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住遨海湾
搜索
网站解决方案专享优惠-3折上云
楼主: 踏浪行歌

[历史] 有趣《明朝的那些事儿》四卷全集--TXT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制度后的秘密(4)
% t! X& t+ ^# B% G, k* Q# b3 r, `# _4 b
--------------------------------------------------------------------------------5 Q: F* K( @+ H( w4 \* |/ T
0 N) ^' r/ |; o0 p6 x

8 O8 ]" C$ M& p$ J% `/ k9 x  那么谁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谁支配着这些历史规则呢?( S- [. {' L7 d4 p) _

( k6 ~* e7 U  E2 T+ V% D0 g( t  真正创造支配历史的是稻田里辛勤劳作的老农,是官道上来往的商贾,是朝堂上进言的官员,是孤灯下苦读的学子。
0 {; R9 j% H3 h3 t/ k
% A. \% S* P7 Y* [; p; g8 `  是的,正是这些普通人创造和支配着历史,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注定默默无闻,都无法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他们也是伟大的,他们用自己勤奋的工作不断推动着历史的前进,他们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人。. N0 }; m- q5 ~+ H! }+ m) @* h
- j8 E- v6 H% z) |  _
  从古至今,从无例外0 ^# S" F! J! H: U- M

' {' E9 w/ Q# Q, A- E  在解构了朱元璋的体系后,让我们回到洪武时代,还有一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事件是必须述说的。
9 r2 P! b- q2 A
0 W. ^4 U% n7 G  o5 s  M+ G/ k  可怕的锦衣卫
' e, M7 a' n" ^0 h6 H0 t1 H0 B2 P
  特务政治是明朝的一个特点,其代表机构就是锦衣卫。
$ N7 c$ W- R& M. x2 H6 j9 ^7 U* a5 E. Z. o
  锦衣卫这个名字对我们而言只是一个历史概念,但明朝的人们提起这个名字却是谈虎色变。这是一个奇特的机构,它原本只是一支军队,是皇帝的亲军二十六卫之一。这些部队由皇帝本人指挥,各有各的职责。9 Q& G" q; n/ N9 d3 V
; C. }/ Y( {  X. y' ~
  按说亲军应该整日在皇帝身边,是个不错的职业,但你可不要以为当上亲军就能飞黄腾达,比如亲军二十六卫中的孝陵卫就是守坟的。整日只能和陵墓打交道,如果不幸被选入孝陵卫, 恐怕一辈子也见不到活着的皇帝了。$ E* M- p! f# |' h- Y& c

$ ?) [' A) P9 L, p  相比而言,锦衣卫就厉害得多了,它是皇帝的卫队,出行时负责保卫,此外它还是仪仗队,上朝时掌管礼仪。所有锦衣卫的成员服装整齐,穿着飞鱼服,佩戴绣春刀。正是由于锦衣卫承担着如此重要的职责,且都是皇帝身边的人,他们渐渐的成为了皇帝的耳目,负责打探情报和惩处大臣。% J8 |/ c2 z+ X* o7 p

9 D) X6 V% Y4 Z# t1 F3 t* ]  c  这个机构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不受任何部门的管辖,只听皇帝的指挥,其机构也比较简单,指挥使一人(正三品)为最高统帅,下各设同知、佥事、镇抚二人、千户十四人,这些是锦衣卫的高级领导。8 C  p9 R5 l1 B/ z, v7 N- `
0 o/ p$ Y& k6 P% [1 `( c8 u+ |
  明初加入锦衣卫的人都要进行严格审查和面试,必须保证是良民,无犯罪前科,并经过精心挑选和各种训练,顺利通过这些考验的人才能成为锦衣卫。
9 r8 S! E/ ^4 f( {! L4 Q
: c& L* M6 `2 b. I+ p; ?9 Q  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侦查大臣们的行动,并随时向皇帝报告,他们还掌管着“廷杖”,负责惩处违反皇帝意志的大臣,而在大臣眼中,这是一群极为可怕的人。洪武年间,如果大臣家有锦衣卫上门,他就会收拾好衣物,和家人告别,然后一去不返。* ~  E$ F! V1 l. k' {
! y* F" \5 u% B4 ~
  此外锦衣卫还负责收集军事情报、策反敌军高级军官的工作,如在后来的万历朝鲜之战中,锦衣卫表现的相当活跃,收集了大量日军情报,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z0 P& |1 m8 \, A& g5 Q/ f
5 F* C- U" M" r2 O0 m
  锦衣卫的另一个可怕之处在于,他们不受司法机关的管辖,可以自己抓捕犯人,并审判判刑。在逮捕犯人前,锦衣卫指挥会发给所谓“驾帖”,大家可能在“新龙门客栈”中看到过这件东西,要说明的是,“驾帖”并不是身份证明,而是逮捕证。, e/ _" F/ u6 q* y8 S+ f

9 ?8 Z# r0 M1 S1 T  锦衣卫持有此物逮捕人犯不受任何人阻拦,如有反抗,可格杀勿论。由于锦衣卫拥有几乎超越一切的权力,无论刑部还是大理寺见到锦衣卫都避而远之。) y. L3 x- t3 R0 `+ x
( G4 z, d. j( p0 J) g0 ?3 A/ w
  锦衣卫还有自己的监狱,称为“诏狱”,此狱名气之大,甚至超过了刑部的天牢,因为能被关进这个监狱的都绝非普通人,往往不是大忠大善就是大奸大恶。
4 J8 U1 U* S. X& O- m
( K; n3 G! l* Z  事实证明,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确实很高,在胡惟庸和蓝玉案中,锦衣卫昼伏夜出,四处打探,以不怕杀错,只怕杀漏的精神找出了许多所谓的同党,并一一处决。这两宗案件也大大提升了锦衣卫的名声。
% T9 O' t+ e. _  [! J7 f; y# x' g6 O/ ?2 q% n9 Z
  毫无疑问,这是一群可怕的人,他们重权在握,除皇帝外不受任何人管辖,是皇帝重要的统治工具。
4 A% ^0 F# j* o4 j, ?# F- A% Z) b, Y
  但这一机构的始创者朱元璋却深刻的认识到了特务政治的危害,他知道如果放任下去,国家法律的约束性和权威性将荡然无存,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他命令撤销锦衣卫,并下令所有司法审判行为必须由司法机关执行。(诏内外狱无得上锦衣卫,大小咸经法司)
+ o& s+ }, A4 t
7 d. ]0 A+ T6 v7 T; q4 H  为了显示废除锦衣卫的决心,朱元璋还当众焚毁了锦衣卫的刑具,以示永不重开之意。
* l/ I+ g; Y2 i7 ]/ d2 K% i" q0 i4 F, E; ]4 Q* V, x* k
  然而很多事情只要开了头,就很难收尾了。* \$ o+ q: l' t  n5 k" J: j

0 _$ r5 H, b) Y) D9 e, \& W  锦衣卫这个独特的机构将在后来的明朝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以后还会经常和它打交道的,现在就先放下吧。- q% `/ ^+ j( f; }

: U& k5 t; O4 v7 z7 k0 q  一个盟友的加入6 f# f  Y; ^" |8 s. i" g6 N0 S

$ V, l! e6 P5 Z* Q2 E  就在朱元璋逐步解决国内问题时,明帝国的东北边界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件事将对明朝后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 J9 a, h! q- [5 W, q& P
0 [% H  S; O$ h* L4 \  事情的发生地是高丽王国。& ~' g9 y/ ~- U; ~& O: a+ ^

1 Y5 n' V5 `3 B! s' p0 ]" _  高丽王国是王建于公元十世纪建立的,这个王朝取代了之前的新罗王国,一直延续下来,但这个高丽王朝与明朝的关系并不好,这是有着历史原因的。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制度后的秘密(5) ) T# \2 y7 m+ X

3 c' [: H) b0 g  d--------------------------------------------------------------------------------: L2 ]+ [. V8 u" }( ?6 |
6 g$ a2 e6 O: T4 {! q- A2 \

; V& |  H7 q$ E: u4 k0 a  在元朝建立之后,发兵攻打高丽,高丽最终不敌,被迫屈服蒙元。而元朝统治者按其一贯的方针政策,将本是隶属过的高丽归并为元朝的征东行省。元朝还随意废除高丽国王,其目的在于通过王室的通婚,将高丽牢牢控在手中,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元世祖到元末,元朝皇帝先后将七位公主下嫁高丽国王。; X! o/ s  j% H3 `& @) m: V  Z& V

1 W* Q4 A# Y- o( P% \! B  这样看来,和亲这一招永远都是有用的,万一有一天双方打起来,只要把七姑八姨的拉出来,读一下家谱,考证出阁下是我姐姐的儿子的堂弟的邻居等等,就能把对方说得目瞪口呆,收兵回家。
& Q3 s' d$ v8 e! h: U
* J' P; s8 u7 B! l$ q  元朝的目的达到了,经过长期的相亲介绍和血缘分配,三代高丽国王都带有元朝皇室血统。当然了,如果要算出到底是哪一辈的,互相之间怎么称呼还是要翻家谱的。3 U( B* `/ n6 ]: |* X) x5 x

/ k2 z# t: F$ v% f3 Z1 J0 m  正因为高丽王室与元朝皇室的血统联系,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元朝统治者被赶出中原后,高丽仍然依附于元朝。  k: M' h/ S1 J0 g( H' B( e% U) b9 m
; y4 r, o% `5 s7 D
  朱元璋很明白一个稳定边界的重要性,他在明朝建立后,就派遣使臣出使高丽通报国号年号,意图与高丽建立宗藩关系。2 P0 u' F, I  \( T

