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5-27 17: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六、准备行动(2) 6 N* ~* e( `$ I& C+ A* J+ {' c; a* A
. W- P) M9 t1 D# I# s+ Y$ }
--------------------------------------------------------------------------------
' f/ f/ m5 y* B2 Z2 F: x 5 s# D v, s" s, K
/ g8 i, S/ k9 |& H- P& I/ J
但是到现在他才发现,如果放纵这个侄子搞下去,自己会变得连穷和尚也做不了。
* H6 @0 {6 a6 }3 y/ g: y" P
( n8 F$ L, {# b 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准备工作,他招募大批强壮士兵为卫军,并进行军事训练,地点就在自己的王府之内。所谓武器的批判不能代替批判的武器,要想造反,拿着木棍农具是不行的,这就需要大量的兵器,打造兵器的动静很大,而当时又没有隔音设备。朱棣在这个问题上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建造了一座很大的地下室,周围树起围墙,并在附近开办了多个养鸡场,就这样,地下室里叮叮当当的敲个不停,外面的人一点也听不见。: F% {9 E2 z4 V0 s4 x
/ F4 k1 @) f1 |. }2 g. a9 _
此外,朱棣还吸取历来农民起义战争中的先进经验,虚心向农民兄弟学习,即在造反前要搞点封建迷信、远古传说之类的东西。为此他招募了一大批特殊人士。这些人被称为异人术士,其实就是街上算命占卜的那些人,他把这些人搞来无非是为了给自己壮胆,顺便做做宣传工作,但他本人也不会想到,这一举措在后来竟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6 e4 a: Q6 _6 z" A' R8 \
# i, p i. t$ B 步步进逼1 D0 c- ?7 w0 N Z. f! ?
5 v t4 u2 P- [5 ?, H8 G& y8 W
建文帝在解决其他藩王的时候,眼睛却始终看着朱棣,因为他也清楚,这个人才是他最为可怕的对手。为了削减朱棣的实力,他先派工部侍郎张丙(上有曰旁)接任了北平市市长的职务,然后任命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掌握了北平的军事控制权。之后他还派宋忠(此名极不吉利)率兵三万,镇守屯平、山海关一带,随时准备动手。
+ l0 H( S5 x# L4 S9 W& Q) a3 ^; C+ V
@ [3 @( V+ H6 T2 t 刀已经架到脖子上了,朱棣似乎成为了板上鱼肉,在很多人看来,他只能束手就擒了。
, X% W/ E1 O7 n6 ~8 |: X
4 i: ^( A8 D4 K# }% ^6 {, W7 Q7 S 然而就在此时,朱棣却做出了一件别人想不到的事情。) i! m) R' T- ?! {) E" A/ Z2 A; l
; ^ S( |. M% O) ^
按照规定,建文帝登基后,藩王应入朝晋见皇帝,由于当时局势十分紧张,很多人都认为朱棣不敢如期拜见新皇帝,但大家万万没有想到,他不但来了,还干出了惊人之举。
7 w/ O) h1 Q, T a% f1 r" S2 B% l7 n
) M. E/ z4 }4 Z# q, y 建文元年三月份,燕王入朝参拜新君,按说来到别人的地盘就老实点吧,可这位仁兄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行皇道入,登陛不拜”。可见朱棣嚣张到了何种地步。
, N: m, B: E4 U0 H5 F7 j& {
" {: M8 c% ]# P& A5 K: c 朱棣的无礼举动引起了群臣的愤怒,户部侍郎卓敬多次上奏,要求就地解决朱棣,建文帝竟然以燕王是自己的至亲为由拒绝了这一正确提议。卓敬气得跳脚,大叫起来:“杨坚、杨广两人难道不是父子吗”?!6 z1 _0 }# a$ e4 K0 t D
( m$ `9 b/ ?3 h$ U 但建文帝仍然拒绝了他的提议。
: f+ a9 G/ C. Q! s0 V) q, @# n0 P$ C/ B
朱棣就这样在京城逛了一圈,风风光光的回了北平。而齐泰和黄子澄竟然结结实实当了一回看客,平日在地图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所谓谋略家就是这样的水平。
: g4 S4 l; G, W0 j' r3 }( d. K9 z: E9 E2 F0 ~1 t
当然,建文帝手下并非都是一些如齐泰、黄子澄之类的人,事实证明,他还是有许多得力部下的。
/ E: h- p- J5 w4 a4 X
& A$ }. |- }5 ]; ?/ _0 n- U 成功的策反$ U& ?) B1 v: u+ u W
# I& a: i" K% O! z5 h5 s
在这场斗争中,建文帝并非不堪一击,他也使用了很多权谋手段,特别是在地下工作方面,可谓卓有成效。) n. f. o. r" D- {3 z
- f/ \( g! Z a1 P' b ?
