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住遨海湾
搜索
网站解决方案专享优惠-3折上云
楼主: 踏浪行歌

[历史] 有趣《明朝的那些事儿》四卷全集--TXT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27] 八、可怕的陈友谅
2 [; B) ~6 ?$ o   陈友谅在杀掉倪文俊后,以所谓匡扶之功成为了天完国的第一重臣,他的能力也充分表现了出来,他知人善任,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更为难得的是,他是一个很有带兵才能的人。 汉高祖刘邦问过韩信,自己能带多少兵,韩信告诉他只有十万,这件事充分说明了兵不是越多越好,关键看在谁的手里,怎么使用,而陈友谅的能力远远不是十万兵可以包容的。 与他相比,徐寿辉就差得太远了,这个人确实是个好人,但除了好人,他什么也不是,陈友谅每天看见徐寿辉高高在上的坐在宝座上就来气,这个废物为什么坐在上面,我还要向他请示,当这个念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时,思想中的图谋就将变成行动 要除掉徐寿辉很容易,但之前一定要先解决他的那些明教兄弟,第一个就是赵普胜。 于是,不久后,赵普胜以图谋不轨的名义被杀掉,丁普郎和傅友德不是白痴,看情形不对,就溜了,跑道朱元璋处继续当差。 此时的徐寿辉真正成为光杆司令,是陈友谅手中的棋子,于是在几乎所有的历史书中都出现了这么一段奇怪的描述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徐寿辉在陈友谅的挟持下进攻朱元璋。 进攻,还是被人挟持的,做皇帝到了这个地步,还不如死了好 徐寿辉并不想死,他把权力交给了陈友谅,只是希望活下去。 陈友谅是属于那种“卧榻之前岂容他人酣睡”的人,他绝不会放过徐寿辉。
9 F  p6 x- V/ |" j/ M3 U. a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六月十六日(够精确),陈友谅率领十万军队顺江而下攻克朱元璋的采石,他邀请徐寿辉去采石城的五通庙拜神,徐寿辉一向对这些活动很是热衷。于是他应邀来到了庙里。 当他来到庙里时,陈友谅正站在窗前,身边站着两个卫士,外面下着很大的雨 陈友谅没有理他,徐寿辉多少有些尴尬,他走到陈友谅身边,以一种近乎讨好的语气说道:“我们就要打下应天了,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1 O4 Q6 D9 @+ Z3 u
  陈友谅没有回头,只是淡淡的说:“可惜你看不到那一天了。” 徐寿辉懵了,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一天的到来,但当它到来时,还是那么残酷。 两个人都不说话了。
) l( Y/ n6 Q1 @4 t, s  死一般的沉默 徐寿辉的汗和眼泪都下来了,他心中的恐惧就像一只大手将他拖入无底深渊。 % L# M- i% G: g+ g# f: l
   “我把皇位让给你,我做平章,你看这样行吗?” 3 ?# `2 [8 I  p, `) Y% U3 i% }
  陈友谅终于回头了,他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徐寿辉,说出了他一生中听到的最后一句话,“你是怎么在这个乱世上生存下来的?”
9 ~0 q* y2 A& h# J+ `7 v: F" n( f  卫士上前,从预先准备好的铁锤打碎了徐寿辉的脑袋。**W*W*W*N*B*T*I*E*C*O*M****N*B*帖*网**
1 U# f% _+ K9 f- J  徐寿辉倒下时最后看到的是陈友谅那冰冷的目光。 卫士们洗干了前任老板的血迹,布置好大殿,因为这里马上就要举行新皇帝的登基大典。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六月十六日,陈友谅在暴风雨中,于五通庙登基为帝,定国号为汉。 这就是乱世的生存法则,徐寿辉,你不懂。 " T4 ~$ F  _/ R0 o1 E4 ~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28]
4 s! `3 o. \. R  w+ s+ \& L" \. ]  陈友谅虽然算是个不折不扣的不讲道义的人,但他却是一个敢做敢当的人,他的大汉国的年号是“大义”。 (*)N BtiE.cOm 遨海湾社区 整理
- ?! F% b$ n5 Q: Z; O  真是够狠,弑君夺位的人居然敢把自己的年号取名大义,这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信息,这是一个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在他眼里,什么仁义道德都是狗屁,你们不是不耻于弑君的行为吗,道学先生们,我就做给你们看看,我的年号就叫大义! 诚然,这样的一个人是难于对付的,要对付这样的人,君子的做法是不行的,守规矩是不行的。
7 S+ L7 p+ N6 t: [! |  谁能够对抗这样一个可怕的人 看来只有朱元璋了 / u9 i2 x8 k& X  k9 J: K
  在朱元璋攻占应天后,陈友谅和张士诚都感觉到了这个对手的潜力。他们都是非常厉害的人,谁对他们威胁最大,他们的心里很清楚。虽然朱元璋还很弱小,但绝不能小看他。 但是陈友谅当时并未掌控天完国的政权,所以最先与朱元璋发生冲突的是张士诚,双方从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克应天后,就没消停过,大大小小打了上百仗,朱元璋对张士诚极为头疼,自己只是占了点地盘,干嘛总和自己过不去,本来兵力已经不堪敷用,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同年六月,朱元璋的部将投降了张士诚,此时朱元璋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6 V* Q. e# X" Z
  他要和张士诚谈判,并写信给张士诚,大致内容是:我是贫苦农民,你是私盐贩子,大家都是苦人啊,干嘛非要打我呢,咱们两家和平相处吧,时不时去串个门不是很好吗。 朱元璋这样做是因为他已经和徐寿辉开战,两线作战非常不利于他,可张士诚也不是等闲之辈,看出了朱元璋的计谋,他回信给朱元璋,大意是:你是从哪里来的就滚回哪里去,我已经和徐寿辉约好,非灭了你不可。 谈不拢,那就打吧 同年七月,张士诚大举进攻朱元璋控制的镇江,朱元璋早有准备,命令当时手下的王牌将领徐达和常遇春应战,大败张军于龙潭,然后猛将常遇春一路打过去,到了第二年(1357年)攻克了常州,之后在攻克宁国的战斗中,常遇春充分继承了夏侯敦受伤不下火线的精神,身中三箭(贯通伤)仍然坚持作战,又攻下了宁国。张士诚一败涂地。 其实张士诚的军队战斗力并不差,人数也多于朱元璋军,但却惨败,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得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结论。 常遇春 常遇春跟随朱元璋的时间并不长,他于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攻克和州的时候才来投奔,虽然晚来,他却一点也不客气,开口就说,我到这里来就是当先锋的,把先锋印给我吧。 * x, I# B8 j& L& {! S
  朱元璋见过的狂人不少,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狂的,他很生气的说:你小子不过是个吃不饱饭的难民,到我这里来混饭吃的,我怎么可能给你这样的官位呢(明史纪事本末)。常遇春却笑着说:你等着看吧 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在朱元璋攻克采石的战役中,元朝军队在岸边列阵,朱元璋的水军无法靠近,看着干着急,正在此时,常遇春的船只经过,朱元璋顿时想起了他的话,对常遇春大喝道:小子,你不是要当先锋吗,现在是时候了!常遇春应声奋勇向前,单枪匹马持长戈向岸边元军刺去,元军接住了他的长戈(遇春应声,奋戈直前,敌接其矛),却没有想到常遇春的目的正是在此,他手握长戈顺势跳上了岸边(这似乎是个撑杆跳的动作),连杀数人开辟了滩头阵地,后面士兵一拥而上,占领了采石。 此战后,朱元璋重新认识了这个叫常遇春的年轻人,并亲自授予他总督府先锋的官位。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29]
* U9 u  n. p' t; l, [$ X  Y  常遇春是个天生的先锋材料,他善于使用骑兵进行突破,选择进攻位置准确,能冷静判断战场形势,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武林高手,个人武艺也甚是了得,这一优点在后来起了极大的作用。 但他也有个致命的弱点,他嗜好杀戮,而且是最不道德的那种——杀降 古语有云,杀降不祥,从道义上说,对方已经投降,再动手似乎就不那么光彩,可他偏偏嗜好这个,这个嗜好也为朱元璋惹来了大祸。 九、决战不可避免 朱元璋击败了张士诚后,便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徐寿辉身上,但他明白,自己真正的对手并不是那个虚有其表的徐寿辉,而是他背后那巨大阴影——陈友谅 在这段时间里,朱元璋做出的两个决策使得他成为了最终的战争胜利者,第一个决策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正是这个决定让他避开了天下人的注意,当其他农民起义领袖帝王思想膨胀,扯张虎皮做大旗,锅里没几两米就敢开几千人的饭时,朱元璋充分利用了时间,不断发展自己的实力。 另一个决策是在陈友谅和张士诚两个人中间拿谁开刀,当时大家普遍认为张士诚比较弱,希望先对付他,并利用占据的江浙一带土地扩张自己的势力,从而与陈友谅决战。应该说这个决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正确的,但朱元璋在此时体现了他的天才的战略眼光。 在实际决策中,不受他人,特别是多数人的意见的影响是很困难的,当许多人众口一辞时,很多人都会从大流,甚至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而朱元璋用他的智慧告诉了人们,真理往往是站在少数人一边的。 朱元璋对他的谋士们说,你们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你们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张士诚的特点是器小,陈友谅的特点是志骄,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如果我进攻陈友谅,张士诚必然不会救他,而进攻张士诚,陈友谅就一定会动员全国兵力来救,我就要两线作战,到时就很难说了。 精彩!真精彩! 如此之见识,此人不取天下,何人可取! 0 G9 Z1 l. e% P8 r- R$ v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0] 大战的序幕
; Y. a# U8 z* [1 ?" ~+ d" |  无论怎么躲避,决战这一天终究会到来,这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共识。 ,,W,W,W,,N,B,T,I,E,,C,O,M,,,N,B,帖,网,,, / h' {, c1 V0 i" L
  至元十九年(公元1359年),陈友谅已经完全控制了天完国,他的兵比朱元璋多,训练水平也比朱元璋的士兵高,更要命的是,他的长处正是朱元璋的短处——水军 陈友谅占据了湖北和江西,也就是说,他占据了长江上游,而朱元璋占据的应天是下游,必须要仰首而战,由于他们正好在一条水路上,水战就成为不可避免的战争方式。朱元璋一再避免决战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虽然朱元璋不懂物理,但他也知道拿渔船去和战船决战于水上,无异于自杀。 恰在此时,一件事情的发生使决战提前爆发了。这是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 于aosea.com [遨海湾社区*]
% Z' |' B* n* X& J, H5 |* E  至元十九年(1359年)11月,常遇春率部攻克池州,陈友谅大为吃惊,准备安排部队夺回,但事情泄漏,朱元璋有了准备,命令徐达与常遇春采用伏击方式作战,常遇春与徐达在九华山下设伏,打败了陈友谅的军队,并俘获了三千人。 此时,常遇春的老毛病犯了,他对徐达说,我要杀掉这三千人,徐达坚决不同意,并表示要上报朱元璋,但他没有想到常遇春胆子大到惊人的程度,竟敢不经过请示,连夜将三千人全部活埋了! 0 B) n5 t; }& n2 j% _
  常遇春杀降是有目的的,他留下了几个人没有活埋,让他们回去给陈友谅带去了一句话 我是常遇春,是我打败了你! 麻烦大了。
( B: o5 |" ]' b3 b. |7 ]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1] 1 g: _0 c1 k# T7 e1 O0 g. O
  陈友谅的愤怒 陈友谅真的愤怒了,自他从军以来,没有人敢再欺负他,在他面前总是畏畏缩缩的,常遇春何许人也,居然敢向自己挑衅! 他终于动手了,这次不再是小打小闹了,打到应天,把朱元璋赶回去种田!
