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2-13 10: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的医生 TXT 6
+ c, r( e: @% `% [
1 D! q; Q7 O% r n4 G 患者回答:“大夫,我是腰疼。”
. T9 U" k) l6 z3 Q! |8 M 大夫:“腰疼啊,好,等一下啊。”然后翻开书,跟查字典似的,开始找方子:“查到了,好几十个方子呢,随便来个吧,得,就这个方,您回家试试吧,不好的话,下次来我再给您换个别的。”8 v1 b9 h' o- U
您说有这么诊病的嘛?
0 F# h& t; s- [! V* R 这种坏毛病在那些庸医中一直流传到元朝。
: j4 f8 e, N1 L# X9 G! D5 n: @: @ 所以很让朱震亨困惑的是,在这种风气下,周围竟然没有人和自己交流研读《素问》的心得。6 T: o/ g1 S4 u/ I; s
而且,朱震亨还深深地知道自己有个最致命的弱点。1 u( y# @( o) V
那就是:临床经验太少。应该找个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带自己一程。- g# T) g3 C8 Y& J8 D0 J
怎么办,朱震亨?: C& l) g" t/ {4 t( C6 _9 E
朱震亨的目光开始变得深邃,他望着远方的群山:该启程了!! r4 z3 T/ i# A/ r, O
远山在雾色中显得苍茫辽远。
% p. Z) G" c& g4 O$ T9 L 朱震亨背起行囊,告别了老母亲和子女,踏上了未知的旅程。1 Q. N9 g! T6 a$ \. O* G* a
走遍天涯,千里寻师,为了寻求医术的至高境界,为了寻求心中的医道。
. p. k6 u4 I: a2 @: ~& c 于是,那是的人们偶尔会看到,在荒芜的乡村小路上,在繁华的市镇街道上,有一个读书人在风尘仆仆地跋涉。
# Z5 m: _# E. I f. S2 K" g 那就是朱震亨。
# U' O5 e9 h, L 在深山峭壁间,他在向采药者请教着药物的种类。
! |0 J! r/ k0 W% b$ J 在乡村医生的家里,他在向老先生请教着独特的治疗方法。4 Z* x1 l1 Z/ B; k
让我们把视角拉远,我们看到,在辽阔的原野上,朱震亨一个人在孤独地走着,与天地相比,他的身影显得那么的渺小,但是他心中追求医道的信念,却如同背后正冉冉升起的旭日一样,光芒万丈、璀璨夺目!
) u" P3 A. r) B6 ^' B0 V6 p" x 朱震亨从家乡义乌出发,历经吴中(大概是现在的苏州)、宛陵(宣城)、南徐(镇江)、建业(南京)等当时的重镇,走遍了江南的山山水水。
4 X0 W0 {* @9 ^% e7 y) [ 在游历了一段时间后,朱震亨发现,自己的学识增长还是满足不了心中的期望。
$ M* e; B G- ^ 于是他迅速地调整了自己的策略。1 i5 w: k- O) `
学艺,就要向当世的顶级高手学习,以达到最高境界。
* b2 O# q1 @3 P: v 那么,当世的顶级高手,大师级的人物是谁呢?
6 F! E7 Q* J4 z 开始询问,立刻就有许多人告诉他同一个名字――罗知悌。
& [9 \3 K2 I) w2 Q1 H o 罗知悌,一个重量级人物出现了。$ W1 U7 D7 x0 E6 T; e, f8 E- u
罗知悌,字子敬,世称太无先生。/ G1 f0 N: V. |- n4 e, p( J5 S, e
q2 X) [$ n% s+ {# K
他是江南高僧荆山浮屠的学生,而荆山浮屠是史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的学生。' _ {* n* M& p$ S2 i+ F v* r
罗知悌虽然是刘完素的学生,但他也旁通金元四大家中的另外两位张从正、李东垣的学说,应该是当时的集大成者。) q: `4 {( X$ T% E( O8 y
当然,当时谁也不会想到,金元四大家中的最后一位,就是眼前的这个朱震亨。 ^% m9 L+ R; s. L; ~! |
那个时候他还是个小人物。
/ [$ v$ ?7 k; m; ^9 N! r0 y! ~' k 朱震亨在听说了罗知悌的学识后,立刻决定,就跟这位高人学了。
- e* I s. s0 z( Y; |! l 于是他立刻启程,前往罗知悌所在的杭州。
p- C' _! j6 P* T# a$ u f 但是,想跟大师学习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
# s% ^) O. F( R, G* _* l+ A$ } 好比说,您今天背着行李找到中科院天文所的某位院士,跟他说:大师,俺从东北来,想跟您学习天文,您就收了俺吧。& U: c, c' c- D: \2 w
您自个儿想结局吧。7 c" b( p r/ R; G7 ~
怎么样,想到结局了吧,对,其实朱震亨的结局也跟您一样。- x' D8 v& }$ S! Z# l C
朱震亨来到了罗知悌的宅门前,请门人向里通报。7 N& Y2 ]# Y0 F0 F
罗知悌是什么人啊,地位高,而且最要命的是,这位大师的性情特别的高傲、偏执。
7 W4 m0 P2 k3 f. | 门人向里面通报,有个朱震亨想来学医。
) A% _( I/ e1 F4 g2 [ 回答很干脆,两个字:不见。
) j0 Q( D) v$ P G/ c) ^& J 朱震亨只好退下。: @1 r8 r; L* H
的确很狼狈,怎么办?震亨,我看还是撤退吧。1 E, J7 `# N8 o( m+ t6 k7 k: }
朱震亨的目光坚定地望着这座大宅门:我心中只想追求医术的至高境界,决不在乎其它!明天再来。) R$ b/ d4 Z9 w& Z9 @/ z' k& l
我的天,明天还来丢人啊!