/ C  N. G1 S& f6 J. n9 C) B  在利害关系面前,亲戚关系是不一定管用的,事情的发展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5 `- N" |5 g& e& {5 G- e% M

+ I- \$ {$ r3 ~, `  看到元朝败退,高丽王朝国王王颛便断绝与元朝的关系,受明朝册封,趁机摆脱了元朝的奴役。然而事情总是一波三折,高丽王朝里还有很多人是元朝统治者的亲戚,他们自然不甘心被明朝控制。于是亲元与亲明的势力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斗争。
7 A* u4 P, X! A3 z* _' n, Z0 c& I' T' c
  后王颛十岁的养子江宁君辛隅继位。这位国王是倾向北元的,但他为了不得罪明朝,也派遣使者去为他的父亲请封谥号(高丽国王的谥号按例由明朝确认)。本来事情还是顺利的,明朝派遣使节林密﹑蔡斌前往高丽,然而此二人在从高丽归国途中被人劫道,不但随身物品被抢,人也被杀掉了。
0 h9 M& |9 }+ i. [7 d; h6 Z6 F
% T; y2 C0 U0 ^  o" {; C& I3 f$ B  按说这件事不一定是高丽干的,因为在自己地盘上干这些活就等于在凶案现场写下杀人者系某某,太过招摇,此事恐怕是北元派人干的。
) @: }: n+ S  a4 v" \2 b. B- k7 \, a. f9 c' t: o) p1 f/ [7 q8 B. O: U4 x
  但朱元璋岂是好得罪的?阴谋居然搞到了他的头上,怎肯干休!他暴跳如雷,收回了给王颛的谥号,表示绝不承认辛隅的国王地位。高丽也是一肚子苦水没办法倒,只好转而向北元请封,获得了高丽国王、征东行省左丞相的封号。
- P4 ]0 T( q8 y0 S0 M: F( m
" |6 j: p2 K2 P  ~' X  至此,明朝与高丽王国决裂,双方亮出了兵刃。眼见一场大战又要开打,但刀剑虽然没得商量,带刀剑的人却是可以商量的。
2 d+ {: n2 W8 |5 L$ i( U2 N& ?: h
& T# I* l9 H7 J3 z0 ?2 O- O1 F  高丽国王决定动手了,洪武二十年(1387),冯胜和蓝玉率领军队打败纳哈出,控制了辽东,并在辽东设了铁岭卫都指挥使司,控制了铁岭,这可是一个敏感地带,因为铁岭在元朝时就是元朝和高丽之间的国界。高丽一直想占据这个缓冲地带,而明朝的军事行动无疑打乱了高丽王朝的如意算盘。! S: Y2 k5 n& m* n' O, b* ~& X9 f
; v. a/ P) N, {- I
  高丽国王辛隅毕竟政治经验不足,居然去找朱元璋要求获得铁岭的领土,这一要求搞得朱元璋啼笑皆非,自己打了几十年仗,就是为了几块地盘,这位少年天子居然异想天开,想找连工资都不愿意多发的朱元璋要土地。
+ G) V5 V) t$ T- `4 J
) T; Y. I. d1 K7 j$ S/ s" `  结果可想而知,朱元璋严词拒绝了使臣,这位高丽国王也真是血气方刚,他命令调集各道军队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 征伐辽东。
! v" L* ]3 a4 r+ e! p1 ~6 T/ y4 E: ]9 |9 ~1 ?: m6 P7 T/ n
  那么这支远征军有多少人呢?据《李朝太祖实录》,这支部队一共只有近四万人。而他们的敌人——驻守辽东的明军,刚刚打败了纳哈出的二十万元军,在北元已经被击溃,退守沙漠的情况下,高丽的远征军有什么办法和这支久经沙场的明军对抗呢?7 W$ P& I$ h3 U) S* W  j8 F

0 i3 g5 n& j; X6 N0 |  但辛隅似乎并没有考虑太多,估计他是按照高丽军队以一当十的比率来计算战斗力的。: Q; [( V1 T. ?0 F. z
4 g. q; I5 I6 O+ P1 w( `5 p6 m
  这样看来,辛隅对当时的形势的认识是比较糊涂的,但他派去打仗的将领却并不糊涂。
$ U. r: F. I! f  _4 X' T4 L% Z# g4 H% I" L1 d# B& L6 z, n6 e
  至少李成桂不糊涂。
' I3 [/ ~2 E5 q' A. |: I* {2 k0 v6 a, y% h
  这支军队的统帅是曹敏修和李成桂,他们分任左﹑右军都统使。李成桂一直反对和明朝决裂,他极力劝阻未能成功。作为一名将领,他清醒的认识到攻击辽东是以卵击石,但迫于上级压力,他还是率领军队出征了。
- X' a* l7 T: M" c; c6 @& K4 F1 U) ^/ ]' o) A
  大军到达铁岭后,李成桂并没有发动进攻,他另有打算。
2 [) v: ]$ |$ o1 B- X# b: a0 v+ n1 h1 P2 p% M  [3 v8 j
  这位统兵大将先做通了曹敏修的工作,然后一咬牙、一跺脚、造反了!8 W& S$ B$ X+ l- W- o3 A

0 {/ P) K+ a" @: P1 D  他带领军队打回了老家,废黜了辛隅,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这就是著名的李氏王朝。) `/ t, E0 l' F0 F/ u
1 F" T" ~4 ]4 @
  为了争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派使臣向明朝称臣,他向朱元璋递交了国书,新人新气象,李成桂废除了高丽的称呼,这个新的王朝需要一个新的名字。
3 d, B3 c4 c7 h7 N3 k9 `; y2 C# s3 B0 U8 C
  这个庄严的使命落在了朱元璋的身上,他经过慎重考虑,取“朝日鲜明之国”之意,为这个王朝确定了新的名字——朝鲜
5 A! h2 G" t, d* A3 m) j+ Q3 ]; D8 @& f* Z& S  j
  从此这个名字成为王国的统一称呼,并延续至今。朱元璋亲自下令:朝鲜为永不征讨之国,明和朝鲜正式以鸭绿江作为边界。而朝鲜尊明为天朝,并采用明年号,此后朝鲜的历代国王继位后都要派使臣至明朝,得到明朝皇帝的确认并赐予封号。6 x' q5 {& x1 g5 _; K
2 k6 B( }5 U$ Z4 Z( ?8 b" E2 L9 N( O
  朱元璋和李成桂确定了明王朝和朝鲜和睦友善的关系,也立下了双方守望互助的诺言。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们都遵守了自己的承诺。; M% a9 }5 R5 o3 l- @: l

" B. z4 R( H* I& \/ h8 k2 Z  李成桂的建国举动及明朝朝鲜和睦关系的确立,对后来明朝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今天的文化传播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是从何说起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 Y4 K' d2 X, Z3 V' ^- f' R- P" ~' n1 {
  在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一百多年后的1506年,李朝中宗继位,在他担任国王的三十八年里,有一位医官靠着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一番事业。四百多年后,这位医官的事迹被拍成了电视剧,流行一时。
# m7 l0 Z, |. R& V$ m, R
0 q  z% h$ t: ^  这部电视剧就是《大长今》
% T3 d# Q: T+ M) r
* _8 _0 P$ E! G1 H" `' b. W5 f  这么看来,李成桂那一咬牙的决定实在影响深远。# N: H  E' X6 q+ x7 ~3 ~* p
! C* O0 C" D' @" E5 C3 t( o
  朝鲜成为了大明的属国,北元也被打得奄奄一息,躲到沙漠里整日吃沙子。强大的明朝终于平定了帝国的边界,自盛唐之后,经过数百年的漫长岁月,中原政权终于不再畏惧游牧民族的进攻,一个庞大的帝国又一次屹立起来,它用自己的实力保证这个国家的臣民可以安居乐业,经济文化可以不受干扰的持续发展。
2 n5 g  v( u8 L; Z. P
1 N. B" q( k5 g4 H& Q  在今天看来,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终点,起点(1)
% ^# ?9 `4 y5 V: \+ U# |
; F1 I) s  S3 t8 ^--------------------------------------------------------------------------------' \$ i$ j7 o% @5 ~7 c' K% X2 \

  b/ b$ d0 y3 U. }% G; a
! d% Z* S4 l; ^; |: w  此时大明帝国的内部,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战争造成的破坏已成为过去,经济得以恢复,国库渐趋充盈,朱元璋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恢复了生机。* K4 t+ @; h( f, b2 i

0 t) a' s: ^9 Q8 u4 |8 j. Q( A  朱元璋对此也十分满意,应该说,他是一个好父亲,好祖父。幼年的不幸遭遇使得他不愿自己的子孙受苦。为了让继承人可以安心的统治天下,为了维持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他为自己的帝国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系统,他坚信只要子孙们坚守自己创立的制度,大明帝国将永远延续下去。
, g7 [, g6 M1 \+ B, g+ J6 e: M& {6 f5 x) G! l; F% k1 h, D
  但要保证皇位永远属于自己的子孙,还必须清除一些人,这些人包括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名单很长),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和胡蓝案的血雨腥风,他基本解决了问题。
7 |# D8 Y$ ^7 R- Y9 D
- x$ m+ Z3 r+ Z) ]1 U5 V! X$ G  似乎一切都很完美,该杀的杀了,该整肃的也整肃了,就此结束了吗?$ a/ E' e, D: \/ u
: Q4 D# R# J- O" ?' R( u. a) R! d
  不,还没有1 X. \# c& u: z) O# x& j
) h/ b+ Z. f& Q7 ~: k  v
  还有几位老朋友需要做个了断
( m8 {* r7 K8 M/ D
- }: y% n$ J$ U  最后的朋友们
( j$ a) x& y( n5 j# Y$ l  c- t& N0 z5 \/ [
  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杀掉了四十年前为他算命的周德兴(大家应该还记得他),这位已经被封为江夏候的算命先生终于兑现了当年的算卦结果——卜逃卜守则不吉。/ }9 H( m; j( R9 A