' A& Z2 c) T2 U8 j; x& C9 t  当然这是朱元璋所不愿意看到的   G8 Y% p8 n$ R" [
  这次常遇春是真的把狼招来了。
/ U# J$ m, x5 n  i+ T  至正二十年,陈友谅率领他全中国最强大的舰队向应天进发,他的战船名字十分威风,在此要详细说说,分别是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鳖等,就差取名为惊破天了。 船名威风,那么战船呢,应该说战船也很厉害,这些战船大都有三层楼高,各种火炮齐备,用这样的船来与朱元璋的渔船打仗是不用攻击的,只要用撞就可以了。 ) c- z! b% [5 [# {; x: N
  陈友谅在攻击前通知了张士诚,让他夹攻朱元璋,然后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命令他的无敌舰队向应天出发。
  i% E3 i- d% r! o  u  陈友谅指挥作战有个很大的特点,这个人似乎从来不去仔细研究作战计划,而是率意而为,打到哪算哪,这个特点也一直让他为军事专家所垢,但客观看来,这正是他的作战特点,也是他的指挥艺术的精华之处。
" |: I  l8 `2 Z1 |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要攻击什么地方,敌人能知道么?碰到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谁能顶得住?朱元璋就吃了他的亏。
* b* f( [: x$ Y7 i7 N( K& s5 r- x  当朱元璋得知陈友谅率领大军攻击时,陈友谅的舰队已经攻占了军事要地采石,速度之快,让朱元璋咂舌,而应天最重要的屏障太平现在就孤零零的屹立在陈友谅的十万大军面前,由于没有想到陈的汉军攻击如此迅速,城内只有三千士兵,由花云任统帅,陈友谅在攻击太平的战役中充分显示了他的舰队的可怕实力。 他并没有让士兵去攻城,只是让士兵将船只开到太平城靠江的城墙边,用短梯从容的爬上了城头,一举歼灭了三千守军,当陈友谅的汉军从城墙爬下来时,很多守军还没反应过来,呆呆的看着汉军,他们无论如何想不通,这么高的城墙,还有长江天险,难道这些人是飞过来的?!! 太平被攻破了,应天就像一个赤裸的孩子,暴露在陈友谅的利剑下,陈友谅已经杀了徐寿辉,成为了皇帝,现在他的目标只有朱元璋,仅有一万水军,看似不堪一击的朱元璋 天下已经在我手里!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2] 3 S+ f% F0 ]5 w8 _& L
  看来上天要抛弃朱元璋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没有赢的希望,每次当他到玄武湖看到那些破烂的渔船时,总有想一把火把这些垃圾烧掉的冲动。 0 j  t* G# r0 p1 m5 O: A- ?% X$ k( V
  但事情总是有转机的,就在陈友谅大军南下之前不久,上天送了一份大礼给他,这份大礼是一个人。 天文学很重要 至正二十年(1360)四月,朱元璋的部下胡大海攻下了处州,胡大海是一个爱惜人才的将领,他听说附近有几个隐士很有才能,便派人去请,所谓隐士,是指神龙见首不见尾,别人已经吃完午饭,他还在洗脸的那种人,未必真有本事,但不管如何,多拉一个人下水总是好的。   z' K9 m: S% S0 n' j+ Z
  这几位隐士的名字分别是叶琛、 章溢、刘基。 8 g- M: |2 w) l& A! t9 [
  前两个人接到邀请,立刻就来了,可是最后的这个刘基是怎么请都不来。 胡大海觉得此人架子太大,不想再去请了,可有人对他说,叶琛和章溢请不请无所谓,这个刘基一定要请,因为这个人懂天文。 今天的人们对天文学的兴趣有限,可在当时,这可是一项了不起的本事,不是什么人都能学的,属于帝王之学的一种,地上的君王们觉得辽阔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虚荣,便把自己的命运和天上的星星联系在一起,出生的时候是天星下凡(一般要刮风下雨),即位时候是紫微星闪耀,被人夺位是异星夺宫,死的时候的是流星落地。
! J# {6 @+ c* U0 _! q  总而言之,都和星星有关,懂这门学问的何止是人才,简直是奇才。 于是胡大海就上报朱元璋,朱元璋甚是感兴趣,便派了一个叫孙炎的人来召刘基,但刘基就是不给面子,逼急了就回赠了一把宝剑给孙炎,这是一个不友好的举动,而孙炎眼见使命不能完成,也急了,撕下了温情的面具,对刘基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这把剑应该应该献给天子,天子用剑专门斩杀那些不听话的人(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 刘基明白了,这个眼前亏吃不得,乖乖的去朱元璋的手下干活。但当时的朱元璋对他的真实能力并不了解,把他看成算命先生之类的角色。 金子总会发光的 。w。w。w。。N。B。T。I。E。。c。o。m。。N。B。帖-网。 ) Z; a. n5 b/ Y4 o( r) x9 _3 Z: M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3] 决断
  S; X) m+ j" ]- E& k/ l4 z3 G1 z  当太平失守的消息传到应天后,朱元璋召集他的谋士们商量对策,在会议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大部分(注意这个词)主张逃跑,另外一部分主张退守紫金山,但这两部分人在一个问题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放弃应天。 这些平日自吹神机妙算的谋士在此时露出了他们的真面目,除了痛骂常遇春外,他们做的事情也只是吹嘘汉军的强大,太平如何失守,自己的军队如何差等等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绝不能战,战则必亡。 朱元璋失望的看着这些人,他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打好了包裹,给老婆孩子准备了逃跑的车辆,随时准备投靠新的老板,然后在他摔跤倒地的时候再踩上一脚。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从来都是这些人的特长。 此时,他看到了脸色阴晴不定的刘基,似乎有话要说,他开口问道:“刘基,你有话说?说吧”。 刘基的那些同僚们停止了议论,看着刘基,自从这个人到了朱元璋手下担任谋士后,沉默寡言,也没有出过什么主意,大家不怎么瞧得起他,只是因为此人脾气很好,从不发火,人缘倒还不差。 刘基站了起来,长时间的等待和倾听已经消磨了他所有的耐心,他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不再是一个好好先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刘伯温! 他用轻蔑的眼光俯视着这些平日自视甚高的所谓才子们,用一种几乎歇斯底里的语气大声说道: “那些说要投降和逃跑的人应该立刻杀掉!你们就这么胆怯吗!现在敌人虽然强大,但却骄横,只要我们诱敌深入,使用伏兵攻击,打败陈友谅是很容易的!一味只想着逃跑的人,难道也有脸自称为臣吗?!” ( U& ^" u$ ~$ B3 o! e
##文 整理[遨海湾社区www.Aosea.com]
" |1 X, [( Z" n9 S' j# r1 F. r8 H& l0 E& }' u4 ]+ ]0 M7 m* ]
  他训斥了那些懦弱的人,并详细分析了局势,告诉所有的人,陈友谅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周围的人被他惊呆了,愣愣的看着他 “如果我们失去了应天,还能去哪里呢,我虽力薄,也能拼命!要走你们走,我绝不走!”