建文元年(1399)初,朱棣派长史葛诚进京城朝见皇帝,其实这个葛诚也是个间谍,他的真实目的是打探消息,但朱棣万没有想到的是,此人竟然被策反了,而策反葛诚的正是皇帝本人。; B! E8 J2 H f/ Q$ R) I
6 o; Y- P; j2 w" {. T, X 葛诚一到,建文帝便放下架子,以九五之尊对葛诚礼遇有加,估计也亲切地询问了他的家庭收入情况并鼓励他好好工作之类。葛诚十分感动,皇帝竟然如此看重自己!他一时头热,就主动交待了燕王朱棣的种种不法行为和自己的间谍身份。然后他光荣地接受了建文帝地下工作者的称号,表示回去后一定努力工作,并及时做好情报信息传递工作,争取早日将燕王等人一网打尽。4 v" i: `$ l1 h
, a7 Z# c0 O6 F2 r3 a7 u" }9 a4 @
一颗钉子就这样扎下了。4 _1 l! }9 s% h" E9 j4 l
4 ~2 o1 [8 T, T, |; @; ~# A 如果说葛诚是一个小间谍,那么下面要介绍的这位就是超级间谍,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此人并不知道自己做了间谍。# C8 H1 c* |$ D3 A1 b
! g4 j! A! s6 H& u5 r b* L
这个人就是朱棣的老婆,大将军徐达的女儿。
) y9 `( W# a1 N" ^
7 F- d8 O' y- J$ e) n* U2 f
+ `* i+ [' N, F) l5 v4 X: _! R z: Q5 D
将门往往无虎子,如常遇春的儿子常茂,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都是如此。但事情总有例外,徐达之子徐辉祖就是一个例外。他虽然出生名门,却从不引以为傲,为人谦虚谨慎,熟知兵法,而且效忠于建文帝。+ K( K" D/ i" H7 T) k" ]$ @4 X
+ Y9 J1 ^$ p4 J5 j8 a4 V) Z1 I
他利用裙带关系,走夫人路线,在与他的妹妹聊天时了解到了很多妹夫朱棣学习工作的情况,并通报给了一直以来都对朱棣关怀备至的朱允炆。 $ L Q) D& R# ]9 j8 h
: r* L5 D3 ^' k5 ^: J1 ?; G
就这样,朱棣的很多绝密情报源源不断地传到了朱允炆的耳中。
8 ^5 G5 C$ k; n! J0 F3 u0 w( _; W' [0 u$ j
其实在这条战线上,朱棣的工作也毫不逊色,他的情报来源比较特殊,主要是由朱允炆身边的宦官提供的。朱元璋曾经严令不允许太监干政,作为正统继承人的朱允炆对此自然奉为金科玉律,在他手下的太监个个劳累无比又地位极低,其实太监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情感倾向,他们对朱允炆十分不满却又无处诉苦。 + Y) H ~& n X! u8 T
% \5 w! y8 [* w2 Y! D( U$ l6 Z4 N 正在此时,救世主朱棣出现了,他不但积极结交宫中宦官,还不断送礼给这些谁也瞧不起的人,于是一时之间,燕王慈爱之名在宦官之中流传开来,大家都甘心为燕王效力。; b6 Z( U; C3 N n9 t
' ^7 G' @4 d2 T( o- w) V
朱允炆从来有没有正眼看过这些他认为很低贱的人,但他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些低贱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场斗争的胜负。 6 ?4 u. x& B- Q2 v
, b7 q! e- D/ V; P2 s0 k! [7 I( ` 除了这些太监之外,朱棣还和朝中的两个人有着十分秘密的关系,此二人可以说是他的王牌间谍,当然不到关键时刻,朱棣是不会用上这张王牌的,他要等待最后的时刻到来。" k" b+ ^2 o( s( v% z+ i
7 F6 H |0 P- h% k( B$ Y 黄子澄的致命错误
5 k% D* W% q" ^# ^# T' _. {
( x" b; r- l. d6 s# v 四月,朱棣回到北平后,就向朝廷告病,过了一段时间,病越生越重,居然成了病危。这场病并不是突发的,而是酝酿了相当长的时间。因为在即将到来的五月,朱棣有一件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8 n1 `/ }. K1 K3 ]. @( `2 W% t6 O% ] K; Y7 q. K. f; g
五月,是太祖朱元璋的忌日,按照礼制朱棣应该自己前来,但朱棣敏锐地感觉到如果这次再去京城,可能就回不来了。可是老爹的忌日不去也是不行的,于是他派长子朱高炽及另外两个儿子朱高煦、朱高燧取代他祭拜。一下子派出三个儿子,除了表示自己重视此事外,另一个目的就是告诉朝廷,自己没有异心。
& X" O% c& }0 I$ o `1 i, S' v) b% m5 I+ u$ O
朱棣这次可算是打错了算盘,当时的形势已经很明了,朱允炆摆明了就是要搞掉藩王,此时把自己的儿子派入京城,简直就是送去的人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