, P1 {' n! J0 Q& s+ ?0 P& c  他确实是无处可逃,也无法可守了。
: Q# s  d( I8 a7 o% b3 z; b1 s6 Z1 T" F( A, F* Q
  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杀颖国公傅友德,一代名将就此陨灭。与他同时被杀的还有蓝玉的副将,在捕鱼儿海战役中立有大功的定远候王弼。
7 W( p+ H4 Z3 E2 Z+ N% s6 u' r4 v4 }# d8 Q+ ^! ^" E
  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杀宋国公冯胜,这位开国六公爵的硕果仅存者终于没有躲过这一刀。; \5 M( K" g2 U  ~

+ ]# z5 x) O6 e* x2 i1 s  杀吧,杀吧,为了帝国的将来,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F' I2 y* W  o! Y4 @& `) w

, ^% N2 }4 o7 G7 k! T  当年的伙伴一个个都被送走了,事情终于可以了解了。8 w( ]" R2 x! ^3 a( r" x: K4 B. h
0 i3 D) ~" e8 _  d
  对了,还剩下最后一个——汤和
: d- H' e$ J( o: ?( x4 Q, B2 i7 [3 b$ S
  汤和是很懂事的,与胡惟庸蓝玉不同,他一向对朱元璋尊重有加,而且他很早就看出朱元璋的强大与可怕,所以他选择了放弃兵权,安享荣华。  \8 \) i# ?# O6 ^
; ^) Y8 w- b- T; o$ C9 s* s
  其实朱元璋并没有完全赶尽杀绝,曹国公李景隆(李文忠之子袭父爵),武定候郭英、长兴侯耿炳文都逃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但汤和与他们不同,作为与朱元璋一同起兵的伙伴,他比别人更有影响力,更有威胁。9 o/ _; N2 {- @* U" i

' O4 L& f3 o7 m  所以尽管汤和已经不再掌兵,朱元璋还是去看望了汤和,当然,这次探望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汤和的生死。3 `8 k- ?) O8 o9 q) m

( W, I; {, `+ }, K& n  当朱元璋看到汤和时,他惊奇的发现,这位当年英勇无畏的将军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留着涎水,支撑着向他行礼。6 I' D) |! Y/ j+ v' t4 W* |
1 t8 Z- L1 m1 Z- N
  汤和似乎也了解朱元璋的来意,他以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眼神看着朱元璋,那眼神中隐含着乞求1 `2 l6 A4 d; Q4 s
5 V, `# n* @, G% s8 A( ]( U: ?
  陛下,难道你真的一个都不留吗?+ `* P2 c: }4 b% R2 {
& d: C. ^9 P4 l3 b' F2 B; x9 @' U* {
  朱元璋懂得这种眼神的意义,四十年前,一群出身贫贱却胸怀大志的年青人,为了生存和理想,挺身而出,经历千辛万苦,推翻暴元,建立了大明王朝。他们曾经憧憬过未来,也曾互相许愿,以荣华相见。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有人死去,有人活了下来。/ L; t* t1 S; g# q) b; k" ^4 A4 l5 L
  j. b# H* [! N: Z& b
  而此时,幸存者只剩下了一个站着的人和一个躺着的人。
0 V8 W# }' p2 L# P5 _6 _
+ O1 \+ N, ~1 z5 K7 w8 J! e. ^  朱元璋不会忘记,四十年前的濠州城,一个九夫长的身后跟随着一个谦恭的千户。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终点,起点(2) 8 _  s9 i, Y2 \% }2 W! H! }! y
7 c4 m0 h4 i% W6 n, l
--------------------------------------------------------------------------------
; S' E% o0 H- U2 _1 A
( L5 @- d# A  O9 i$ B* }$ F7 `
9 F# L, ?4 Q3 z, C" z4 [  几十年的刀光剑影和斧声烛影,当年的朋友都远去了,有些是为我而死的,有些是我杀的,想来所谓孤家寡人,就是如此吧。: s, }4 j; n  d% D# {& ?* n2 C
. ^2 B# `* @& l( _0 {& U
  汤和,活下去吧,那激荡岁月里英姿勃发,生死共进的人们,现在只剩下你和我了,陪我走完这段路吧: T1 z# x7 f" }9 e3 x3 P

# ^6 R0 Z8 W, F! Y4 u  我很孤独# ~' ?: ?8 V; R1 J1 H- t
8 ]1 b3 }. [! y! A, Z5 \' |( P2 }) I
  送走了老朋友,朱元璋终于放心了,大好河山将永远掌握在自己子孙的手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之后发生了很多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但这个判断却始终是正确的。
- h9 L. ]' N5 A- U% V# ~) }  C* Q% X
  烧掉良弓,杀掉走狗固然是好,可问题也随之而来了,蒙古骑兵仍然时不时地骚扰边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游牧民族不擅长耕田,一旦从统治者的位置上退休,想再就业就很难了,粮食衣服金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获得这些东西的最好方式只能是重操旧业——抢劫,这也是没办法,总得找条活路吧
* R' y' `. E- e  l( G  @  }5 T% H% @5 n' `, x+ H' a$ {

' k& ]8 ~5 h+ p) E% d: K7 x  朱元璋老了,他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纵横千里的年青人,长期的战争经历和繁重的公务压弯了他的身躯,消磨了他的锐志。且不说眼前的这些打劫者,万一将来又出个蒙古第二,谁去抵抗呢?
5 p7 y& Q2 v( `. y- ?1 c" U
8 v8 g7 b2 ]7 N4 j  年青人还是靠不住的,他们只会空读兵书,战争不是儿戏,需要严谨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李景隆年纪不大,可这个人除了是李文忠的儿子外,什么都不是。而此时能带兵、有经验的都被杀掉了,这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6 G% K5 ]  C) e2 J, Z

- b' U8 N7 U9 Q2 [/ q0 B# S4 c2 R  可就如同以前一样,朱元璋总是能够想出解决的办法。他找到了一个极有军事天赋的人,这个人的能力足以完成保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的忠诚是绝对可以信任的。. o+ V& O( e* c% B
. K" z! F: ^1 |. j+ H5 ^* l
  此人就是我们下一幕的主角朱棣。7 e. [  t8 R+ `
4 L1 A! P1 e' b! f1 T% P
  祸根0 ]& _9 `6 t6 X" ~! d. x2 W1 k# ^% b
/ _, O+ `- s7 o+ J- r
  至正二十年(1360)四月,根据可靠情报,陈友谅即将率大军进攻应天,兵势极为强大,谋臣武将个个人心惶惶,而就在这战云弥漫之时,一位身份卑贱的妃子为朱元璋生下了一个儿子。当然,这实在不是个生孩子的好时候。很多人都已经准备收拾包裹分行李散伙了,没人顾得上这位母亲和他的儿子,朱元璋照例去看了看,但也仅此而已。对他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命,儿子已经有三个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6 J3 r. A& Z& _5 n% K( x
* U! w  z7 U' T0 _5 N
  在险恶环境中出生的这个婴儿,就是朱棣。而按照出生地属地原则,他应该算是南京户口。. [  C8 q: T# D# H! N! i0 q

! e. E. y* O8 g# R! M  虽然他是城市户口,但他的出生环境似乎并不比当年的朱重八好,因为至少朱五四全家不用担心脑袋搬家的问题。7 T) L- f' F! ]9 I2 y

! M, }# \( y  N# r" A4 n1 k1 k  一位传奇的帝王从此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从一声啼哭开始。, `& |& k6 h' z% n& r, e$ X
6 F5 q; V9 v1 J8 U, F2 {
  自古有云:善用刀剑者,死于刀剑下" b3 N1 b+ Z- L# \  b# z6 `
# }9 i' N. d* P! B: d8 ]( @& L6 U( N
  而对于这个婴孩而言,生于战火,死于征途,似乎就是他一生的宿命。* r. |. Y+ }5 N$ [
- A/ ?% ^2 a1 L; x- b  f5 Y- l
  朱棣的童年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度过的,他的母亲并不是马皇后,虽然《明实录——成祖实录》中曾经确定了这一点,但种种证据显示,他的母亲另有其人,其身世十分神秘,我们将在后面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叙述。- E1 |& f9 ~! m
3 A( S" _5 p% X: S$ h# \
  虽然在他当上皇帝后改动了自己的出生记录,但这只能骗骗后来的人(现在看来这一目的也未达到),当年他是不可能拿这些蹩脚的把戏去糊弄朱元璋的,虽然朱元璋很忙,但儿子是哪个老婆生的,他还是有数的。
5 M2 e9 O8 e+ _: S, N
1 j2 r' M) m9 C0 b, t: h  也正是因为他的母亲身份低贱,且并非长子,从小朱棣就没有得到过什么好的待遇,当然,这是相对于他的哥哥朱标而言的。. w* J# g. w+ Z/ q
7 E% z' O0 b: B& _8 h
  虽然朱标的母亲地位也不高,但他是长子,而且为人忠厚,很得朱元璋的喜爱,在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即明朝建立的同日,就被立为太子。
6 Q0 b( u7 [6 {9 K
. l6 w/ }8 ^+ N$ q: U  而朱棣从小就被告知,自己将来只能做那个高高在上的继承人的臣子,当那个人登上皇位后,每当听到他的指令(圣旨),必须跪下并以虔诚的态度接受,即使这道指令是让自己去死,也必须服从,并叩谢圣恩。3 h- X  r7 p/ h: X4 ?
- x9 g) c# i- a5 w/ X5 b
  凭什么?就因为他早生几年?5 z' ?- x2 l1 o
+ e+ R1 i3 c5 T2 W7 g3 e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随着朱棣的成长越来越明显,朱元璋十分注意朱标的教育,他为太子设立了东宫,而且派了当时最著名的学者宋濂来教导太子的学业。
- `8 z1 Z2 |" t7 O
  l" r; T" z0 q( A/ n  F$ p: d  此外,他还专门指派了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如太子有疑问可以随时得到此二人的指点。& |9 v% T# ?1 U  V

