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2-13 11: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的医生 TXT 42 / s3 X" C7 ?& b1 D6 ~# h
0 S, o6 S2 _* e* b! n 到了第三天水路才通,于是就赶快雇条小舟,到病家去看看。
7 |& ^: I& r9 A B/ P 一进门,徐灵胎就发现这屋子里的气氛不对了。& h' ]! p$ ~4 M0 U! X! E
因为徐灵胎发现这位患者正怒气冲冲地瞪着自己呢。2 E4 \* m" z8 h7 |
奇怪啊,这可与前两天的态度截然不同啊。; F, ]1 q) u% Y/ q+ _ B* X
徐灵胎就问:“您这两天怎么样啊?”
& M1 o3 U& a N2 f3 R* x5 O 患者厉声回答:“都是你开的好药,病已经重了!”(用得好药,病益重矣)
; \3 J3 W4 L+ r x& T 然后劈里啪啦故意摔打着手里的东西。
, Z3 m) w4 O/ E9 g 徐灵胎仔细琢磨了一下,没错啊,应该见效了?怎么成这样了呢?9 u8 P2 R% M. h
没办法,见患者不理睬自己,徐灵胎又看看患者的父亲,问:“除了我这个药,患者曾经服用别的药了吗?”# g/ Z& ?4 _9 q0 R: W- L$ _
患者的父亲面色尴尬,低头不语。
; W/ X8 ]" }. I3 G. G* H 好嘛,我们徐灵胎同志长这么大也没被人如此给吊过脸子啊,得,什么都问不出来,那就告辞吧。/ A. ~( b/ p1 C( {0 _) D
刚刚走出大门,就看见两个医生正在往门里进。徐灵胎心里明白了,这是请了别的医生了。* N7 c4 t- v& r9 d0 a4 G: x
于是就跟这位张雨亭说:“劳您驾,您回头就给我打听一下吧,怎么回事儿,看了这么多病这还是头一回呢。”3 C, v! ^, ~4 i l) M; F7 I) ]5 ]
没几天,这位张雨亭先生回来了,叹着气对徐灵胎说:“您知道他为什么恨您吗?”. B6 \- Q8 e$ d" m5 }: f
徐灵胎:“为什么啊?”
" z* Y2 g7 Q* q/ v 张雨亭:“他父亲因为您没去,就给他请了当地的名医,结果名医说患者阳虚,不能解毒,就开了人参、干姜等药补阳,然后骗患者说这还是您开的那个方子,结果服用后更痛了!所以恨你入骨啊。”
9 U3 V/ m' o4 i! k; X 徐灵胎很着急:“果然如此,那么现在患者呢?”
7 z8 P. F& w$ `# R2 \! ? B1 J3 c 张雨亭长长地叹了口气,说:“他服药以后,口干得像冒火一样,特别想吃西瓜。医生说:痢疾吃西瓜必死。他想喝口凉水,那更是坚决不给喝,于是他就骗书童说要取井水嗽口,然后抢过碗,喝了一半,最后号呼两日而死,惨啊!”6 R% d3 M3 o* e$ v# N& o" P* S
徐灵胎瞪着眼睛,半天说不出话来。
( j& k4 Z$ X1 L: j8 B2 `8 P* r 悲愤之情油然而起。
) `2 V/ L) s% H: D, ^& J9 `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u- N" R) z9 [* w; P: P9 K
这个人,他有父亲,有母亲,有自己的老婆孩子,但是转眼之间,人们再也见不到他了。
- v8 d3 ]! Y6 t7 O: ^/ g- d9 K, p) F 怒火,怒火开始燃烧了!
' S& H/ k; e: z" i$ o# C
. e2 g" s6 u* G9 ?' u. z( @ 后来,徐灵胎在记载这个医案的时候总结到:“近日治暑痢者,皆用《伤寒论》中治阴寒入脏之寒痢法,以理中汤加减,无不腐脏惨死,甚至有七窍流血者,而医家病家视为一定治法,死者接踵,全不知悔,最可哀也。”
! Q1 ]! Z( C1 q9 o7 S( h ` 又一天,有位朋友来邀请徐灵胎出诊,说是嘉兴的朱亭立身体一直不太好,这位朱亭立同志(怎么像个姑娘的名字啊,实际是个大男人)曾经当过广信太守,徐灵胎很高兴,就跟着朋友来到了朱宅。- X' k- A2 L9 b2 q: {- _
进了屋子后,大家见面,都很高兴,朱亭立比较虚弱,精神头也差了点儿,说:“早就听说先生的大名了。”
$ S9 F, [, p8 W% Y$ P/ K0 v4 k# l7 c 徐灵胎也客气:“哪里,业余搞搞,业余搞搞。”
' Y# ^+ w& S" s$ F: e' F0 B. l- C 接下来问问患者的情况吧:“您觉得怎么不舒服啊?”
