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9-3-13 23: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冤案(7)
$ C7 [+ p- w! Y2 o* D2 f6 v1 G, \0 u 他们向朱元璋奏报,最近出现星变,是不吉利的预兆,然后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当移大臣”。
% I, \5 [: E9 Y 要什么来什么,真是不能不服啊。; x* t6 a5 R1 Q6 E+ Y/ m4 ]
李善长活到头了,别说什么铁券,就是钻石券也救不了他。
, s1 {7 V4 d) V$ H E, V& [ 追随你几十年,终于到了终点,我不能再陪你了,自己走完这条路吧。
+ B! z0 u6 w/ X# q E 不管怎么说,李善长都没有谋反的理由,他的儿子娶了公主,他本人不但是朱元璋的亲家,也是第一重臣,即使胡惟庸谋反成功,他最多也只是第一重臣,有谋反的必要吗?
% [6 G" D6 M7 a3 C& G 朱元璋自然知道李善长没有必要去谋反,但他却有必要杀掉李善长。 q7 @, d# O" ]* K6 _$ _( V
念及李善长跟随自己多年,在临刑前朱元璋见了李善长最后一面。
" v, ^2 n% p# K 朱元璋坐在自己的宝座上,看着跪在下面的李善长
* a! u2 H6 E& C- A- `; b& [ s 这个人曾经是我最信任的部下,现在我要杀他
4 d& p2 o% m* X, t1 s( K, Q 李善长跪在地上,抬头望着朱元璋
+ u0 d4 t; t0 Z. e4 C 这个人曾经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现在他要杀我' L! J* i0 T. M) Y! r
还能说什么呢,什么都不用说了
" ]' M( g7 o; p1 f. C" P" N 李善长看着朱元璋,几十年前,他投奔了这个人,他们彻夜长谈,相见恨晚,共同谋划着将来的远大前景。那一年,李善长四十岁,朱元璋二十六岁。$ P8 K7 {* l& M
他向现在的皇帝朱元璋叩头谢恩,走出了大殿。
1 h! A6 x1 N9 n" J/ x* [5 e 李善长走上了刑场,他最后看了一眼天空
0 o& A- S8 `2 } 今天的天气真好,天很蓝
0 e1 Y/ S! ~# _3 K, {/ |! M 他突然想到,三十六年前,他走进朱元璋军营的那天,似乎也是个晴朗的天气。
9 s4 n8 c, S9 G! Z& n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杀李善长,夷其三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