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住遨海湾
搜索
网站解决方案专享优惠-3折上云
楼主: 踏浪行歌

[历史] 有趣《明朝的那些事儿》四卷全集--TXT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不得不反了!(2) 1 H4 n" x7 s3 P9 ]+ f: e5 p6 ~
. K6 w" T2 Z8 H
--------------------------------------------------------------------------------
2 t& W9 H* J0 J; x" ?
+ u5 ]( Q2 t3 m# b
; O6 M' E1 t4 l+ z9 k/ x: D/ z. R6 l# W; U  这是朱棣一生中最为凶险的状况之一,外面喊打喊杀,围成铁桶一般,若要硬拼明显是以卵击石,怎么办才好呢,难道要束手就擒?
. K" Q! _8 g- h6 O+ n
& X3 h% I$ m7 `7 ~  办法不是没有,所谓擒贼先擒王,只要把带头的人解决掉,这些士兵就会成为乌合之众。但要做到这点谈何容易,对方就是冲着自己来的,难道他们会放下武器走进王府让自己来抓?9 t) j- \5 c1 \$ b; w+ y) h& t

/ o3 w- ?) a9 v, [' \! c' ^  关键时刻,朱棣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
1 w! J' w0 U% X/ l+ z% T0 _4 y  x; ~; d3 g& c
  外面这些人到底是来干什么的?这似乎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从他们整齐的制服,凶狠的面部表情,手中亮晃晃的兵器,都可以判断出他们绝不是来参加联欢的。但问题在于,他们真的是来抓自己的吗?$ |- A: a9 r; |. r1 v

. W; H* W2 S* J+ c0 Z  朱棣的判断没有错,张丙(上有曰旁)和谢贵并没有接到逮捕燕王的命令,他们得到的命令是逮捕燕王的官属,偏偏就是没有逮捕他本人的诏令!
+ q9 |$ i- ]( w) I! ?8 ?: D* C
& M) z0 z: T; N2 D( _7 [  这真是百密一疏,而燕王的胆略也可见一斑,所谓做贼心虚,有些犯过法的人在街上见到大檐帽就跑,也不管这人到底是公安还是城管,原因无他,心虚而已。朱棣竟然在ZF找上门来后还能冷静思考,做贼而不心虚,确实厉害。
2 i0 A2 z2 n) {. W4 ^, a; A  `$ r2 @7 V& D1 P
  于是朱棣下令请张丙(上有曰旁)和谢贵进王府,此二人并非傻瓜,好说歹说就是不进去。朱棣见状便列出被逮捕人的名单,并表示这些人已经被抓住了,要交给ZF。需要带头的来验明犯人的身份。5 H5 N; E, z' r
7 ^7 ~  f6 i4 ^, D3 C
  这下子两个人不进也得进了,因为看目前这个形势不进王府工作就无法完成,而诏书也确实没有说要逮捕燕王,两人商量后,决定进府。本来他们还带了很多卫士一起进府,但被王府门卫以其他人级别不够拒绝了。王府重地,闲人免进,本来也是正常的,但在非常时刻,如果依然墨守成规就太迂腐了。偏偏这两位就是这样迂腐,居然主动示意士兵们听从门卫的安排,然后两个人肩并肩,大步踏入了鬼门关。( j* L  W: x, J6 |- C

* e: C' c# m% ~2 X; o  一进王府,可就由不得他们了,到了大堂,他们惊奇的发现精神病人朱棣扶着支拐杖坐在那里,一幅有气无力的样子。见到他们来也不起身,只是让人赐坐。此场景极类似今日之黑帮片中瘸腿黑社会老大开堂会的场景。朱棣这位黑老大连正眼都不看他们一下。9 ^) _* M1 X6 P1 U+ z. d' |
% C1 n' W/ E2 N
  张丙(上有曰旁)和谢贵的心中开始打鼓了,可是既然已经来了,说什么也晚了。所幸开头的时候气氛倒还和睦,宾主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若干意见,情况一时大有缓和之迹象。
4 A" U/ _: v3 i( |. u# `
* C  b/ k( o2 E" y. a  就在二人暗自庆幸之时,有侍女端上瓜片(估计是西瓜),燕王朱棣突然腿也不瘸了,亲自拿着两片瓜朝张、谢两人走来。两人诚惶诚恐,起来感谢燕王。但他们哪里知道,燕王这次玩了花样,他似乎觉得摔杯为号太老套了,要搞搞创新。
! I- u7 {3 t4 g2 z
( _% X5 j( C9 v; O  二人正要接瓜,朱棣却不给了,燕王突然间变成了阎王,他满脸怒气,指着二人鼻子大骂道:“连平常老百姓,也讲究兄弟宗族情谊,我身为天子的叔叔,却还要担忧自己的性命,朝廷这样对待我,天下的事就没有什么不能干的了!”0 }1 q; C" k; p) W

( U' N; E- N' r- K  T  Y0 N3 [  说完,朱棣摔瓜为号,燕王府内众卫士把张、谢两人捆了起来,这二位平时上馆子都不要钱,没想到吃片瓜还把脑袋丢了,同时被抓住的还有葛诚。朱棣一声令下将他们全部斩杀。+ W1 z: k: q1 x$ v
0 U' T# ^. L5 \7 A
  这样看来,那年头想吃片瓜真是不容易啊。
4 ?+ @( r! V" s, P% z& _( u# S  ^5 P1 k
  朱棣扔掉了手中的拐杖,用庄严的眼光看着周围的人,大声叫道:“我根本就没有病,是奸臣陷害我,不得不这样做而已,事已至此,也就怪不得我了!”7 y, {, d6 t$ K# F* e7 x
: g8 d) P) o# I
  决裂!5 x# T2 R) i+ T9 I9 L
" l0 H: H* T8 L- g" V* |  S/ O( V
  被杀者的鲜血还未擦净,朱棣就发表了自己的声明,现场陷入了可怕的沉默之中。
3 _# x- I4 D- h/ [4 O  v0 p& K6 ]. D2 a1 s- ^7 m) I7 ^& L
  士兵们知道,就要打仗了,得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去拚命。燕王的亲属们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改变,不是从王侯升格为皇亲,就是降为死囚。无论如何,改变现状,特别是还不错的现状总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V* K# `  h3 Q8 S, i* Z
8 j2 Y* |( o7 b! z- `* w8 W; d# J
  毕竟大家都是人,都有自己的考虑,类似造反这种事情实在是不值得庆祝的,特别在成功之前。即使是义正言辞的朱棣本人,心底应该也是发虚的。但有一个人却是真正的兴高采烈。
/ c3 z6 w8 Z" [, e5 o0 X6 Q+ V9 M; m) V" N" D
  这个人就是道衍,对于他而言,这正是最好的机会。他已经六十四岁了,为了等待这个机会,他已经付出了所有的一切!他的一生中没有青春少年的意气风发,也没有声色犬马的享乐,有的只是历经坎坷的生活经历和孤灯下日复一日的苦读。
: _5 ]( R% a* F- y6 ~! p/ g; i2 ~. D0 R9 z" B
  他满腹才学,却未官运亨通,心怀天下,却无人知晓。隐忍这么多年,此时不发,更待何时!1 P! f- g; g- H1 U# Z! V
) E  {7 Q7 ?6 t/ n  ]2 S
  反了吧,反了吧,有这么多人相伴,黄泉路上亦不寂寞!
" I7 O" w5 D4 q3 ], T& z+ u% n  ~. y3 z) n# R- M5 J7 I+ z4 Q
  不登极乐,即入地狱,不枉此生!6 i! i5 A5 U, m3 E1 W
2 u& o8 n/ W  }/ N
  张丙(上有曰旁)和谢贵被杀掉了,可是他们的卫士还在门外等着,士兵们看见人一去不返,最先想到的问题倒不是两人有什么危险,而是自己的肚皮问题。
: k1 F, Z+ z6 c& `& @, a; t. S; X0 A) o) @" G
  毕竟士兵也是人,拿着刀跟着你来拚命,你就要管饭,但是很明显今天的两位大哥不讲义气。王府里面自然好吃好喝,却把兄弟们晾在外面喝风。时间一长,天也黑了,再等下去也没有加班费给,于是众人回家的回家,搞娱乐的搞娱乐,纷纷散去。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不得不反了!(3)
/ x8 G) C3 h- G$ C: G; I, n
' ^" l, i' h, `, x; E--------------------------------------------------------------------------------1 y2 U+ `' z8 _# R4 I. M

- ]2 `6 g8 t7 h  @! m+ Q0 L5 P5 T& x; c" a! A5 W- _% Z# _5 K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张、谢两人被燕王杀掉的消息就不胫而走,老大被杀,这还了得,于是众多士兵操起家伙回去包围王府,但他们虽然人多,却没有主将指挥,个别士兵虽然勇猛,也很快就被击溃。/ y2 g+ a' e& K& V$ G- i
. d/ P+ v0 b/ v  v$ l5 H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干了,就干到底吧!6 Z' j/ x' p: P4 a5 j

) t, B+ E- p' F0 d; m  朱棣立刻下达第二道命令,夺取北平!
. P  G" y8 z4 Z+ T
/ Q. W9 V. e, a/ x* J' b  大将张玉率兵乘夜攻击北平九门。此时九门的士兵根本反应不过来,也没有做激烈的抵抗,朱棣没费多少功夫,就取得了九门的控制权。3 U2 ]: S" i7 z' v
- u$ O8 ^& a; j0 O
  在当时,只要控制了城池的城门,就基本控制了整个城市。所谓关门打狗的成语不是没有道理的,建文帝花了无数心思,调派无数将领控制的北平城在三日内就被燕王朱棣完全占据。
& _0 X! X6 Z0 H2 Z" U$ y6 b% o$ h  ~
) S1 `8 W9 f, G' _3 ]0 T! t- F1 Y) i; j  城中将领士兵纷纷逃亡,连城外的明将宋忠听到消息,也立刻溜号,率兵三万退到怀来。
/ H" P  R$ N& l: q, f/ p  R! I; q; g! X( D: _) |
  朱棣终于夺取了北平城,这座曾是元朝大都的城市现在就握在朱棣的手中,他将在这里开始自己的霸业!
" G1 ]/ G2 e) `  ]" ?
# Z7 Q0 S; p9 d/ S' ~- k+ }  给我一个造反的理由% e* q) t- P- l  |: f2 T; _8 y