4 f$ F/ C, V3 y/ j" z$ r8 A- n  I   “我哪里也不去,誓与应天共存亡!” 他的声音如同狂风暴雨,扫荡着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 D3 W' b. r$ s9 q6 W% [% `/ @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4]
( A( z/ G; E9 Z- P  朱元璋百感交集,看着这么多的所谓从龙之臣只为自己打算,而这个刚刚到自己手下干活的人却能以自己的勇气说出与城共存亡这样的话,他不是没有畏惧感,他很明白,如果陈友谅攻下了应天,自己多年奋斗的心血会毁之一旦,他也会像徐寿辉一样成为陈友谅皇位的垫脚石,不可能做和尚,不可能做农民,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他当然想一战歼灭陈友谅,让这个讨厌的人从世界上消失,可是陈友谅太强大了,强大到似乎无法战胜,那庞大的战船就象可怕的怪兽,会将他和他那弱小的水军吞没。 那就躲躲吧,可是又能躲到哪里去呢,滁州?濠州?像狗一样被人追来追去,最后又像狗一样被人杀死? 刘基的话给了他勇气,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尚有如此决心,我又畏惧什么!我本一无所有,经过多少的艰难险阻才走到今天,难道就不能放手一搏吗! 他站了起来,用威严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人,斩钉截铁的吐出了四个字:此地决战! 在确定了战略方向后,他召集谋士谈论如何对敌,大凡这个时候,狗头军师们会提出一大堆建议,好的坏的都有,就看拿主意的人识不识货,这是个一本万利的工作,如果建议对了,而且被使用了,自己就会成为大功臣,如果没有被使用,事后也可以证明自己有先见之明,如果出的是坏主意,那也没关系,老婆不好找,老板还是好找的,换一个就是了。 有谋士说,应该先攻下太平,然后以太平为屏障与陈友谅决战。 又有谋士说,应趁陈友谅立足未稳,马上出击与他决战,击敌半渡,可收全功。 我们客观的来看,这两种主意似乎都不错,提出谋略的人也是很有见识的,但真的行得通吗? 朱元璋再度表现出了他的军事天才,这种天份将在今后的军事生涯中不断地帮助他。
; h5 q3 Q( q* B# ^* b7 y4 y1 c  他分析道,先攻太平是不行的,因为太平城坚固,不能保证一定能攻下来,即使攻下来后,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守住,陈友谅就会一鼓作气攻克太平继而攻击应天,而那时主力部队已经极为疲劳,根本守不住应天。主动出击决战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舍弃坚城不守,贸然出击,一旦未能与敌军进行决战或是战败,整个战局就会陷入被动。 最后,他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用手指向了应天城外的龙湾 “就在这里”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5] 计划与阴谋 8 Q' }4 p! a5 ?- `4 E' p" }. G2 \
  朱元璋的计划是这样的,考虑到自己的水军不如陈友谅,他决定把陈友谅诱上岸来,引他进入预定地点,设伏打他。他分析了陈友谅水军的进攻方向,认为陈友谅的水军一定会经过长江,进入秦淮河并直抵南京城墙之下,在这条水路上,战船唯一的阻碍是长江到南京西城墙的三叉江上的一座木制桥,这座桥的名字叫江东桥。 如果陈友谅走这条路,朱元璋的军队将直接面对汉军的可怕舰队,所以不能让陈友谅走这条路。 6 c9 ~# b) A$ K  z
  朱元璋为陈友谅的汉军选定的墓地是龙湾。龙湾有一大片的开阔地,汉军到此地只能上岸,而自己的军队能利用当地的石灰山作屏蔽,随时可以在后面突袭汉军。这里是最好的伏击地点。 朱元璋召集了他的高级将领们,这些人和他一起从濠州打到应天,个个身经百战,朱元璋充分地信任他们,在这些将领面前,朱元璋一扫之前的犹豫和踌躇,带着自信的表情宣布了他的计划。 首先,他指示驻守城正北方的邵荣放弃阵地,因为他镇守正是那个关键的地方——龙湾。 其次,他命令杨靖、赵德胜、常遇春、徐达带领部队埋伏在龙湾和南城,一旦汉军进入伏击圈就进行攻击。 最后,他本人带着预备队驻扎在西北面的狮子山,作为最后的决战力量。 “此次攻击,我为总指挥,当我挥舞红色旗帜时,即代表敌军已经到达,当我挥舞黄色旗帜时,你们就要全力进攻,决战只在此时!” 然而徐达提出了疑问:如果陈友谅军不攻占龙湾,而直接从秦淮河攻击应天,这个计划是无法执行的。 是的,说的有道理,陈友谅带领的是水军,必定会走水路,他又凭什么放弃自己的优势去和朱元璋打陆地战呢。 朱元璋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狡黠的微笑,他指着将领中的一个人说道:“这就要靠你了”。 这个人叫康茂才 这是一个战略意义上的阴谋,康茂才原先是陈友谅手下大将,后来投奔朱元璋,但他仍在朱元璋的指示下与陈友谅有着秘密接触,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一个两面间谍,是朱元璋埋在陈友谅身边的一颗棋子。 康茂才早已派人送信给陈友谅,说他将倒戈,建议陈友谅采取水路进攻,他将会在江东桥与陈友谅回合,并将这座唯一阻挡水军前进的桥梁挪开,让陈友谅的水军经过秦淮河直抵南京城墙之下。陈友谅大喜过望,并表示一定会在胜利后重赏康茂才,在得到陈友谅的回音后,朱元璋命令李善长连夜重造了一座石桥。 这座石桥将给予陈友谅最为沉重的精神打击。 朱元璋宣布了他的全部作战计划,以坚定的目光看着他的将领们:“我们自濠州出发以来,经历了无数困苦,打败了无数敌人,才取得今天的一方土地,虽然陈友谅比我们强大,但只要我们敢于迎战,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我相信我是对的” ~~w~w~w~N~B~T~I~E~c~o~m~~~~N~B~帖~网~~
9 K8 r& }: M( r' m) }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6]
% [1 Q+ X$ ^  t8 c9 ]  朱元璋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在通往胜利之门的路上,你会捡到很多钥匙,这些钥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闪闪,但只有一把才能打开那扇门。 在进行决策时,会有很多人在你耳边提出他们自己的意见,将他们手中的钥匙交给你,让你去选择,但这个游戏最残酷的地方在于: 你只有一次尝试的机会 如果失败了,你将失去一切。 在战役实施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适合的,能抓住这个时机的,即是天才——拿破仑 朱元璋在那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在无数的建议中,坚持了自己的看法,牢牢地抓住了那把开启胜利之门的钥匙。 他的成功不是侥幸的,他当之无愧。 他正等待着陈友谅的到来。 陈友谅此时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他已经成为了皇帝,现在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在面前低着头,聆听他的训示,他的舰队已经兵临城下,应天指日可克,朱元璋将永远消失在世界上,这片大地上的百姓将在他的管理下,成为他的臣民。 我不是渔民的后代,从来都不是!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安插在朱元璋军中的康茂才已经成为我的内线,他将在明天为我打开通往应天的道路,我的舰队将一往无前,征服这个富庶的地方,然后就是张士诚,他不过是个软弱的家伙,决不会是我的对手,我将是最后的胜利者! 3 F9 Z- n; g/ A
整[/d]理@:aosea.com9 i  u! s# W2 n" E: d1 T
$ A' _! J; m5 y3 C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7] 龙湾的圈套 ; [( S: T$ Y2 F& P+ M7 g
  至正二十年(1360年)6月23日,也就是徐寿辉被杀后的第七天,陈友谅率领他的舰队沿秦淮河一路进攻,到达了江东桥,陈友谅难掩激动的心情,亲自登岸,在夜色中轻声叫出了联络的暗号:
& U5 N; [1 U9 [, {  W  老康! 无人应答
: a7 X5 T6 _8 [! i     第二声
, W3 l5 n! u8 {+ S2 I" g6 {  老康!