: j/ h7 T- _& s$ a: P1 E  这堪称当年的最豪华阵容,天下最优秀的文臣武者都聚集在太子身边,在他们的熏陶下,太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C. T. ]! d' b5 c
3 I$ c" P9 K  X4 _  ~7 n  反观朱棣就不同了,他出生时,父亲朱元璋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虽然他从事的是比较特殊的劳动——造反。但在元末那无数的造反者中,此时的朱元璋只是一个小本经营者。过着有今天无明日的冒险生活,自然顾不上这个并不起眼的儿子。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终点,起点(3)
( Z/ y: N5 @9 \2 v! t7 G8 v  A2 f9 I, t6 t' _
--------------------------------------------------------------------------------
7 ?2 v) t) {" ]# r; k
9 k& M0 a2 g7 t- B8 X& A& e. N, L8 o( @2 @. |8 m  b
  虽然后来朱元璋的环境日渐改善,身份地位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朱棣并没有得到更多的优待,这是因为随着朱元璋档次的提升,他的老婆也越来越多。而其生殖能力也值得一夸,在没有他人帮忙的前提下,他一共生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多个女儿。
3 X9 B$ m: G" @: I3 v
& B8 N5 D+ R* k+ V  X4 O* U  此外,他还收了二十多个养子,粗略加一下,这些人足够一个加强排的兵力了。
! T# @, H( ?8 ~! `7 b8 X( Y  d+ I0 v% g: s
  如果朱元璋检阅这支朱家军时喊一声儿子,朱棣被叫到的几率大概是四十到五十分之一。
* P7 Z, {. d4 p- j. Q/ K! E! o' B
: S: g; x0 s& M  何苦生在帝王家啊
+ w" C# M4 w0 [7 s$ D; p
3 Q7 @5 B) O' f0 Z8 V  和太子朱标比起来,朱棣的教育也很成问题,他应该没有受过系统的托儿所和幼儿园教育,在他童年时,正是朱元璋抢地盘的黄金时期,除太子外,朱元璋顾不上其他儿子的教育问题,而且当时朱元璋手下最多的是士兵和将领,可做老师的文人并不多。除了寥寥几个像李善长这样主动来投奔的人外,大部分文人都是被“请”来的。
* ?8 H0 k& J1 x$ d8 ~4 W+ i8 B4 Q( `4 q1 `" [# r- K' F# B
  这个请字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威胁、拐骗、绑架等不同方式,如刘基、叶琛、章溢等都是被这样“请”来的。读书人混碗饭吃还是容易的,大可不必去造反。
; e8 ]7 h) S; A6 R6 Q5 Z" H
3 |7 F8 [4 A9 [7 L0 ?* r1 j  这就注定了朱棣从小整日见到的都是那些拿着明晃晃的刀剑、穿着厚重铠甲出入的将领和缺手缺脚、身负重伤的士兵,耳中终日听到的都是什么今天砍了几个脑袋、昨天抢了多少东西之类的儿童不宜的话语。慢慢的,他也被同化了。
8 I( m. g2 i$ m+ B8 U: n3 c9 J% m! A8 y# C8 c, q3 A+ [. R% q& A
  即使在环境变好后,朱棣也从来都不是朱元璋教育的重点对象,没有像宋濂那样的学者去教导他,他虽有皇子的名号,却似乎并没有皇子的尊容。如果要以学习成绩来划分的话,皇太子朱标就是班里的优等生,而朱棣则是不用功读书的社会青年。
1 h4 b4 ^+ S) [6 l( r0 _' _7 C3 B( t. M/ O  Q( S9 ]* e
  毛泽东曾经对朱棣的文化程度有过一个评价——半文盲,当然这个文盲不是指不识字,而是相对于当时皇家的教育水平而言的。就史料和朱棣批改的奏章来看,这个评价是比较中肯的,他确实没有什么文采,甚至还不如当年的失学青年,后来的自学成才者朱重八。
8 h! ^9 m' D6 |
) C# }+ o! C- t3 s: p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优等生往往干不过社会青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 _# |& ?2 h$ t1 ^$ l3 D7 q) A2 G$ I
  与他的哥哥不同,在成长的岁月里,他经常和武将们混在一起,似乎谈论战场上的事情才能引起他的兴趣。另外,他和他的一个表哥关系也很好,时常一同出游,按说他的表哥也是皇亲国戚,应该不会给他什么坏的影响,可问题在于这位表哥主抓的工作比较特殊。
  E5 d$ ^: _! I; Z  J/ `+ |
" b; ^$ K8 @7 `! }" L8 v+ |  他的这个表哥就是李文忠。
7 w' ]; _+ D' w* m* p; ?) X! M3 I& K1 E$ |; a0 F; E
  李文忠是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的名将,甚至有人认为他的军事能力已经超过了常遇春,与李文忠在一起,除了打仗外,也没有什么可谈的了。这段经历让朱棣受益匪浅,他学到了很多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军事经验。. x9 `2 Y+ H4 b8 M
; B# Y# q$ y3 O. p
  此外,他还有一个收获,那就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由于李文忠比朱棣要大很多,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自然就成为了朱棣的伙伴。9 ^" k5 \2 J" t$ I

) w4 d5 A' K' W2 {) ]/ P4 F  幼年时的经历使得朱棣早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讨论后,他清楚地认识到——与李文忠相比,李景隆是个军事白痴。6 W# }+ F7 \" }: H5 k+ b5 ^

# w) x$ C) {7 T5 t1 P0 c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李文忠虽然比不上龙凤,但也可以称得上是老虎,偏偏他的儿子却只能算是一只老鼠。
+ W/ V* f- s$ n( V  ^4 A# n0 H# y. W9 t+ Z6 @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景隆不但是个军事蠢才,还是个软骨头。当然李景隆的这些性格特点都已被朱棣牢牢地记在心中,他相信,将来总归是会派上用场的。
" U, e# W  v" n' e/ C2 G, ~
+ F; W& {  H! g  朱棣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母亲身份低贱,得不到朱元璋的多少宠爱,他有三个哥哥,二十二个弟弟,故虽贵为皇子,却没有多少人关注,浑似路边野草般无人照料,但最让他难受的是,哥哥朱标却可以享有一切优待特权,他用的东西是最好的,所用礼仪是最隆重的,文武百官见到他就跪拜行礼,诚惶诚恐。$ ]& x2 {' g( U9 o6 R# q+ y" U

! n) P: ]4 n" R  因为大臣们知道,这个叫朱标的人将来会继承皇位,是新一代的统治者,如果要保住脑袋、官位,就一定要拍他的马屁。你朱棣是个什么东西,上不管天,下不管地。还是早点去就藩,当个土财主吧!! M! S! Z9 W4 i1 y; X+ F0 [
, ~7 C. s5 |$ w8 m
  人不怕穷,只怕比5 {8 [) O5 Z4 d0 x
( n9 V9 A) G* h6 I1 S0 _3 ?
  朱标享受这一切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因为他是太子。- d2 b9 q; _* h% G

0 `  j4 {. z0 Y- i9 Z  什么是太子?大家都是贫农朱重八的儿子,你穿开裆裤的时候我就认识你,尿床捣蛋哪一样你没干过,还真把自己当龙子龙孙了,谁不知道谁啊?. b7 M, a- M# i9 V" r8 S2 M8 v1 u0 P

/ h) F  {' ~. a6 y, e7 r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朱棣虽然不穷,却比较惨,因为无论这个家多好,多富,将来都不是他的。所以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的朱棣并没有同年龄人的天真。
6 K3 d( s  c! w- H7 _6 D3 d" z$ m9 M* Y8 J0 L  C5 N0 D& G4 ]; y
  他知道,在这个家里,要想得到什么,必须靠自己去争取。# D( K( H. F% z8 s6 R
0 n( x+ z" F2 U5 V
  一定要成功
+ i9 X7 M$ _  z1 @, I- O9 L2 s$ z$ r0 |* t8 X0 `6 B2 t& f
  洪武四年(1371),十一岁的朱棣被封为燕王,这并不表示朱元璋特别看重他,因为据史料记载,他的二十六个儿子都被封了王,这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十七岁时,朱棣经朱氏婚姻介绍所包办,迎娶了他的第一个妻子,而他的这个老婆正是第一名将徐达的长女。
  _: J0 L2 e" B" W2 O, }8 P
' G$ F: S- r, L/ u: q# Z* S  这样看来,他的这次婚姻也包含了一定的政治色彩,体现了朱棣和武将之间的某种联盟。- k* I% K& q+ Q5 F
3 ^$ C, ^3 m3 M9 |5 {9 ?
  二十一岁时,他奉命就藩,地点是北平,即当年之大都,今日之北京。
9 f; @8 @+ l: ]0 y* H, g# O9 L* H7 g6 A
  此时的朱棣年纪虽轻,却已饱尝人间冷暖,看透世间悲凉,身为皇子,更能感受到那些大臣内官们趋炎附势、落井下石的卑劣行径。
) l1 w1 F6 Z- F1 S
/ E3 f" i% n7 N- _8 p  当然他也明白,这些人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荣耀总是站在成功者那边,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1 U5 m) O7 H$ {1 a9 J4 L

