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5-27 17: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制度后的秘密(1)
; D& W3 f) ^9 f( N' M1 w6 x
* S, g) Z: Y6 I1 d--------------------------------------------------------------------------------
& S: W6 S) O+ P3 p2 W % O; {* o8 L: o& ~; c, A K& I
`; d q8 p( X, V2 d e 上面我们介绍了朱元璋时代的一些重大事件,是时候对明初的制度作一个概括性的介绍了,这些制度对整个明代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制度背后隐藏着一个秘密,而这个秘密就埋藏在朱元璋的心中。1 d1 P+ u) r7 k7 w
. s5 V9 p; ~; W0 H 朱元璋和明朝法制建设
8 w$ S" ^* D/ m. x9 D
# A, W" D T8 }2 X% M u+ t1 V 说起法制建设,大家可能很难把这个现代化的观点和封建君主联系起来,但朱元璋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不但制定了完备的法律,还成功的普及了法律。
, U) M7 _ ?& g2 t1 l5 n. W: d# W. L: n8 {: V' h
我们之前说过,朱元璋制定了《大明律》,并规定了五种刑罚,分别是笞、杖、徒、流、死。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小竹棍打人、大木板打人、有期徒刑、流放、死刑。当然按照朱元璋的性格,他是不会满足于这几种处罚方式的,这五种只是正刑,另外还有很多花样,之前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多讲了。- Y, ^% i7 u7 M0 e# }& v
0 l/ K! K% |( C( D* x+ s 而在明初的普法教育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大明律》,而是一本叫做《大诰》的书,这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呢?为什么它比《大明律》还重要呢?
$ D7 k# t6 Q/ O. w3 I; w6 {
* m$ V1 s& r0 l1 |; M 所谓《大诰》是朱元璋采集一万多个罪犯的案例,将其犯罪过程、处罚方式编写成册,广泛散发。那么为什么朱元璋要推广《大诰》而不是《大明律》呢?只要细细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朱元璋确实是个厉害的人物。, a. D: X2 w! Q# |; l8 B+ e0 C& A, R, c
" D6 L( n" d( A4 f1 Z/ l
根据法理学的分类,《大诰》采用了案例,应属于判例法,这么看来朱元璋还颇有点英美法系的倾向。朱元璋正确的认识到,要老百姓去背那些条文是不可能的,而这些案例生动具体。个个有名有姓,老百姓吃完了饭可以当休闲读物来看,就如同今天我们喜欢看侦破故事一样,更重要的是,里面还详细记述了对这些犯人所使用的各种酷刑,如用铁刷子刮皮、抽肠、剐皮等特殊行为艺术,足可以让人把刚吃进去的东西再吐出来,然后发誓这辈子不犯法。 I2 F' K: H- C- T9 L) R
$ A7 V4 p0 l2 _
把犯人的罪行和处罚方式写入《大诰》,并起到警示作用,实在是一种创举。 Z1 ~0 o7 T$ o5 G7 S$ ?* H; g
P5 E* [+ U4 E9 \: p z* m0 m0 ` 但问题还是存在的,因为当时的人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文盲占人口的大多数,没有希望工程,读过小学(私塾)的已经很不错了,大家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城门口贴着一张告示,一个人读,无数人听,并不是因为读的那个人口才好,而是由于大家都不识字,这是符合客观事实的,老百姓素质低,即使是通俗的案例也很难普及。
7 L' I+ o6 [( l* l6 p6 z
: J$ [- i5 t' x6 C7 J+ v 朱元璋再有办法,也不能代替那么多的老百姓去听,去读。这实在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奇人就是奇人,朱元璋用一个匪夷所思的办法解决了问题。& m( e; l. N3 I+ ^; _* {. q
: N7 v; x1 \: N 他的办法具体操作如下:比如张三犯了罪,应该处以刑罚,县官已经定罪,下一步本来应该是该坐牢的去坐牢,该流放的流放,但差役却不忙,他们还要办一件事,那就是把张三押到他自己的家中,去找一样东西,找什么呢?
