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2-16 09: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71]8 T* k3 J- ~2 q) p
朱元璋此时又面临新的选择,该怎么进攻呢
3 ^+ h1 `' W0 I5 K/ ^3 d 当时朱元璋已经占据了江浙和湖广一带,但元仍然占据着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要实现推翻元朝的目的,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作战计划。0 C3 y2 A" F5 d+ t
朱元璋并没有选择直接进攻元首都大都的策略,他认为要想彻底的击败元朝统治者,必须先攻取山东和河南,然后再图大都。
' K/ w7 [. y+ Z 这个策略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此时的元朝实力还很强
' L1 C z0 ^3 U; V) [' n$ h 为了鼓舞军队的士气,朱元璋在出征前对他的士兵和将领们说了一句话,以鼓舞他们的士气。
$ l+ R* U7 H# j/ f+ ?. b' ~1 p7 D "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 @9 v. z+ L7 a$ K# |2 G- h 我们可以想象到,朱元璋应该是咬牙切齿说出这句话的。
6 P6 P7 g4 g0 w4 N 北伐正式开始,主将是堪称明帝国双璧的徐达和常遇春,他们并未让朱元璋失望。经过残酷战争考验的吴军连续攻破元的防线,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山东。
% q% A y9 t9 i 这一过程实在是无甚可写,因为元军实在是不堪一击。
4 H) h" K2 S& c% A& A/ Y8 W1 z 在王保保的心中,并没有把朱元璋和徐达当回事,在他看来,徐达军和被他打垮的那些纪律松散,战斗力差的农民起义军没有什么区别。他把自己的主力拿去对付与他争权的李思齐,而只是将防守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弟弟脱因帖木儿,这位脱因帖木儿倒也是一位不错的将领,但和超一流的徐达常遇春相比,他还差得很远。
1 A! c z% X' a8 N1 W8 O 徐达和常遇春用自己的军事行动给他上了一堂军事理论课,他在济南还没回过味来,就发现自己驻守的山东已经遍插吴军的旗帜。
9 L- k" ?% u" V9 Z- k 徐达常遇春一刻不停,从山东出发,分兵两路,进攻河南,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北伐途中最顽强的抵抗。6 @2 ~2 [: H/ \( {+ E- L
驻守在这里的是元梁王阿鲁温,他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将领,危急时刻,他正确认识了形势,集中了五万军队,在洛水北岸布阵,等待敌军到来。
9 \) t; ^% Q# ]- s/ p3 ~1 H" X3 a 应该说,他占据了一个很好的位置,这个有利地形带给他两个优势,如果敌军敢于强攻,他就会召集军队击其半渡,打一个措手不及,而且即使作战不力,也方便撤退逃跑。/ J$ g+ D& Y/ Z# z$ ~" ~
事实证明,他还是充分利用了地形的其中一个优势,当然,不是前者。
7 I% ~8 q5 Z. J 当徐达军到达洛水时,他们并没有蒙古军队想象中的踌躇,而是在第一时间就发动了进攻,而组织进攻者正是永远当先锋的常遇春。: Y! t# w3 p& `) i: ~3 C$ @
他带领军队象飞一样的度过了洛水,目瞪口呆的元军连部队都还没来得及组织起来,常遇春的钢刀已经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于是,"敌大溃,追奔五十余里"。梁王阿鲁温做了俘虏。**W*W*W*N*B*T*I*E*C*O*M****N*B*帖*网** / h6 D+ q$ `3 e! _( O, I" r/ H
此时王保保才意识到,自己面前对手的可怕。9 {/ x, w$ m! W' h! c6 u+ g/ |# r
但已经太晚了。 " N& e/ U C7 R- U/ G0 L
% w' N3 V: B, f8 h) Z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72] , d; ]9 {- R0 k, r% Z
就在徐达与常遇春出征山东,大破元军时,一个新的王朝在应天宣布了它的诞生。1 k- W" W+ O3 l! J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宣布继皇帝位,定年号为洪武,国号为明" Y8 m1 ^: q! l* x/ O B, q
0 @& d- a" ~3 [( [7 w* o当然,在此之前,必然有一大批大臣劝朱元璋登基为皇帝位,而朱元璋的反应自然也是十分惊讶,然后连连推辞。. p4 m4 h* s9 I8 a% E
大臣们肯定不会甘休,于是磕头的磕头,寻死的寻死(当然只是说说),好像朱元璋不当皇帝他就活不下去。; \" F4 O4 i1 K) m9 {# L
朱元璋为了不让大臣们难过,并挽救那些想寻死的大臣,只好勉为其难的登基了。
: ]- @! A) F4 _7 ^ 当然了,最后还要再说两句比如我是被迫的,都是你们逼我之类的话。注意说这几句话的时候脸上一定要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就好像马上要被拉去杀头一样难受。8 p! D, w9 T0 ~+ A3 I
历史上的这套把戏大家应该也看惯了,封建社会历来都是如此。但这一套不演也是不行的,大家各有所需,大臣演完后可以升官发财,朱元璋演完后可以做皇帝,可以说是双赢。
: v- S. W; q5 [+ F 不管我们如何鄙视这套把戏,但王朝建立的事实及其对历史深远的影响的是存在的。
' I1 J2 d0 c7 F# L. Y 就在这一天,明王朝建立了,它将以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延续二百七十六年,并将它的影响扩展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 a. U" I! O2 J6 i# u1 Q 它的光辉,它的荣耀,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拥有的。. y( ]0 C1 H0 ?, X# s' a Z) Q) l7 y
它的阴暗,它的丑恶,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承受的。
! S* a' [# ^! \, M2 d 1368年正月初四,这个日子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在这一天,一个伟大的王朝建立了。
: K$ t' U0 c8 {5 b( _) | 放牛娃朱元璋坐在他的宝座上,看着跪在下面的文武百官,心中百感交集。 Z6 I4 T" V+ D
他没有想到,这个位置会属于自己,其实他原先所要求的只是一碗饱饭,一个家,一个妻子,如果运气好,能有一头牛帮他耕地。5 _$ I( [1 R( c$ H
然而现实的残酷逼迫他选择了这一艰苦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没有人可以陪伴他,他所能相信和依靠的,只有他自己。6 P/ y, F# q( T$ h$ p( K
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如果我当时能吃饱饭,能活下去,我还会走这条路吗?# R; u! u* s* Q3 a$ J
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放牛娃朱元璋,不,我们应该称呼他为皇帝朱元璋了,他很明白+ }/ t. B: }, s! O/ E. D. {
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