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2-16 09: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52] 鄱阳湖!决死战!
) ]- t/ _, o: d0 w) J3 C 七月二十一日,鄱阳湖战役正式开始
# v# }8 r; t9 X 双方在湖上布阵,此时朱元璋的士兵们才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 ~0 e7 G D. E
他们的战船太小,在陈友谅的巨舰前就像玩具,陈友谅的战船中,最大的长十五丈,宽两丈,高三丈,大家可以自己去换算一下这船有多大,船只分三层,船面上居然有士兵骑马来回巡视。从船的前面看不到船尾(首尾不相望),士兵们站在自己的战船上只能仰视敌船(仰不能攻)。
* {% W ]6 U3 M7 ?4 C1 m9 ?# A2 H; W 而朱元璋的战船居然还是以至元二十年龙湾之战中缴获陈友谅的船只为主力的,还有若干渔船在内。虽然朱元璋的士兵们早已听说陈友谅的战船厉害,但只有近距离观察,才发现这是多么可怕的舰队。; j- ^3 j9 q! V1 u$ m: A' i- [( V
这仗怎么打? 8 u0 g+ @4 e* \" [) W
这一场景应该给朱元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后明朝的船只制造一直都以巨舰为目标,郑和下西洋时,最大的"宝船"居然有127米长,似乎是在向几十年前的陈友谅示威。
, q1 }) ]9 b6 W& i. G: t* A 但在这个情况下,退却也是不可能了,只能打了。
6 V( h' B% S g6 D" K, U 先攻!徐达的猛击!
# G; k( ?6 |' u% m 朱元璋在一片哀叹声中说出了他破敌的方法,他认为敌人的船只虽然大,但机动性不好,利用自己船只的灵活性,是可以击破敌人的(不利进退,可破也)。. Q: k$ y& @0 W! v7 S2 \, W, [+ T2 ]
话是这么说,可谁去打呢?! A) `2 H6 p4 `1 j
此时,徐达站了出来,
/ w) c2 v$ N# {4 j' w: k "我做先锋!"0 A* M5 e: ^- Z* H" ` d
徐达并非匹夫之勇,他仔细分析了敌方船只的弱点,命令他的船只列为小队,带上火枪和箭弩,在靠近敌船后,先发射火枪和弩箭,在靠近对方船只后,便攀上敌船,与敌人作短兵相接。; {% }. i( l0 }: ~/ @
在经过仔细考虑后,徐达与常遇春、廖永忠等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准备给陈友谅沉重的一击。! ]* ~" Y. f7 k) o% n
第二天,徐达率领他的舰队开始了突击。/ @, k9 l3 H! A4 X) k
他身先士卒,带领前军前进,在靠近陈友谅军后,出奇不意的带领自己的部队向陈友谅的前军发动了突然袭击。
9 g' m& q% i9 f, \" x 陈友谅军大为慌乱,万不料朱元璋军竟然主动发起进攻,急忙派出舰队迎击,此时,徐达的舰队突然分成十一队,从不同角度围攻巨舰(类似群狼战术),由于巨舰行动不便,顾此失彼,无法打退徐达的攻击,而徐达军乘势攀上其中一条巨舰,杀敌一千余人,并俘获该舰,陈友谅前军被打败。3 P( q# V# ?* B* f
陈友谅军发现了徐达攻击的特点,便集中几十艘巨舰发动集群攻击。徐达急忙将舰队后撤,陈友谅军顺势发动攻击,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圈套。. E! T/ E: E! `- \# l- o
陈友谅军尾随追击徐达,此时,风向突然转为逆风,在中军舰队里等候多时的俞海通立刻集中大量火炮,向进入射程的陈友谅军猛烈轰击,陈友谅前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二十余条战船被焚毁。
$ Q. N; d4 o9 H, Y 朱元璋军旗开得胜。,,W,W,W,,N,B,T,I,E,,C,O,M,,,N,B,帖,网,,,
! u8 A4 v! a) n0 ~$ n7 z2 N4 j 但陈友谅毕竟是陈友谅,在初期的失败后,他及时整顿了舰队,发挥自己巨舰的优势,利用船只上的火炮对徐达军发动猛攻。/ g- L! ?) x( n6 l- u