8 n7 k/ ]8 ^3 c# T  朱棣为这一天的到来已经准备了很久,士兵武器粮食都十分充足,但他还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造反的理由。) s! G+ O) |& K7 v" j  Q, i3 n
7 d: R  E5 m& A$ D9 Y: a$ f( x
  造反需要理由吗?需要,非常需要。在造反这项活动中,理由看上去无关紧要,但实际上,理由虽不是必须的,却也是必要的。
+ C7 l- H" c/ n" X! @6 q2 S# M" s8 h! G  d& T& \/ Q: `" m
  对朱棣而言更是如此,自己是藩王,不是贫农,造反的对象是经过法律认可的皇帝。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自己都是理亏的。所以找一个理由实在是很有必要的,即使骗不了别人,至少可以骗骗自己。
; Z, D/ s% y4 y3 b- i  a/ n
8 y/ |: N4 U7 I  于是朱棣和道衍开始从浩如烟海的大明法条规定中寻找自己的依据,这有点类似今天法庭上开庭的律师翻阅法律条文,寻找法律漏洞。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找到了法律规则的漏洞,打了一个漂亮的擦边球。5 w! Y5 K9 n) Y! x

) ]% _# _4 ]7 r6 m: x  朱元璋并非完全没有料到自己的儿子将来有可能会造孙子的反,他制定了一套极为复杂的 规定,用来制约藩王,但为了防止所谓奸臣作乱,他又规定藩王在危急时刻可以起兵勤王。即所谓“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E2 L9 i4 y- d* w# [: d" w
; I2 A" W: X+ K, q$ y
  但这个规定有一个关键之处,那就是需要天子密诏。而在朱棣和道衍看来,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厚黑学的本领,对这一点视而不见,公然宣称朝中有奸臣,要出兵“靖难”,清君侧。, \) C: p2 F  {5 Q) x+ j

2 [  R/ ^" }, Z; U3 s, s/ }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居然还将这一套歪论写成奏折,公然上奏朝廷,向朝廷要人,摆出一幅义愤填膺的模样,这就如同街上的地痞打了对方一个耳光,然后激动地询问肇事者的去向,并表示一定要为对方主持公道。
( K) Y) l9 {! ^' F. w3 j6 l0 W# n# T
  “靖难”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充分说明朱棣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权谋规则中的一条重要原理:, `8 F; d* t4 z3 ]& P  T
1 \+ n( Q! g  x" R9 I3 U; x
  如果你喜欢别人的东西,就把它拿过来,辩护律师总是找得到的。——腓特列二世原创
" D. H& I7 H9 M7 s. U) ~0 S! E- M: v3 i
  不祥的预感2 I# d$ y7 E& A5 ]8 j* x  g
9 q0 B) D+ K0 |% c3 i
  既然一切都准备好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但是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即使是造反这种事情也是需要搞一个仪式的,领导要先发言,主要概述一下这次造反的目的和伟大意义,并介绍一下具体执行方法以及抚恤金安家费之类的问题。然后由其他人等补充发言,士兵鼓掌表示理解,之后散会,开打。
& S- J' f8 b' ]/ ?' E* ?; H- |5 r& E) C1 W7 X% m
  朱棣的这次造反也不例外,早在杀掉张、谢二人之前的一个月,他已经纠集一些部下搞过一次誓师仪式,当然,是秘密进行的。但在那次活动中,出现了一个意外,使得朱棣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1 a3 P& O! U( N5 t& b5 Y! P% E
( {$ c# ]/ e6 ]& v; W% T- P
  那是在六月七日,他召集一群参与造反的人宣讲造反的计划,并鼓舞士气。但就在他讲得正高兴的时候,突然风雨大作,房屋上的瓦片纷纷被吹落。众人顿时面如土色。& |, Y3 c0 Y% L! t( a! l; M' E0 ?
" ?$ V* S- k6 e5 |' c7 Y
  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兆头,当时的人可不会从房屋质量、天气情况上找原因,本来商量的就是见不得人的事情,突然来这么一下子,莫不是老天爷反对自己造反?
8 P! N" o& L& t1 ^, e- ]: _" x' ]" M$ b! X& |
  朱棣也慌了,讲得正高兴的时候,老天爷来砸场子,事发突然,他也愣住了。关键时刻,还是道衍发挥了作用,他大声说道:“真龙飞天,一定会有风雨相随, 现在瓦片落地,正是大吉大利的预兆!”
" w# b! T3 s. n; g4 |7 G* B% Y- y4 V; l1 _! m$ N2 Z+ S+ j
  于是一通封建迷信宣传过后,掉瓦片就成了上天支持朱棣的铁证。看来上天倒真是一个随和的人,总是按照人们的意愿行事,所谓替天行道之言,实在不可深信。/ y7 i6 j8 e- `4 o2 ~' Q

4 ?5 c# u$ N0 c  小兵们好糊弄,他们没有多少文化,没见过老天爷,也没见过皇帝,上级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可是朱棣不同,他十分清楚所谓的皇帝天子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什么天意归属、天星下凡都是自己编造,用来糊弄别人、安慰自己的。真要到了紧要关头,只能靠自己。
3 m+ w! k6 O# v+ r  \; p1 `1 D8 o% ^: W9 O& D, M8 V
  他曾经不止一次的把自己和当朝皇帝作比较,无论从军事、政治哪一方面来看,自己都要远远胜过那个小毛孩子。而且他对自己的军队有绝对的信心,京城的那些部队养尊处优,久不经战阵,自然比不上自己手下的这些虎狼之士。
8 V9 a! A* ]6 I- x& x8 L
2 Z) z/ Q( M5 `7 h5 W4 M  但毕竟那个在京城的人才是真正的皇帝,自己只是一个藩王,要想登上那个宝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凶险难测啊。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不得不反了!(4)
7 [% P( U! x  u- O4 }; C
) I/ f6 r  L+ v--------------------------------------------------------------------------------4 D  k1 {; z" M' a, o3 X9 L

  d$ j: B( m$ F' J9 t2 \) V# N) A' u; k7 p0 B6 Y
  朱棣的预感并没有错,他即将走上的是一条异常艰苦的道路,贵为皇子的他必须要经历金戈铁马、九死一生的战场拼杀,去夺取自己的天下。而他遇到的敌人决不仅仅是黄子澄那样的无能之辈,还有很多十分厉害的对手在等待着他,他也将在不久之后吃到这些人的苦头。
2 l7 g8 h: Y4 G; {/ `3 S" a: U2 n& ]5 i3 @7 g: q+ K+ o) \# N  Z
  不用再考虑了,前路纵然艰险,总胜过坐地等死!
& r5 k6 U3 p' @0 A  i( V
! @0 T4 f9 S7 k0 H( O/ _  起兵!朱允炆,把你的宝座让给我! 3 A1 O+ f- ^! {+ A" s- r6 i. c# |

1 x/ P4 w" H; `! N  宋忠的应对
* B$ h! ~8 [# c" x7 V' B6 s: M. b+ \$ d/ M: P1 c' z
  宋忠是一个名字不太吉利,军事才能也很一般的人,本来在建文帝的布局中他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事情急转直下,却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
( K2 ~# ?/ x" |/ e
( O; f% \  I4 J3 o  北平附近的南军全部涌向了他所在的怀来,情况一片混乱,关键时刻,宋忠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他在短时间内收容和安排了许多士兵,并将他们重新编队。但是士兵们的慌乱是他无法平息的。在很多时候,平息慌乱的最好方法是愤怒,为了尽快恢复士兵们的战斗力,宋忠决定撒一个谎,他平生可能撒过许多次谎,但事实证明这个谎话是比较蹩脚的。
6 G8 E$ e, a0 q6 d
: A3 v) T' Y0 _9 x% F1 P  宋忠派人传播谣言,说家在北平的士兵家属们都被燕王杀掉了,士兵们果然群情激奋,准备拚死一战,宋忠这才安下心准备与燕王作战。9 f7 j2 s! l% T  x: u  n8 b. Q
/ _) `3 L& p) P/ v6 u" s) X. j
  可是当燕王的军队真的发动进攻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打头阵的敌方士兵们并没有冲上来拼杀,而是不断大喊大叫,喊叫内容类似今天在机场火车站出站口接人时说的那些话,一时间父子兄弟表哥堂弟的喊声此起彼伏。
" B3 Z, W8 q" @& a- m8 C1 n
) e4 l$ v; c9 m0 T* t8 N2 ]% O  原来朱棣得知了宋忠的这个谎言,他特意安排这些士兵的亲属打头阵,用来瓦解宋忠的军心。这一招十分有效,宋忠手下的士兵顿感上当,于是纷纷逃走。宋忠没有办法,只好自己亲自上阵,但大势已经不可挽回了。战斗结果,宋忠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活捉。5 ?$ x+ `0 `! e: U7 d0 Y) D" U
6 n6 C- _& I* [' N
  朱棣曾经想劝降宋忠,被他严词拒绝了,最后被朱棣杀害。宋忠虽才具不高,却有决战之勇气,宁死不屈,对得起他名字中的那个忠字。
/ ]: ^( G" X9 L/ N2 G, j# j( ]( x. \& |8 E1 @  [; m
  战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朝廷,建文帝大惊失色,他终于明白一直害怕发生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现在只能用刀剑来说话了。/ G( i! B* @) d7 G, w* j