% B. w7 K) `3 V8 d% F/ M3 d" o4 i8 G% g 朱亭立叹口气,说:“我一直‘病呕吐,时发时愈,是时吐不止’,现在已经有三天粒米不下了,别的医生都说我患的是膈证(中医的四大重症之一,与现在的食道癌胃癌类似),难以救治,连个药都不开就走了,先生您给看看吧。” & m; I5 z# s2 o" l+ W8 h
徐灵胎给诊了脉,说:“得,您别怕,这是翻胃证啊,不是膈证。先别把您自个儿给吓死了,这膈证是胃腑干枯,翻胃是痰火上逆,两种病的轻重还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的,您先别害怕!”' g4 R( v6 W( Z; @& K" p
朱亭立同志一听,来了精神头,忙说:“那您赶快给开个方子吧!”5 ]* B0 ]. x$ n" L0 X' K
徐灵胎遂铺开纸墨,开了个以半夏泻心汤加减的方子。(半夏泻心汤: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药方,用来治疗中焦寒热错杂,气机逆乱)
- g8 L c3 b1 J4 V) E' o 开完了方子,嘱咐了如何煮药,这位医圣张仲景的方子的熬药方法都是有说道的,比如这个方子,那是要用十分的水,煎熬成六分后,把药渣倒掉,然后剩下的再煎成三分,就可以了,每次喝的量是一分,每天喝三次。- K' A' L- w6 V+ d: u
然后才告辞。
# l' r$ @0 }" P. z& P 再来出诊的时候,这位朱亭立同志可就精神多了,拉着徐灵胎的手,告诉他:自己慢慢可以吃饭了。
" A' G! u, N" ?3 k( l 再过些日子,就恢复到了健康时的状态。( g4 X5 p' d7 S3 B6 g) E
从此两人成为知己。
; d X% s/ M& O& i9 c 这个病并没有完全好,有的时候还小小地发作一下,而且吃饭不是那么特别的能吃,但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就这样平稳地度过了几年。' _' j2 Y9 U$ h
在这几年里,全靠着徐灵胎的调理,朱亭立同志是有病就找徐灵胎,非徐灵胎的方子不服。
# U5 W& E# t! N( c' `) f 后来,有一次徐灵胎没事儿,路过朱亭立的家,就顺便进去坐了坐。
2 U' D% W2 O" k4 Y+ f2 ]; m 朱亭立对徐灵胎说:“我遇到了一个杭州的名医,他说我的身体虚啊,说我非服用些人参附子等温阳的药物不可。”9 Z0 x) B" r& U$ k% o( L) S
徐灵胎慢慢地皱起了眉头:“那您服用了吗?”, J+ b; C- M6 `& d4 N) `3 r! h
朱亭立:“服了!现在服用了他的方子以后,感觉身体强壮了很多,胃口也大开,能吃东西了。”. ?' q8 v1 F$ I7 D
徐灵胎说:“此乃助火以腐食,元气必耗,将有热毒之害啊”。! J# F( H* E6 m( K, V
朱亭立笑而不答,脸上带出的意思是:您说的不对,您别不是嫉妒这个医生了吧。. J* { Z0 ^3 v, ~) B* u
言谈之间,透露出恨不早遇此医的意思。3 v9 f# n) [7 y; [. E' r$ A2 H
徐灵胎见他已经痴迷如此了,也不好说什么,就告辞了。) d; `, n& w/ S5 q5 z( u9 _
事情很快就过去两个月了。
, k, i c* J7 x 突然有一天,徐灵胎家有人急促地叩门。
8 ]2 ^& n- G. ]3 x% c 徐灵胎大开门一看,是朱亭立的朋友,跑得大汗淋漓,满脸焦急地。
2 y7 _+ t8 ]9 `0 ~# C! i; Y, X 徐灵胎忙问:“怎么了您这是?”# A i9 | v g+ _/ V5 V1 c0 E. S
朋友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跟我走吧,朱亭立不行了,让我来请您啊!”
' z) {0 W5 h. r0 F 徐灵胎的心里,感觉到了一丝凉意,连衣服都没披好,就赶快登上了小舟,到傍晚的时候,到了朱亭立的家里。$ G6 Y$ t* ^1 a+ I6 O! W
一进朱亭立的寝室,徐灵胎吓了一跳,只见床前血污满地,忙问怎么了?(骇问故)。
6 z) f: w/ J d% I5 x3 P- S 这时朱亭立已经无法说话了(亭立已不能言),只有在那里流着眼泪,和徐灵胎在做绝别的动作(惟垂泪引过,作泣别之态而已)。. x# b; O1 \. Q! ^& c
徐灵胎问了一下周围的人,别人告诉他,吐血吐了有一斗多了。
! T: q! Z4 u. J 徐灵胎悲痛不能自已,盖血涌斗余,已经无药可施。
8 u8 X, c% u! b2 d3 ]4 O/ u 到天刚亮的时候,朱亭立就去世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