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2-16 16: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那些动乱年代,那些枭雄们金戈铁马、指挥江山,可实际上最倒霉的是老百姓。- S, x& O) l6 [% t$ y( M
那些枭雄们得到了后世的盲目崇拜,很多人说一看到他们的故事就血脉喷涌、兴奋异常,实际上,乱世真的来了,可能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到时候要带着老婆孩子跑路啊。
5 ^* G1 N: `/ o# l- j# w6 I: m 许叔微此时在做什么呢?还能做什么?还是给大家看病呗,只不过,这时来看病的人群中多了很多宋军军士。
8 O3 O) C2 ]. I* F; h
, `) R+ o6 a/ A: i3 v$ l 古代医案中记载治疗军士的并不多见,机会难得,让我们来欣赏一下,顺便也分析一下宋军的军力吧。
5 F+ f, O n. f; S9 @' a 这个时候乱得很,真是好人心惶惶,每个家里都在打包袱,把值钱的东西收拾起来,准备藏到难以找到的地方。路上官军的马队跑来跑去,这是守备官军在调动,大家都从门缝里向外张望,想得到点前线的消息,实际上,此时张遇距离这个还有些距离,但是进兵的方向却是这里。 I- c/ W% m; y8 W9 ^
一天,有人拍打许叔微家的门板,许叔微打开门,看见几个人抬着一个官兵,忙问是怎么回事?; e$ m I- ^( Z6 ~. D
来人告诉他,这是从前线宣化镇(这不是河北的宣化,而是真州边上的一个小镇)部队撤下来一个病号,是个军士,患了伤寒五六天了,宣化镇上没有医生,就跑到真州来找许叔微了。% Z C9 L* I! `, m4 c n, g
许叔微请大家进了屋子,随便问了问前线怎么样了?张遇打过来了吗?然后诊了脉,脉象洪大而长,再问了问患者的症状,是大便多日不通,身上发热,没有汗。9 }8 ~# @4 g. g
' R2 C# z5 ]: F
许叔微说:“这是个阳明证啊,需要使用泻下的办法!”
& i/ i; h1 T1 V6 O( t9 F0 b) N 患者家属听了吓一跳,说:“这位患者都七十多岁了,使用泻下的方法不合适吧。”: g/ Q9 y8 Z$ x3 v9 R4 V
看看吧,连七十多岁的人都当兵去防御敌人了,可见宋军队伍的质量不怎么样。
$ V. \, _( `7 a& Y$ B% C 许叔微说:“恐怕只有这样的办法了,现在‘热邪毒气并蓄于阳明’,不管多大年龄,不泻下不行啊。”
2 _9 Z# l6 ]) m7 G- ? 患者家属只好答应了,于是许叔微给开了大承气汤。
. P/ V1 J! {, v' O' l' c4 D3 M4 ^2 F( l. V1 M `* W+ K
过了半天,患者什么反应没有(半日,殊未知)。; G' H3 Q. t$ T
许叔微这个纳闷啊,不对啊,看他这个体质,该泻下了,怎么还没反应呢?5 ]5 T" D- K: M! Q- }- z& }4 [) w* Z
于是又诊了脉,问了病证,居然病情一点儿也没改变。
) [" ^- X- ]* h: ` 想个片刻,许叔微突然明白了,问患者家属:“药都喝了吗?”+ ~- L- S% l' l- H7 R/ D
家属:“报告许先生,我怕他的身体受不了,只给他喝了半副。”
# e, I L/ o* w9 p3 W( h0 t- L3 t( R7 U+ y; i
好嘛,许叔微一看果然如我所料啊:“马上再服一副,这样吧,这次我亲自监督,喝下去为止。”
2 C8 \, Y4 D/ @8 ^5 ~ 这回可逃不掉了,在许叔微的眼皮底下,就把这一副药灌了下去。
: S3 ?# B( r* t1 A. Q 没多久,患者就喊着要去厕所,然后就开始泻下了。
1 z) K: D4 {: c$ ` 泻了以后,全身微微出汗,一摸,温度已经降下来了,其它痛苦的症状也消失了。% {' D2 z& r! m' i0 T
第二天的时候,还想跟许叔微要补药补补呢,许叔微告诉他,这个时候不能补,怕邪热未清啊,只需要喝些粥调理一下就可以了。
' Z/ \) Q: c2 P" j2 H, h& o3 S: f# \" c1 h6 Z* m/ x6 o6 m/ v* R# j: ]
这位七十多岁的军士好了以后,又回到宣化去守备去了。, B, l1 _+ g) ?) s( L, ~8 T
第二年,就是公元1128年,戊申年,在正月的时候,张遇的队伍直奔真州杀来,在城外就和宋军交战上了,打得不可开交,一时间城内也乱了,百姓有的帮助宋军守城,有的运送物资,总之你看街道上都是来回奔跑的人群,和一张张慌乱的脸,往日宁静的生活状态被彻底打破。. |% A6 t9 I) i3 Y
到许叔微这里来寻求救治的人更多了,很多都是从前线下来的。