5 c+ B+ I6 k. M4 O3 n5 S  唯一的人选
2 o7 E& `. F$ P
; W3 w9 Q. e+ m' x7 _1 X# Q  朱元璋杀戮功臣的恶果终于显现出来,当建文帝朱允炆环顾四周时,惊奇的发现他很难找出一个真正有战斗经验的人去对付朱棣。
+ ~9 O' Z% O/ {8 ]! D7 U* d+ P( ^5 l, Q) F# }
  只剩下耿炳文了。9 \# L5 X/ U0 i# t( x
5 @, f% J" G) |( X
  耿炳文是朱元璋的老乡,身经百战,战场经验丰富,为朱元璋所信任,并在战后被封为长兴侯,一等功臣。很明显朱元璋当年杀掉无数功臣却独独留下他,正是为了今日之变。
4 j6 ~6 O# n8 x1 A, O# o9 M/ G& Q/ O6 W8 y
  朱允炆的考虑是对的,当时唯一的人选只能是耿炳文,但他也犯了一个错误,他似乎并没有仔细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他的爷爷偏偏要留下耿炳文呢? ; D+ X% i! G/ z4 x% L: o2 g
$ ^1 m0 T) S. A2 F) h
  洪武年间,名将如云,耿炳文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将领,但并不十分突出,在那个名将一抓一大把的年代,比他强的将领数不胜数,比他低调的也不在少数。朱元璋杀掉那么多开国功臣,却把他留下来。此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8 i. J( r: i  {5 O4 v' V( \! ]3 L5 h5 C0 X2 g' ^- c) {
  其实秘密就藏在他的封号中,耿炳文之所以被封为长兴侯,是因为当年他驻守长兴十年,抵御张士诚的进攻,城池固若金汤,一直未被攻破,极大地牵制了张士诚的力量。% E. t4 Y3 u4 ]- h- x

6 x# j# v% y; D; {" k  每个将领都有他自己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耿炳文的长处就是防守。 联系起来看,你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精明,擅长进攻的蓝玉、王弼都被他杀了,擅长防守的耿炳文却被留了下来,即使将来耿炳文真有异心,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而如果有外敌入侵,耿炳文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 f3 D% z2 [' _; W1 u
8 }7 n7 q; L) }5 c! N  可是朱允炆交给他的任务却是进攻,而进攻的对象是从小混迹于名将之中,深通兵法的朱棣。他的军事天赋丝毫不逊色于洪武朝的一流名将,碰巧的是他的长处正是进攻。 & o: w$ Z# r! A* o" K+ Q4 g9 g9 I; J2 N; V5 F
5 t( S- v: Q' o- U6 U+ b
  耿炳文接受了使命,一场矛与盾的交锋即将开始。; b; V+ D! ^1 `# k# U6 U
, I: {- M8 a- `+ U2 i( T. ?" h5 z8 ^
  朱允炆十分清楚,他的叔叔朱棣这次是来玩命的,马虎不得,于是他将三十万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耿炳文,希望他将叛军一举荡平。为了表示对此事的重视,他还亲自送耿炳文出征,也就是在这次送行活动中,朱允炆干出了他一生中最愚蠢的事情。
& l1 {! O  j  `3 e; W7 y" ?3 B- b6 ?. i; `% C/ M
  他在将军队交给耿炳文的同时,语重心长的对他说:“请你务必不要让我背上杀害叔叔的罪名啊。”" z: i7 F) g8 v* r$ Q
5 T1 W( n, V* d: @% E
  虽然他一生中干过很多蠢事,但我认为这件事是最愚蠢的。6 L! I5 I$ B3 N) M1 n2 Q  _2 _

: D% h7 X4 I  G! g6 s* Q- G- R, |  这就好比拿上刀去和人家拼命,砍伤目标后就停手,然后送对方去医院,等他出院后接着打。朱允炆虽然从朱元璋那些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关键的一条规则他并没有领会,这也是朱元璋一生的信条。
) L  J5 V3 B7 H
1 S6 }. W, k* V* O/ m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 V( _# y0 f; |5 [* u7 W2 B3 B  {! U3 V0 P# g  z' \
  想必接到朱允炆命令的耿炳文也是一头雾水,打仗还不能伤害对方主帅,是什么道理?但他还是顶着雾水出发了。迎接他的将是凶险未卜的命运。
! I3 n' q! `& S9 Z' g, E
; A% Z& g4 y. ^3 V, q7 I7 s/ I1 m4 _  八月,耿炳文率领大军到达了真定,他派遣徐凯驻守河间,潘忠驻守莫州,杨松为先锋进驻雄县,待主力会集后再发动进攻。可以看出,耿炳文确实经验老到,他深知深入敌境作战,应稳扎稳打,他摆出的这个三角形阵势充分体现了其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扎实的几何学功底。8 b0 A$ g% R4 C- |& {; d& E
& U+ K1 v+ H- U4 V2 v% e1 N
  万事俱备,只等朱棣了。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不得不反了!(5) ) a/ H- J5 d8 g$ l5 d

6 |. @/ `5 c. _+ B( M--------------------------------------------------------------------------------1 V" T7 Q2 N" @/ ]

$ E) V4 f5 F3 D9 b* A
) e- ?6 u" q) A& O# b  R3 k  张玉的狂言
% v' R, A7 b7 h: Y+ f5 t1 Y4 ~6 V) c4 E
  朱棣比他的侄子更了解耿炳文,他明白这位老将并不简单,决不能轻敌。于是在战前他派了自己手下的第一大将张玉去侦察敌情。然而张玉侦察敌情后却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回复。
2 X( [+ V4 {) V3 B6 S# F9 W6 C  d: A& `
  年轻的张玉似乎没有把老前辈放在眼里,他告诉朱棣,敌军的纪律涣散,潘忠和杨松都是无谋之辈,耿炳文不过是个老家伙,打败他们打开南下之路,易如反掌。
/ l" M$ R3 I; h7 l$ ?6 g3 b5 _4 V! f* b' s' D% e+ S/ s! J
  在我们的经验中战前口出狂言,往往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可是有些时候,口出狂言者是有着充足的资本的。
) G" L5 ~5 Z# u9 n. Z; W4 F' {  s8 C6 d# q; t" g
  张玉就有这个资本,他是经过仔细分析和研究后说出这番话的,而朱棣也认同他的这一看法,他亲自带兵抵达娄桑,准备发动他的第一波进攻。
: p0 G: j# C" m- m' }9 S! J6 h! J/ A& `8 \3 B$ c" H, W; [  a$ Y/ F/ H
  朱棣的进攻对象正是杨松驻守的雄县,他还为自己的这次进攻选择了一个绝妙的时机——中秋之夜。
: m1 D7 i1 {" O4 `/ w; W
/ ~5 O# |  P# K! ?& w  朱棣选择中秋之夜开始进攻是经过充分考虑的,士兵也是人,即使打仗时也要过过节假日,想想家里的爹娘和老婆孩子。可是对于雄县的那些士兵而言,他们的思念将到此为止。
* Y3 h1 u( N3 |5 o8 _) R
4 r0 i+ A: K) c" W, C  朱棣的士兵们没有过中秋节,他们趁着黑夜悄悄爬上了城头,此时城内的士兵们个个喝得大醉,没有任何防备,突然见到这些不速之客,不由得大惊,当然他们也绝对不会把这些人错认为嫦娥或是吴刚的。于是主帅杨松一面派人向潘忠求援,一面组织士兵奋起反抗,杨松知道,己军势如犄角,如若潘忠能及时来援,必能击退敌军。$ Y1 e/ T- D7 j1 C9 F# p5 l) z
4 N% X' q0 q5 N5 X2 R
  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寡不敌众,杨松本人及其所部全部战死,他没有能够等到援军到来的那一刻。/ O0 r4 n! k+ Y) b* `0 X2 e, m
) K) C; G, ?( Q+ I3 S
  援军在哪里呢?9 G" \. v' s, a" T% G6 y# x
9 }$ z0 c. k+ F% n# c1 g6 q
  潘忠确实接到了杨松的求援,他立刻意识到战斗已经开始,境况紧急。如果杨松的雄县失守,自己也要完蛋,于是他亲自带骑兵奔袭雄县。
2 s# M% R  r. X7 h. h
7 S0 L5 T; J' A" }( f' u" Z; ~  加快速度!杨松你一定要坚持住,援军马上就到!
3 X, U3 ^" `$ b5 {8 c$ o. H" N
9 f1 S, v# Q% F5 q. G$ S8 G  他的速度确实不慢,很快就到达了一座名为月漾桥的石桥,此时的潘忠自然没有心思去管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但如他原先来过这里,再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桥底多了很多水草。( ^( ^/ B. n. P1 y6 J/ W
8 S$ O; l" k# Z% ^7 _
  就在潘忠和他的部队奔过桥后,突然炮声四起,桥底的水草不见了,无数士兵冒了出来,占据了大桥,截断潘军后路,而路边和前方也出现大量燕军,向潘忠发动猛烈进攻。潘忠进退不能,被关起门来猛打,不一刻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活捉。想来他被捉的时候应该还没有缓过劲来。  D: }; K; A3 ]

# u' a0 s* K* z' b* J; t  朱棣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他看破了耿炳文的阵势,明白其分军厉害之处就在于互相支持,互为照应,只要雄县出事,潘忠必定来救并内外夹攻。但耿炳文没有想到朱棣动作如此之快,用闪电战打了一个时间差,解决杨松后居然还在援兵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一箭双雕,实在是厉害之极。8 }) {, x' W) s9 f
/ Q4 d: g3 b- U& _
  朱棣旗开得胜,但他也明白,真正的决战和考验还在后面,不久之后他将面对耿炳文本人和他的三十万大军。那才是真正的考验。! ~  N/ [7 ^8 {* R

