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2-13 11: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的医生 TXT 51 : |7 N P/ r; F! m( x6 k
4 J5 B. t+ F/ g; Z- q
董及之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医生呢?当时有人描述了他的行医状态,说“往来病者之家,虽祁寒大暑,未尝少惮”,患者中有贫穷的,他都要周济一下。
1 n* G8 h; ~* N# c+ y, V2 N, V 真是一个好医生啊。6 p$ y! x1 b. L# W
钱乙以精湛的医术,救活了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在这种高超的医术的感召下,最终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医生。: `" K) W6 V5 n2 A5 f/ l
医道,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传承的。
( C. f# n" K0 p 后来,当钱乙的书《小儿药证直诀》出版的时候,就把董及之的这个小册子也附加在书尾一起给出版了,现在我可以看到它的内容,这本小册子很有意义,它的里面包含了很多温病的治疗思路,是后世温病学派的众多起源之一。9 {" ]$ _' o. Q5 k' p. f) N
在这种繁忙的诊疗工作中,时光慢慢地流逝掉了,一转眼,钱乙已经到五十岁了,谁也没有想到,一段未知的旅程正在等待着他。
+ A; z# Q. s* _0 | 这一年,宋神宗的姊妹长公主的孩子病了。
1 C4 K5 X9 Z5 e% K4 f9 g3 ? 这里注意了,长公主并不是皇帝女儿中最大的,而是皇帝的姊妹,古代的规范称呼中,皇帝的姑姑叫大长公主,皇帝的姊妹叫长公主,皇帝的女儿叫公主。
, f( \% Z% Q) x/ W$ ? 这位长公主是宋英宗的女儿,这位宋英宗一共四个女儿,早死了一个,剩下的三个中,只有小公主祁国长公主活的年龄比较大,剩下的二位分别于元丰三年和元丰八年去世,所以根据我的分析估计是这位长公主的孩子病了。
. s6 X! x' [3 ^( p$ i0 ~( p" P5 E
2 _& U% k3 q# n$ [ 这可是大事,我先把当时宋朝皇室里面的生育情况做个总结,总的评价是:是生的速度比较快,但成活率非常之不高。
- b! e, D) R, r0 E& G c- x 就拿那位宋神宗说事儿吧,他一口气狂生了儿子十四个,女儿十个,结果有六个儿子很早就挂了,女儿有七个很早就挂了,这种成活率低得从哪方面都说不过去的,所以他们对太医院的工作很不满意(估计这事儿搁谁都得不满意),在后来见到钱乙这个儿科医生的时候,他们感到由衷的喜悦是可以理解的。
& ` ]/ ?/ J4 n5 \7 u 这位祁国长公主的姐姐蜀国公主的孩子就是三岁的时候病死的。
! z, h* t' P9 M 所以这个孩子病了,这可把长公主的家里上下急坏了,大家都惶惶不安,担心厄运再次降临。
2 a, p% i0 O7 u 这时有人提到了钱乙,说民间可是传了,说这位钱乙治疗小儿病那可是真有功夫。
+ `1 M& H# b" w" H 长公主急了:还等什么呐,那就把他给请来吧!反正太医们都没了办法了。! v' M3 F K! ^0 A5 G c4 r
好吧,那就这么定吧。
5 S/ C' k; I6 V 于是,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钱乙就被糊里糊涂的带到了驸马府。. o b7 M7 y7 O8 P
我说钱乙是糊里糊涂被带来是有根据的,文献记载钱乙进府时还醉着呢,这绝对是还不清楚怎么回事儿就来了,否则借他三个胆子也不至于敢在给驸马家看病前喝酒啊。* v$ \+ J4 d) u
估计还是晚上,白天诊病晚上回家累了,老婆给烫了壶小酒,刚喝两杯,就被拎走了。3 q" c; P) X |' g
可见长公主女儿的病很重,什么病呢?是泄痢,这个病对小儿小儿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经常是可以夺走生命的,现在长公主的女儿就快要不行了(泄痢将殆),所以,连夜把钱乙召来了。
8 P% {$ g! }: B4 o; m4 _3 j- B) u4 h 钱乙进了驸马府,看到气氛森严的层层楼阁,酒稍微醒了点,但是,应该客观地指出:他还是醉着的。
" d$ {! S8 V8 A$ y( m9 Q 等到进入了重重帷幕之内,看到了病危中的小孩,神气才开始凝重起来,他认真地对患儿进行了诊断,然后长长地出了口气,起身,退了出来。: B6 Q U6 b8 T9 B" J4 K
驸马很着急,忙问:“怎么样?”& ~& o# h6 M& q" {/ m% r
钱乙回答:“没问题。”# r" g/ l5 z0 c/ I
驸马一闻:咦?怎么一股酒气,我靠!胆子太大了,给我加孩子看病还居然敢喝了酒来?他娘的活腻味了不成!(宋朝公主嫁的基本都是武将,这位就是个都尉,后来的宁远军节度使,人粗了点儿很正常)
( @8 N, N# y- e. X 钱乙还不识趣呢,还在那儿讲:“不用担心,她的身上很快就会发疹子,疹子发出来就好了。”5 f, }6 \0 U* e) V6 }, g
驸马更恼火了:“你!给我闭嘴!俺闺女患的是泄痢,和他娘的出疹子有什么关系!你实在是个庸医,谁把你找来的,把那个出主意的人给我拉出去打!”