' w0 c, B; c% W3 @# ? 这个时候,有一个宋军军士被张遇的部队俘虏了,很倒霉,张遇这帮人安置俘虏的地方很特别,是把俘虏给塞在小船的甲板下面(置于舟艎板下),这绝对不是人呆的地方,估计就是平时打上来鱼放鱼的地方,这位老兄被塞在这个甲板下面就没人管了,窝在那里,这份遭罪。' O u2 Y0 s( w- O y
好在这位老兄是个机灵人,后来看到个机会,居然从那里跑了出来,逃回到了真州城内。- q% @! a" W+ ^3 y) Z
) W# E# t, d, Y3 K( m4 `& O 自由万岁!这位老兄终于体会到了自由的快乐,于是开始狂吃——估计已经饿晕了,然后脱下衣服找虱子,估计在甲板底下被这帮寄生虫给咬惨了。
0 F* ]( H# ?0 f. ^- T0 ` 结果第二天,开始发烧了。
+ H% a. N' w3 X, t4 n' |" { 先请了位医生,这位医生一分析,饿了几天,然后狂吃了一顿,甭问啊,这是有食积啊,使用泻下之法吧,于是开始开了泻下的方子。
! ?- l% k9 E! p$ `7 i } 结果泻是泻了,病没好,罪白遭了。
6 |9 ^; A& }; w, B7 Z 又请了位医生,一听说患者曾经脱衣服找虱子,好嘛,这可是正月里啊,甭问啊,这是外感风寒啊,应该发汗。于是就开了发汗的方子。; E$ J9 u9 o; n* N$ S/ d
( f4 l) U3 C( L 汗也发了,病还是没好。可是再经过这两位医生的治疗后,患者开始感觉精神困顿,而且还开始喘上了,呼吸很费力,可把两位医生吓坏了。
( k: u: Z2 O# j, s: x2 C/ O/ [) A 没办法,只好请来了许叔微。
K9 i& d& l9 x7 R" n& C% K+ Q% O 许叔微诊断结束,没说别的,只是背了段《伤寒论》的条文:“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8 n& L) r3 l8 I+ a0 j) ]4 ~! t 两位医生愣了,心想:什么意思?不说是什么病,口中念念有词的,这是干什么啊?好像是在背诵《伤寒论》条文呢吧?
1 h% ~2 e* m1 t3 ]% Q4 `& Q9 H 一位稍机灵点儿的马上反应过来了,噢,这是说这个病该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呢(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论》中的方子,用来治疗风寒引起的肺气上逆之证)。/ J8 |% [% o( [/ P# ]; ? {
) E" l7 J/ a2 P/ O0 O* ^3 [ 另外一个也反应过来了,可是仍有些疑虑:“这个桂枝我可没有用过,这味药是不是太热啊,能治疗喘症吗?”. T- d7 d6 T) w2 [* K
许叔微也不客气,直说了:“各位来看看仲景方子的疗效吧。”
3 E; ?2 G7 N. `2 ~) L 于是抓了药,熬好给这位老兄喝了,只喝了一副,就不喘了(一投而喘定)。
; S4 q% }, A' W8 R% a7 p% R 再喝了第二副以后,患者开始微微地出汗,到了晚上,身上热就退了,再一诊脉,脉象已经平和了。
" L4 `$ A' y9 ^& G 两位医生傻了,张了半天的嘴,最后由衷地感慨到:“不知仲景之法,其神如此!”. V/ \% l; D+ L7 _) `) Y6 N3 U
l" h* a E' b, F, ~" Y
许叔微告诉他们:“仲景之法,岂诳惑后世也哉!”
" ], j" d4 }7 K- ?9 A 然后勉励两位医生,等战乱过去了,二位好好研究一下《伤寒论》吧,这里面可以汲取的东西很多呢,如果研究中遇到了问题,还可以看一看这本歌谣集《伤寒百证歌》,来,这本书,送给你们了。
% f( q: `4 c2 I8 h. H 两位医生的嘴张得更大了。' u, i" Z! y0 h2 ~
从上面的医案我们也看出些端倪了,那就是宋军的战斗力不怎么样,估计占不了什么优势。
5 h4 `4 F4 j$ W4 | _' \# R 果然,没有多久,真州就被攻破了,张遇的军队进入了真州,开始了大肆烧杀抢劫。5 z# `, n2 T5 n8 F1 S6 Q6 G5 O
# Q- H4 s7 v( h$ b6 _ 抢劫的过程我就没法儿说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历朝历代下来,中国的老百姓可能已经经历过以千万计数的抢劫了,每次这些军队打来打去,无非就是为了占有老百姓家里的那点可怜的财产,一旦攻下了一个地方,没说的,就是撒开人马,进入各家各户,值钱的东西拿走,能吃的家畜带走,年轻的妇女掳走,就是这些事儿。
- w' U1 V8 ?5 c5 B! z+ S 还是那句话,老百姓总是那个最倒霉的角色。
$ \" n( e C. U8 ?8 l* j 许叔微呢?可以想见,在这样的动乱中,许叔微只是一个读书人,一点回天之力都没有。 |
|