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4 11: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 5 ]& A( N$ e( j4 E1 _1 K
2 G) I) P2 v' `# L! ]# q0 {0 }
--------------------------------------------------------------------------------
/ H; N8 F7 ]# r. ` I) O# ?
7 s/ \: n: {* |
, g9 g1 U. z6 v( d. S' b 我可以保证,绝对没有戏弄大家的意思,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用两个字来回答:
4 l) N0 ], i3 ^8 J$ B) _
9 y2 i* n( G9 ^. h( H s$ r 不通
; x0 M5 B1 d% a: [# R
" N! {* _' u: R6 o" E3 y$ u [" Q# J 在当时,从南方主要产粮区到北方的河道是不通畅的,运河栓塞,河流改道给当时的河运带了了极大的不便,除非明代的船只是水陆两用型,否则想一路顺风是绝对不可能的。明太祖朱元璋就在这上面吃过大亏,想当年他老人家打仗的时候,需要从南方向辽东、北平一带调集军粮,但河运不通,无奈之下,只好取道海路,经渤海运输,绕远路不说,还因为风浪太大,很不安全,十斤军粮能送到一半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7 T1 F6 X' D, l6 Q# m( U
+ u, e$ {5 O. D( b4 N, J 可是修整河道决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提出的事情,大家应该还记得,元朝灭亡的导火线就是治理河道。水利工程无论在哪个年代都绝对是国家重点投入的项目。需要大笔的金钱和众多的劳力。而且万一花钱太多,动摇了国家根本,问题可就严重了(隋炀帝的京杭大运河就是例子),所以这件事情和修书一样,不是强国盛世你连想都不要想。
7 t; E; g3 `: Q+ T# V3 W/ X \4 |3 }8 Q
朱棣的时代就是盛世。
$ ~# |, p1 }9 d2 s) g% s9 h" L2 P
5 q. Q6 y9 B4 L9 F7 k 经过洪武年间的长期恢复,加上朱棣正确的治国方略,当时的明朝已经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完成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永乐大典也修出来了,搞点水利自然不在话下。
; O( }( w- _2 \" A6 K2 s
. B" }& r2 c6 P2 _; s- F% B 永乐九年(1411),朱棣命令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以保证河道的畅通,宋礼是一个很有能力的水利专家,他完成了任务,此后漕运总督陈瑄进一步疏通了河道,从此南北漕运畅通无阻,所谓“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粮食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 , M4 _% J4 t2 S& l* \
. j; I4 f) l+ ]. b2 o$ S4 r
而迁都的其他工作也一直在紧张地进行之中,中央各部门的办公单位早在永乐七年(1409)就已经修好,而京城的建设工作于永乐十五年开始,一直进行了三十余年才结束。
& }* x5 f& g8 @2 P7 V/ p7 Q
& \2 ~8 r/ g6 p2 j/ V# c s8 R 眼见机会成熟,朱棣于永乐十九年(1431)正式下令:迁都! # _( e$ w0 f) ^
7 B T9 b4 A7 f/ M' D' H1 e d+ r
原先的京师改名为南京,北京作为明帝国新的都城被确定下来,从此北京这个城市正式成为了明朝首都,并一直延续了二百余年,但它的历史却并未随着明朝的灭亡而结束,相反,它一直富有生气的存在和发展着,并最终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 i+ f, n6 l1 }4 W9 l Q
3 w* L+ H! S4 y0 z 当今天的我们徜徉在北京这个现代化都市,看着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时,不应该忘记,正是五百多年前的一个叫朱棣的人奠定了这一切的基础。
7 X! h9 I, }) o! @- {+ \) B! e
9 M3 z' ~3 W4 n 要说明的是,朱棣在建设北京时,是有着相当的现代意识的,他十分注意城市的整体规划,分别修建了数条主线和支线,把北京市区规划成形状整齐的方块,并制定了严厉的规定,禁止乱搭乱盖,还铺设了完整的下水道系统。
; Z: s0 y J1 J0 L
5 e' L. w" t+ ]. B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故宫和天坛等北京著名建筑,都是朱棣时代打下的基础(此后清朝曾经整修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它占地十七万平方米,征用无数劳力,用了二十年完成,它原先只是供皇帝居住的地方,老百姓绝对与之无缘,也没有买票参观这一说,但这并不能影响它在历史上的地位。现在故宫已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5 z. t- a* b7 a- `
$ R( e7 _# S' i/ a3 F" u7 y" e
无可否认,这正是朱棣的功绩,不能也无法抹煞 - D3 J, p# |/ ~
& X; {! M" y' U& l( z. r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迁都决不是一帆风顺,众人响应的,实际上,根本没有几个人赞成朱棣的这一决策。 6 ]0 q9 g; M0 j
* N' v2 y/ V0 J" `7 @ 原因很简单,除了朱棣靖难带过来的那些人之外,朝廷大部分大臣都是长期在南方生活的,老婆孩子都在南京,狐朋狗友、社会关系也都在这里,谁愿意跟着朱棣去北方吹风?