9 x9 W; i6 B) J: k& @; R: j. \8 L/ H8 i$ M1 [; j
就是这本《大诰》,如果找到了,那就恭喜张三了,如果本来判的流放,就不用去了,回牢房坐牢,如果是杀头的罪,那就能捡一条命。7 r$ H6 p. P, ^/ _0 |; q# Y& n3 d; e
. b1 n& o- \) I% D. ], U% X
反之,家里没有这本书,那就完蛋了,如果张三被判为流放罪,差役就会先恭喜他省了一笔交通费,然后拉出去咔嚓掉他的脑袋。
5 O+ X! h6 T q+ K2 H" t& W" `
/ z8 S* D: [' _8 C, c; Y 其实从法理上说,家里有这本书,说明是懂得法律的,按照常规,知法犯法应该是加重情节。不过在当时而言,这也算是朱元璋能够想出来的最好的方法了。6 y& o* d9 K4 |: r3 F
) Z2 K& [( Q! o% U+ n1 d
朱元璋通过这种方式成功的普及了法典,虽然具体效果不一定很好,但他毕竟做出了尝试。: H( D8 ^& [2 J; K
b# T. u9 Q+ L1 n* J 朱元璋的特殊规定
; E* u! l) B% D
, f; k7 C* m; B% O* W 在洪武年间,朱元璋规定了很多奇怪的制度,如果要都写出来,估计要十几万字,这里只简单介绍其中几种。不要小看这些制度,在这些制度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含义% H% ]% u0 {' O) F; d. {
: c0 t! w7 G0 U/ C1 y+ C9 ?
在那个时候,人去世是不能随便说死的,要先看人的身份,具体规定如下:
. a/ n3 B$ t' e/ Q
7 H# h9 l2 g! y' q9 N$ G 皇帝死称崩、公侯贵戚死称薨、大臣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才能称死。" q1 S- h, v0 K
/ l2 r6 a% M$ t! j 这个规定给人们制造了很多麻烦。比如当时官员的丧礼,摆出灵堂,众人祭拜。当时有很多人都搞“撞门丧”。所谓“撞门丧”是指祭拜的人和死掉的人不熟,有的根本就不认识。但同朝为官,死者为大,无论好坏都去拜一拜,具体操作过程如下:8 p" H0 E9 p) m
- w- t; V, F' l; u
进到灵堂,看清神位位置,如果不认识这人,就要先记住神位上的名字,然后跪地大哭:某某兄(一定要记准名字),你怎么就死了啊,兄弟我晚来一步啊7 _" `9 A/ E) z) V H; J* I) T
+ r6 _5 o) [) L' F 如果你这样说了,大家就会怀疑你是来砸场子的,你祭拜的是官员,怎么能用庶民的说法呢?- A: D5 o. Y/ R( j) ~# P k
/ q7 }3 B# n- ~8 C4 P. `
正确的方法是这样的,进到灵堂,先去问家属:您家老爷前居何职?, y: ~1 k, n9 q* o
! p2 q, I8 K3 ^3 x, _/ W 家属回答:我家老爷原是兵部武选司郎中。
+ s2 L2 S6 p- Z: E3 l k& a6 v
8 }5 e, y- \7 x' ?) x 这时心里就有底了,这是个五品官,该用“卒”
2 y, w( G4 K& v, [1 X) P$ O$ B2 L! G2 f
那就拜吧
+ L' T# x) T6 p+ q% d; U$ Q' X2 v# t% b
别忙,还要再问一句:您家老爷可有世系爵位?
, R! J1 `. I6 Z' D. C& ?
( F' y1 C, G6 T5 U/ p! j5 F9 `5 g 家属回答:我家老爷袭伯爵位。) A! P2 ]# L/ N: u6 w) d
/ o7 P7 J7 s. P2 ?( Z8 {0 h 还是仔细点好啊,差点就用错了。这时才能去神位前,跪地大哭:某某兄,你怎么就薨了啊,兄弟我晚来一步啊
8 x8 ]; n0 ]: C: L' N6 l1 k- N$ k6 o `# x# D$ @
大功告成,真累啊6 _$ l# Z$ N. A" M
" m# L8 ^: S, b. C 其实称呼上的规定前朝也有,但并没有认真执行过,而在洪武年间,如果违反这些制度规定,是会有大麻烦的,除了称呼外,当时的老百姓也被分成了几个种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