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2-16 16: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诊脉时,许叔微终于感到患者的尺脉有力了,这是正气开始充足的表现,于是,开了麻黄汤(麻黄汤,《伤寒论》中的方子,主治太阳病表实证),给患者服下。
4 M' J/ G+ u* C( U4 a7 M+ m3 a
+ Z+ E5 `5 b: r3 P* K1 g2 n 患者服用了第二次以后,突然病情发生了变化,只见他开始狂躁不安。2 l( V! N A7 [$ [2 o/ r/ c U
大家吓坏了,他二姨又说了:“看到了吧,不听我的,给治坏了,他大姑,赶快去衙门告他吧!”
9 v: F" g, z I: x f 许叔微:“稍安勿躁,马上就好了。”
* u& d* K; p: Y$ {: H4 f' q 果然,片刻以后,患者安静了(须臾稍定),然后看到患者的身上开始出汗了(按:刚才的烦躁是邪正相争呢,此时是正气已胜,开始驱邪外出了)。
; c% }* n: Y! l 没几天,病就好了。, L$ s4 B) }* h/ y2 x/ N# \
9 i7 y) ~, G/ F- Q: r4 | 他二姨悻悻地说:“没想到许先生还有两下子啊。“
6 J8 |' P% v- S5 F 他大姑:“多亏没听你的去衙门告人家许先生。”: m) ~) W- T3 F/ P
患者:“许先生,留我们家吃顿饭吧!”
( G3 z' z. k7 H 许叔微:“不用客气,我该走了,再见。”
+ i6 a$ q! s9 A5 w- _; Z 这下乡人传开了,这位许叔微诊病很厉害啊,还不收老百姓的钱,可真是个好人啊,于是,来瞧病的人就多了。5 W7 ?/ `+ W# H' t: W: d# [' A
9 G5 ^9 P! k( v `
有个姓京的老乡,是卖草绳的,乡里都管他叫京绳子,那天,天还下着雨,这位京绳子来找许叔微了。
% u$ t- l& v0 {5 T. W* r 许叔微忙问怎么了,京绳子告诉他,说自己的儿子三十岁,现在突然病了,想请许叔微去给看看,不知道许先生肯不肯。
( U( U, V5 F1 _9 e 许叔微听了,二话不说,戴上草帽,披上蓑衣就随京绳子出发了。
7 @ h" x' i% m. \9 x 到了患者家里,许叔微也吃了一惊,只见患者蜷缩在床头,浑身抖动,直冒虚汗,嘴里还说着胡话。6 ?% I4 i$ Y& |4 g4 f
许叔微忙问京绳子,怎么会病成这样呢?
* x- T, E5 q' C4 `# Z1 L
* ` D( W) h* H8 J9 o2 \ 京绳子:“唉,一开始没这么重,只是有点怕风,身上微微爱出汗,请来位医生,给开了副麻黄汤,结果就变成了这个样子。”7 I7 m% i4 z2 _: h
许叔微:“都有什么症状呢?”! s F3 B% u& f- D5 Y3 j3 I
京绳子:“他不停地出汗,身上发烧,总是惊悸不安,说胡话,晚上不睡觉,还有个特殊的地方,就是身上的肉直跳,您说这是怎么回事儿?另外就是浑身抖动,自己控制不了自己。许先生,我儿子的病是不是很重了啊?”6 { ^9 @4 [* i, E5 Q4 r
许叔微:“不要担心,让我来诊一下脉吧。”
- v7 T3 V! [: n, R4 j5 J 诊脉以后,许叔微叹了口气,说:“我明白了,这是误用麻黄汤发汗的缘故啊。”
! R& y ?$ X" ?7 B
/ F; d. p# D" B% S! O' ?' @ 京绳子:“许先生,为什么呢?”, G% Y n7 x. b- \$ `
许叔微:“您儿子的脉象很弱,像这种气血很弱的人是不应该骤然服用麻黄汤发汗的,因为患者自己的正气不足,服用这些药力强烈的药会导致身体的紊乱的。”1 G8 g- ~7 h, ]+ c( D$ b* r3 \
京绳子急了:“这个王八蛋大夫,我用绳子勒死他。”- P: H6 V: c: Z, U7 A# z, T7 t, r
许叔微:“不要这么说,这是没有深入学习《伤寒论》的时候很容易犯的错误,可以服用真武汤化解掉它,真武汤的条文就是:‘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1 `/ u9 E! I% [: w1 s4 D
于是,给患者开了真武汤(真武汤,《伤寒论》中的方子,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证)。8 A& M8 _! R. C8 E
: \: n; K# j% b 患者只服用了三次,病就基本好了。
* {. x- F( `+ m+ C2 B* X2 T4 W 患者全家都喜出望外,没有想到这个方子疗效如此迅速。
9 W1 a, }9 c/ ?. n3 m( T 接着,许叔微又给患者开了清心丸、竹叶汤用来清解余毒,总之患者迅速地康复了。
