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3-10 23: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胡维庸案件(12)
: P& e2 b# d1 u* Y 宋朝待遇稍微差点,但是一年假期还是有个几十天的。 y- ~. t: X# B' N: C8 h8 |2 X
到了元朝,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元朝统治者看来,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什么旬休,大休都没有了,大家以工作为重,一年只有十几天休息。, d" E7 r* k5 n, N0 J0 F2 D
终于位置传到了朱元璋的手里,这位仁兄的工作精神我们已经介绍过了,他认为,给你们发工资,让你们管事已经优待了,当年老子连饭都吃不饱,还休息?8 B6 @. x" N" M1 Y2 ]; \
有的官员提出要恢复前朝的休假制度,被朱元璋驳了回去,然后朱元璋规定了休假的制度,倒还真是简单易行,一年休息三天!分别是过年、冬至、本人朱元璋的生日。
* L7 U5 ], e" i/ x2 M# J 还想休几十天,小子们还没睡醒吧!
2 X' T5 y) ]# T 但实际实施后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两地分居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都无法解决,于是后来规定从12月起放寒假,为期一个月,才算解决了部分问题。& g, V! [ ^; `$ w# K( I
如前所述,由于这些制度的规定,朱元璋和官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而官员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要违反朱元璋的这些法典,而朱元璋也不会允许这些事情的发生。这些矛盾累积到一定时候,就会爆发。. O: f3 y: ~( J3 J/ r
一幕历史剧就此开演
# O5 ]+ S1 r9 @7 q
% T- n7 d$ _) d$ M. E' j十六、扫除一切腐败者!(1)
; z. u) c- m7 H2 ? 在所有的恶行中,朱元璋最憎恶贪污,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每当他想起那本该发给自己父母的赈灾粮食被官吏贪污,导致父母饿死的情景,就会忍不住咬牙切齿,这些人个个该杀!, y5 h) m2 W1 v0 ]" t5 P
他要创造一个真正纯净的王朝,一个官员们人人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的王朝。所以他尽一切努力去实现这个梦想。
' |8 i& | e6 Z8 W' V$ f 可是梦想不一定会成为现实
u: V( L4 p/ N7 H 洪武二年,朱元璋曾经对他的大臣们说过这样一番动感情的话:“从前我当老百姓时,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丝毫不理,心里恨透他们,今后要立法严禁,遇到有贪官敢于危害百姓的,决不宽恕!”7 H' b) }4 O8 o
朱元璋是说到做到的,他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 60 两以上银子者,立杀!
- N C' X, I! L 即使在开国之初,60两银子也不是什么大数目,这个命令显示了朱元璋肃贪的决心。
' P6 z! \2 q/ E2 d 为了增加震慑力度,朱元璋还设置了一项骇人听闻的政策。
3 F' K- @( x( v* w! m 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机构设置多有不同,但县衙的布局是差不多的,都有大门、戒石、鼓楼、二门这些结构,但在明朝却在大门和二门之间多设置了一个土地祠。此土地祠切不可晚上去看,着实吓人。
$ _9 `. K' Q# H+ Y5 y8 q$ V 这个土地祠是干什么用的呢,不要吃惊,这个地方是剥皮用的,剥的就是人皮。
. U* a o B# k 原来朱元璋命令官员贪污处死后,还要把贪官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并挂于公座之旁,供众人参观。这个稻草人不是用来吓唬鸟的,而是用来威慑贪官的。
7 s: f! K* |( S 较早享受到这一高级待遇的是朱元璋的老部下朱亮祖,这位朱亮祖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大将,立有大功,被封为永嘉候(侯爵),镇守广州,可谓位高权重。但此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骄狂。
5 @- B4 g, E1 Y# m5 | 当时的番禺县(今广州番禺区)县令叫道同,是一个很清廉的官员,由于执法严厉,与当地的土豪劣绅发生了矛盾。这些土豪吃了亏又拿道同没办法,便拉拢朱亮祖,希望他为自己出头。头脑简单的朱亮祖收了好处,居然就答应了。
; G. G3 s7 n) y1 P9 B5 s 此后,朱亮祖多次与道同发生矛盾,干涉道同的正常执法,还派黑社会暗中设伏,打了道同一顿。但道同并未屈服,与朱亮祖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i' n9 z/ \) Y# X5 R: p' X) J
双方矛盾一步步升级,终于达到顶点。道同抓住了恶霸罗氏兄弟,朱亮祖竟敢动用军队包围县衙,强行将人犯给抢了出来。并且还向皇帝上本,弹劾道同一大堆罪状。
( K" T a2 b& p1 n! o- [6 D 道同终于忍无可忍,也随后向皇帝递送奏章说明情况,但他忘记了朱亮祖有他不具备的优势——快马。$ p6 |5 M, U$ Z' j& @* N( U2 b
道同派人送奏章的马是驿站的马,而朱亮祖使用的是军马,朱亮祖也料到道同会告状,于是他派人挑最好的马,飞快的赶到京城,狠狠地告了道同一状。朱元璋是个头脑容易发热的人,一看了朱亮祖的告状信,就立马派人去斩杀道同。( E7 J5 ^) N* D" q; i; b
就在朱元璋发出命令后不久,道同的奏章就到了,朱元璋一对照就发现了问题,连忙派人去追,然而已经来不及了,朱亮祖就这样杀掉了道同。0 Z6 {8 N6 l4 O6 m6 P
道同为官清廉,家里没有钱,他死前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母亲无人供养,便委托好友赡养他的母亲,然后从容就死。) [6 h, k) `& Z* q; x( j- l" G
他被杀时,无数百姓前来送行
5 U* `5 L# q/ I: @# S; W' r! H! z8 y 公道自在人心
" X, m; I9 O1 u6 g2 V 朱亮祖得意洋洋,自己终于斗倒了道同,他和那些土豪恶霸可以高枕无忧了。
2 B' j' ~6 w( P: y 话虽如此,但朱亮祖仍然有些不安,他跟随朱元璋打过仗,深知此人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性格。不过道同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知县,而自己却是开国大将,御封侯爵,想来朱元璋不会为了一个芝麻官对自己下手的。! Q% o* _6 Q% i
朱亮祖的估计似乎是对的,过了一段时间,始终未见朱元璋有何反应,他终于安心了。' g1 u- H4 {9 K% E
话虽如此,但朱亮祖仍然有些不安,他跟随朱元璋打过仗,深知此人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性格。不过道同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知县,而自己却是开国大将,御封侯爵,想来朱元璋不会为了一个芝麻官对自己下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