0 t( _6 Z5 K# y: \3 c( R$ q  一定要做一个成功者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终点,起点(4) - e( D0 W2 R2 i! V& w/ y
, M6 S1 }1 K; I& _
--------------------------------------------------------------------------------
0 _% o) P  V! ^: A% n2 A: Q 4 h, r. k. G- W8 I
  @/ s: Q/ P5 f
  他年幼时已历经战火,成长过程中又总是和武将打交道,他见识过惨烈的战场、血腥的杀戮,年青时所经历的这一切已将他的人生角色定格为职业军人,而这个角色也将伴随他的一生,左右着他的性格,即使在他登上皇位之后。6 v4 f& ?0 w6 E9 a$ s# q
! f) l$ W) O4 u
  当然,客观的讲,此时的朱棣并没有谋反的野心,说到底无非是心理不平衡,最多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作为一个不起眼的皇子,他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在朱元璋面前表现自己,以便在将来分遗产时多捞点好处。
6 l) C+ E; {; S( I3 w
1 Q2 O3 N' O" Y% S/ n- P  洪武二十三年(1390),他终于开始了自己人生舞台上的第一次表演。
& h. v. @2 n2 @+ e, T7 w( p7 n! a+ P# m6 j+ L4 @+ D2 s
  此时距离捕鱼儿海大捷已经过去了两年,当年的统兵大将,日渐骄狂的蓝玉已列入了朱元璋的黑名单,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自然不可能把兵权交给他,在经过仔细思考后,他把部队的指挥权授予了自己的两个儿子。1 K" Z/ V$ m- R% U! |) H8 `
8 w! c& w" l$ c5 r
  燕王朱棣正是其中的一个。
0 L4 H5 o5 L% {" Z
/ Y" ^7 g  G, O. \" k  自从十年前被封在北平后,朱棣就和自己属地的邻居——蒙古骑兵打起了交道。由于双方住得太近,时常因为宅基地之类的纠纷闹点矛盾,谈不拢就打,打服了再谈,遇到打不服也谈不拢的就让朱元璋出兵远征。
4 e4 ^) L4 \6 @4 W3 C9 l9 ^* U) z( r! j3 W( I& N0 r- y9 l
  名将傅友德、冯胜、蓝玉都曾带兵自北平出击蒙古,朱棣虽是皇子,但他明白,在这些老将面前自己还太嫩,于是他虚心向这些名将们学习,丝毫没有皇室的架子。此外,他还随大军上阵,亲眼见到过刀劈斧砍、你来我往的拼杀和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烈。% G( @9 ^4 P1 C0 d8 w8 ^& A3 z4 q
8 x0 L# p( o) q8 M2 q
  当朱标在舒适的皇宫中学习孔孟之道、圣人之言的时候,朱棣正在凄风冷月的大漠里徘徊,在满布尸首的战场上前行。并没有人教导他将来要如何去做一个好皇帝,如何统治他的臣民。对此时的朱棣而言,在战场上活下去就是唯一的目标。兵书是不管用的,别人的经验也不能照搬,而要在这个战争中取得胜利,只能依靠自己。
! O5 Z# X6 y& A% |' T" t  A% m
# ~3 b2 _$ W. F2 m6 X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失败中获取胜利,在经历无数次残酷的考验后,朱棣最终掌握了战争的规律,他成长了,从一个战争的爱好者成长为战争的控制者,良好的判断力和坚强的意志力使他最终具备了一名优秀将领的素质。7 g( e$ a" N) F% E6 @$ R7 [) p
* @4 J$ d6 d2 q; d7 i+ x
  而无数次残酷的杀戮,无数具无名无姓的尸首也彻底的冷冻住了他的心。
4 k2 n" f7 q. M% I
$ h, y4 X: j" x( \& M( R  昨天还活蹦乱跳的一群人,第二天就变成了一群尸体,在阵亡登记簿上可能也找不到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家人更不会知道,甚至在战后统计伤亡人数时,这些人也会被当成零头去掉。
/ F0 E! `3 [. ~8 x0 U5 O( a8 e, d" V9 ~2 x. o. V3 W$ s' Z
  谁会知道他们来到过这个世界?谁会知道他们也曾娶妻生子,有年迈的母亲、吃奶的孩子在家里等待着他们?在这样的地方,生命是有价值的吗?0 o- n; l% T! I+ K4 I7 Q
$ s8 a2 ?% v) |; J. I
  残酷的战场让朱棣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
' j  ?8 u6 [! b4 w. P6 r+ o
# s4 z* B1 z& u0 q, x  带着这样的意志和信念,朱棣统率着他的部队踏上了远征之路。
! }3 w: c+ Q8 i  a3 e
6 T/ M) F: v0 ]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棣三十岁,他第一次成为了军队的主帅。
& e  j: C3 k% @: u" ~8 I
6 _% M: f, `+ s( E: z7 u# r- g) O3 z$ d7 p2 Q% C+ w6 j0 w+ `
  成为主帅,发兵远征曾经是他的梦想,儿时他也常看见那些名将们出征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多么光荣的时刻,亮甲怒马,旌旗飘扬,数万人将听从自己的命令,在自己的旗帜下勇往直前!
3 p) |) @  R( c9 D+ j& Z+ f& a7 y5 c3 U* I4 {; r% I
  其实战争也有它自己的美感,勒马敌前,一声令下,万军齐发,纵横驰骋,这是何等的豪气冲天!
7 K, c1 z( Z$ I$ {0 R. u4 f- C- H' _% _& g) L( F0 {2 `& t" ~7 q+ t
  朱棣近乎狂热的喜爱上了这种残酷的美感,当他披挂盔甲,骑上战马时,一股兴奋之情便油然而生,长缨在手,试问天下谁敌手!
) s& X7 Z, D" N5 p4 ?9 C
+ H4 A  G4 u" }; ]  这就是军人的快乐与荣耀。
+ ^4 {( E8 h" V. F" U2 n' z3 I5 }1 K% m4 U4 }
  但朱元璋对朱棣并不完全放心,他把兵马一份为二,将另一半交给了晋王。并亲自为他们制定了作战计划,此次远征的目标有两个,分别是北元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儿不花。
, Z& `' I% P, {! L
/ ?8 R* F, @! c0 G& ?  朱棣明白,这次出征可以算是朱元璋的一次考试,如果成绩好,将来就有好的前途,因此他为这次远征作了充足的准备,此次出征与以往一样,难点不在于能否打败敌人,而是在于能否找到他们。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终点,起点(5)
% F; S3 x, q5 g1 j0 B- B: I2 _* s- P& i% s9 s' p
--------------------------------------------------------------------------------0 E) |" k+ o4 B: R
+ r9 N0 r  Z! z( q. j/ J
4 B* ^! ^5 D* u& ~) }7 W# ?& z
  基于这个正确的认识,出征后,朱棣并未鲁莽进兵,而是首先派出几支轻骑兵四处侦查,这些人经过仔细探访,果然找到了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在做好保密工作后,燕王朱棣带领部队静悄悄的出发了。8 n& P& Q! ^3 K% h
9 k- L3 |+ l4 U7 H. B0 w7 |0 O
  由于朱棣的军事行动极其隐秘,乃儿不花竟然毫不知情,明军按照朱棣的计划准备向北元发动进攻了,然而就在军队即将达到目的地时,天突降大雪,很多人都认为风雪之中行军不利士气,要求停止进军,军营中也是一片哀怨之声。
5 h+ w  D1 Z/ }9 s) O; w$ {& h  r: b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朱棣却十分高兴,他似乎是从蓝玉的身上得到了启发,严令军队继续前进,很明显,朱棣的决断是正确的。: I8 p( x0 }7 J- O' i7 U. U; t: s
4 M$ L' u$ U7 y: A
  风雪之夜,行军虽然辛苦,但敌人也必然会丧失警惕,因为他们也认为这样的天气不适合行军。然而决胜的时机往往就在出其不意之间。
) R& N$ _0 U, b; I7 F2 H# n+ E( X: |
  绝对不要做你的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这样做——拿破仑
$ [8 Q! ^0 G# u: J, B4 ^, c( i2 @) Q3 i, \7 M6 n5 m( T
  朱棣的大军就如同当年蓝玉夜袭庆州时一样,冒着大雪向着敌人挺进。当他的大军到达乃儿不花的营地时,元军被惊呆了,然而更让他们惊讶的还在后面。
+ M8 _4 {% ~8 g" f& w- R! Q0 Q! ^$ {  R3 n6 O+ x0 C& Q' e$ e3 h
  这支远道而来的军队并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埋锅做饭,安营扎寨。
2 e" Q# {( _+ |/ X& r. W0 e8 c5 ^
  明军跑了这么远的路,吃了这么多的苦,而自己没有任何准备,毫无提防,如若敌人发动进攻,全军崩溃只在旦夕之间,然而对方却毫无动静,看他们舞刀弄剑的样子也不像是来旅游的,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 d2 a) j5 Z& ]. R9 }5 N# j- l
- o7 P: C- E- l$ o  朱棣并不是傻瓜,他十分清楚此时正是进攻的最好时机,毫无防备的元军可谓是一击即溃,他没有这样做,不是要讲什么风格,混个公平竞赛奖之类的玩意,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 m, w9 _, t/ O7 j% ^( E2 ^