+ ]' E' x& G' H( Y# t  战机
% I2 M1 T6 m! a) ?$ `( Y; I3 ~
  正当朱棣筹划下一步的攻势时,一个人来到了他的军营,这个人叫张保,是耿炳文的部将。此人并非假投降,他向朱棣提供了重要情报,那就是明军目前处于分散状态,三十万部队并未到齐,现在只有十余万人分布在滹沱河南北两岸。如果能够分别击破,将获大胜。$ \! B' Q: d8 h3 b) ?
+ s5 V% P' {: n3 R5 P- Q; V5 w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都很高兴,他们也认为趁对方兵力分散进行攻击能够获得胜利,应立刻进兵。然而朱棣的反应却大出所料。
8 O4 R' t$ X/ o$ x
6 d: ~; \; O) Y  q% D3 q& u  他没有如张保所说去攻击分散的明军,而是安排张保回营告诉耿炳文,自己的大军已经逼近,让耿炳文做好准备。8 W8 p# |% M& j4 K

' O# U) \8 Y- k, E, f  这又是让人疑惑不解的一招,莫非朱棣嫌敌人太少?
( t2 Y/ t' J6 A$ N  l9 V- H' }4 @, l- U6 r2 W) o: x" h  e4 Z8 A" `
  没错,他就是嫌敌人太少,太分散,他的真实计划是让耿炳文得到消息后合兵一处,然后与自己决战!在他看来,敌人分兵两处反而不容易打败,自己有可能会腹背受敌,还不如把他们集中在一起收拾掉。, y2 B, b. M/ G0 E  [9 e! X

' B+ e, O% O7 |0 }; R8 ]* P, ~  从这个计划来看,朱棣对自己的指挥能力有着极强的自信心,在他看来耿炳文的军队并不可怕,他所需要的不过是一场面对面的决战!
6 b, x) }( o+ W" f! M& \$ f1 p; A0 n1 B) f
  耿炳文果然如朱棣所料,将自己的部队合兵一处,等待着朱棣的到来。无论张保是不是间谍,这都是他的唯一选择。& O9 o( x8 `0 f, q8 \# R! _
3 j3 u+ P! ?; @& Z$ i  J
  对于已经六十余岁的耿炳文来说,快到退休的年龄还要打仗实在不是一件让人惬意的事情。而当他得知自己精心布下的阵型被突破,杨、潘二人如切菜一样被朱棣处理掉时,也不禁为这个年仅四十岁的天才将领的军事能力而惊叹。他是见过世面的人,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人的身影陪伴了他很多年,他们那势如破竹的攻势、鬼神莫测的判断能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个时候,自己只能在这些人的光芒之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随着这些人的去世,他也曾自负的认为天下能打仗、会打仗的人不多了。' J9 I7 m3 j) N

) r1 l  M  w9 p  但是现在,他终于完全认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可怕的敌人,一个很会打仗,很难对付的敌人。
( z% c6 x- ^4 g* P* x) @2 r3 q" C/ Q4 n+ i- M' s/ h0 {) C
  他的专长并非进攻,而朱棣的军队不断向他逼近,他没有办法,只能合兵,等待着对方的进攻。这对于一个带领三十万军队的将领而言实在是一种耻辱。是死是活总要有个结果的,朱棣,你来吧!7 \) L) M" u0 D$ C6 a/ L) w

/ U- v7 g1 [5 u- }$ U1 l$ `  真定溃败/ r7 Z, ^- M' z/ }( M. ?+ e' V
$ b* T. K8 d$ ^' Y7 B  N2 g
  朱棣在得知耿炳文合兵后,立刻开始了攻击,但他所谓的决战并不是带领全部兵力和对方拼命,因为他清楚,决战也是有很多方式的。
9 |% A0 o' f: B3 P  N. `0 h- a  Y& {
& F+ {9 i( g( A: M8 F  耿炳文终于看见了朱棣的旗帜,他等待着朱棣的到来。' d* C' e1 d/ Z' |. k& P* c: o4 s
3 k( O+ J; X" g* I6 U* n: e& ]
  真定之战就此拉开序幕,但在这场战役中,北军没有指定做先锋的将领,因为这个光荣的职位由朱棣自己兼任了,当然也是不会有人跟他抢的。
& C+ @# {# H! Y* E* ~( P( X  H0 ?0 j, ~% D* W" l
  朱棣喜爱战争,战火中出生的他似乎和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他跨上马,听着那熟悉的号角声和呐喊声,挥舞马刀杀向敌阵时,他似乎更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Q* b" Q6 c5 ]6 E
( \' C9 r- n7 b& q1 J
  喊杀声是他的音乐,铠甲是他的服装,尸山血河是他的图画,他属于这个地方。
* Z9 z7 z0 i/ f- e8 _( {9 d! p* r8 P6 E. q4 j- B9 M
  耿炳文等了很久,他相信朱棣就在对面阵中的某个地方看着他,可他等了很久,还是不见朱棣出战,到底搞的什么名堂?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不得不反了!(6) / ^4 {- W- b( t1 Q% O; U0 Y
! E" N( N- b( u5 N. |! N, y
--------------------------------------------------------------------------------
5 l. p. q" U" E5 A0 `
  i7 n9 d, [2 S, M) E* X
; S* X5 I$ u( _% |# n9 y  耿炳文注定等不到朱棣了,因为朱棣并没有从正面进攻,他没有去赴耿炳文的约会,放了对方鸽子,却亲自带领着数千人绕了个圈,从城池的西南面突然冲了出来!这下耿炳文真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两营被攻破,损失惨重,但他不愧经验老到,并不慌乱,立刻列兵出阵。他相信自己的兵力与对方比并没有太大的劣势,还是可以拼一下的。
/ ]4 D1 ?$ w5 y! C1 u9 Y3 I/ N* ?+ y. j& E
  然而北军的反应简直如同闪电一般迅速,他刚带兵出战,正面的北军立刻就发动了攻击!$ y# @& W7 V/ ?' h. D% I

( D5 a9 S6 {6 S5 Z: P( \1 p6 g  等待已久的北军在张玉、谭渊、朱能的带领下对耿炳文的南军发动了猛烈进攻,这些经常与蒙古人打交道的北军战斗力自然远远胜过了疏于战阵的南军。在他们的攻击下,南军败相初现,而阵中的耿炳文又得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游击队员朱棣已经绕到了他的背后发动进攻。& P6 W' [4 L) i; B) J- X

8 T5 n5 _5 R4 R6 x; n( n% i- D, [  这下算是完蛋了。8 l* f0 d! E& O0 E- H/ U, M

% H" i5 I' g9 Z! e/ z7 U  两下夹击之下,耿炳文再也抵挡不住,他带领部队退到了滹沱河东,但北军大将朱能却紧追不舍,耿炳文不是胆小鬼,当他定下心来仔细观察敌情时,他惊奇地发现,紧追自己数万大军的朱能居然只带了三十来个人。
& ]" H" D7 u; i) @1 s0 H6 P; [  C
  几十个人就敢追逐数万大军!实在太欺负人了。耿炳文立刻命令停止撤退,重新列队,他要看看这些人是不是真的刀枪不入。
0 W! N7 v# u' x8 I6 F8 s
4 q, Y& H, q5 o/ v  不要命的朱能
9 ]# j9 l1 V. m  L' M# Q% \
# t: Z! o. A  f$ w* D$ p  朱能发现南军停止了撤退,并列好队伍准备迎战,他明白,南军为了军人起码的荣誉,要拼命了。穷寇莫追,如果识时务的话,似乎应该撤走了。
+ k* @; q3 ]7 H& X5 t: n/ @- t4 r/ T# o* o
  但朱能很明显是一个不要命的人,不要命的人不惧怕敢拼命的人,他不但没有停止追击,反而加快了速度,带领剩下的几十人冒死冲进敌阵!事实证明,人只要不怕死,是什么奇迹都可能创造的。耿炳文的南军本来已是败军,被朱能这么一冲,居然又一次崩溃。弃甲投降者三千余人。- K1 j& {0 {" h) c* I" `# d
" }0 g7 L9 i% k1 y$ b
  耿炳文再也没有自信了,他率领剩下的士兵退进了真定城。在城池里他才能发挥自己的强项。
. @& L5 ?0 A+ O( h4 f2 I' g& |; [, c9 W( |5 a8 o
  北军大胜,他们接着攻击城池,但耿炳文又一次证明了他能够被选中活下来实在不是偶然的事情,当年的张士诚我都不怕,还怕你们这些人么?1 V9 {! Z  R& Y
& n& }8 z1 i! Y
  北军连续攻击了三天,耿炳文就凭着这些残兵坚守真定,使得北军毫无进展,如果这些进攻者知道耿炳文坚守城池时间的最高纪录,只怕会晕过去。  J4 A  o* Z1 ?+ v+ i( l" R+ b

# `) M# f! b- w: V# M  但是无论如何,耿炳文十分清楚,自己输了,输得心服口服。他似乎从朱棣的身上看到了李文忠的影子。1 s9 q. ?" ?6 ~7 @# H0 o* a

& b5 L3 I, W/ E$ A. }  朱棣,你赢了,你已经超越了其他人,成为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将领,而我已经被淘汰了,我不是你的对手。
2 Q& H0 Z% b& n4 a1 W' ]3 l! q0 C# _! U# {( Y8 U7 E. p
  但这个时代真的没有人可以与你匹敌吗,不会的,上天是公平的,他不会让你独自表演下去的,你的对手终归会出现的,虽然不是我。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八、你死我活的战争(1)
. f9 W9 ]! i7 T! |/ |, \1 ^! l5 U* S- o
5 [. W1 e% Z$ {4 W- {3 b. q--------------------------------------------------------------------------------
: N4 p/ F1 m# K* M+ s) y* i3 q9 { ) R+ w2 C8 D' h