2 U: O5 r7 C0 n" t( U2 w, c& Z) @$ ]  仍旧无人回答 8 S+ O; z7 X$ J3 R
  陈友谅借着皎洁的月光仔细观察了江东桥,他惊奇的发现这并不是康茂才所说的木桥,而是石桥! ! l8 E3 P1 n8 ~) ~
  陈友谅感觉血液凝固了,他喊出了之前无数人喊过,之后还会有无数人喊的名言: 中计! 按照他的估计,此时应该是“火把丛生,杀声遍地,伏兵杀出”,可是在他惊慌一阵后,却发现什么也没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一向精明的陈友谅现在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康茂才莫非是有事来不了了? 无论如何,这里很危险,不能久留。 正在此时,他得到了消息,自己的弟弟陈友仁已经统率一万人马在新河口之北的龙湾登陆,并击败了驻守在此地的军队,正等待大军的到来。 那就去龙湾登陆吧。 陈友谅命令船队加快速度,于当日下午到达了龙湾,之后他组织士兵上岸,一切都很顺利,但他不知道的是,一双眼睛正在不远处的狮子山上看着他 那是朱元璋的眼睛。 他的预料没有错,陈友谅果然放弃了在江东桥进攻的企图,他是一个疑心重的人,必然选择稳妥的进攻方法。 在确定所有的士兵都进入了伏击圈后,朱元璋摇动了红旗。 此时,隐藏在石灰山后、应天南城、大胜关的五路军队从不同的地方出现,但他们并没有摇旗呐喊,而是静静的看着汉军,他们没有接到进攻的命令。 汉军的士兵们终于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大大的麻袋里,敌人就在眼前,甚至可以看见他们盔甲上的反光,而这些敌人纹丝不动,正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们,那种眼神好似家乡过年时屠户看着圈里的猪羊。 战场上出现了可怕的宁静 比死亡更可怕的宁静。 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 他们并没有在这种可怕的沉默中等待多久,狮子山上的朱元璋挥动了黄旗。 五路军队在徐达、常遇春、冯胜的率领下对汉军展开了轮番冲击,骑兵来往纵横,所向披靡!早已经惊慌失措的汉军无法抵抗,他们纷纷奔向自己的船只,然而此时正是退潮之时,船只搁浅,大多数汉军只能跳入长江逃生。陈友谅挤进能够开动的小船上逃命,一路逃到九江,胜利的梦想就此破灭。 此战汉军在战场上留下了20000具尸体,7000名俘虏,而朱元璋的军队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还俘获了100艘大舶和数百条小船,朱元璋借助这些船只为即将到来的最后决战做好了准备。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8]/ q* D2 K! a7 q3 p0 _# m
   陈友谅打了败仗,逃回了江西,而张士诚正如朱元璋所说的那样“器小”,眼睁睁的看着陈友谅被痛打一顿,只派了几千兵马在江浙与朱元璋接壤一带武装游行了一番,就打道回府了,这个人确实如陈友谅所说,刀架在脖子上才会着急。 不速之客 龙湾之战胜利后的一天,紫金山上的禅寺迎来了一位香客。当时的应天虽然已经为朱元璋所管辖,但治安情况仍然不好,所以寺中僧众一到晚上就会紧闭寺门,这天黄昏时分,这个香客走进了寺庙的大门,口称天晚无法赶路,希望留宿一夜,看门的小僧看此人相貌不俗(很丑)且十分凶恶,竟然不敢阻拦,让他进了内寺。 禅寺的主持闻听此事,慌忙出来看,当他初见此人,也不禁吃了一惊,但他毕竟是见惯大场面的人,细看之下顿觉此人身上自有一股豪迈之气,且带一把宝剑在身,他暗自揣测这人极有可能是出外打劫的强盗,像这种人一定不能得罪,如果激怒了他,一把火烧了禅寺,自己和老婆孩子怎么办,于是作主留他一晚。 此人正是应天的镇守者朱元璋,在龙湾战胜后,他也颇有些得意,常微服出巡,这也成为他之后几十年的习惯,这天他来到紫金山下,见山上有一座禅寺,回忆起自己当年做和尚的情景,便到寺中一游。 这天夜里,住持左思右想睡不着,他怕那个强盗嫌疑极重的人晚上会出来搞事,可这话也不能直说,他思虑良久,终于想出了个好主意。他决定邀请这个人去大殿讲禅。 所谓讲禅和魏晋时期的清谈差不多,一群人吃饱了饭,坐在一起吹牛,反正吹牛也不上税。 朱元璋深更半夜被吵醒,得知居然是让他去讲禅,哭笑不得,他是何等精明的人,自然明白住持的意思,住的还是人家的地方,礼貌起见,他随住持来到了大殿。 此时,空旷的大殿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分东西坐定后,住持开始仔细的打量起朱元璋来,他发现此人衣着朴素,虽面相凶恶,但举止还透着一股土气,顿时对此人大为藐视 做强盗做到这个地步,连件好点的衣服都没有,说他是强盗都抬举他了,顶多是个乡巴佬。 但既然是讲禅,还是要说点什么的,于是住持开口了:“施主何方人氏?” 朱元璋答道:“敢烦禅师下问,在下祖籍淮右”。 “所持何业?” “目下无业,唯四处游侠而已” 住持一听此言,便觉自己判断不错,他准备教训一下这个乡巴佬 “我观施主面相,似有杀气,目下天下大乱,望施主早择良业,安分守己,闲来无事探研佛道,可悟人生之理”。 朱元璋不动声色的问道:“不知何谓人生之理” / `. W6 b# h+ \3 l
   “人生之理即心境二字,我送施主两句真言,望好自揣摩” “敢情赐教” “先祖有云:境忘心自灭,心灭境无侵,人生无非虚幻,得此境界即可安享太平”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个面露轻蔑之色的和尚,沉默良久,突然大笑! 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久久不去 住持大惊失色,朱元璋站起身来,缓步走向住持,突然抽出腰间宝剑,将剑架在他的脖子上! ..W.W.W..N.B.T.I.E..C.O.M...N.B.帖.网... ! m* x! D: h* U6 d8 i
  住持再也掩饰不住,惊慌失措,颤声说道:“你想干什么,如要钱财,可以给你” 朱元璋厉声说道:“禅师心境如此了得,为何也会害怕!方今天下,所以大乱,唯因民不聊生,兵荒马乱,只由隔岸观火!如天下太平,谁愿游侠,如尔等人,饱食终日,娶妻生子,只是妄谈心境,苟且偷生,可耻!!” 言毕,朱元璋归剑回鞘,朝自己的禅房走去。 住持此时才发现,眼前的这个衣着简朴的人实在深不可测。 他对着朱元璋的背影大声喊道:“贫僧有眼不识泰山,敢问施主高姓大名?!” 朱元璋的背影没有停留,越走越远。 住持归房一夜未眠,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决定第二天要问个明白。 第二天,他起身后,便跑到朱元璋的禅房,但已是人去房空,在大殿的墙壁上,却留着用朱砂写就的的几行大字: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整理[http://Www.Aosea.com]遨海湾社区**
8 J) W5 I" c. O$ k# ~9 Z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 t+ f5 q2 A. z5 X/ P6 W+ K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9] 十、等待最好的时机
, Z8 ]9 c3 x; m8 D" [7 d0 S  对于陈友谅来说,失败是他所不能承受的,毕竟一直以来,他都是成功者,但这次他是彻彻底底的输了。他认为上次战败的教训在于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水军,所以他更加用心调教自己的舰队,应该说陈友谅为我国的造船事业做出了贡献,后来伟大的郑和船队使用的航船技术和造船技巧就是从陈友谅那里继承过来的,当然,也算是抢过来的。 这次,他制造了一种秘密武器,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战船,这种战船高数丈,上下居然有三层,每层都可以骑马来往,下层只管划船,上下层相隔,这种设计非常科学,上面打得天翻地覆,下面还能保持动力,更为可怕的是,每条船外面还用铁皮裹着,这应该是当时名副其实的航空母舰。 另一个设计就很能体现陈友谅的性格了,这种战船上下之间的隔音效果非常好,下面只隔一层木板,就是听不见上面说话,看来陈友谅还是中国隔音技术的开创人之一。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把人隔绝开,即使上面吃了败仗,下面还是照样会拼命,还能防止泄密。反正要跟着我陈友谅一条路走到黑。 这种心思机巧的人,真是不能不服啊。 此时在他下游的朱元璋也不轻松,他知道上次的失败损失对于财大气粗的陈友谅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大户人家,家里有的是娘,碰到灾荒什么的不用怕,挺一挺就过去了,可是自己还是名副其实的贫农,手里有的只是那一点从陈友谅手中缴获来的家伙,万一出点什么事,这个秋风向谁去打? 更让他烦恼的是,陈友谅在上游,他在下游,让他很不舒服,这种心理其实我们很容易理解,好比你住在山坡下面,他住山坡上面,每次都要抬头看人家,很难受。 陈友谅在江里洗脸,朱元璋就要喝他的洗脸水 陈友谅在江里洗脚,朱元璋就要喝他的洗脚水 陈友谅在江里撒尿,朱元璋。。。。。。。。。。。。。。。 这个挥之不去的人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总是高悬在朱元璋的头上,哪有一夜得好眠。 一定要打败他。 陈友谅有了新式武器,他非常高兴,从至元二十一年(1361)开始,他不断和朱元璋打水战,结果是胜多败少,他更加迷信武器的威力。
9 v( Z; b1 F8 w3 y* |9 ]  应该说陈友谅的失败很大原因就是他没有认识到什么样的武器是最强大的,不是军队的人数,不是武器是否先进,不是强大的舰队,而是人心。 转变 赵普胜是一个优秀的将领,每次进攻他总是手持双刀带头向对方发起进攻,从来不是叫着“弟兄们上”的那种人,威信非常高,他对陈友谅也不错,由于自己是个大老粗,他很敬佩会读书写字的陈友谅,每次都叫他陈秀才,把他当自己的兄弟看,而陈友谅为了能够控制天完国,杀害了他,赵普胜临死也没有想到平日笑面迎人的陈秀才会杀他。 陈友谅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从士兵的窃窃私语和议论中,从部下那异样的眼神中,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但他并不在乎,自己控制了最强大的战争机器,自己就是最强大的人。 变化就在人们的心里,这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人,人们对陈友谅的评价大抵如此,从此天完的士兵们不再为了建立自己那理想的天完国打仗,他们打仗只是要拿饷银,活下去。 而一支没有理想,只是为吃饭打仗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而且很不稳定。 陈友谅很快就会尝到恶果了。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0]
9 Q% q% G& z4 o* B% V0 s5 d9 w   当陈友谅的水军不断取得胜利时,他的部下向他报告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镇守洪都的将领叛变了,投降了朱元璋,这个消息惊呆了陈友谅。 所谓洪都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就有洪都新府之言,这个地方对陈友谅太重要了,因为他的吴国首都在江洲(今江西九江),这两个地方有多近,去过江西的朋友应该知道,这相当于是在自己眼皮底下安了个钉子。他决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次陈友谅没有匆忙进攻,从他一贯的军事风格来看,他是属于那种想了就干,干了再想的人。 可是这次的情况不同,他吸取了教训,要准备好一切再去作战,他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和朱元璋从至正二十一年打到至正二十二年,都是小打小闹,他没有这个心情和贫农朱元璋闹下去。 他在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在此之前,先忍耐吧,朱元璋,你终究会露出破绽的。 他确实等到了这个机会 至元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张士诚突然向朱元璋北边邻居韩林儿和刘福通发动了进攻,他攻击的是韩系红巾军的重要据点——安丰(今安徽寿县),更为致命的是,韩林儿和刘福通都在城中,一旦城破,他们就完了。 张士诚攻击韩林儿的原因很简单,他已经于至元十七年(公元1357年)投降了元朝,现在他是正规的元朝ZF军了。和坏事做尽、做绝还敢洋洋得意的陈友谅相比,他是个软骨头,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之后不久,他又恢复了自己的国号吴,真是个私盐贩子啊 刘福通正在绝望之中,徐寿辉是红巾军系统的,可是他不在了,还能指望谁呢,自己打了一辈子仗,就是这样的下场? 只能靠朱元璋了,虽然自己没有把都元帅的位置封给他,但相信他还是能念在同是红巾军的面子上来救我的。 他向朱元璋送出了求救信,朱元璋收到了,他找来了刘基商量这件事,刘基不说话,先问朱元璋的意见,朱元璋认为一定要救,原因有二,其一,自己也是红巾军,而且韩林儿从名义上说还是自己的皇帝。其二最关键的是,安丰是南京的门户,如果安丰失守,南京也会受到威胁,唇亡齿寒。   y+ z1 Z- @1 l; J2 ?