# w7 Y& K4 G0 b' h  在安顿好部队后,他派了一个人去元军大营见乃尔不花,他要给乃尔不花一个惊喜。- g& g: `* h& _2 n. L

3 v  E& b7 N9 H# Q! n: `  果然乃尔不花一见此人,大惊失色,张口就叫道:“怎么又是你?”
4 J* m5 M8 y# k; y
0 c+ J3 |2 R) }" Z4 R+ N  p' _  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来者实在是老熟人了,此人就是观童。大家可能还记得之前洪武二十年冯胜远征纳哈出时,劝降纳哈出的也是这位仁兄,这么看来他也算是老牌地下工作者了,专干这类事情。, L: J, ]. O( I
  S  s1 ?6 Q9 v
  自纳哈出后,观童劝降之名传遍蒙古,但凡有此人出入的消息,蒙古各部落都如临大敌,唯恐被认为暗通明朝,那可真是跳进捕鱼尔海也洗不清了。偏巧观童和乃尔不花交情很深,当年好友此刻相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F4 d* f0 [9 y# p# e
0 F1 C- B! v' l  E6 k  照例,观童先讲了一通明军的政策,如优待俘虏等等,然后把形势摆在乃尔不花面前:顽抗到底,死路一条。
3 A0 Q8 i. ?9 [& u
' e6 H, R9 p2 V* C& Y* |  其实也不用观童说太多了,营外明军磨刀的声音都听得见,再不投降,磨刀石就要换成自己的脑袋了,这个城下之盟不签不行啊。. S; p" o1 X5 e
- ~" U  K5 p- @( h" D3 q2 \
  乃尔不花决定投降了,他和观童一起去朱棣的营中办理投降手续,这位北元的太尉对自己的对手朱棣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时机判断如此准确,行动如此迅速,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4 C9 |8 o6 a$ H1 Z9 F
: d1 Q8 ^0 T; N  让他意外的是,一进大营,朱棣竟然以招待贵宾的礼仪来款待他,亲自到营外迎接,乃尔不花不知所措,手忙脚乱,搞了半天才想起自己是来投降的。他小心翼翼的提了几个保证士兵人身安全之类的条件,朱棣表现得十分大度,不但答应了这些要求,还设盛宴款待了乃尔不花。
# m: u+ ^! q4 Q- U6 p
) p* G+ E# Q6 K) B: V7 b/ K. g# H: c! E+ x
  乃尔不花万没想到,向朱棣投降还这么有面子,有这么好的待遇。十分感动,马上回营召集人马列队投降。1 _: \$ x* V6 t0 b4 p) z+ F

$ e( C+ T# u/ y  就这样,燕王朱棣人生中的第一次表演落幕了,他不费一兵一卒歼灭了北元军的主力,完成了战略目的。他在这次演出中的表现堪称完美,连投降的乃尔不花都十分敬佩他,认为他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
5 A& R9 Q& u2 t% P/ E
( S" w- a8 U' G& G& ~, m  G  可怕的朱棣' x3 F2 w: T6 N$ n* b
. i3 i4 L: t6 ^7 o4 D
  史料的记载大抵如此,简单看上去,这似乎只是一次平常的战役经过,但我细读之后,却有毛骨悚然之感,朱棣实在太可怕了。; J; ?* v7 \1 w" z

: U& r* J6 g# e  @4 D' m  朱棣的可怕之处不在于他俘获了多少敌人,而在于他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心智。
* ?- L& B1 u+ l2 Z& o# i% y! A
; ^- S; `- a8 r0 L/ _  他率领数万士兵远涉千里,冒雪顶风,历经千难万苦才找到敌人,这就好比寻宝片中,一群海盗费心劳力,疲惫不堪,终于找到了宝藏。相信所有的人在那个环境下都会极度兴奋。% n" o+ k# N3 j# r; ~  r

" m) l" j3 F: c/ r* w  就要发财了!命运即将改变!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终点,起点(6)
" e0 E  [, L3 Y% a3 b" `
6 c4 ?* a; q0 o" ~--------------------------------------------------------------------------------+ J: A  Y8 q! N1 W0 K! F2 h* M/ `

$ y  \1 p+ n( j
+ p6 n3 N: k3 o* T$ I, Y4 v1 E  当时的朱棣也是如此,他千辛万苦才找到了敌人,而此时的敌人也不堪一击,只要下个简单的命令,敌人就会被击溃,然而他却没有这样做。这就好比海盗们找到了藏有宝藏的海岛,打开了箱子,看见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头领却突然发话:大家回家吧,把财宝留在这里,明年再来取!% M& o' \+ c& [* e! t. {

3 j% v' Q+ S0 _  S1 e% _  如果有哪个不开窍的头目敢这样说,只怕早就被部下收拾了。
/ ]# {: h5 Z5 k. z- K
; j5 n% K! Z3 L1 q, U, M  简单的占有是小聪明,暂时的放弃才是大智慧。8 z3 Y% ?# T# N, D/ F3 L1 c+ M
$ k, n5 \; v- H9 p8 _. z( W
  朱棣为了这一刻等待了很久,眼看胜利就在眼前,自己的能力终于得到了展现的机会,父亲也会另眼相看,这是多么大的诱惑!
3 _5 k- W. n; j* y2 {* M" P
5 k' b  M/ x1 ~. F, `5 @6 s! a  ^  然而他放弃了,虽然是暂时的。
1 J' R* ~3 J& U
6 n# @, f" k" Y$ H$ @& C3 c  他没有理会磨刀霍霍的部下的催促,没有下令去砍杀那些目瞪口呆的元军。他暂时搁置了自己将要获得的荣耀
# n( p7 b6 [( z0 R& R0 V& ]$ c1 M" Y
% P) V4 a; k, R3 o" w8 k% l  这需要何等的忍耐力和抑制力!
8 ~( x5 m& ]' [' F, h; O( [& W4 K- D/ ~% {- }& e$ A; \3 S
  这才是朱棣真正的可怕之处,一个能够忍耐的人,一个能够压抑自己欲望的人。& i% e  {8 q) |7 i+ e! G0 @

; j. A+ E* l+ l+ U' r  不要小看这个远征中的插曲,如果你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就可以从这件事情中获知朱棣的性格秘密。
2 @6 b* V$ O" R2 U' E! Y) O: o- a" h+ j8 m& t
  在史料中,关于朱棣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记载,也代表着他的两种面孔,一种是仁慈和善,他经常和属地的老百姓在一起,为他们主持正义,爱民如子。另一种是残暴嗜杀,用油锅烹死不服从他的大臣,灭杀他们所有的亲属。
' s% w) q' q: f6 o. V( D- c% s
  这似乎是矛盾的,同一个人怎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然而这些都是史实。那么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
9 |* u5 O8 [5 p4 d1 p' W
+ `: E& u3 n1 Y& s2 Q  答案很简单:朱棣有着两幅不同的面孔不是因为他有精神病或者双重人格,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头脑极其清醒的人。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些什么,这两幅面孔决不会同时出现,他们分别有不同的用途。
  ~4 M; l$ h* b- P: S5 H/ V5 d4 M* I+ l' j. r" D
  和善慈悲的面孔用来应付服从他的人,残暴凶狠的面孔用来对付他的敌人。
: _0 S4 j. O- o. o/ M' R7 i/ I! x. y  P# a: K
  对于朱棣而言,残暴是一种手段,怀柔是另一种手段,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是次要的,达到目的才是根本所在。: `  z! h/ U- q0 x0 z8 t4 ~% f- \
; m- I' g! R: w: M' Q
  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压抑自己的感情,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勉强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就是朱棣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a) I7 }! j7 `' }0 s% [, F
4 _0 H6 N3 E2 M* ?. A
  从一个不通人事的少年,到一个老谋深算的藩王,是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战场拼杀改变了他。! r! N4 p# B# b0 Y7 _8 ^

% ?6 v4 k4 o, s  g  朱棣出生在权力编织的网络中,成长于利益交汇的世界里,但凡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就算你不去找别人麻烦,但只要你有着皇子的身份,麻烦就会找上你。在这样的人生中,父亲、母亲、兄弟都只是一个符号,他们随时都可能因为某个原因成为你的敌人。' h& t4 F2 j' r, U* ]- a

2 Y3 {; W: S$ n0 b7 k7 g  亲人都不能信任,还有谁是可以信任的呢? * q' i8 H) h4 x- ]+ [$ E" v
" i3 s' E( P& k, R& u6 b
  无论何时何地,没有人可以信任,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这就是朱棣的悲哀。
3 M) [: e- a8 S& O, T' Y) A5 q, S0 z9 l7 D
  而在这样的世界里,只有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没有人敢来冒犯你,侵害你,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 g' y7 e% R- U0 z% |4 Z, v% v" i
5 w2 n0 u% P5 ^2 [1 c; A  这就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的封建皇族万年不变的权力规则,不适应规则,就会被规则所淘汰。0 Y) }2 [+ T5 }