: u% w2 a/ n3 G  耿炳文是十分精明的,他知道只要自己在这里坚守下去,北军会逐渐瓦解,到时就能不攻自破,因为毕竟这些人是反叛者。: h) X; v% @/ I& W% c
6 N  }, K, J$ L' y: R, v
  但是随后朝廷中的一场争论让他的如意算盘化为了泡影。
7 \2 T: |! K* p. }/ a0 ]* b, z. Z0 e
  黄子澄的第二次误判
& a! [& o# E6 b8 A3 d
" @9 o9 M  c0 p$ r  当耿炳文战败的消息传到朝廷后,朱允炆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终于慌了,此时黄子澄又出了一个馊主意,他提议由李景隆担任主帅。关键时刻,齐泰坚决反对这一提议,但遗憾的是,他的意见并没有被采纳。
; M+ m% A' m* J9 ^/ p: N& p' p9 a! m. e" K- f
  黄子澄又一次误判了形势,一个人做一件蠢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做蠢事。只要回顾一下此人以往提出的各种天才意见,就会发现他确实完成了这个高难度的任务。如果此人后来不是尽忠而死,恐怕逃脱不了燕王间谍的嫌疑,
' y' c* w8 V3 O% j  `9 L9 v/ w8 `) r
  于是纨绔子弟李景隆就成为了新的统帅,这次他的兵力达到了五十万,他带着自己的军队浩浩荡荡的开赴战场,一同带走的还有朱允炆获胜的希望。
& I5 N2 g1 E6 ^
* N9 E4 J4 ?' g# j/ X- l: }  李景隆的悲哀
4 I$ L* H8 o5 }  T6 T
) }+ ?" d1 ^8 S+ z( @- H$ x  朱棣正在自己的大营里发愁,耿炳文确实是老狐狸,知道自己不能久战,便坚守不出。这一招使得朱棣焦急无比却又无法可施。
) Z7 x- y) q; B1 ]: o
2 P$ P3 y- J  }6 a: a6 y+ j  时间对于耿炳文来说并不重要,他大可每天喝喝茶,浇浇花打发时间,但对于朱棣来说,时间比黄金还要宝贵。因为朱棣是一个造反者。造反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归入假冒伪劣产品之列,这种东西在乱世可能还很有市场,但现在是太平天下,对ZF不满的人并不多,要想找闹事的人实在并不容易,万一哪一天这些人不想造反了改当良民,把自己一个人丢下当光杆司令,那可就不妙了。0 G$ f" i7 p, S

/ V7 k* R1 ?! d9 u+ x4 C: o8 b  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 X' Q2 v- R  E7 h/ Y
& L' r9 B8 S" @- ~  E  也就在此时,他的情报人员告诉他,耿炳文被撤换,由李景隆接任指挥职务。
6 J3 n- R- x* z( r2 j. c$ |. t$ i: P% m$ f  l
  朱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想什么来什么,他跳了起来,兴高采烈的发表了一番演讲。如果要给这个演讲取个名字的话,可以命名为《论李景隆是军事白痴及其失败之必然性》。) m' X2 _: {. {( J* c3 F( y9 F
+ n0 j. e1 `* w  p5 K9 F2 g
  演讲共有五点,这里就不列举了,总之推出的结论就是李景隆必败!* }( W6 j2 ~9 p. Q+ Z5 P
2 q' p" O2 }  B
  一个统帅刚走马上任,还未打一仗,居然会让对方主帅高兴的手舞足蹈!
( {9 L) F" R7 X: H4 f7 \8 ?
$ q! T# N% R& z2 i# Q6 F7 F( x/ s  悲哀!李景隆,我真为你感到悲哀!, R" e% i! ]; H6 `: [

/ o3 I3 a7 F" J  B+ A' z# H# d  无论李景隆在朱棣的眼中是多么的无能,但他毕竟有五十万军队。朱棣可以瞧不起李景隆,但不能瞧不起那些士兵。在短暂的高兴后,他又陷入了沉思。
6 g' P7 d5 D9 @$ k" {# ~) k) A* c/ F2 U
  以自己目前的兵力如要硬拚,胜算并不大,而对方的后勤补给能力要远远胜过自己,拚消耗也并不是理想的方法。只有积聚力量给对方一个致命的打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u( L5 g. {7 U. W+ X! C- B' Q
( h+ D2 g* N5 l' K
  但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虽然士兵们战斗力强,但数量并不多,并且还要派人防守北平附近的大片根据地,总不能找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老百姓去打仗吧。可是目前能够召集的有战斗力的士兵就这么多了,还有什么力量可以借助呢?
5 o+ v# ?# M% X7 k# }5 p- Z# M( j$ K( G' u$ q0 o- C" |
  只有那个人了,只能借助他的力量才能确保获得胜利,没有其他办法!6 F% e9 q) e' e  V1 j0 S4 z

) }/ G4 u6 i' u) U9 `+ g! _8 X: R  但这件事情必须要仔细策划,亲自执行,因为别人是对付不了那个人的。可是大敌当前,李景隆就是再白痴,只要知道自己带兵外出,就一定会来攻击北平。北平能够抵挡得住五十万大军的攻击吗? / h. \" q4 R# P, P* s" S

, q' I  e  L# g: N# s5 m: A  顾不了那么多了!死守在这里也是凶多吉少,反正已经豁出去了,就赌一把吧!0 D3 a0 W  Z. M

4 G! Z" o( j, s3 e5 H  朱棣把防守北平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长子朱高炽,并郑重地告诉他:“我把城池交给你,你一定要守住,待我大军归来之日即是全胜之时!”
( w  C3 q% M7 f% Q# `8 A6 d
; X# W: c) w0 s1 j9 N  身有残疾的朱高炽还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用如此严肃的语气和自己说话,他隐约的感到,一场严峻的考验即将到来。
- R+ i' U* s0 a
# R, z4 {3 ]6 P* j; U6 F0 G3 D  朱高炽的感觉没有错,这一战不但将决定朱棣的命运,也将影响他自己未来的人生。
8 S+ c% G8 s. w; P' \* K  z
, W( C# o% s* c/ X9 S2 ?  宁王!
. i$ l, P) S# T+ {1 q! ^; `3 E2 N6 A2 F* ?( e  q( Z' u' c
  朱棣一向眼界甚高,在众多藩王中,他瞧得起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而宁王绝对是其中的一个。时有人评价诸王,有“燕王善战,宁王善谋”之语。以燕王如此狡猾之辈,竟然还有宁王善谋之语,可见此人确实厉害。8 j. g" d# F) s5 F' _

0 h2 M& B/ X5 n- X% @7 Q# o  而在朱棣看来,宁王最厉害的就是他手下的那支特殊武装——朵颜三卫。这是一支朱棣做梦都想得到的部队,也是当时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但这些部队已经明令归宁王指挥,想要染指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先解决宁王。* g, _$ B4 h4 W6 Q  F
6 N9 C( N4 v. |. Z3 X
  在这场削藩的斗争中,宁王也未能幸免,建文帝对这个能征善战的叔叔并不放心。在对燕王动手的同时,也把手伸向了宁王,而宁王显然没有朱棣那样的反抗精神,他虽然不愿意服从,却也没有反叛的企图。不过在他的内心确实存在着兔死狐悲的复杂情感。' m% Y# @! m: x: h+ l5 M1 Y% f8 ?. }0 I

* g' q$ B1 Q. \, T  [- W  朱棣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他率领自己的军队到达了宁王的属地,引起了宁王的警觉,虽然自己目前境况不得意,但还是不想做反贼的。他命令自己的军队做好准备,如有意外,就让这位善战的燕王受点教训。
  e. U- I* T9 w$ B/ F0 Y5 W
& A! Y) J1 b+ b. F* [  可是朱棣的行为让他大吃一惊,这位王兄把军队部署在城外,单枪匹马进了城,宁王这才接见了他。一见面,朱棣就摆出了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痛斥建文帝对他的迫害,并表示自己已经无处可去,只好来找兄弟当中间人向朝廷求情,赦免自己,顺便在这里混吃混喝。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八、你死我活的战争(2)
' n6 H' [+ u; }( u, a1 L! Z
! x, u" C; _5 s* g; F4 \+ ]--------------------------------------------------------------------------------
' \! J9 q, V, f4 m. s( i " L' R' H- U3 h
0 V! q1 A: D, m6 r* f0 x
  宁王终于摸清了朱棣的来意,他欣然答应了朱棣的要求,在他看来,这位一向号称藩王中最强的人也不过是个软蛋,靖难靖到一半就准备投降了,信自然会写,但朝廷是否饶恕他那就不关自己的事了。
: y) L. y, y7 M3 S5 s" x( F
8 L1 v# Z2 y* {) O  此时一副可怜相的朱棣小心翼翼的提出了另一个要求,由于自己的部下都在城外,多有不便,能否允许手下部分官吏进城,也好安排相关事宜。当然大批军队是不会入城的。0 y0 J3 g( t7 Z/ j# ]- V6 L1 N( f5 d

8 }( o" j+ X1 }* S- O6 T4 n  宁王本来有些犹豫,但在得到军队不进入城内的保证后,也就同意了。他相信一群不带武器的人翻不起滔天巨浪。
- k% Z( m+ {7 B4 J+ q) j8 g5 N& b- @; W" X3 U; ?/ P2 I
  朱棣严格遵守了规定,没有派大批军队入城,但他派入城中的人却带着另一样威力巨大的武器——金钱。. [& b& C/ N( z3 H( R+ a, Z
( p( |  B5 L& o2 b' r
  朱棣就在宁王的地盘呆了下来,每天除了吃吃喝喝就和是与宁王谈天,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没有劝说宁王参加自己的队伍,也没有提出任何过分的要求。这样的客人自然是受宁王欢迎的,但意思意思也就够了,宁王无时无刻都在提醒自己,眼前的这个人毕竟是反贼,还是早点礼送出门的好。0 Y2 @- o# r4 P; m$ s9 E7 ?+ a/ M4 |
' p  }% G+ ~  H  k2 {. [4 v