     这又是一个看似无懈可击的理由,而且作出这个决定的还是朱元璋本人,但刘基反对。 他能用什么理由反对呢 致命的错误 刘基与朱元璋针锋相对,对朱元璋的两点理由作出了逐条批驳, ) I! W0 T$ t+ A- A6 B
  首先韩林儿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去救韩林儿,不救出来还好,救出来了怎么处理呢 ++W+W+W++N+B+T+I+E++C+O+M+++N+B+帖+网+++
. O( s& r$ F. V. |  其次,安丰失守是小事,如果陈友谅趁机打来,该怎么办?! 真是难于抉择啊,朱元璋经过苦苦的思考,决定还是采取自己的意见,出兵安丰。 刘基十分少有的坚持自己的意见,他拉住朱元璋的衣袖,不让他走,一定要他放弃进攻安丰的计划。 朱元璋是一个很顽固的人,长久以来,他的感觉都是对的,这次他仍然相信自己的感觉。 从这件事情上看刘基,就会发现此人确是奇才,不但懂得天文地理,厚黑学水平也丝毫不低于陈友谅,他明白,要想避免弑君的恶名,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君主自己死掉。 刘伯温的名声果然不是白白得来的 而朱元璋当时(注意这个词)在这方面的水平明显不如刘基。
* ^: ~8 x4 o3 T$ ^" I: q遨海湾社区[/d]文章整理:http://WwW.aosea.com: J5 y$ ~! q) r* z8 Y5 `3 [8 a
3 N% s6 ?4 L. I- z/ K2 m8 G
   朱元璋终于率领他的大军出发了。 大错就此铸成 与三年前他站在狮子山上看着陈友谅一样,此时陈友谅也在江洲看着他。 一股强烈的喜悦感冲击着他 机会终于到来! : d: v3 f, ^, ]" F% t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1]
) r3 s5 F0 n* i- v  朱元璋去了安丰,陈友谅对他的行动了如指掌,但令人费解的是,他居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他为什么不珍惜这个机会,是一个难解之谜。 后来的军事分析家们往往以他反应迟钝,判断错误来解释,然而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 作为陈友谅的忠实同盟,张士诚在此时攻击安丰本来就带着威胁应天的意味。在之后的战争进程中,他还会给朱元璋设计一个圈套,一个大大的圈套。 至正二十三年(1363)三月初一,朱元璋出发救援安丰,他此行的战果可能是
  u, k) u- g( X+ _6 d   1、 安丰解围成功,韩林儿和刘福通得救,他将获得巨大的威望,韩林儿从此成为他的傀儡。 ) b! u8 V. x' x: A
   2、 安丰失守,韩林儿和刘福通死去,自己将不受任何人管辖。 三月十三日,朱元璋到达了安丰,并且得到了他最后的战果。 安丰失守,刘福通战死,韩林儿却于乱军中被他救了出来。 这是一个让朱元璋哭笑不得的结果,不但没有守住门户,反而多了个累赘。 而他不知道的是,一张更大的罗网已经向他张开。 陈友谅正在饶有兴趣的看着朱元璋的表演,并准备着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是的,安丰还不够远,远远不够,这里不是一个理想的地点,必须找一个地方让朱元璋耗尽他的全部力量,然后再与他决战 洪都背弃了我,我却没有攻击洪都,不是我不想,只是时候未到,在此之前,我只能忍耐。当你被那张罗网困住的时候,就是我出击的时候。 朱元璋,我改主意了,我不赶你走了,我要杀了你! 敢于与我为敌,不服从我的人,只有灭亡一途! 朱元璋带着失望的情绪踏上了回应天的路,看着身边的这个韩林儿,不知该如何是好。
- d3 i+ C3 }% ]( j4 E  与此同时,张士诚的军队并未就此罢手,在朱元璋撤退的路上,他们组成小股武装对朱元璋的数万大军不停的进行骚扰,这个让人厌烦的私盐贩子!这种不打不逃的游击战术让朱元璋很是恼火,于是他做出了他军事生涯中最错误的一个决定 进攻庐州! 朱元璋终于钻入了圈套。 出征! 庐州就是今天的安徽合肥,此城非常坚固,而且有张士诚的重兵把守,朱元璋的打算很明显,他攻下了庐州,就打开了通往张士诚老巢江浙一带的道路,这也可以算是此来徒劳无功的一种补偿。 但徐达坚决反对他的主张 在朱元璋的营帐中,徐达反复陈述着他的主张,救援安丰已经是失策,而现在进攻庐州,坚城之下,必然难克,如陈友谅此时出兵,必有不测之祸 朱元璋却不以为然,自己出军安丰,陈友谅毫无动静,此人见识不过如此,有何可惧? 徐达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朱元璋突然大喝一声,打断了徐达,他的眼中燃烧着怒火,此行不但毫无建树,还给自己弄来个不清不楚的领导。如此狼狈,回去有何面目见刘基。他下定了决心: “你不用再说了,我决心已下,必取庐州!” “出征!” 与此同时,被朱元璋认为毫无见识的陈友谅正在他的行宫里,最后一次打量着他的王宫,在他身后,站着汉军的所有高级将领。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2] , b5 m; Q# }5 I1 X0 D8 s
  他一刻也没有闲着,在这里的几十个日夜里,他已经动员了这个最强大战争机器里所有的潜力,组成了六十万大军,将乘着无敌的战舰,对朱元璋发起最后的攻击! 再也不用忍耐了,朱元璋,你的末日到了! 他端起了酒碗,对着他的将领们说出了最后的话: “此次出征,我军空国而攻,是取不留后路,破釜沉舟之意!此战有进无退,有生无死!荡平朱逆,只在一役,天下必为我大汉所有!” ) x: G% C( P" f5 p: E
  他一饮而尽,将酒碗碎之于地 “出征!” 两支军队,从不同起点,向着不同的目标出征了,但他们终将到达那宿命中的战场,迎接最后的决战! 十一、洪都的奇迹 至正二十三年(1363)四月,陈友谅率领他的军队开始了自己最后的征程。 也就是在此之前不久,一个人来到了洪都,他是受朱元璋委派来此地镇守的。 这个人叫朱文正。 此人是朱元璋的亲侄子,由于洪都的位置很重要,不容有失,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朱元璋会把镇守洪都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给这个嘴上还没有长毛的家伙。 他不过是个纨绔子弟。这是朱文正还未上任前人们对他的评价。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评价并没有错的。 这位朱文正同志一到洪都就留连于烟花之所,整日饮酒作乐,还谱了曲,让使女们日夜排演。而军事布防等重要工作则交给下属去操办,自己并不打理。 他的所作所为十分符合花花公子、败家子、浪荡子弟等不良形象的典型特征。
9 K$ Q) g: P0 L; K/ [2 I  每次看到朱文正喝得醉醺醺,不省人事,属下只能摇头叹气,这真是个大爷,什么也指望不上他了。洪都危矣.。 陈友谅的第一个进攻目标正是洪都。 后人一直为陈友谅的这个决定不解,为什么不直接进攻应天呢,那样朱元璋将腹背受敌,不堪一击,陈友谅为什么现成的便宜不捡呢 这似乎是个很难解释的问题,但我相信,在陈友谅那里,这个问题很好解释。 陈友谅的性格弱点注定了他一定会进攻洪都。 他是一个心黑手狠的人,一直都在背叛和欺骗中生活,对这些东西并不陌生,洪都的投敌对他而言应该并不是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但从心理学上来说,像他这样的人最忌讳的就是被人所背叛,对一个人而言,他最厌恶的往往就是自己所擅长的。 属于我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w-w-w-NB-T-I-E-c-o-m----N-B-帖-网--