' R! a8 P# |+ c) c 然后一巴掌把桌子的角给拍掉了一个:“来人,把这个乡下土郎中给我轰出去!”(怒责之)
4 k1 m& u) x+ V5 n% W2 ^$ S: a 钱乙听了,一言不发,转身就走(不对而退)。. Z- q# ]8 l5 M
走了以后驸马还不依不饶的呢:怎么这么大的酒气,把空气清新剂给我拿来!
0 w4 R/ Q7 {9 u: _* G 下人赶快端两筐菠萝皮跑了上来。
4 J8 S" V$ m9 P; ~1 f2 R 但钱乙走了别人也没有办法啊,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治疗,挺着吧,估计下来就该是丧事了,然后呈报皇上,您又走了位外甥女。
, Y9 h+ O8 L' s e, r 等到这第二天,女仆突然来报:“长公主、驸马爷,我们发现您女儿身上出疹子了!”
! N) L6 j6 b! x; I% Q 啊?大家都不信,忙跑来看。
2 a$ u a$ q `+ l 果然,患孩出了一身的疹子,精神状态却好多了。
7 Z. [0 A4 ~) w( \, |9 M7 B 有这种事儿?!敢情昨天那个医生是个高人啊!
f9 R" s) J( J) X! w 长公主开始责怪驸马:瞧你昨天那个态度,做事怎么总是搂不住火儿呢?你就不能改改你那种粗人表现?
7 n$ e I6 B* m7 y% T7 y0 P3 Z, s 驸马:得,我错了还不成?我再去把人家给请来不就得了吗?
3 c" Y$ x% b2 N3 V; O) w) y4 u 结果,又派人来到钱乙的家里,钱乙正坐在那儿等着呢。
+ W. a I% |. X- t 钱乙:“我就知道你们会来,我把药已经准备好了,走吧。”. T$ }% e$ @$ p( j& N+ r$ Z
脸上还是不喜不忧的,在他的心里,别人对他怎么样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孩子的病要医好。7 Y" S; z2 ~1 v6 a5 S ^& b, a
钱乙用了药以后,孩子很快就好了。
/ g) @, P' }& V, P; n6 J 看着女儿又恢复了往日的健康,长公主心里这个乐啊,但还是很纳闷:“您怎么知道出疹子就会好啊?”
4 D5 ^( s) O; h7 s 钱乙回答:“我昨天已经看到有微微的疹点,疹子外发,毒邪有外透之机,不至于内闭,当然就有让正气得以恢复的机会了,所以断定人死不了,我再用药辅助正气,让毒邪全部泄出,病就好了啊。”5 h1 M1 ]/ F0 g# E( t. m; v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2 f* M n5 K- U) K! o
当然,驸马虽然没有听懂,但也比较高兴,为了表示自己并不是个粗人,还写了几首歪诗送给钱乙(以诗谢之)。! b- ^. Q' @5 d
很遗憾,这些诗没有能够流传下来。
* |( d. N5 T, T; b; _ 钱乙拿着驸马爷送的几首诗歌,又回到民间去给人治病了。
% y% w1 F) g' h+ A& v. I1 V1 n' G 他完全没有想到,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没过多久,宋神宗的九儿子仪国公病了(听这个名头很大,实际上还是个流鼻涕的小孩子呢),太医们怎么治也治不好,结果,长公主推荐了钱乙。
$ {. f: G+ U- q% { 钱乙从此开始了在皇宫里的生活,也开始了他教训太医院里诸位庸医的生涯,其中精彩纷呈,明天再和各位接着聊。0 k* ]5 L/ B; t; @. T! i
实际上钱乙在给长公主女儿诊病后,长公主就特别高兴,曾经授予了钱乙一个翰林医学的位置,但这都不影响钱乙到处看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