/ ^$ H# D! w* U' ~! p8 V2 S  但还没等他表达出这个意思,朱棣自己就主动提出来了,他表示在此地已经待得太久了,希望回去。宁王大喜过望,这个瘟神终于要开路了。他十分高兴,表示要亲自去送行。+ E: C0 p- @; W5 z; o, [

5 ?  D: k2 J3 A! k/ a  送行的仪式在郊外举行,无论真情假意,自然也有一番依依话别。宁王此时也有些愧疚,遗憾的对朱棣说:“可惜我没有能够帮上老兄什么啊。”; y9 X" |3 U. \6 q! a1 l5 A3 b, l

, ^. S9 v7 `- e" k7 m- a  朱棣笑了,他一把拉住宁王,说道:“既然如此,老兄和我一起去靖难如何?”/ d7 K7 l; E5 Y8 w! N

9 D1 {% `1 _0 X$ c' b( f  这就不是客气话了,宁王立刻正色说道:“如大哥需要什么可以直说,靖难之事就不要开玩笑了。”( A2 ~9 M, d. {5 W3 O$ R9 R

! r' \) w7 H7 z6 H  朱棣看着他的眼睛,认真的摇了摇头,“我确实需要你,不但需要你,还需要你的朵颜三卫和你所有的一切,你跟我一起走吧。”) y" W0 ~  r! D) f$ P- V4 f9 W' Q
% }& F% W! ~+ o+ _4 G0 L" l
  宁王终于明白朱棣的目的了,但他是不会轻易认输的。“难道你认为在我管辖的地方可以任你胡来吗?”
& V, g: {6 M# J2 `2 C* |0 P2 z5 M5 q3 t2 X0 _: l) j/ q
  “我明白”,朱棣又笑了,“所以才让你到郊外来送我。”* b2 l. i* L% ?) l. e* o
7 X& B2 U/ G* \( V* ?, D
  朱棣一声令下,早已布好的伏兵一起杀出,控制了局势,宁王也想动手,却发现自己的手下已经不听使唤,原来那些见钱眼开的朵颜三卫首领已经被朱棣派进城的人买通,变成了朱棣的人。霎那间,朱棣从客人变成了主人,除了大将朱鉴奋力抵抗战死外,其他的人早已放下了武器。8 v+ U+ A% D! f

2 W4 b1 w" m0 [& C: e: u  人真是靠不住啊,以善谋著称的宁王就这样被另一个善谋的人挟持,一同踏上了靖难之路。他郁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目前这个环境中,他只能屈服,而他的这种态度也让朱棣十分满意,最后把他和他的子孙安置到了江西,也算给了他一个好的结局。
% D/ c" ~* W5 b! J. W. X
& T) q/ J6 |$ J9 r# I) h, W" t  当然朱棣绝不会想到,一百年后,这位宁王的子孙也会依葫芦画瓢,去造他后代的反。这真是应了那句名言:
# R) w( R: O. A6 r0 i$ R8 A; I' K( T6 |. h8 f* ]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L# D0 f" H8 k+ m* ~

( r' x$ e' L" H8 k: Z4 q* c  北平的防御
+ S7 t7 v8 _% I8 w3 @2 W
/ U+ K1 r6 Z# q+ O! g; B' R0 k+ ?  就在朱棣在宁王处筹划阴谋时,北平也遭到了攻击,李景隆果然如朱棣所料,亲自带领五十万南军围攻北平,他在北平九门都修筑了堡垒,并派兵攻击通州,同时他还在郑坝村设置了九座大营,作为进攻的依托。. ?( f6 n/ N! M" _( K# ?7 E! d

# y, P) \8 v/ W3 G/ R% ]  一切准备停当后,他对北平发动了进攻。! M, V/ c& ?- [( \# a7 Y

. R0 X& p# H: }( k: a  此时驻守北平的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朱高炽是一个身有残疾的人,根据史料分析,他可能在小的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之类的病,行动不方便,出入都要人搀扶。在很多人眼里,他只是一个废人。但朱棣却十分了解这个外柔内刚的儿子。他相信这个瘸子的内心远比其外表坚强得多,而他这次将防守北平的任务交给朱高炽,也正说明了对这个儿子的信任。
% c+ U  R" d7 B6 q
, D9 h8 `# \( `3 K$ a  r. s6 \( C  但信任是一回事,守不守得住又是一回事。
! z  H( S4 X& b  V* {+ h/ d; M: t! v4 z* M3 `0 Z& e1 W
  事实证明,五十万人攻城绝不是开玩笑的,南军使用大量火炮配合攻城,几十万人像蚂蚁一样往城墙上爬,城内守军虽然有思想准备,但还是被如此大的阵势吓坏了,正是这一愣神的功夫,战局出现了变化。
6 t* C( a, W" {9 g# q& V* H! {- O! w. H$ m
  顺城门的守军由于准备不足,大部溃散,南军找准机会,猛攻此门,眼看就要攻破,大将梁明赶到,整顿了部队加入防守,而更让人称奇的是,城内的一群妇女也发挥不爱红妆爱武装的精神,使用特殊武器——板砖和瓦片攻击攻城部队,这样看来,板砖拍人之说也算历史悠久,古已有之。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八、你死我活的战争(3)
2 \, I, j  r9 @  W# _9 D& B8 I! b- u( t" n1 `0 B$ s, \
--------------------------------------------------------------------------------
" v' D( y3 h# M5 l$ {6 B2 a: r . D/ d( `3 u+ P3 D2 Y; S5 p" P7 W3 H
* _  E! N4 Z0 J
  当然这种攻击行为有多大作用倒很难说,但是起码它鼓舞了守城士兵的士气,帮助他们抵挡住了这次进攻,经过激战,围攻顺城门的部队被击退,北平暂时保住了。4 g  f0 q6 v% U1 U
2 n. V- A6 h7 Q! L* O
  朱高炽的思维远比他的行为要迅速的多,他明白这样下去,北平迟早是不保的,要想守到父亲回来,必须想别的方法,于是他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 Z  k1 W9 R9 M
% ~8 f' ?3 o2 }- h# k# h& {  此时的李景隆看着这座摇摇欲坠的北平城,心中十分得意,他是李文忠的儿子,且生得相貌堂堂,但一直都有人说他不过是个纨绔子弟,没有多大本事。当然纨绔子弟从来都不会承认自己纨绔的。他一直在找机会证明自己。
1 l3 A, o8 E0 {' X3 f( T7 W( l2 d4 t& f% Z- W
  这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相信只要攻下北平,击败朱棣,就能从父亲的阴影中走出来,让所有的人都承认自己!
4 `; W- y6 G0 G. s
/ z4 ]3 H" f( H  事实证明,打仗似乎并不难,眼前的这座城市已经坚守不了多久了,孤城一座还能玩出什么花招,胜利入城的日子不远了。
8 @0 w8 @- b" x' S) `. `2 ~
/ t; b" o- J" z+ J  然而夜晚来临时,战局却出现了他所想不到的变化,城内的北军居然越城而出,分成小队,主动对城外大军发动了偷袭进攻!南军万没料到城内的孤军竟然还敢主动出击,一时间大乱,为了确保安全,李景隆下令退后十里扎营。
5 @3 V% @7 a- u2 d7 G6 m* t8 \4 ^) F+ V: R0 M9 v
  但并非所有的人都像李景隆那么无知胆怯,都督瞿能就是一个有见识的人,他从纷乱的战局中发现了战机,他准确的判断出北军的夜袭只是掩人耳目,争取时间,看似混乱的时候正是破城的最好时机!
9 V. x, n7 `3 m1 _4 v5 V" V( Y" o' C/ a, q6 y
  他仔细观察了城池的防守情况后,认准了张掖门是最弱的一环,率领着自己的数千人猛攻此门,情况确实如他所料,北军确实是虚张声势!在他的攻击下张掖门的守军纷纷溃退,眼看城门就要被攻破,李景隆却干出了一件为人不耻的事情。
7 k% J3 E; N3 j% d9 O" t; a  \6 @( [5 R; ^2 ^$ K( y
  李景隆果然不负其军事白痴的声名,没有辜负朱棣对他突发性弱智的期望,眼看着城门就要攻破,却立刻下令停止攻击,原因很简单,他不想被人把功劳抢走(景隆忌之)。# D: B' g, W& g( l1 Z6 W6 n) y
8 x( y3 P* [5 ^/ O
  有李景隆这样的上司,就是神仙也没有办法打胜仗。2 P6 ?6 F" a: m( o( ]% [6 v, \
$ y7 |% f0 i4 [4 j
  所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是有道理的,就在李景隆准备齐集兵力再次进攻时,老天爷出来说话了。, i. U% P1 O# j

2 B4 [; p4 L+ c" F! h  此时正值十一月,气温极低。虽然历时数百年,此地从北平到北京,名字变了多次,但除了沙尘暴日益频繁外,天气是没怎么变的。今天的街道上不断有化雪车清除道路,行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和防滑鞋上班还要小心翼翼。可当时的南军士兵们要做的却是在冰天雪地中攻城。
3 l# I8 n5 z% W8 Q8 k) V
; w& ?6 Q" q- p  而城内的朱高炽虽然没有学过物理,但应该也有不错的自然科学造诣,他让人往城池上不断浇水,待得第二日来看时,北平城已变成了一座冰城,这一方法似乎也可以用来制造冰雕,简单且实用。
& [/ L  j) @3 w3 n1 z, s7 n8 w8 t. e' P% b
  城外士兵们就苦了,别说攻城,眼前的这个大冰砖连个搭手的地方都没有,只能望城兴叹。* w. z( J4 q& G
' H! n# n& z* v/ |2 v
  就在李景隆的愚蠢和老天爷的帮忙下,朱高炽坚守住了城池,并等到了父亲的归来。北平防卫战是李景隆的耻辱,却是朱高炽的机遇,正是这一战为他争取了足够的政治资本。日后他登上皇位时想必也会感谢李景隆吧。7 w; F0 @4 u/ S