9 Y# z3 [! y8 y8 G" U: n  攻下洪都,就可以教训那些背叛我的人,让他们懂得,对我陈友谅要绝对的忠诚! 只许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是这类人的通病。 当然了,攻下洪都还有很多好处,此处可以作为进攻应天的基地,进可攻,退可守,如果攻击不利,也可以控制下游,徐图再战。 纨绔子弟朱文正的各种轶事自然也传到了陈友谅的耳朵里。这对他而言又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攻下洪都,易如反掌! 但他似乎少考虑了一点 以朱元璋之精明,不可能不知道朱文正的言行,怎么会把如此重要的一个位置交给这样的人? 就在陈友谅向洪都进军的当天,收到这一消息的朱文正收起了他那套饮酒取乐的行头,对陈友谅露出了狰狞面目。 * ]! K7 P* q4 x- P
文-整理[遨海湾社区]http://wWw.aosea.com! F) k- c% d- J! J: A( E/ g* p

- f, s% x5 \8 a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3]
6 Z. v  q; c9 i$ c  x   天下第五名将 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往往以是否热衷于吃喝嫖赌作为标准来衡量人的好坏,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朱文正同志就一定是个坏人了。 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有用的坏人和无用的好人。 朱文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人,这也导致了他后来的悲剧,但毫无疑问的是,他是一个有用的人。 在朱元璋手下,有着很多天才将领,他们的军事才能和功绩不逊色于历史上任何名将。在这众多的将星中,朱文正是耀眼的一颗。 ! L- g0 H8 t, ^* R
  按照军事天赋和功劳,朱文正大致可以排在将领中的第五位,这并不是因为他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他前面的四个人都是无法超越的。后面将讲述他们几位的故事。 与朱文正共同守卫洪都的还有一个人,邓愈,这也是个关键人物,如果要排名的话,他应该排在第六。因为他就是后来的开国六公爵之一。 朱文正在大敌当前之下,显示了自己的能力,洪都是一个坚固的城池,但有一个缺点——门太多,我统一了一下,共有抚州、宫步、土步、桥步、章江、新城、琉璃、澹台八个门,此外还有水道门。 多门是大城市繁华的象征,但当这座城市面对六十万大军的时候,这种繁华就变成了噩梦。由于人多,攻城的军队大可以同时攻打各门,防守方却会顾此失彼。 但朱文正确实是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城里可用的兵用来防守实在是捉襟见肘,但他却能调配得井井有条。 9 `" ?" j4 }# ~6 Y% b4 G6 H
  他应该感到幸运,在城中驻守的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他根据这些将领的特点作出了调配。 最重要的抚州门由邓愈防守 赵德胜防守宫步、土步、桥步三门(这个比较累,任务最重) 薛显(猛人)守章江、新城两门 牛海龙、赵国旺守琉璃、澹台两门 朱文正可能是学会计出身的,他在安排好防守兵力后,居然还能剩下两千人(怎么挤出的),用来随时支援各门。
" G# G& f0 t7 n" n0 j0 t, \  万事俱备,只等陈友谅了 洪都之战将成为陈友谅的噩梦。
; K' c$ V2 a/ \1 k* l! X(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4]2 x- j7 B0 U9 R; t# a( I' j( ]
最后的动员 陈友谅率领大军向洪都前进,关于他军队的实际人数,历来有争论,我根据其战船的规模估计出了一个大概数字,他的战船最大的可以装两三千人,小的也能装一千余人,而他此次出征的战船有两百多艘,那么人数大约在四十万到六十万之间。是名副其实的大军团。所谓“投鞭断江”并不夸张。 至元二十三年(1363)四月二十三日,陈友谅的大军到达了洪都。朱文正和他的将领们看到了最恐怖的景象,几十万人将城池围得水泻不同,江面上停满了巨大的战船,士兵的铠甲和兵器闪耀出的光芒比阳光更刺眼,飘扬的旌旗几十里连成一片,如同一件大大的斗篷笼罩着洪都。 黑云压城城欲摧 朱文正在都督府召开了最后一次全体军事会议,他一反以往那玩世不恭的态度,庄严肃穆的站立着,这让以往背后议论他无武将之容的将领们非常吃惊,他那肃杀的表情和严厉的语气令人喘不过气,他们都低着头听他训话。
* A! Q4 B' |6 T7 ]   “我知道你们不喜欢我,在背后议论我,没有关系,我也并不喜欢你们,但此时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已在城下,诸位如要投降,可即出行,我并不阻拦,但若不走,唯有同我一途,战至城破人亡,一死方休!” 他看着眼前的这些将领们,突然心中涌起了一股巨大的悲凉感,在这场战争中,有多少人可以活下来呢,还能看见他们吗,自己呢 他用可能是一生中最温和的口吻结束了这次训话 “诸位珍重,望来日以富贵相见。” 将领们听到了这句话,都抬起头来,他们惊奇的发现,朱文正的眼中竟似含着泪水。 什么都不用说了,对于这些在刀口上度日的人来说,他们很明白目前的形势,他们不喜欢朱文正,不喜欢他的放荡不羁,但他们明白,现在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战友。 他们分别向自己驻守的城门走去,对于他们中间的很多人来说,那里就是生命的终点。 / `. n: ~: d. A0 w7 A. N
  所谓战友,就是同生共死的伙伴 四月二十四日,陈友谅发动了进攻,洪都战役开始。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5] 意志的较量) e* v- v4 m$ {8 h: r' {, b
   陈友谅的军队首先选择的进攻目标正是邓愈守护的抚州门,此门四面开阔,十分适合进攻,陈友谅决定,就从这里进城! 拂晓时分,汉军向抚州门进攻,战况十分激烈,城内的士兵不断的把准备好的大石头、大木头向城楼下的士兵砸去,陈友谅的士兵使用的是竹盾,对于从天而降的大家伙显然没有什么抵抗力,死伤惨重。
% v9 r1 [( a, G1 ?4 y' Z6 h: ~  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天,汉军的尸体在抚州门前堆成了山,却没有能够前进一步。 陈友谅这才感觉到,问题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 他严令士兵,如果不能拿下抚州门,军法从事! 二十七日,对抚州门最猛烈的进攻开始了 陈友谅的士兵们在后退必斩的威逼下,向抚州门发动了冲击,由于城楼上的箭弩和木石太猛,攻城木无法使用,士兵像发疯一样,用手中兵器猛砍城墙,居然把城墙冲出一个十余丈的大口子(豆腐渣工程),大凡到了这个时候,城门的指挥官会下令后撤,进行巷战,但名将邓愈用他自己的方法告诉了我们城墙是怎样炼成的。