8 h1 c9 j( a" o
, {: v6 w; \6 v0 `, X7 Z  朱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步丢掉了他的童真和幻想,接受并掌握了这种规则。8 M4 F  p- c$ W5 [

: D0 H0 Y9 e6 l$ R! z0 e' R  他成为了强者,却也付出了代价,这是十分合理的,因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免费的东西。
( U3 i5 A6 k- V; K6 p. J- U3 Y4 ]( ?5 f2 g  {# V
  对乃尔不花的宽大处理就是一种隐忍,朱棣对这个蒙古人谈不上有任何感情,他何尝不想一刀劈死这个害他在冰天雪地里走了无数冤枉路的家伙。从他后来的种种残暴行为来看,他并不是个脾气很好的人,可他不但客客气气的接待了这个人,还设盛宴款待。这需要何等的忍耐力!想到这里,你不得不佩服朱棣,他实在是个可怕的人。- }' f/ w+ ~$ N: f
! |* h. `8 m6 K. X# m4 L8 R
  三十岁的朱棣做到了这些,在这些方面,他甚至可能胜过了三十岁的朱元璋。4 A+ U6 N  q$ M

7 d( T" ^( Q2 _: [& |$ e  三十岁的朱元璋用刀剑去争夺自己的天下,三十岁的朱棣用隐忍去谋划自己的将来。
, s/ o1 O. h/ J6 g
) T, ]8 l% d  {: d! x9 f* \$ r! A  朱棣就像一个优秀的体操运动员,省略了所有花哨和不必要的动作,将全部的心力放在那最后的腾跃,以获得冠军的奖赏——皇位。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终点,起点(7) - N3 N: {, @; q* S; ]' D
+ @9 J1 U+ a, r0 z
--------------------------------------------------------------------------------% i% g: z1 O, l/ A& d6 L
: G7 K7 [- H: A! T: X; Y5 Q( j

8 w. ^) u; G) ^' }. i  当然,当时的朱棣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做到这一点,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把俘虏人数清点好,然后回去复命。0 R; x" d! ?; ^% _' \7 D

& J5 z7 j" p8 [0 U' a  似乎是上天特意要体现朱棣的丰功伟绩,与他同时出征的晋王是个胆小鬼,根本没有进入蒙古腹地。用今天的话来说,他还没有进人家的门,在门口放了两枪,吆喝两声就走人了。
, s8 H4 G2 h: R
; u( c2 j% Q& ~. l! h& Y1 ~* X  有这么个窝囊的兄弟帮忙,朱棣一时之间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全国人民都把他当成民族英雄,朱元璋也很高兴,他赏赐朱棣一张支票——面额100万锭的宝钞(明朝纸币)。2 U! t  E, r- o

1 K$ T0 G3 C* a0 e4 S+ q8 h6 \; p  其实这个赏赐不算丰厚,因为我们前面介绍过,洪武年间的纸币发行是没有准备金的,估计朱元璋很有可能是在见朱棣之前,让人准备好了纸张,印上了100万锭的数字。反正他是皇帝,想写多大数字都行。
- M- j, f* @0 Y  j
' G0 h/ [* b  s4 d  如果朱棣聪明的话,就应该早点把这张支票折现,换粮食也好,换布匹也好,总之是在通货膨胀让这张支票变成卫生纸之前。
3 u. f; [1 U2 C( q2 i- g5 C0 M7 J& h3 S5 w5 _7 X" ]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朱棣通过这一次的成功表演让朱元璋看到了他的价值,获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其实演得好不好倒在其次,至少先混了个脸熟。9 b1 H# h/ N6 }$ C7 t) q

& c# H' N4 ?, x+ Z0 y  但这次远征带给朱棣的也只有这些,并没有人认为他能够成为皇位的继位者,他心里也清楚,无论自己如何表演,也无非是从龙套变成配角,要想当上主角,必须得到朱元璋导演的同意。可是很明显,朱导演并无意换人。0 A" a( J% Y: U7 j' p2 E
5 T0 q- [' d# A* M/ A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满怀抱负的朱棣可能最终会成为朱标的好弟弟,国家的边界守护者,他的能力将用来为国效力,他的野心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被永远埋葬。
) k# Q/ S$ l7 Y4 ^) P0 d  k
, h8 Q6 h/ L! a& a8 d  就在看似事情已经定局的情况下,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标的死使得一切似乎都有了转机。# Q( C( y2 K& l& T) @4 J9 m9 F

( ~7 ~$ Z& U/ z* h  朱标死了,主角的位置终于空了出来,时机到了!! t4 F' V0 ]; n2 ?, N
+ K" H2 w% N2 m! D
  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不过是个毫无经验、年幼无知的少年,这样的人怎么能承担帝国发展的重任,换人吧,也该搞个公开招考之类的玩意了。退一步说,就算不搞公开竞争,也该给个抓阄的机会啊,老爹,不能再搞一言堂了,多少给点民主吧。 ' d! ], h# @6 F! h

' O3 w/ b' v6 f0 w0 P' S) }6 b  朱棣曾经有过无限的期待,他相信只要公开竞争,自己是很有优势的,那个小毛孩子懂得什么,论处理政事出兵打仗,谁能比得上我!当然,宁王打仗也很厉害,不过他只是一介武夫,这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也想继承皇位?
2 W7 B/ u. k7 {! V2 J6 ^2 b% S7 Y* k$ Y! K: F/ j/ z
  除了我,还有谁!
& r0 k9 P# c% J8 T
, J" V/ A9 q, H$ f! v8 U. i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朱元璋对朱标的深厚感情使得他又一次搞了暗箱操作,他真的任命只有十五岁的朱允炆为太子。 5 i6 I# [: R5 |; C. C
4 f9 o' a3 `/ B% `  B6 C9 ?6 L
  白干了,这下真是白干了。" r& M' Y0 ]2 B6 b& q9 Y& I

( N0 O" J7 ~2 F5 y  ]4 [0 }  等待时机的到来
: f, }7 e+ ?, A- o8 {- X+ L( `( g( L0 q+ ~/ B) j
  朱标虽然文弱,到底是自己的哥哥,长兄为父,论资排辈,心理上还说得过去,毕竟人家参加工作早,可那个十五岁的小毛孩居然也敢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无论如何想不通,无论如何办不到!* \6 q" ], _% f' D( o1 ?

, Z; A/ C' O9 a. \  但这是事实,一旦父亲死去,这个小孩子就会成为帝国皇位的继任者,到时不管自己是否愿意,都将跪倒在这个人的面前,发誓效忠于他。他懂得什么,即无战功,又无政绩,凭什么当皇帝?7 x0 V& k8 W9 P3 G% b* y( W9 e
! F. f2 p  x6 \" ], J2 L
  人生最痛苦的地方不在于有一个悲惨的结局,而在于知道了结局却无法改变。
: g, t5 t$ M8 [+ k
" ]1 f1 z$ R, \* j7 u1 P- S  如果说之前的朱棣只是抱怨,那么朱允炆继位后的朱棣就是真的准备图谋不轨了。用法律术语来说,这是一个从犯罪预想到犯罪预备的过程。
2 ^" J' ?# O9 c8 t! F1 }
9 |2 C2 Q* ^/ `, l: q7 u  但朱棣可以不服气,却不能不服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太祖决定对北元再次发动远征,主帅仍然是朱棣。这也是朱元璋一生中制定的最后一个作战计划。# Z: l5 O( d$ S% U9 s! f

! }' x' S- G: x/ F( A/ W1 K  他真的老了,青年时代的意气风发,纵马驰奔只能在脑海中回味了。但他的意识还很清楚,必须在自己死之前把所有的事情都解决掉,这样大明帝国才能不断的延续下去,永远强大繁荣。国内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卓越的军事直觉告诉他,北元仍然是国家最强大的敌人,一定要把这个邻居连根拔除!$ \4 k% [- w" l! q% N1 l
- O" Z$ h  K. V6 |- ]3 p
  而朱棣当任不让地成为了统帅,虽然他已经不再愿意去干这些活,毕竟自己只是打工的,每个月按时拿工资,出兵打仗成了义务劳动,干好了是老板的功劳,干坏了还要负责任,这样的差事谁愿意干?
  `# W* V8 y" f4 Y+ J
8 k$ p( t9 l2 o# F  可是即将解任的老板朱元璋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谁让你当年表现得那么好,就是你了!不干也得干!
8 Q" K$ e! ?% h" u2 W* h
' I7 M, p! T1 G! X2 `! X  同年三月,朱棣带着复杂的心情从北平出发了,此次他的战略和上一次大致相同,在军队抵达大宁后,他先派出骑兵去侦察元兵的方位,在确定元军所在位置之后,他带兵至翻山越岭,在彻彻儿山找到了元军,这一次他没有再玩怀柔的那套把戏,连杀带赶,把北元军赶到了数百里外,并活捉了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等人。
2 N$ o3 \) l/ ~5 O3 I$ {! `4 P
2 z8 H1 s) p* l" z6 |/ G  按说任务已经完成,也该班师回朝了,北元的难兄难弟也在远处等着呢,既然仗打完了,人也杀了,帐篷也烧了,您就早点走吧,等您走后,我们再建设。但这一次朱棣似乎心情不好,于是北元就成为了他发泄的对象。他一气追出几百里,一直追到兀良哈秃城,打败了北元大将哈剌兀,这才威风凛凛的回了家。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终点,起点(8) + X: J# f4 M/ D8 [4 l" |