% |& Q. U2 f# c8 s) j  朱棣归来
2 \5 h4 m4 d% [8 ^2 _; q$ c/ ~" Z0 @1 D9 {
  朱棣回来了,此时的朱棣已经不是一个月前的朱棣了。在他的麾下终于聚集了当时最为强悍的朵颜三卫骑兵,对于有了强力外援加盟的优秀将领朱棣而言,手下士兵的强悍程度是与军队的整体战斗力成正比的,而对于李景隆这样的军事蠢材而言,士兵的素质往往只与他本人的逃跑成功率有关系。虽然朱棣的兵力数量仍然远远不如李景隆,但他明白,所谓五十万军队的统帅李景隆不过是一只外硬内软的鸡蛋,现在他就要把李景隆这只鸡蛋彻底碾碎!
/ N% o) ]" e5 G: M5 e$ t1 J% M% ~2 q4 H$ j% m
  李景隆的指挥部设在郑村坝(距北京二十公里),他虽然反应迟钝,却也知道朱棣离开北平必有返回的一天,在得到朱棣班师的消息后,他派部将陈晖率一万骑兵前去阻击,但令陈晖哭笑不得的是,他并没有攻击的具体地点和目标,这是因为派他出去的李景隆也不知道朱棣在哪里!+ [! F1 D, I* {& M4 c8 U

  v( B2 ~2 g  G0 Y, x  但命令还是要执行的,于是陈晖就带着自己的一万部下踏上了漫长的寻人之旅。可是这天寒地冻的时候,能见度又低,去哪里找人呢,陈晖只好带着自己的部队到处乱转,但陈晖不知道的是,朱棣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向着北平挺进。
' s6 ]: Q0 C0 s: b& m% |+ w' v; R4 ]. p# H, }7 N; O: s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陈晖与朱棣的军队竟然擦肩而过,未曾相遇。但当陈晖经过朱棣曾经的行军路线是,发现了大量的马蹄印和行军痕迹,终于找到敌人了!陈晖异常兴奋,沿着痕迹一路跟随朱棣的军队,他没有马上动手,而是准备靠近本军大本营后来一个前后夹击。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八、你死我活的战争(4)
, s5 U3 T- x. O! S" _4 K  o( T# |5 b3 ^- f
--------------------------------------------------------------------------------
+ h- ]7 f. a/ J; s7 l, }1 u, M 2 v6 }4 v  C- k
/ w! v* ~' Z0 ~; T# D5 H& t/ T) u4 Z9 `
  应该说这个计划本来是不错的,但可惜陈晖不是蓝玉,而朱棣更不是捕鱼尔海边的北元皇帝,就在陈晖发现朱棣后不久,朱棣就察觉到自己被跟上了,他也没有和陈晖废话,派遣新进的朵颜骑兵去攻击陈晖,这些蒙古人刚收了朱棣的好处,正想找个机会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他们三下五除二,把陈晖的一万士兵全部打垮,陈晖本人算是运气不错,逃了回去。
. Y1 X3 d& `8 E) t9 j3 h
, I6 l9 a3 \' W  这一战大大增强了北军的士气,很快北军就到达了李景隆的大本营郑村坝,已经得到消息的李景隆已经整备好了军队,准备迎战他的这位儿时伙伴。而朱棣也将在这里给他这位纸上谈兵的表侄上一堂真正的军事理论课。
9 B, m6 @4 l( x
2 K7 i# t' ~  b& V9 ]( }, |  郑村坝之战就此开始,朱棣派出最强的朵颜三卫以中央突破战术直冲南军大营,这些蒙古骑兵果然名不虚传,以万军不当之势连续攻破南军七营,打得南军四散奔逃,这也深刻地说明,只要给得起价钱,是能够请来好外援的。
/ \6 f  V/ P' r9 Y4 E5 T& N" p3 ~( A8 h) J& i; D
  南军虽然惨败,但毕竟实力尚存,在经过一番整顿后,逐渐稳住阵脚,开始与北军作战,几十万人奋死拼命厮杀,打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战局陷入僵持状态对朱棣是不利的,因为他并不适合打消耗战,为了能够尽快解决战斗,他向身边的人征求作战意见。
& n! R- |8 D5 q' z2 ]+ |# y$ `9 n! G0 U6 q- C2 |3 T
  此时一个叫马三保的人明确指出,南军的要害就在于李景隆的中军,只要李景隆移动位置,便可趁其立足未稳之机以奇兵左右夹击,定可获胜。朱棣经过思考,采纳了马三保的意见,并任命马三保为部将,一同参加战斗。此时已经天黑,李景隆果然按捺不住,亲自带领中军前来作战,朱棣立刻派出奇兵从其两翼发动猛烈攻击,李景隆果然抵挡不住,败下阵来。
5 N  h. X) S& F; R' _- }' w- M2 B- [& K8 r6 N' g
  由于双方都损失太大,不久之后达成默契,各自收兵,朱棣借着这个机会安顿好了士兵,准备明天的大战。然而他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李景隆远比他想得还要无能,他不但没有军事才能,还胆小如鼠,以往从父亲口中听来的战场惨况,他一直并不在意,但等到自己亲眼见到残酷屠杀的场面,他才真的被震慑住了。
3 x; ?0 h0 F" w0 X; ?; T2 @" z9 C& f0 H) H2 E& s6 B
  这不是玩笑,也不是清谈,这是几十万人的厮杀,是无数生命的毁灭,战争不应该是这样的,它应该如兵书上所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那是何等的神气活现!
# a: ]' t# f+ Q  F# J+ H/ S1 z  M$ z" F( N6 J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是不会获胜的,这不是我应该呆的地方。: m0 W" R& }. C& @  v, z

3 _, `  V4 B$ a& ?! D( q# C  李景隆打定主意,连夜南逃,按说这也算是保存主力的一种方式,因为估计他确实也打不过朱棣,但此人可恶之处在于,他只顾自己逃跑,却忘记通知还在围攻北平的士兵!3 `  h% _# _$ y; C) q
& e. x# [; B. T! {, @( k( I0 W1 E
  那些攻打北平的仁兄也真是可怜,遇到这么个破天气,又摊上这么个破主帅,岂有不败之理。在城内城外的围攻下,攻城部队全线崩溃。
) x. H& t0 {  [6 M: M; Z# S0 ^% s4 t+ K/ K; W
  至此,郑村坝战役以李景隆的彻底失败,朱棣的彻底胜利而告终,此战对很多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场战役中,李景隆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的无能名声并非虚传,也算是证明了自己。而朱棣获得了大量生力军并初步确立了战场的主动权。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借助北平防御战的胜利获得了父亲的重视和喜爱,累积了政治资本。而那位叫马三保的人也因在此战中的优秀表现为朱棣所重用,并引为心腹,此人出生时父母为世道平和,平安成长之意,曾给他取名为和,又由于他在郑村立下大功,被朱棣赐姓"郑",此后他便改名为郑和。
* p; h: ]8 L2 k1 Y& {" R3 F# k" t$ d* l6 ~4 J. R3 ]8 {, T' E
  第二次机会+ U- x# ?2 ?; N- `9 `6 B; {! ]& U
! G4 y+ s2 o0 O- ]8 u5 N0 s
  战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黄子澄的耳中,他十分惊慌,因为李景隆是自己推荐的,如果李景隆倒霉,自己也会被拖下水,他经过仔细思考,下定决心隐瞒真实情况。保住李景隆的指挥位置。# W3 _4 D7 W7 k
( p5 T4 {# N& e' u5 w9 I9 H
  既然已经把宝押在了李景隆身上,就只能和他一起走到黑了,李景隆,我再信你一次!. i' Y" ]) b3 _8 x" d
3 i( p* V6 m' }" t, ?
  惨败后的李景隆终于有点清醒了,他算是明白了打仗到底怎么一回事,不是风花雪月,不是夜卧谈兵,而是刀剑刺入身体时那令人毛如悚然的声音,是四处喷溅的鲜红的血,是垂死士兵声嘶力竭的惨叫声。
5 l7 f+ Y( E1 E* n* v, D" z* F
; `4 P7 t& k7 F$ A5 v  李景隆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我真的能够战胜朱棣吗?但是无论他怎么想,只要朝廷没有命令撤换指挥官,他还是几十万人的统帅。- ]1 V# X/ `$ e) B: \2 L: H: q

2 Q9 R+ F9 ?6 a2 x0 p/ ?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没有其他办法了,且把死马当活马医吧。
5 z( ^: {5 U/ g! O, ~: Y3 B5 r4 c  M# r
  战败之后,李景隆退到德州,整顿自己的部队,并在这里准备下一次的决战。
0 \5 h8 m2 N+ O0 K: q" T
  l, j& i& _6 H3 p9 P* U" T" m  他很清楚,虽然他可以以胜败乃兵家常事来开脱自己,但如果他再次失败,那可就不是常事了。手握几十万重兵却不断输给人数少于自己的北军,别说回到京城无法交待,就连部下的脸色也是不会好看的。% t: W7 G( h; M+ j9 e2 g
- a. |+ U) A0 [/ [* W6 m& ?
  他毕竟是名将李文忠的儿子,他还是要面子的。只要击败朱棣,就一定能挽回自己的声誉。
6 ?+ F" Y' w. k' X
$ D/ G) p# G* Z& v8 e  可是击败朱棣又谈何容易,很明显,这位儿时伙伴的军事能力要远远强于自己,手下的士兵虽然不如自己的多,质量却比自己的高,还有那些杀人不眨眼的蒙古骑兵,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对手,要想击败他,必须寻求帮助。
, C; U) U/ I0 X. I' F
( |/ P/ b5 w! f9 R$ f  找谁来帮助自己呢,这个世上有人可以与朱棣匹敌吗?答案是肯定的,李景隆找到了可以为他打败朱棣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确实找对了人。! I) d) u' T6 n8 d
. u5 z; r- _5 [" x. r+ Z
  李景隆的心里总算是有了底,他开始认真谋划进攻的准备。
7 I" m1 @" q0 z/ [8 `5 k  o7 u; R* q# ]- D8 L% d" m# X1 A$ I. h
  其实在李景隆看来,自己打不过朱棣的主要原因在于自己能力不如朱棣,而南军的实力比不上北军。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原因之一,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他和朱棣之间的根本差距在于决心。+ t  }, K4 }8 E" [9 a, t