8 A+ y- M* a- R; f  邓愈的杀手锏 邓愈得知城墙被突破后,并未惊慌,他早有预料,准备了后着 当陈友谅的士兵们越过城墙破口准备进入城中时,发现城里的士兵用一种奇怪的东西对准了他们。 枪声大作 枪?是的,邓愈的后着就是火铳,元末的火枪经过宋代和元代的改造,已经非常先进,可以大规模投入使用,但由于这种东西操作麻烦,很多人(如陈友谅)不愿意装备,虽然他们也偶尔使用,但真正将火枪作为一个单独兵种使用的只有朱元璋,后来的明军三大营中的神机营就是火枪营。 这种火枪给陈友谅的士兵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慑,一时不敢进攻,邓愈不愧为名将,他知道汉军很快就会卷土重来,没有呆板的去修理城墙,而是迅速的用树木修建了临时城墙——木栏。 这种随机应变的细节最能反应将领的水平 果然,不久后,汉军重来,与邓愈军争夺木栏,守军用弓箭和火枪还击,但由于敌军太多,渐渐不支,此时,闲着没事干的琉璃、澹台两门守卫牛海龙、赵国旺带领士兵前来助战,朱文正此时正确分析了战场形势,带领主力亲自赶来增援,守军士气大振,与汉军死战,朱文正考虑到城墙如果不修好,迟早抵挡不住对方的进攻,便命令一边作战,一边修城墙。 说实话,我现在还无法想象那是个什么景象,前面的士兵在拿刀拼杀,他们后边的人用水泥刀砌墙。 陈友谅也认识到抚州门的城墙是一个绝好的突破机会,他亲自督战,务求必克。 陈友谅和朱文正就在不远的地方对望,当他看到守军的勇猛,才感觉到自己可能错误的估计了朱文正的能力。 这场惨烈的战役,从早上打倒晚上,双方似乎都没有回去休息的愿望,为鼓舞士气,双方将领都亲自上阵,洪都总管李继先、跑来帮忙的牛海龙、赵国旺全部战死,一直打到第二天早上,朱文正的施工队修好了城墙,汉军见攻城无望,终于退去。 此战是开战以来最为艰苦的一战,双方以命相博,最后的胜利属于朱文正,但他的损失也极为惨重,自己也负了伤。 回去一定要宰了那个承包抚州城墙工程的家伙,我相信这是朱文正最想做的事情 9 {( x  _0 s' [  }- v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6]
8 b( p+ S+ N7 g   此战的惨烈也让陈友谅心有余悸,在之后的几天内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是分兵占领了吉安,作为后盾。城内的士兵在经历了残酷的战斗考验后,逐渐成长和适应了战争,事实证明,陈友谅此时的松懈是一个巨大的失误,不久之后,他将面对更为顽强的防守。 在经历了一个星期的小规模进攻后,陈友谅重新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五月初七,陈友谅在实地勘查城防后,决定攻打新城门。 这不是一个好的抉择,因为守卫新城门的是薛显。 薛显此人,用今天的话说,应该算是个亡命之徒。一向以彪悍无理闻名,在洪都城内也是一霸,无人敢惹,陈友谅很快就会吃亏了。 五月初八,陈友谅命令大军攻击新城门,新一轮的攻击开始 然而当陈友谅的士兵们穿着铠甲,拿着竹盾小心翼翼的向城门接近时,却意外的发现城上的箭石并不猛烈,不禁大喜,陈友谅随即决定,使用吕公车! 吕公车是一种巨型攻城车,但由于拆卸复杂,不易活动,所以在激烈的战斗中很少使用,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0 K- f2 S* K. \4 Z, i# x+ m; l  城内的薛显等待的就是这个时刻 此时,他打开了城门,汉军士兵们顿时激动起来,他们死活进不去的城门居然打开了。 整[/d]理遨海湾社区:http://WwW.Aosea.com , e0 K  [5 t3 g
  出来的是薛显和他率领的骑兵。 正在准备攻城机器的士兵没有想到,城内的人如此大胆,居然还敢冲出来,大乱,薛显带着骑兵耀武扬威般的冲杀了一阵后,退了回去。 之后,汉军再也没敢猛烈进攻新城门。 真可谓我是流氓我怕谁啊。 从五月打到六月,陈友谅一直在望城兴叹,难道洪都是攻不下的? 他决定攻击水路。 六月十四日,他出奇不意的从洪都的水关进攻,然而等待他的是早已守候在那里的长矛队。汉军士兵刚接近水关,守军就用特制的长矛穿过铁栅攻击他们,刺死刺伤不计其数,汉军拼死用手抓住刺出的长矛,才算暂时稳定住了局势,此时里面的守军的长矛刺击停顿了下来,汉军大喜,以为守军已经逃跑,谁知过了一会,里面又开始用长矛向外刺,汉军习以为常,仍旧用手去抓,谁知一抓便惨叫起来,细看才发现,守军将长矛和铁钩在火上烤红后,再用来刺击汉军。 原来刚才是去加热了 陈友谅狼狈不堪,他用尽一切方法攻城,但洪都近在眼前,就是进不去。 **W*W*W*N*B*TI*E*C*O*M****N*B*帖*网**
) e& s% \+ K. m. k3 }  无计可施之下,他又去攻击赵德胜守卫的土步门,此战倒不是没有收获,守城大将赵德胜被汉军的冷箭射死,但立刻有人接替了他的指挥位置,仍然牢牢的控制着城门。 陈友谅陷入绝望 这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啊!什么时候才能进去! 其实,城内的朱文正也有着同样的痛苦
( p+ t1 L# r: G$ B    什么时候能出去啊! 围城,真正的围城
$ M) ^1 `: w, Q8 p- d" ]5 f% V(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7]
" k; f4 b/ H" ^+ u  钢铁战士朱文正 朱文正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睡好觉了,他在陈友谅大军到来前做好了部署,八个门来回转,督促将领做好准备工作,作战之时,他总是穿着盔甲睡觉,一有危险,他要立刻起身,带领自己手下那点少得可怜的兵力去增援,是名副其实的救火队员。 当领导真不容易啊 但他确实坚持下来了,他用他顽强的意志抵抗了六十万大军的进攻,把他们阻拦在城下,完全无法动弹。 顽强的意志是可以战胜强大敌人,朱文正证明了这一点。 大家可能也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援兵还不到呢 如此大的战役,朱元璋一定已经得到了消息,为何他还不增援朱文正? 这并不能怪朱元璋 因为朱文正根本就没有向他求援! 大凡这种敌众我寡的防御战,守将都会在第一时间向主帅求援,写上诸如你再不来,大家就一起完蛋之类的话,交给送信人,并且还会反复交待:让他快点来,不然老子就没命了! 朱文正真是个奇人 他似乎把陈友谅当成了到洪都露营的游客。 洪都战役打了一个多月,朱文正以豆腐渣工程的城墙和有限的士兵与陈友谅的无敌舰队反复较量,靠着他的军事天才一直支撑了下来,他似乎认为自己还有力量去对抗陈友谅,更大的消耗对方的实力,为决战做好准备。 但他也小看了陈友谅,一个能够统管六十万大军的指挥者,怎么会被小小的洪都难住。 洪都,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六月,陈友谅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朱文正敏锐的军事嗅觉告诉了他自己,洪都的抵抗已经接近了极限。再也不能拖延了,他派了一个人去找朱元璋。 这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他的名字叫张子明 张子明从洪都出发,去找朱元璋,为了保险起见,他白天不赶路,而是找地方睡觉,晚上趁人少才出发(有点类似倒时差)。这种没有效率的走路方法,使得他走了半个月才到应天找到朱元璋。 此时的朱元璋也是一头包,他派徐达去攻打庐州,所受到的待遇和陈友谅差不多,始终无法攻破城池。 * m+ w$ }' w0 U4 k! ]" ^
  朱元璋问张子明朱文正的情况,张子明是个聪明人,他没有说朱文正撑不住了之类的话,而是说:陈友谅来了很多人,但死伤已经十分惨重,而且出师时间过长,粮食差不多了,如果你出兵的话,一定能击败他。(师久粮乏,援兵至,必可破)  朱元璋听了这话后,十分高兴,马上派人去庐州让徐达班师(早干什么去了),准备决战!
5 }  X- G+ E) d9 j8 a* \   然后他告诉张子明:你先回去吧,我准备准备,不久就去洪都
- p% ?" n( d( Y6 r& l( k% J   不久是多久呢?" x0 @/ ~9 p. i, I" a, K
   朱元璋接着说:让朱文正再坚持一个月,一个月后我就到了!