7 R0 y8 g. U- I1 k9 `
+ q M( H. J8 i; M 恰好在迁都后不久,皇宫发生火灾,而且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自然灾害,当时人们称为“天灾”,大臣们自然而然的就把这些事情归结为——都是迁都惹的祸。
8 u0 l% h# F3 w$ b! A7 S6 T7 x1 V# C: i4 W) W8 W, b" D3 [
朱棣为人虽然够狠够绝,但毕竟自然科学理论知识修养不足,他也有点慌乱,便向群臣征求意见,以便弥补过失。 : p- s8 @5 P; J; ? d$ E
' ^4 h- e7 Y4 @+ `- k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大臣们却借此机会对他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 R" q' y/ k/ [% E( { t4 {- A% x8 z( z
; L3 B) I% E6 ]3 {2 E 许多大臣上书,陈说迁都的害处,并表示之所以有天灾,就是因为迁都造成的。其中主事箫仪的言辞最为激烈,史料记载“仪言之尤峻”,至于他到底说了些什么并未列出,但估计是骂了朱棣,大家知道,朱棣从来就不是个忍气吞声的人,他的回应也很干脆,直接就把箫仪杀掉了。 8 x! R1 n- U- @6 i4 d0 |" P8 x
9 O; u0 `6 f& t: N# t, ]5 G, F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要知道读书人可不是好惹的,自幼聆听圣贤之言,以天子门生自居,皇帝又怎么样?怕你不成?
+ M* o0 C) {) T: m# K2 J, K" G9 G* _. _2 ~9 o1 |
于是众多大臣纷纷上书,言论如潮,还在午门外集会公开辩论,说是辩论会,但会上意见完全是一边倒,其实就是针对朱棣的集会,如果换个一般的皇帝,看到如此多的手下反对自己,很可能会动摇,但朱棣不是一般的皇帝,他坚持了自己的看法,坚定了迁都的决心。
# \, t" f x: {8 c3 f
9 s# P! K1 M h7 p “你们都不要再说了,迁都是我做的决定,一定要迁,我说了算,就这么办了!” + u3 [" w. b+ l, X# m
. n7 W" q! K* {& H" G+ B7 N 朱棣这样做是需要勇气的,他在反对者占多数的情况下,还敢于坚持观点,毫不退让,事实上,很多大臣提出的意见也是很中肯的,如迁都劳民伤财,引发贪污腐败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历史将会证明,朱棣的选择是正确的。
1 @% i% z2 v1 x1 I8 A* T) `" ]7 ?* g1 J7 h0 y& q
在历史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十分有水平的人物,他们能够在形势尚不明朗之前预见到事物将来的发展,如诸葛亮在破草房里就能琢磨出天下将来会三分等,但诸葛亮的这种琢磨是不需要成本的,即使他琢磨得不对,也没有人去找他麻烦。 4 s! p4 q) v+ q% }
7 m) {& c+ }) n# _4 o! | 容易出麻烦的是抉择,也就是说,必须牺牲某些眼前的利益去换来将来更长远的利益。这种抉择往往是极为痛苦的,因为眼前利益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长远的利益却是看不到的,就好比你让大家丢下手中已有的钞票,跟着你去挖金矿,金矿固然诱人,但是否真有却着实要画个大问号,你说有就有?凭什么? : f: r8 ]) m) Z0 r
- i6 d' [, [ E, Q4 K4 l
一百多年后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就是栽倒在这种抉择上的,因为那些大臣们宁可抱着手上的那点家当等死,也不肯跟他去走那条未知的道路。 1 [; {5 P* p; @6 F! A
+ |4 y. Y) ^( }
朱棣就是这样一个很有水平的领导,也是一个敢于抉择的领导,他知道迁都是一项大工程,耗时耗力,但他准确地判断出,影响明帝国的长治久安的最大因素就是北方的蒙古,要想将来平平安安过日子,就必须舍弃眼前的利益,迁都北京。否则明朝将难逃南宋的厄运。
6 |2 A* }2 Z+ n% t& h& E5 k3 D6 P' g2 q
与张居正相比,朱棣有一个优势——他是皇帝,而且还是一个铁腕皇帝,一个敢背骂名我行我素的皇帝,所以他能够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所以他终于完成了迁都这项艰难的工作。 # \1 _7 F+ c7 W- e5 Y, e
8 \) N- {( V; }* z$ k2 p5 a! ]0 m 朱棣迁都的行为招致了当时众人的反对,很多人也断言此举必不可行,但十九年后站在北京城头遥望远方的于谦应该不会这样想。 ( d" @5 }8 ?8 P7 v
! R9 P5 ]& G; U7 I 历史才是事物发展最终的判断者,在不久之后,它将毫无疑问地告诉每一个人:朱棣的抉择是正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