7 s  ?3 @6 R1 n0 Y0 e  此时,胜利的朱棣正面带笑容的庆祝自己的胜利,但他的内心仍然是忐忑不安的,他很明白,对他而言,每一次战斗都是决战,从他起兵的那一刻起,自己就已经背上了反贼的罪名。除了那几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心腹外,天下是没有几个人支持他的。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八、你死我活的战争(5)
* ?9 h) ~+ H: q/ u! n' A+ }+ f7 d$ q
--------------------------------------------------------------------------------) i8 ^( c* h, w" q1 c7 V; T

% K/ S6 _$ B& ~3 w' Y: ?
& U1 R0 C6 B) }  面前这些兴高采烈的部下真的信得过吗,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在某一个夜晚把自己的脑袋拿去求一个官位,我有着过人的军事天赋,我的铁蹄曾踏遍蒙古,纵横千里,但我并不是皇帝,我可以击败朱允炆十次,他依然是皇帝,但朱允炆只要击败我一次,我就可能永不翻身,沦为死囚!
$ K( }* U( Q1 g, f) l
( F9 F% A4 Q* v0 _  这实在是一笔风险极大的生意,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每一战都可能是最后一战,日复一日的精神压力和折磨使得他必须不断的以性命相搏!而这绝不是李景隆所能懂得的。李景隆输掉战争还可以回家,实在不行就投降,而朱棣如果失败,等待他的只有死亡和屈辱。, i7 ]1 T! F2 r0 H

7 Z! G# B0 D* |" }! }( h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不得不玩一场绝对不能输的游戏。( c. p# M7 h- W* m- w6 A! s, P9 q

: C& n0 {# ~% o" j: Q+ r  在死神阴影笼罩下的朱棣必须面对新的挑战了,德州的李景隆已经发出了进攻信号,而他一定要去应战,并击败他。对朱棣而言,获得胜利已不是为了夺取皇位,而是为了活下去。
% m# y/ o% k( J  ]& ], L: I: p
. W8 @8 ~2 M. r# _& l& ^/ K  建文二年(1340),李景隆在做好准备后,带领着他的大军出发了,他的目标是白沟河,他将在那里和自己的帮手会合。
3 k( w/ f  u5 E- M  j% L7 X* F
  他的帮手有两个人,一个是武定侯郭英,另一个是安陆侯吴杰。这两个人也算是前朝老臣了,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在即将开始的这场战役中,他们将发挥极大的作用。! q4 y8 d: q1 t) v0 w
' q! U6 E" [2 f& C0 Q
  郭英和吴杰固然是不错的,但李景隆找到的最得力的帮手并不是他们,而是另有其人。
; n3 F  J' x+ N2 ^" J& s9 h0 j+ L4 j: M; j
  就在李景隆准备从德州发动进攻时,朱棣也通过他的情报网络得知了这一军事情报,对于李景隆这样的对手,他并不担心,在他的眼中,李景隆不过是一头羔羊,还肩负着为他运送军需物品的运输大队长职务。& j. G5 z+ `% t  D' f/ w

0 D9 i2 S! p8 w2 ^, Y$ n3 M* B  他轻松的给诸将分配军事任务,而经过前两次的战役,朱棣的军事才能和威望都得到了众人的承认,他们相信只要跟着朱棣,就不用惧怕任何敌人。2 v- R1 U3 g5 p! h, }2 E

0 n* [) I( m2 `# F) e  如以往一样,朱棣还询问了李景隆手下将领的名字,当得知李景隆军的先锋由一个叫平安的人担任时,他的部下惊奇地看到,朱棣那一贯冷静的面容上居然闪过了一丝惊慌的表情。
0 c6 d' }: ?- e! ~' W: ^; p( x+ u2 X( [; f2 K
  应该说李景隆在这次战役中还是做了几件正确的事情,挑选都督平安为先锋就是其中之一。
% V  m' ^, u) ]; u7 p: r" D  e+ ]3 T* _3 }1 o1 a
  平安,对于朱棣而言,是一个极为可怕的敌人。此人不但作战勇猛,而且他对付朱棣还有一个旁人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他曾经是朱棣的部下,并跟随作战多年,十分了解朱棣的用兵方法。+ C: l4 C4 }* \0 ~
! l, h2 i2 q/ @8 x. ^
  平安了解朱棣,就如同朱棣了解李景隆一样,要和这样一个知晓自己底细的人作战,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p8 J3 t4 I7 |4 q. j

0 \1 l: r: a, ~- b8 E, r  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无论对手是谁,都必须打下去,打到底。; }1 G" P" ^0 o7 l7 g' p4 d) a* d; |

! a/ m( A$ [; T+ m9 [0 ]- \8 Y, u  朱棣率领着他的军队向白沟河挺进,当他们到达预定地点时,李景隆已经和郭英、吴杰会师,正等待着他。0 V; K5 o& C$ ^% b

1 g4 F5 S% x$ K6 m  这一次,朱棣看到的是比上次更多的士兵、马匹、营帐,按兵法所布,井井有条。人流来往不息,非常壮观。2 D- e1 n& E1 w6 u" \  \
! {9 V- {6 N6 H) p
  不壮观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次李景隆也准备拼老本了,他一共带来了六十万人,号称百万,一定要击败朱棣。
5 X6 `, T, W- T- l" P( l! ]  D' J' ^
7 _' B* {. g* O+ R  但在朱棣的眼中,李景隆这只羊带领的六十万人并不可怕,在他眼中真正的敌人只有平安。
! Z5 k3 x9 J# E4 J. v. _6 s% q" s$ j1 {9 U3 y
  他特地嘱托诸将:“平安这小子,原来曾经跟随我作战,十分了解我用兵的方法,别人都不要管,一定要先把他打败!”: u$ J; V5 K! {7 r
1 T8 ~7 b8 B3 v0 M0 k
  其实根本不用朱棣嘱托,因为在得知朱棣大军到来的消息后,平安已经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冲锋。9 T: N1 c; K# |  ^
- J7 W$ C+ O9 V. L/ I8 `, m! k
  大战的序幕, H1 B# I# {1 A: P6 _: f
# q9 c8 Y) P/ e  K' s" h
  北军到达白沟河后,在苏家桥宿营,可是十分不凑巧的是,他们正好遇到了先锋平安的部队。平安应该算是一个极其勇猛的人,在战斗中从来都不喊“兄弟们上”之类的话,却经常表现出“同志们跟我来”的道德风尚。
$ E, S# Z8 i1 O! K- X, j0 ~+ h9 `. ~
  这次也不例外,他操起长枪以身作则,带头向北军冲去,在上次战役中有良好表现的瞿能父子看见主将冲了上去,也不甘示弱,紧跟平安发起了冲锋。他们手下的士兵被这一情景惊呆了,愣神后终于反应过来,领导都冲锋了,小兵怎么能呆着不动!2 [6 S" |7 n) L, }' f8 g

9 o" X0 u7 k* ~( g4 f$ x( L4 b/ a  于是平安的先锋军就如发疯般冲入北军营中,大肆砍杀,往来纵横,大败北军。北军也没有想到,在他们眼中一向柔弱的南军竟然如此勇猛,毫无思想准备,纷纷溃退。/ L: u( O+ n% a/ n3 Y1 X: T' h1 I
" }' z2 _- g, e6 _7 S
  刚开战就出现这种情况,是北军没有预料到的,无法之下,他们只得撤退。由此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5 n4 n3 B# r$ `) }3 T% s( j( e% w& ~% g: e" S2 O
  但是北军的噩梦还没有结束,因为另一位将领郭英已经为他们准备了一份意外的礼物。
4 |5 E8 `2 S# W( o9 `/ j7 O0 x3 l( j+ a" {1 W8 m
  郭英从真定出发,比李景隆晚到白沟河,他的军队中虽然没有平安那样的勇将,却携带着大量新式武器——火器。而从史料分析,这些火器可以被埋在土里攻击敌人,那么我们就可以给这种火器一个现代的名字——地雷。7 \9 |: U) d6 y, E9 N

# x$ _; Q& L! v/ @9 J" o0 t! I  在平安与北军交锋时,郭英并没有闲着,他预计到了北军的行动路线,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埋下了大量地雷。当北军被击败并撤退时,他们及时收到了郭英的这份大礼。/ S5 J4 ~5 Y2 o) [: k) k7 z

: |* h. _0 K) z, o" U5 l9 M  可怜的北军并没有探雷器,也没有所谓的工兵,要想过去,只能拿人来排雷了,于是大家一拥而上,踩上地雷的只能算你运气不好,下辈子再投胎,运气好的算是捡了一条命。史载,此战中燕王朱棣“从三骑殿后”,我曾一直为朱棣同志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但综合起来看,似乎并不尽然,此举甚有引人为己排雷的嫌疑。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遨海湾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解决方案专享优惠-3折上云

QQ|手机版|小黑屋|遨海湾超级社区

GMT+8, 2024-11-22 09: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