生中众多的救人故事中的小小的一件,他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三千多则医案,是中医史上留下医案最多的人,那么,他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历呢?他在政局混乱的时代,都做了什么事情呢?让我们来慢慢地聊吧。
& E( K( g! b+ d" B- p 考试高手& P9 l! }" R; K h: k% R
其实薛立斋的名字叫薛己,字新甫,号立斋,因为中医医籍中多称他薛立斋,所以我们后面也就这么跟着叫了,我们薛立斋的老家是今天的苏州,那可真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历史上出过好多位著名的医生,当然,其中也包括薛立斋的爸爸,薛铠。- n( f) b6 `- S6 u; o
薛铠字良武,在当时是一个特有名的医生,尤其擅长儿科和外科,他的儿科是学的哪位高人的路子呢?就是我们以前讲过的宋朝钱乙的路子,他把钱乙的学术思想研究得非常的好,结果也成了此中高手。后来薛铠因为比较出名,就被皇宫给盯上了,给选到了太医院里,结果我们的薛铠同志还真不负众望,干得特别的好,最后竟然被提拔当上了太医院的院使,就是太医院的院长。
6 {3 L: I! j, i4 E% Q 但是,结果好景不长,在薛立斋还很年轻的时候,我们的薛铠同志就去世了,在薛立斋二十二岁这年,也就是他出差去居庸关的这年,薛立斋代补为太医院的医士。
) p+ I- Q+ y% W; A. z 要说这明朝的太医院有个规矩很是有趣,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你再有能耐,你也当不了太医,为什么呢?因为古代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说法,就是说如果这个医生不是祖上传下来的,那么他的医术很可能就不靠谱,所以处于谨慎考虑,最好不要服用他的药。这是当年大家思考如何避免自己被庸医所害,最后想出来的一个办法,当然,现在看这是个馊主意,但是当年皇上对此很认可,觉得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于是就规定太医院里的医生,如果是从社会上选拔,也要家里上几代都是医生的,您才算是有资格,像薛立斋这种老子是太医院院长的,那当然更是苗红根正了,于是就被选进了太医院。
$ D6 z$ C- u. k+ u( a 当然,后来也有人认为这样不妥当,很多自个儿学出来的也是好医生啊,于是就在嘉靖后期废除了这个规定。, B0 _9 S( w) T4 I8 F
但是,薛立斋选进太医院那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在以后的考试中,薛立斋屡次展现了他的才华。" A2 B; j2 Q3 I2 b: q* X7 M
这都是他的父亲薛铠同志培养得好啊,您别看这两父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太长,但是薛铠的确给薛立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r* P- M0 V" e/ X6 `( p. q
薛立斋在后来写的书《外科发挥》中,记载了患者患了疮疡,同时还发渴的现象,现在我们分析,这很类似如今的糖尿病并发坏疽,其中有很明显的是肢端坏死的。4 I+ u) D6 B4 M4 f/ w
这里薛立斋记载了几个医案,其中一个是,骊贵人患了疽,病还没有好呢,就发起渴来了,一天之内,喝好多升的水,薛立斋于是就献上了八味丸这个方子(就是桂附地黄丸,古代的金匮肾气丸),旁边的那些太医们一看,哈哈大笑,说:“薛老弟,这个方子如果能够止渴,那我们从此以后就不再干医生这行了!”(此药若能止渴,我辈不复业医矣)
( @) F7 l5 Q- c! E& k 那这帮医生用什么治疗呢?用木瓜、乌梅、人参、茯苓等生津的药物,结果很糟糕,这个骊贵人越喝这些药越渴,一点都没有见效(茫然无功),不得已只好服用薛立斋开的八味丸,结果好嘛,只服用了三天,渴就止住了,因此特别的相信薛立斋,按照这个方子又服用了很久,结果不但不再犯病,身体还越来越好,饮食也增加了,强健得比年轻时候还好。
& m1 V# S, T8 g( Y2 M 现在金匮肾气丸仍然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一个好的手段呢。0 f* v) a# ^2 ^8 K" w& ^7 V& W
薛立斋在记录这个医案的时候说:我这个方法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我在小的时候(自为儿时),听到我的爸爸说有个士大夫患了消渴病,大家都用生津止渴的药物,服了几年都没有效果,倒是有位名医用了张仲景的八味丸,不到半年病就好了。
8 E: O- K& B; Y7 j 可见,薛立斋同学很小的时候,就在他父亲的身边耳闻目濡,连父亲随便说的话他都给记住了,这实在是一个学医的好苗子啊!3 s6 E; B' S8 e
要说能够在二十二岁这个年龄就当上了太医院的医士,这看来是个很幸运的事情,可是,您以为皇上那么傻,能让您在太医院混下去吗?原来,这太医院设立了好多的考试制度,让您三天两头的考试,想混日子,还真没那么容易!
2 h" M1 w# `& d B+ a' c, U 因为我们的薛立斋一直在太医院里工作来着,所以我这里有必要把明朝的太医院给各位介绍一下,免得大家看了发晕。
: z1 S6 N( i/ d& ^5 k) B/ J* v9 I+ J 太医院里的医生我们现在都叫他御医,实际上这里面等级多着呢,官最大的叫院使,就是院长,一般1人;下面的副院长叫院判,一般2人;在下面的叫御医,在永乐年间设4人(后增至18人);再往下叫吏目,设1人(后来增至10人);再往下设医官、医生、医士若干,可见,当时的医士是太医院里最低级别的医生了,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实习生差不多。, m' U- d' W: \" Z4 A% z
当时经常组织医士们考试,基本上是每个季度一次,然后是三年一大考,其中成绩优异的,就往上提拔。8 _9 J/ d& g. O" t1 `+ U9 W
就在正德四年,也就是薛立斋当上医士的两年以后,大考开始了,各位完全可以想见当时的考试情景,考试由一个堂上官和两个医官主持,考题就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中出,对医生们进行笔试。
- d3 C! g! Z+ L h2 ^+ S. s, M ` 在宽阔的大殿里,医生们正襟危坐,展开卷纸,开始提笔疾书,考官们不停地来回巡视。(这种情景写电视剧的人一定会大书特书,但当时的真实情况却一定是严肃极了)
% E3 g1 i( L6 i' a, ^) C 那么,我们的薛立斋会在考试中有怎样的表现呢?
R$ o; H" A' |9 }0 g4 d 您甭担心,薛立斋学的好着呢,这次考试,他考出了一个极高的成绩,结果,在第二年,被提拔为吏目。
% ^$ M1 W- X! a' F. L% P0 C 吏目是什么级别呢,就是仅次于御医的那个级别,此时,薛立斋距离御医这个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了。
* F- \& y. U9 R4 o/ q6 U0 K: C 薛立斋,努力吧,你一定要让父亲在九泉之下感到安慰!
1 F) h& g% ?' {$ c2 D9 C7 E6 A 薛立斋迎风站在大殿之前,北京初春的风,徐徐吹来,拂动他的衣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