1 W3 w/ Q/ q$ p9 r; N( L   一个月?到时朱文正的骨头可能已经拿去敲鼓了!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8] 张子明的勇气
, z: M7 h% Z5 g: R* _5 ^9 G  话虽如此,张子明还是上路了,这次为了赶时间,他日夜兼程,谁知到达湖口时,被陈友谅的士兵擒获,陈友谅亲自接见了张子明。 张子明给陈友谅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呆字,站在那里,手都不知往哪里放 这个人容易对付。 陈友谅开始给张子明做思想工作,从拉家常开始,到天下一统、民族大义等等等等,张子明只是不断的点头,到最后他也说烦了,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和我合作,诱降洪都,你就能活,不合作,就死。 张子明连忙说,我合作,我合作。 于是,陈友谅派人押着张子明到了洪都城下,让他对城内喊话,让城里的人投降 张子明连声答应,走到城下,大声喊道: “请大家坚守下去,我们的大军马上就到了!” 陈友谅傻眼了,他没有想到这个柔弱的读书人有这样的胆量,气急败坏,拿刀杀了张子明。 他这才明白,这个书生并不怕死,只是他的使命没有完成,他还不能死 他还一直记得张子明临死前那嘲弄的眼神 更让他不安的是,从他的将领们的眼神中,看到的是对这个读书人的敬佩。 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居然会佩服这个人? 不对,事情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拥有最强力量的人就可以决定一切,不是吗? 当我弱小的时候,那些比我强大的人肆无忌惮的欺辱我,现在我拥有最强大的军队和力量,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应该怕我,畏惧我,尊敬我! 那么为什么这个微不足道的读书人不怕死,不怕我呢? 陈友谅第一次对自己的行为方式产生了怀疑。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用暴力和权威解决不了的,陈友谅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如同徐寿辉不懂得陈友谅的生存方式一样。 赌局的开始
" Z0 F2 g" \1 K  至元二十三年六月,在确定了与陈友谅决战的方针后,朱元璋从庐州调回了徐达的部队,并召集了他所有的精锐力量,包括二十万士兵,和他手下的优秀将领徐达、常遇春、冯胜、郭兴等人,连刘基这样的文人谋士也随军出征,与陈友谅一样,朱元璋这次也算是空国而来。 迟早有这一仗,躲也躲不过,那就打吧。 陈友谅和朱元璋就像两个赌徒,一个带了六十万,一个带了二十万,去进行一场危险的赌局。他们使用的筹码是无数人的生命,赌注是自己的生命,财富和所有的一切。 但这个赌局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赢的人将获得这片大地的统治权。这个奖励太让人动心了,没有人能够拒绝。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9] 至正二十三年(1363)七月六日,朱元璋带着他的全部赌注从应天出发,去参加这场赌局。 朱元璋不会真的让朱文正守一个月,他的军队以急行军向洪都前进,不分昼夜,不停的走,向着他们的宿命中的战场前进 ,,W,W,W,,N,B,T,IE,,C,O,M,,,N,B,帖,网,,, / b  ^4 j0 Q- c0 `/ S) A9 n
  朱元璋在行军的路上,这是一个晴朗的白天,江上不时刮起阵风,却让人感觉相当温和舒爽。 (*)整理[http://Www.Aosea.com]N B帖网** % M& g# K/ Y! i' \$ L. ~& U
  朱元璋却没有欣赏景色的心情,他的旗舰正向洪都前进,当他回头时,看到的是他的众多战船,以及统帅战船的文臣武将,这是二十万的大军。朱元璋每当想到这里,心里就止不住的激动。 从一个一无所有的放牛娃,到今天千军万马的统帅者,我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啊,那么多的艰难与困苦,悲凉与绝望,我都挺过来了,现在我要去争夺天下! 陈友谅是如此的强大,无敌的战船,勇猛的士兵,他一直都比我强,一直都是 已经不是三年前了,已经没有伏击这样的便宜可捡了。这一次我要面对的是他真正的力量,只能硬碰硬! 朱元璋的手不禁的颤抖起来,这种颤抖是畏惧,也是期望。 当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先上去拼一拼,不行再说。这个行为的错误之处在于,牛犊并非不怕虎,而是因为它不知道虎的可怕。 当朱元璋弱小时,他专注于扩大自己的地盘,占据滁州!占据和州!陈友谅、张士诚算是什么东西! 然而随着他自己的不断强大,他才意识到自己面前的是怎样的一个庞然大物,是怎样的可怕与不可战胜。他终于开始畏惧。 越接近对方的水平,就越了解对方的强大,就会越来越畏惧。当他的畏惧达到极点的时候,也就是他能与对手匹敌的时候! 朱元璋不断的追赶陈友谅,不断的了解陈友谅的可怕,也不断的增强着自己的实力,只为那最后的决战,战胜了他,天下再无可惧! 以颤抖之身追赶,以敬畏之心挑战 0 p, [' Y* N) {$ D' E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50]
+ i% D( x3 O) |+ h! y6 Y   陈友谅,我已经有了和你决战的本钱,你已经在洪都耗了两个月,士气和粮食还能剩下多少,我虽兵少,但绝不怕你! 只要打倒了陈友谅,我就是天下之主! 此时江上突然狂风大作,朱元璋的坐船摇晃起来,他也从沉思中猛然醒来,这里不是决战的战场,陈友谅也不是那么容易打败的,要战胜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马渡江头苜蓿香,片云片雨渡潇湘。
( S; o5 P; C. ~$ f7 S' z  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 R" v3 ]) T6 s4 b2 W  胜利仍然遥不可及,还是考虑一下怎么作战吧。 陈友谅,我来了! 七月十六日,朱元璋大军到达湖口,为了达到与陈友谅决战的目的,他分兵两路,分别占领了经江口和南湖口,同时还封锁了陈友谅唯一可以退却的武阳渡口,堵塞了陈友谅的退路。 1 \0 C3 Y& j/ s2 F0 m- u
  朱元璋经过反复考虑,正确的认识到,要彻底战胜陈友谅,唯一的方法是彻底摧毁它的水军,他决心与陈友谅在水上决出胜负。 七月十九日,陈友谅在得知朱元璋来援并且封锁自己退路的情况后,主动从洪都撤退,前往鄱阳湖寻求与朱元璋决战。 他彻底腻烦了和这个人打交道,也不想再等了。他没有寻求突围,回到江洲,虽然这对他来说很容易,朱元璋封锁江口的那些破船根本不放在他的眼里。 我已经没有耐心了,既然你要水战,那就来吧,就在水上决一雌雄! 七月二十日,朱元璋水军与陈友谅水军分别来到了鄱阳湖,在康郎山相遇,两只军队经过无数的波折,终于走到了最后决战的地点。 大战就在明日!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51]
/ I. r  Y6 i# z4 w) R2 a2 U  @: q+ w- G  鄱阳湖,又称彭泽,北起湖口,南达三阳,西起关城,东达波阳,南北相望三百余里,对当时的朱元璋和陈友谅来说,可谓是浩瀚无边。它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江之水,下通长江,由于南宽北窄,形状象一个巨大的葫芦。
# k+ p) ~) h9 J! g7 z( R# Z  毫无疑问,就地形而言这是一个理想的战场。1 |. T* }5 L* _1 Z2 n: j$ A* s
  公元675年,不世出的天才王勃前往交趾看望自己的父亲,路过滕王阁,为壮美的山色湖光所感,一挥而就了流芳千古的滕王阁序。
$ D! L$ Z4 y; g' @& v9 t/ {  当王勃登上滕王阁,远眺碧波万顷、水天相连的鄱阳湖,不禁壮怀激烈,写下了为后人传颂千古的名句
, g/ g  b9 u6 Q0 e$ e- H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 \8 z- h4 p. l  现在,这个映照着无上光芒的地方,将成为一个更为光彩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将上演这场战争中最为精彩的一幕。  
& c1 @2 \, F- X, f9 @   决战前夜。
5 w) B+ H% I( d. U  朱元璋的舰队停靠在南鄱阳湖的康山,与陈友谅的舰队对望,可以清晰的看到敌方船上的灯火。' q  X- h$ d% @0 b, q/ g$ W+ {
  明天就要决战了,这是朱元璋畏惧的,也是他所盼望的,输掉战争就将一无所有,赢得战争就获得一切。. S- S! H) V0 v  x
  朱元璋的思绪又回到了二十年前,他接到汤和来信的时候
+ p. I! w( l0 p5 T# q9 N( H  如果那时,我不选择投军,现在我的人生会是如何呢,也许在某一个地方平静的生活着,过完自己的一生。
7 c. f% u, l. I( n  m0 b5 c  事实证明,现在我走的这条路是最为艰难的,从郭子兴到韩林儿,从滁州到应天,这是怎样的一条路啊,在阴谋和背叛,流血和杀戮中生存下来,就是我的宿命吗?
" a; x- a- @4 M% R0 W  h1 {/ i4 p  已经不能回头了,和尚不能做了,农民不能做了,甚至乞丐也不行,要么成为九五至尊,要么战败身死!。w。w。w。。N。B。T。I。E。。c。o。m。。N。B。帖-网。 2 F0 B! G3 N( f3 `0 }
  我经历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磨难,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是我应得的!我所等待的就是这一天!& a) u0 @5 Z, o+ n# P
  一定要胜!( ?' J: c' v5 _: J, A2 E
  胜利必定属于我!
: _* {. I& X. o. |+ y  陈友谅,以性命相搏吧!
2 h/ z) n+ t6 b* |/ w4 T# v于aosea.com [遨海湾社区*]
4 l1 L4 g/ n* Y  \; I   对岸的陈友谅也在沉思,但他考虑的却是另一个问题。1 b4 I0 e5 m8 ]5 ~+ M, j* g
  从自己参加起义开始,脑海中似乎就没有信义这两个字,为了走到现在的位置,我杀了很多人。& d! M( d* A: {6 b5 u
  倪文俊赏识我,提拔了我,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杀了他。
- w: I3 G9 Q' E' H! _% |6 W; h! w  赵普胜是个老实人,对我很尊重,把我当兄弟看待,我杀了他。
6 H) [3 H# K- f" k; ~, g+ i+ z  徐寿辉把权力让给我,只想活下去,我杀了他。( [4 E  n1 x) \; Y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不是吗,心黑手狠才能取得胜利,因为在你弱小的时候没有人会可怜你!5 k) i/ [# J/ U' ^% N
  我相信我所做的没有错. @& E8 U1 c: d* T/ w
  为了今天的权势和地位,我不稀罕什么名声,让那些道学先生骂好了,手中的权力和武力才是最重要的。我背叛了很多人,他们不再信任我,随时可能背叛我,但只要我拥有最强的力量,我就能控制一切!
, G1 m8 T, B5 L2 Y+ V   终于走到今天这一步了+ q+ J9 ]/ W, m; v5 ^
  一定不能输,如果我输了,一切就全完了!3 D! l$ C; r! P5 V% D' H
  我不想再被人唾弃,被人看不起,我要属于我的尊严!* z2 n1 m/ M! C6 T* K
  朱元璋,来吧,我在这里等着你!: z9 H1 T2 h8 x6 s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决战,决定的不仅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命运,也决定着天下人的命运 $ W! P3 O% b+ {! a  O- g/ D- S: |) ^
   在这场决战中,没有正义与邪恶的区分,胜利的人拥有一切,失败的人失去一切7 L, y- \$ q- b* H/ ~* G+ l
  这场决战没有规则,没有裁判,这些东西在胜负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对决战双方而言,胜利就是阿弥陀佛,胜利就是原始天尊,胜利就是四书五经,胜利就是仁义道德!0 H/ M' f! D- ?  S
  决一死战吧!; i+ |0 z' ~: }1 V% i  ]
  成王!2 Z& [7 I& h8 [: \& U' C6 U
  败寇!
遨海湾-心灵的港湾 www.aose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遨海湾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解决方案专享优惠-3折上云

QQ|手机版|小黑屋|遨海湾超级社区

GMT+8, 2024-11-21 18: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