. ?' x8 o! E0 o" B 此时朱震亨四十四岁。
9 v- C- t i4 f1 o 第二天,照例通报。8 `2 q, M* Z- h! ]$ G4 e! P
回答还是两个字:不见。. K- N) J+ h) z/ h; I9 H: i/ S) v% ]
如此者通报了十余次(十往返不能通)。
7 b$ W1 o1 o6 p: L 连罗知悌的宅门都没让进。
/ b9 R* E% \+ @' K2 C! p 写到这里我已经愤怒了,您罗知悌把自个儿当什么人了,您不教医术也就算了,我们这位朱震亨四十四岁的人了,就算来个客人您也该让进去坐会儿再走吧,天下有这种人吗?太过份了!不要学了,朱震亨,走吧,中医这个东西回家自己悟去,多悟个几年一样看病。走,回家吧。6 b# n6 V9 W0 R' y) t9 ]
朱震亨:还是那句话,我心中只想追求医术的至高境界,决不在乎其它?明天再来!
, X' ^/ @% C4 o, o 我,我晕!看来人和人真的不一样啊!
9 s# n2 s9 |" F 再来?再来就没那么客气了。1 ^( \! d: }, K+ W' K
看大门的都给脸子了:我说你这个人真是的,别不是脑袋有什么毛病吧,怎么跟癞皮狗似的粘这儿了是不?告诉你,快点儿给我滚!我们家先生没空儿!4 s+ j9 G& u2 N4 c. h
朱震亨:对不起啊,麻烦您了,再给通报一次吧。
4 G9 |- u0 p( v5 Z: E+ E0 @8 G 看门人:去!快滚开!
* V- e! j6 `: l- Z 史书记载:“蒙叱骂者五、七次”。: ^! r0 H& K. _' o( U
没法儿管了,朱震亨这个人。算了,他自个儿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写到这我都没辙了,如果是其他人没准儿该和看大门的对骂了也说不定。% b, v0 N4 r; {1 e, t$ \0 l
让我们来看看朱震亨怎么办了吧。
" L4 o! ~5 I" }3 D* I 朱震亨每天以拜谒的姿势拱立在大门口。
, p6 Z% {4 T) `- I 下雨了,快跑啊!9 h( s$ S, q, f) H+ ?$ N
满街的人瞬间跑得一干二净。
* O' ~1 A5 D# D0 b) C& q6 w6 Z 对了,我们的朱震亨呢?
, `5 h: v; y2 W* P3 Z4 W 大家快看大门口啊!那个人还在那儿呢!
e/ ]4 |0 q- d1 v/ @0 R 雨水打得地面都冒起了白烟儿,雨色一片迷蒙。! Q' @ H$ m! H0 K
朱震亨的身影在大雨中显得孤独而又坚定。* W q X' m# w2 \) F
仍然拱立于大门前,纹丝不动。
\3 Y! b7 J& m6 {) l 史书记载:“日拱立于其门,大风雨不易”。2 D3 f6 m3 v) u9 v
如是者三个月。
! ?% {. G! u2 p2 V. |, e9 q; w8 V) g 三个月啊!8 |& u P, b4 L. j
我写下“三个月”只是动一下键盘而已,但那却是一刻钟一刻钟的三个月啊!
/ M$ U. r" `0 h: S) H+ ~ 三个月的最后一天到了。
& }3 f6 K* Z# z, \( J; z 罗知悌命令下人:我要沐浴洗脸整容,然后给我换整洁的衣服。
+ U! q5 s2 h/ v 下人不解:您这是要干嘛去啊?+ t4 C! V( T% S
罗知悌:值得传授我的学问的人来了。打开大门!
8 r2 ?0 J# A7 H 大门次第打开。. J" M* @* {0 _5 v# B
大师罗知悌亲自走出宅门,迎接朱震亨!
4 i9 t2 R& e# }+ E: ?) a 写到这里,我不禁感慨:" H9 b+ K/ u; B) e
我们没有成为大师,请先问问自己以这种态度向前辈大师请教过吗!!!
4 e% u9 V, J* D 我们天天翻朱震亨的医术,想学习他的医术,学到了吗?( |: f( v' ]# j( g
没有学到,是因为首先没有学到他做人的态度!
- m3 t- H6 i* B$ y* M 以最虔诚的态度追求学问者,朱震亨堪称千古楷模!3 m( v2 ]" Y& p6 N
又由衷地感慨:! ~; q+ y, C E B* o. W
发最大的心,学问和事业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