在这次攻击中,徐达的战舰被击中,他不得不放弃旗舰,转移到其他船只上,暂时失去了对舰队的指挥能力。陈友谅军趁机发动反攻,连续击沉朱元璋军几十条战船,朱元璋军损失惨重,溺水死亡者不计其数。
* Z; x& Y1 z3 a/ G# E 双方回到了僵持状态
+ J* r: \- k% a( ]. g#文整理[遨海湾社区www.Aosea.com]
$ W" W; _# J+ g# [: j! ~
& H I9 }; N: H6 e! t8 { s 然而,朱元璋军的噩梦才刚刚开始,陈友谅军即将发起一次出人意料的攻击。; P/ O0 W$ B; C( r3 [1 A
这次攻击是陈友谅也没有预料到的,对朱元璋而言,却几乎是致命的。 ! I$ l8 x' Q0 `, r% x. w# g/ L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53] 第一猛将张定边的冲锋
( p4 n7 E$ j) e. w1 w" R6 B 元末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在各路诸侯手下都有一大批勇猛的将领,这之中又以朱元璋将领为最强,这些人各有专长,如徐达善谋略,李文忠善奔袭,常遇春善突击,冯胜善侧击,朱文正善防守。但要说到勇猛,天下无出张定边之右!8 `7 V4 S: p4 a9 J# S% h8 C, j/ Z* Y0 V
张定边,1318年生人,原籍湖北沔阳,与陈友谅一样,他也出身渔家。此人不但勇猛善战,而且知天文识地理,甚至还懂得算卦,是陈友谅的儿时伙伴,也是他的死党,早在湖北时就陈友谅、张必先结拜为兄弟,发誓生死与共,陈友谅一生多疑,唯有对此人极为信任。' u4 D( O, N* w5 m. z+ v) G
在战局出现僵持状态后,张定边决定实施他的行动,这一行动事先并不为陈友谅所知,相信如果他知道的话,也是绝对不会同意实施的。1 a$ {; y, Q6 n4 X! v
张定边率领他的旗舰和两艘副舰从陈友谅水军阵型中驶出,陈朱两军都以为他是出来巡航的,并未在意,谁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V7 _, R) H$ v1 k; D. {, H
张定边率领他的三条战船一刻不停,直接冲向朱元璋旗舰!! T9 P( T9 ~. t6 s, ^
百万军中取元璋首级!2 T* E; E# e/ Z) \6 L* x3 T& y
张定边勇不可挡,以孤军冲进朱元璋水军前阵,此时作战双方都被他惊呆了,陈友谅军也不知为何出现这一情况,而朱元璋军更是没有提防,前锋纷纷败退,张定边也不理睬,直奔朱元璋而去。! L* e8 @$ p2 j( S* @5 M% x! E- x
一直冲到中军,朱元璋水军才反应过来,他的目标是全军主帅朱元璋!
- ]0 n& ^9 l/ D" O1 W+ l 被惊呆的将领们纷纷缓过神来,立刻指挥自己的战舰前去阻挡,张定边冲到中军,已经被三十余条战舰围住,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在这些将领看来,张定边的表演已经结束了。
1 S; U& z* o$ k. H/ K8 x 可更让他们目瞪口呆的事情还在后面。7 M/ }) j. P. K4 `& C; m
张定边简直堪称一身都是胆,身陷重围,孤军奋战,却越战越勇,锐不可当!0 M! E9 j# p; [
他虽然孤军深入,实在勇猛无比,为鼓舞士气,亲自持剑站立在船头,以示决不后退之心,士兵为其勇气所感,无不尽力而战,舰船竟然从重围中杀出,一路击败朱元璋各路将领,先后斩杀大将韩成、陈兆先、宋贵等人。冲出一条血路,朱元璋水军竟被他冲成两半,一路直奔朱元璋而来。5 M+ p3 T" M$ N8 k
此时在后军的朱元璋眼见张定边战船一路冲过来,也慌了手脚,连忙命令船只躲避,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转舵太急,船只竟然搁浅!
: h% g1 J+ o4 c- n5 M 朱元璋已经是束手无策,以无战船前来相救,眼看就要当俘虏。
4 q8 \* l2 m4 m0 f( ^ 在武侠小说中,大凡遇到类似情形,都是美女受难,武林高手前来相救,事实告诉我们,在真实的历史中,危机时刻,也会有武林高手出面的,此时的朱元璋就是例子。
/ s5 J0 V. o9 w0 X8 `$ d2 o 虽然不是英雄救美(形象差的远了点),但也颇具传奇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