) }0 R% a% H( j5 I: g 患者一家人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京绳子拿出些银子,想给许叔微做为诊费:“许先生,我们听说您不收诊费,为我们百姓免费看病,可您自个儿也不能太清苦了,我的这点心意,您就拿回去补补身子吧。”7 J! I" [, G% o: [4 x
许叔微推回了京绳子的手:“真的不用了,谢谢你的心意了,我该走了。”
# y* I0 O2 M6 a# E7 h' \7 F$ U
其实,许叔微的生活一定是很清苦的,但是,他想起了那个夜晚,那个在仲景的书前发誓的夜晚,和自己曾经发过的誓言。' z% s' \5 m+ Y
他要恪守誓言,一生无悔。
, X$ \% h+ R5 i/ R/ F 至此,我们已经看到,在仲景博大的慈悲情怀的感召下,此时的许叔微不再是一个令人可怜的孤儿了,他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稳重、境界高、技术强的医生了,他从仲景的书中,领悟到了医道的真谛,从此,一位经方大家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 K: g* t9 l0 p D2 H3 F 那么,许叔微从来不收患者的诊费,他又是靠什么来生活的呢?北宋即将灭亡了,南宋即将开始,抗金浪潮风起云涌,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中,许叔微的生活又有了哪些变动呢?我们明天接着聊。) i7 E) Z$ q* ?. ?
经常有人问我,许叔微他看病不收钱,那他靠什么活着呢?
6 v* l" D. @6 Z$ T4 \- P
7 L3 n" v7 y+ s1 n" A5 q% w! G, v 实际上,许叔微在学习医学的同时,从来就没有放弃对举子业的学习,从他后来曾任徽州、杭州教官的经历来看,他还是比较擅长教育事业的,在古代,这些读书人最常用的谋生手段就是去教教课,给乡里的小孩子们办个辅导班什么的,总之只要不是战乱,那么读书人还不至于饿死的。
) u) H8 `; {) E 另外,古代一个自律的读书人的生活标准是很低的,有很多人以清修为荣,这些人都粗茶淡饭,觉得还是菜根来得比较香,并没有像苏轼那样经常炮制点儿东坡肉尝尝,也没想娶个歌妓做小妾,所以保持一个低标准的生活状态并不难(实际上在今天也不难)。
' Z( U: N( M4 t2 e 没有了这些物质上的负担,他们才可能做到向着心中的目标一直前行,直到达到最高境界。$ p- S+ p- z7 O, Y& @/ j/ F
许叔微从汴梁回到江南后,又治疗了大量的患者。4 k, }" [9 @2 q/ K6 S
看许叔微诊病有种什么样的感觉呢?那就是痛快,他诊病犹如老吏断狱,那么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症状,别人看着还晕着呢,许叔微来了三下五除二,很快就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逐一点破:此病在外、在里;属虚、属实,在六经之何经,是《伤寒论》中的某某汤证,很迅速地给剖析清楚,然后下药。" y' ~# c4 Z$ w
3 m' Z. v, m$ S" @0 s' d% C- T* ~! v
需要介绍一下的是,张仲景的方子(张仲景的方子后世叫“经方”)有个特点,可能搞中医的人都有过体会,那就是,只要您辨别清楚了这个病是符合仲景哪个方子的汤证,确认无误,开方下去,三副药内,一定见效,这叫“经方不过三”,没有效果,对不起,绝对要换方了,因为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您没有认对汤证,绝对没有一吃就是半年的事情。
( p9 U$ i, b8 Y9 U) g9 ]1 G 一般轻些的病三副药基本就会好了,这就是经方的神奇之处,真正的经方大家,经常会被患者认为是魔术师的,那么奇怪的病,怎么三副药就好了呢?
, H' G; R3 j* a 因此许叔微在群众中也积累了非常好的声望,各地来找的人络绎不绝。( m4 C5 n, a) U) |; N; n) X2 l( W
有个姓郭的大款病了,患的是伤寒,也就是现在说的外感病,身上发烧,脑袋疼,怕见风。
4 S, _0 h8 Y' L2 d6 i' l! o, m 这些症状里面,最为要命的是大便不通,这可不是一般的难受,这位郭大款此时是腹胀得要命。
* z0 v) q$ P$ Q0 \
, D" W% a0 x2 i1 s/ t. X: S* e 通常这大款和当官的患病是很难处理的,因为他们请来的医生太多了。( y" N/ u# W* i& p; y
您别以为医生多是好事,这医生之间辩论起来且没完没了着呢!
' u( F% P( S, n 郭大款在一旁急的,都快晕了,心想:各位老大,我这难受着呢,你们倒是快点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