* b/ W5 r: T+ I--------------------------------------------------------------------------------
6 T3 n4 `) I7 |& ]  z' ^
" w# x/ t/ G2 Z# g. c
7 j9 \0 }  T6 {; x% Z' G4 X  郁闷的人真是惹不得啊
' a4 z, x9 W3 `6 [$ `% _* ]  G3 ?  U% y% j. {
  朱棣得胜回朝,却没有以往的兴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朱元璋的心思却大不相同,在他看来,国家又多了一名优秀的将领,朱允炆又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好叔叔,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
  w* ~( q- a/ h3 u. o# g
8 D9 B  l  r% b3 g3 q5 ?& V! `  R( [  朱元璋的归宿- q* [; K) E$ X* Y8 B4 ]. w

4 W7 {, }" C; c5 ^9 z5 V$ _* @  此时的朱元璋才真正感觉到一种解脱,他打了一辈子仗,忙了一辈子公务,不但干了自己的工作,连儿子孙子的那份他也代劳了。
7 ?# Y$ a" z: Z0 [( ?# U2 h, d5 K# [. P3 d2 ~* A) X
  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恢复了生机和活力,人民安居乐业,商业活动也有相当的发展,朝鲜归顺了大明,北元已经被打成了游击队。而朱元璋对他制定的那套政策更是信心爆棚,在他看来,后世子孙只要有着基本的行为能力,就能根据他的政策治理大明,并保万世平安。8 _: T/ T  |) X! M' L- V8 r: r

: k$ l- ^4 S6 ~4 k$ z  X) T4 N  都安排好了,我也可以放心的走了。
9 N( ?3 e1 G" S& C
+ x# J& Q9 v9 L9 a  对大臣们来说,朱元璋可能不是个好君主,但是对朱元璋的子孙们来说,朱元璋是个好父亲、好祖父。其实朱元璋的这种行为反差的理由也很简单, 就如同今天独生子女的家长,特别是那些当年曾经挨过饿的人,自然不忍心让孩子受自己那样的苦,他们恨不得代替子女去承担来他们将来要经受的苦难。$ _6 B1 N. L% I5 b) l

# r; v7 r9 X2 |4 P, b  朱元璋确确实实是一个好父亲,他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团结一致,共同辅佐他选定的继承人朱允炆。但就如今天的所谓“代沟”一样,子孙们有自己的打算,特别是皇族的子孙,他们是无法体会朱元璋这种深厚的父爱的,在他们看来,这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早就应该领退休金走人了。他们关注的只是这个老者所坐的那把椅子。 , k2 X2 a1 s) ?# W+ N. o, x

5 L6 h) o* N9 D8 C% j  朱元璋奋斗一生,为子孙积攒下了大笔的财富,可当他走到人生的终点时,他的子孙的眼睛却只盯着他手中握着的那笔财富,投向这个老人的只是冷冰冰的目光。! Z" a9 x3 H$ N' _: y
: [' F. e2 q+ r5 `, L( n
  这无疑是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悲哀。
- r5 ~9 r( F# K2 q" ^! l4 ]) N' Y& f
# i3 Z) k. ]: y6 f) b  是时候了,让我们给朱元璋一个公正的评价吧
/ s) r7 d6 Q; z
6 V5 Y5 h+ C8 S2 E& y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W  \* v1 V6 t9 R
. n& @( S# T! i$ _2 f
  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
/ X, E. Y( O. x+ w# l1 \0 g) {0 u) N
  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R/ @* l/ t6 u. ~/ `
; H1 }/ f4 d) \) h- h
  是的,谁会想到几十年前的那个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乞丐会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2 {: j0 j9 D3 z1 m) p
% p( _; G4 d) D" q  Q
  是的,命运之神其实并不存在,他也不会将什么宝剑和钥匙交给一个乞丐,在那绝望的日子里,并没有人去同情和可怜这个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 m* |. t$ g  y( d& N& Q; {- n: S( b- ^3 W! R+ }* A
  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 ]" {* c& G  Z3 A) L$ B% Y1 w. h, \! ^4 ?/ R2 [
  他告诉我们,执著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g! J0 {- Y2 o2 z, \
+ i" m' K5 P# ~6 X5 a7 B' @% q
  当朱元璋回望自己几十年的峥嵘岁月,回望自己一手建立的强大国家时,他有充足的理由为之而骄傲和自豪!$ Z( F' U9 X7 _1 }: P4 {
( A0 U" r, c" M( g" y& U, C
  我是朱元璋,是大明天下的缔造者!
9 w% ]& ^/ b; b, P
& M& n1 W. _4 q1 u8 b5 }; E# X$ o  六百多年过去了,但笼罩在朱元璋身上的争论似乎并没有停止的迹象。他有过不朽的功勋,也有过严重的过失,这些争论可能再过六百年也不会停止。( C! Z1 c3 ~6 b' E- K
) u) ?& G# o( F* Y
  朱元璋,你就是你,历经时间的磨砺,岁月的侵蚀,你还依然屹立在那里,你的丰功伟绩和成败得失都被记录在史册上,供后人评说。
( E% o" C/ U; L" `  F0 g: p, u( u9 w* s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F# t2 j" L" C' [" C# G; r
0 y, m" e( }+ U$ q5 x( y+ _
  黄昏 京郊马场
# L+ K: [# L3 _. P' Y6 n8 Q" {7 |8 \& Z( e3 @
  这本是一片宽阔的农田,在一次ZF征地中被征收,种上了草,并成为了皇室的专用马场
8 P! z( N& _6 _9 V7 c' i
; w4 q8 E4 w- b0 r9 z9 d: g  朱元璋现在就站在这片专属于他的土地上,多年的马上征战使得他对于骑马这项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始终不能忘怀当年的纵马驰骋的岁月。
  R' r: g0 S2 B1 p0 F& e
! B( V; G/ \$ G  岁月催人!
1 C, c/ y( [7 L* Y
' S/ a0 I, o+ T+ c) h- Q  当年的风华少年,如今已经年华老去,当年的同伴好友,如今皆已不见踪影。
. `; u# f$ \! B" j$ m; Z
+ Y1 ?& u% h1 E4 _6 L  回望这一生,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4 [  @8 z+ `! N% ?2 r
' q. @* R' R  k1 U* v0 W  为了建立这个伟大的帝国,他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精力,牺牲了爱人、朋友和属下,他杀了很多人,做错了很多事,现在终于走到了终点。; Y& T$ W/ ]# R/ ^
7 `% {' S( K% i& g7 k
  一个孤独的老人守护着一个庞大的帝国,这就是最终的结局。
. {) ]' K. v: T3 O- X& M1 c. y+ D) [+ R/ R
  他又一次跨上了马匹,虽然他的身体早已不适合骑马,也不复当年之勇,但当他骑上马,挥动马鞭,一股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是的,一切又回来了:
5 o+ j- n- j( H
: ]# q" p5 }( B) g  皇觉寺里,明月相伴,孤灯一盏
! ^9 p. I! a3 B4 c: L( B" R  濠州城中,谨小慎微,奋发图强
9 h" w3 b, n4 I- q) Q  鄱阳湖畔,碧波千里,火光冲天
$ R( Q6 N1 D" w6 s1 X$ h  茫茫大漠,金戈铁马,剑舞黄沙!4 M: w# e( f' f% q& l
  开创帝国,保世宏规,光耀后代!- L0 ]$ z9 e+ C
% w7 @3 M+ n3 ^) J% v3 V, F
  他纵马驰奔,江河大地被他踩在脚下,锦绣山川被他抛在身后。
8 J+ Q* a" S: P- d$ {
! F0 X. i! j  B+ @! I  一个个的身影在他眼前浮现:郭子兴、马皇后、陈友谅、徐达、常遇春、王保保、胡惟庸、蓝玉,有的他爱过,有的他恨过,有的他信任过,有的他背叛过,有的是他的朋友,有的是他的敌人。. F" U2 M$ }, l+ C! l2 l: G- i& C
) o9 c+ B/ V/ ?
  此生足矣,足矣!
: T; @+ ^* d, e# D: H8 I( h7 e/ f! Y3 V: i
  少贫贱兮壮志扬,
. C: B/ @$ e6 q- ^( c5 C
# Y; S9 d- r: o  千军如烈怒弦张!
1 p  V& s. F9 r# c7 H  u
2 O8 y8 Y5 G$ U) R/ o6 Q3 e" I. D( C  我雄武兮大明强!1 H; p* z" r9 a0 ^6 A$ _

! a1 x/ H3 g+ ~; u3 V9 h5 i- \  我雄武兮天下壮!
* i  f; s% b, r/ k! x% [7 E% b
9 P# `  P5 S5 Q  他勒住马头,迎着落日的最后一丝阳光,向壮美河山投下最后的一瞥,仰天大笑:# ?1 p* B3 z! p' C& }+ f
, q- _+ U8 _$ s4 G! t9 \2 S+ r' [" q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6 d. f1 J  o: t2 J( ?3 l. z/ t  b! t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3 a- X3 l* N- F9 i1 _" P2 k! D
& F7 R% b& Y2 V  R  建文帝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遨海湾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解决方案专享优惠-3折上云

QQ|手机版|小黑屋|遨海湾超级社区

GMT+8, 2025-1-18 13: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